国学666 » 《周礼》 » 秋官 司寇 » 掌客 > 凡诸侯之礼:上公五积,皆视飧牵+三问皆脩,群介行人…+

凡诸侯之礼:上公五积,皆视飧牵。三问皆脩,群介行人宰史皆有牢。飧五牢,食四十,簠十,豆四十,铏四十有二,壶四十,鼎、簋十有二,牲三十有六,皆陈。饔饩九牢,其死牢如飧之陈,牵四牢,米百有二十筥,醯醢百有二十瓮,车皆陈;车米视生牢,牢十车,车秉有五籔,车禾视死牢,牢十车,车三秅,刍薪倍禾,皆陈。乘禽日九十双。殷膳大牢。以及归,三飨、三食、三燕;若弗酌,则以币致之。凡介、行人、宰、史,皆有飧、饔饩,以其爵等为之牢礼之陈数,唯上介有禽献。夫人致礼:八壶、八豆、八笾,膳大牢,致飨大牢,食大牢。卿皆见,以羔,膳大牢。原文解释

【原文】

4.凡诸侯之礼note-name:凡诸侯之礼1凡诸侯之礼:据贾《疏》,自本节起等3节,谓五等诸侯自相朝聘,主国接待聘君之礼。:上公五积,皆视飧牵note-name:皆视飧牵2皆视飧牵:意谓每积供应的牲牢标准都和接风便宴上的一样。飧,参见《秋官·司仪》第3节注。牵,活牲。郑《注》曰:“谓所#-666cc;如飧。”下文云“飧五牢”,是每积供活牲五牢,五积则二十五牢。。三问皆note-name:脩3脩:加姜桂等调料制成的干肉。群介行人宰史皆有牢note-name:群介行人宰史皆有牢4群介行人宰史皆有牢:据《注》《疏》,此九字衍。故不译。飧五牢note-name:飧五牢5飧五牢:飧,接风便宴。郑《注》曰:“飧,客始至,致小礼也。”郑《注》又曰:“公侯伯子男飧皆饪(煮熟的牲肉)一牢,其余牢则腥(已杀而未煮熟的牲)。”五牢,五牢中,一牢是饪,即煮熟的肉;其余四牢是腥,即生肉。note-name:食6食:谓庶羞。郑《注》曰:“其庶羞美可食者。”四十,note-name:簠7簠:簠(fǔ),盛放稻粱的食器。郑《注》曰:“稻粱器也。”十,note-name:豆8豆:盛放菹醢等濡汁食物的食器。郑《注》曰:“菹醢器也。”菹,参见《天官·醢#-666aa;》注。醢,肉酱。四十,铏四十有二note-name:[缺字]四十有二9[缺字]四十有二: [缺字] ,盛放盐菜和肉汁的器皿。郑《注》曰:“ [缺字] ,羹器也。”按,羹,谓既加调料又加盐菜的肉汁。据王引之校,“四十有二”之“四”,乃“三”字之误。壶四十note-name:壶四十10壶四十:据郑《注》,十六壶陈放堂上,东夹、西夹各十二。壶,郑《注》曰:“酒器也。”鼎、簋note-name:鼎、簋11鼎、簋:鼎,盛放牲牢的器具。簋,盛放黍稷的食器。郑《注》曰:“鼎,牲器也。簋,黍稷器也。”十有二,牲三十有六note-name:牲三十有六12牲三十有六:牲,当作“腥”,鲜牲肉。此谓腥鼎,盛放鲜牲肉的鼎。郑《注》据下文记侯伯之礼曰“腥二十有七”,以为此处“牲”乃“腥”字之误。,皆陈。饔饩note-name:饔饩13饔饩:宰杀过的牲口谓之饔、死牢;待杀的活牲口谓之饩,也叫生牢、牵。