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周礼》 » 冬官 考工记 » 栗氏 > 栗氏为量,改煎金锡则不秏,不秏然后权之,权之然后准…+

栗氏为量,改煎金锡则不秏,不秏然后权之,权之然后准之,准之然后量之。原文解释

【原文】

1.栗氏note-name:栗氏1栗氏:负责铸造升、豆、区、釜等量器的工匠。为量,改煎金锡则不秏note-name:改煎金锡则不秏2改煎金锡则不秏:改煎金锡则不秏(hào),改煎,反复冶炼。改,更也,此谓更番、反复。煎,此谓冶炼。不秏,谓杂质除净后原料不再减耗。秏,耗的本字。,不秏然后权之note-name:权之3权之:用天平称重量。权,称量。郑《注》曰:“谓称#-666dd;之也。”按,金锡需按一定比例搭配,故需称量之,即此所谓权之。,权之然后准之note-name:准之4准之:校算,测量。郑《注》曰:“准,击平正之。又当齐大小。”江永曰:“‘准’字古文作‘水’。或是先以方器贮水令满,定其重,乃入金若锡于水,水溢,取出金锡,再权(称)其水,视其所灭之斤两与#-666dd;寸,可得金锡大小之比例。后#-666aa;算金银之法如此,疑古人亦用此法。”戴震曰:“以#-666ff;度之方器承水,置金其中,则金之方积可计,而其体之轻重大小可合而齐,此准之法也。”闻人#-666kk;以为:“‘准之’并非单一的工艺操作,它包括从称重以后到浇铸之前的一段工序,其中最重要的是浇铸前须用水平法校正铸范,也要测体积、求密度。”,准之然后量之note-name:量之5量之:闻#-666aa;#-666kk;以为:“‘量之’并非单一的工艺操作,它包括从‘准之’以后到成品鬴之前的一段工序,其中包括浇铸工艺,但最重要的是检验校测容积是否符#-666ff;设计要求。”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栗氏铸造量器,铸造前先要反复冶炼铜锡使之精纯而不再有杂质可损耗为止,不再有杂质可损耗然后称量铸造量器所需铜锡的重量,称量后浸入水中测知体积大小,体积确定后再将铜锡熔汁注入模具中铸造量器。

原文翻译

1.栗氏为量,改煎金锡则不秏,不秏然后权之,权之然后准之,准之然后量之。

栗氏铸造量器,铸造前先要反复冶炼铜锡使之精纯而不再有杂质可损耗为止,不再有杂质可损耗然后称量铸造量器所需铜锡的重量,称量后浸入水中测知体积大小,体积确定后再将铜锡熔汁注入模具中铸造量器。

【原文注释】

〔1〕栗氏:负责铸造升、豆、区、釜等量器的工匠。

〔2〕改煎金锡则不秏:改煎金锡则不秏(hào),改煎,反复冶炼。改,更也,此谓更番、反复。煎,此谓冶炼。不秏,谓杂质除净后原料不再减耗。秏,耗的本字。

〔3〕权之:用天平称重量。权,称量。郑《注》曰:“谓称#-666dd;之也。”按,金锡需按一定比例搭配,故需称量之,即此所谓权之。

〔4〕准之:校算,测量。郑《注》曰:“准,击平正之。又当齐大小。”江永曰:“‘准’字古文作‘水’。或是先以方器贮水令满,定其重,乃入金若锡于水,水溢,取出金锡,再权(称)其水,视其所灭之斤两与#-666dd;寸,可得金锡大小之比例。后#-666aa;算金银之法如此,疑古人亦用此法。”戴震曰:“以#-666ff;度之方器承水,置金其中,则金之方积可计,而其体之轻重大小可合而齐,此准之法也。”闻人#-666kk;以为:“‘准之’并非单一的工艺操作,它包括从称重以后到浇铸之前的一段工序,其中最重要的是浇铸前须用水平法校正铸范,也要测体积、求密度。”

〔5〕量之:闻#-666aa;#-666kk;以为:“‘量之’并非单一的工艺操作,它包括从‘准之’以后到成品鬴之前的一段工序,其中包括浇铸工艺,但最重要的是检验校测容积是否符#-666ff;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