饔又包括饪(煮熟的肉)与腥(生肉)。参见《秋官·大行#-666aa;》第5节注。九牢,其死牢如飧之陈note-name:其死牢如飧之陈14其死牢如飧之陈:意谓其死牢也是五牢,其中一牢是熟肉(饪),陈设在宾馆的西阶前,其余四牢是末煮的生肉(腥),陈设在东阶前。死牢,谓已杀的牲。据上文飧五牢,饔饩之死牢亦五牢。郑《注》曰:“如飧之陈,亦饪一牢在西,余腥在东也。”,牵四牢,米百有二十筥note-name:米百有二十筥15米百有二十筥:米,此为稻、粱、黍、稷的总称。筥,竹制的圆形容器。可容半斛(即五斗)。米的放法,据郑《注》,十筥为一排,稻粱黍各两排,稷六排,#-666cc;十二排,在庭中东西陈列。,醯醢百有二十瓮,车皆陈note-name:车皆陈16车皆陈:郑《注》说“车”字衍。又据郑《注》说,以上诸物都陈在宾馆门内。;车米视生牢,牢十车note-name:“车米视生牢”二句17“车米视生牢”二句:车米,谓载米之车。生牢,即上文“牵四牢”。按,上文“牵四牢”,是指饔饩之生牢四牢,每牢十车,则米四十车。,车秉有五籔note-name:秉有五籔18秉有五籔:秉有五籔(sǒu),即二百四十斗,也即二十四斛。秉、籔皆容量单位。一秉#-666ff;十籔,一籔合十六斗。秉,《注疏》本原误作“乘”,据阮校改。《仪礼·聘礼·记》曰:“十斗曰斛,十六斗曰籔,十籔曰秉。”,车禾视死牢,牢十车note-name:“车禾视死牢”二句19“车禾视死牢”二句:禾,据郑《注》,谓带穗的茎。按,饔饩死牢凡五牢,每牢十车,则五十车。车三秅note-name:车三秅20车三秅:车三秅(chá),秅,古代的计禾单位。四百秉为一秅。秉,今言一把,此即一手能握住的量。《仪礼·聘礼·记》曰:“四秉曰筥,十筥曰稯(zōnɡ),十稯日秅,四百秉为一秅。”又郑《注》:“每车三秅,则三十稯也。”刍薪倍禾note-name:刍薪倍禾21刍薪倍禾:刍,饲草。薪,柴。倍禾,按,禾五十车,倍禾则一百车。皆陈note-name:皆陈22皆陈:据郑《注》,以上诸物皆横向陈列在宾馆门外。乘禽note-name:乘禽23乘禽:雌雄相伴而又群聚的雉、雁等鸟。郑《注》曰:“乘行群处之禽,谓雉、雁之属。于礼以双为数。”孙诒让曰:“乘行谓双双相并而行,群处谓成群而居,犹言乘居而匹处矣。”日九十双。殷膳note-name:殷膳24殷膳:客#-666aa;逗留期间,主人在正常牢礼外又不定期致送膳食。郑《注》曰:“殷,中也。中又致膳,示念宾也。”贾《疏》曰:“此为牢礼(即馈饔饩)之外,见宾中间未去(即尚未返国),恐宾虑主人有倦,更致此膳,所以示念宾之意无倦也。”大牢。以及归,三飨、三食、三燕;若弗酌,则以币致之note-name:“若弗酌”二句25“若弗酌”二句:若弗酌,谓主君因故不能亲酌酒献宾,实指主君不能亲自参加飨、食、燕礼,则要把飨、食、燕所需的酒食佳肴,派臣送到宾馆去。以币致之,谓奉上束帛代君致辞以馈送之。郑《注》曰:“谓君有故,不亲飨、食、燕也。不飨则以酬币致之,不食则以侑币致之。”。凡介、行人、宰、史,皆有飧、饔饩,以其爵等为之牢礼之陈数note-name:以其爵等为之牢礼之陈数26以其爵等为之牢礼之陈数:据郑《注》,如果是卿,则飧二牢,饔饩五牢;大夫,则飧大牢,饔饩三牢;士,则飧少牢(只有羊豕二牲),饔饩大牢。,唯上介有禽献。夫人致礼note-name:夫人致礼27夫人致礼:据《仪礼·聘礼》,主君向宾馈饔饩后,夫#-666aa;也要派人向宾“归(馈)礼”(国君所使,而以夫人的名义),以体现“助君养宾”义,但其礼则大减于君。:八壶、八豆、八笾,膳大牢,致飨大牢,食大牢。卿皆见,以羔,膳大牢。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凡接待[来朝聘〕[/sup]诸侯之礼:接待上公[从来直到返国〕[/sup]要五次供给粮草牲牢,(其中所供的)活牲数都比照致飧食的牲数。沿途三次问礼每次都进献有脯,(下“群介行#-666aa;宰史皆有牢”九字衍,不译)。供给的飧食用五牢,还有各种美味食物四十[豆〕[/sup],(稻饭、粱饭)十簠,(各种菹菜和酱类)四十豆,(各种肉羹)三十二铏,(酒)四十壶,(盛熟牲肉的)鼎和[盛黍饭、稷饭的〕[/sup]簋各十二,(鲜牲肉)三十六鼎,都陈放[在一定的地方〕[/sup]。主君派卿到宾馆馈送的饔饩有九牢,其中已宰杀的牲牢如同飧食所供牲牢的陈列法,还有牵去的活牲四牢,送去的米一百二十筥,送去的醋酱一百二十瓮,都陈放[在宾馆的门内〕[/sup];送去的载米的车数比照馈赠活牲的牢数,每馈赠活牲口一牢,就配上馈赠的米十车,每车载米一秉零五籔,送去的载禾的车数比照馈赠死牲的牢数,每馈赠宰杀过的牲口一牢,就配上馈赠的禾十车,每车载禾三秅,送去的饲草和薪柴都比禾多一倍,(这些载米、载禾、载饲草、载烧柴的车辆)都陈列[在宾馆的门外〕[/sup]。[聘君逗留期间,〕[/sup]乘禽每天供给九十双。中间又赠送太牢为膳食。一直到宾返国之前,主君还要为宾举行三次飨礼、三次食礼、三次燕礼;如果主君因故不能亲自[参加飨礼、食礼、燕礼而〕[/sup]酌酒献宾,(就派#-666aa;)奉上束帛代君致辞而把酒食馈送给宾[并代表主君致意〕[/sup]。凡[随从宾的〕[/sup]介、行#-666aa;、宰、史等所有随员,主君也都要馈送飧食和饔饩,按照他们爵位的#guoxue666-com;低来决定所陈列的牢礼数的规格,其中只有上介供应乘禽。主君夫人[派下大夫向宾〕[/sup]所赠送的礼物有:八壶酒,八豆菹醢,八笾果脯,膳食用一具太牢,馈送的飨礼用一具太牢,食礼用一具太牢。[主国的〕[/sup]卿都来宾馆拜见宾,用羔羊作为见面礼,并馈送一具太牢用于膳食。

原文翻译

4.凡诸侯之礼:上公五积,皆视飧牵。三问皆脩,群介行人宰史皆有牢。飧五牢,食四十,簠十,豆四十,铏四十有二,壶四十,鼎、簋十有二,牲三十有六,皆陈。饔饩九牢,其死牢如飧之陈,牵四牢,米百有二十筥,醯醢百有二十瓮,车皆陈;车米视生牢,牢十车,车秉有五籔,车禾视死牢,牢十车,车三秅,刍薪倍禾,皆陈。乘禽日九十双。殷膳大牢。以及归,三飨、三食、三燕;若弗酌,则以币致之。凡介、行人、宰、史,皆有飧、饔饩,以其爵等为之牢礼之陈数,唯上介有禽献。夫人致礼:八壶、八豆、八笾,膳大牢,致飨大牢,食大牢。卿皆见,以羔,膳大牢。

凡接待[来朝聘〕[/sup]诸侯之礼:接待上公[从来直到返国〕[/sup]要五次供给粮草牲牢,(其中所供的)活牲数都比照致飧食的牲数。沿途三次问礼每次都进献有脯,(下“群介行#-666aa;宰史皆有牢”九字衍,不译)。供给的飧食用五牢,还有各种美味食物四十[豆〕[/sup],(稻饭、粱饭)十簠,(各种菹菜和酱类)四十豆,(各种肉羹)三十二铏,(酒)四十壶,(盛熟牲肉的)鼎和[盛黍饭、稷饭的〕[/sup]簋各十二,(鲜牲肉)三十六鼎,都陈放[在一定的地方〕[/sup]。主君派卿到宾馆馈送的饔饩有九牢,其中已宰杀的牲牢如同飧食所供牲牢的陈列法,还有牵去的活牲四牢,送去的米一百二十筥,送去的醋酱一百二十瓮,都陈放[在宾馆的门内〕[/sup];送去的载米的车数比照馈赠活牲的牢数,每馈赠活牲口一牢,就配上馈赠的米十车,每车载米一秉零五籔,送去的载禾的车数比照馈赠死牲的牢数,每馈赠宰杀过的牲口一牢,就配上馈赠的禾十车,每车载禾三秅,送去的饲草和薪柴都比禾多一倍,(这些载米、载禾、载饲草、载烧柴的车辆)都陈列[在宾馆的门外〕[/sup]。[聘君逗留期间,〕[/sup]乘禽每天供给九十双。中间又赠送太牢为膳食。一直到宾返国之前,主君还要为宾举行三次飨礼、三次食礼、三次燕礼;如果主君因故不能亲自[参加飨礼、食礼、燕礼而〕[/sup]酌酒献宾,(就派#-666aa;)奉上束帛代君致辞而把酒食馈送给宾[并代表主君致意〕[/sup]。凡[随从宾的〕[/sup]介、行#-666aa;、宰、史等所有随员,主君也都要馈送飧食和饔饩,按照他们爵位的#guoxue666-com;低来决定所陈列的牢礼数的规格,其中只有上介供应乘禽。主君夫人[派下大夫向宾〕[/sup]所赠送的礼物有:八壶酒,八豆菹醢,八笾果脯,膳食用一具太牢,馈送的飨礼用一具太牢,食礼用一具太牢。[主国的〕[/sup]卿都来宾馆拜见宾,用羔羊作为见面礼,并馈送一具太牢用于膳食。

【原文注释】

〔1〕凡诸侯之礼:据贾《疏》,自本节起等3节,谓五等诸侯自相朝聘,主国接待聘君之礼。

〔2〕皆视飧牵:意谓每积供应的牲牢标准都和接风便宴上的一样。飧,参见《秋官·司仪》第3节注。牵,活牲。郑《注》曰:“谓所#-666cc;如飧。”下文云“飧五牢”,是每积供活牲五牢,五积则二十五牢。

〔3〕:加姜桂等调料制成的干肉。

〔4〕群介行人宰史皆有牢:据《注》《疏》,此九字衍。故不译。

〔5〕飧五牢:飧,接风便宴。郑《注》曰:“飧,客始至,致小礼也。”郑《注》又曰:“公侯伯子男飧皆饪(煮熟的牲肉)一牢,其余牢则腥(已杀而未煮熟的牲)。”五牢,五牢中,一牢是饪,即煮熟的肉;其余四牢是腥,即生肉。

〔6〕:谓庶羞。郑《注》曰:“其庶羞美可食者。”

〔7〕:簠(fǔ),盛放稻粱的食器。郑《注》曰:“稻粱器也。”

〔8〕:盛放菹醢等濡汁食物的食器。郑《注》曰:“菹醢器也。”菹,参见《天官·醢#-666aa;》注。醢,肉酱。

〔9〕[缺字]四十有二: [缺字] ,盛放盐菜和肉汁的器皿。郑《注》曰:“ [缺字] ,羹器也。”按,羹,谓既加调料又加盐菜的肉汁。据王引之校,“四十有二”之“四”,乃“三”字之误。

〔10〕壶四十:据郑《注》,十六壶陈放堂上,东夹、西夹各十二。壶,郑《注》曰:“酒器也。”

〔11〕鼎、簋:鼎,盛放牲牢的器具。簋,盛放黍稷的食器。郑《注》曰:“鼎,牲器也。簋,黍稷器也。”

〔12〕牲三十有六:牲,当作“腥”,鲜牲肉。此谓腥鼎,盛放鲜牲肉的鼎。郑《注》据下文记侯伯之礼曰“腥二十有七”,以为此处“牲”乃“腥”字之误。

〔13〕饔饩:宰杀过的牲口谓之饔、死牢;待杀的活牲口谓之饩,也叫生牢、牵。饔又包括饪(煮熟的肉)与腥(生肉)。参见《秋官·大行#-666aa;》第5节注。

〔14〕其死牢如飧之陈:意谓其死牢也是五牢,其中一牢是熟肉(饪),陈设在宾馆的西阶前,其余四牢是末煮的生肉(腥),陈设在东阶前。死牢,谓已杀的牲。据上文飧五牢,饔饩之死牢亦五牢。郑《注》曰:“如飧之陈,亦饪一牢在西,余腥在东也。”

〔15〕米百有二十筥:米,此为稻、粱、黍、稷的总称。筥,竹制的圆形容器。可容半斛(即五斗)。米的放法,据郑《注》,十筥为一排,稻粱黍各两排,稷六排,#-666cc;十二排,在庭中东西陈列。

〔16〕车皆陈:郑《注》说“车”字衍。又据郑《注》说,以上诸物都陈在宾馆门内。

〔17〕“车米视生牢”二句:车米,谓载米之车。生牢,即上文“牵四牢”。按,上文“牵四牢”,是指饔饩之生牢四牢,每牢十车,则米四十车。

〔18〕秉有五籔:秉有五籔(sǒu),即二百四十斗,也即二十四斛。秉、籔皆容量单位。一秉#-666ff;十籔,一籔合十六斗。秉,《注疏》本原误作“乘”,据阮校改。《仪礼·聘礼·记》曰:“十斗曰斛,十六斗曰籔,十籔曰秉。”

〔19〕“车禾视死牢”二句:禾,据郑《注》,谓带穗的茎。按,饔饩死牢凡五牢,每牢十车,则五十车。

〔20〕车三秅:车三秅(chá),秅,古代的计禾单位。四百秉为一秅。秉,今言一把,此即一手能握住的量。《仪礼·聘礼·记》曰:“四秉曰筥,十筥曰稯(zōnɡ),十稯日秅,四百秉为一秅。”又郑《注》:“每车三秅,则三十稯也。”

〔21〕刍薪倍禾:刍,饲草。薪,柴。倍禾,按,禾五十车,倍禾则一百车。

〔22〕皆陈:据郑《注》,以上诸物皆横向陈列在宾馆门外。

〔23〕乘禽:雌雄相伴而又群聚的雉、雁等鸟。郑《注》曰:“乘行群处之禽,谓雉、雁之属。于礼以双为数。”孙诒让曰:“乘行谓双双相并而行,群处谓成群而居,犹言乘居而匹处矣。”

〔24〕殷膳:客#-666aa;逗留期间,主人在正常牢礼外又不定期致送膳食。郑《注》曰:“殷,中也。中又致膳,示念宾也。”贾《疏》曰:“此为牢礼(即馈饔饩)之外,见宾中间未去(即尚未返国),恐宾虑主人有倦,更致此膳,所以示念宾之意无倦也。”

〔25〕“若弗酌”二句:若弗酌,谓主君因故不能亲酌酒献宾,实指主君不能亲自参加飨、食、燕礼,则要把飨、食、燕所需的酒食佳肴,派臣送到宾馆去。以币致之,谓奉上束帛代君致辞以馈送之。郑《注》曰:“谓君有故,不亲飨、食、燕也。不飨则以酬币致之,不食则以侑币致之。”

〔26〕以其爵等为之牢礼之陈数:据郑《注》,如果是卿,则飧二牢,饔饩五牢;大夫,则飧大牢,饔饩三牢;士,则飧少牢(只有羊豕二牲),饔饩大牢。

〔27〕夫人致礼:据《仪礼·聘礼》,主君向宾馈饔饩后,夫#-666aa;也要派人向宾“归(馈)礼”(国君所使,而以夫人的名义),以体现“助君养宾”义,但其礼则大减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