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周礼》 » 冬官 考工记 » 画缋 > 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

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五采备谓之绣。原文解释

【原文】

1.画缋之事,杂五色note-name:“画缋之事”二句1“画缋之事”二句:画缋,负责设色、施彩、绘画、刺绣的工匠。缋(huì),古同“绘”,将各种颜色按一定要求搭配起来。《说文》:“绘,会五采绣也。”《小尔雅·广训》:“杂彩曰绘。”杂,纷陈。五色,即下文东南西北天地六种方色:青、赤、白、黑、黄。天色玄,北方色黑,据贾《疏》,“天玄与北方黑,二者大同小异”,微异而同属一色,故云五色。按,依据《考工记》开篇三十工的#-666dd;工,画缋应为五个设色之工中的两个工种。疑此处有脱文、错简。此节涉及早期五行观念,反映了阴阳五行学说与科学技术、工艺美术的相互影响、渗透。。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note-name:“东方谓之青”六句2“东方谓之青”六句:郑《注》曰:“此言画缋六色所象。”玄,深青黑色。。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note-name:“青与白相次也”三句3“青与白相次也”三句:此三句说绘画布色的次序。次,次序,呼应。郑《注》曰:“此言……布采之第次。”此处布采,即着色,画色彩;第次,即次第,顺序。。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五采备谓之绣note-name:“青与赤谓之文”五句4“青与赤谓之文”五句:此五句是说下裳刺绣的色彩搭配次序。章,本义指纺织品的纹理,引申为花纹,纹章。此特指赤白相间的文彩。黼,古代礼#-666hh;上绣或绘的黑白相间的斧形纹饰。黻,古代礼服上绣或绘的黑青相间的弓形纹饰。绣,经绘画而使五彩俱备。《说文》曰:“五采备也。”一说,刺绣。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绘画的事,就是调配五色以形成种种图案。象征东方叫做青色,象征南方叫做赤色,象征西方叫做白色,象征北方叫做黑色,象征天叫做玄色,象征地叫做黄色。着色的次序是:青与白两种颜色顺次排列,赤与黑两种颜色顺次排列,玄与黄两种颜色顺次排列。刺绣用色的次序是:青色与赤色相搭配叫做文,赤色与白色相搭配叫做章,白色与黑色相搭配叫做黼,黑色与青色相搭配叫做黻,五种颜色齐备叫做绣。

原文翻译

1.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五采备谓之绣。

绘画的事,就是调配五色以形成种种图案。象征东方叫做青色,象征南方叫做赤色,象征西方叫做白色,象征北方叫做黑色,象征天叫做玄色,象征地叫做黄色。着色的次序是:青与白两种颜色顺次排列,赤与黑两种颜色顺次排列,玄与黄两种颜色顺次排列。刺绣用色的次序是:青色与赤色相搭配叫做文,赤色与白色相搭配叫做章,白色与黑色相搭配叫做黼,黑色与青色相搭配叫做黻,五种颜色齐备叫做绣。

【原文注释】

〔1〕“画缋之事”二句:画缋,负责设色、施彩、绘画、刺绣的工匠。缋(huì),古同“绘”,将各种颜色按一定要求搭配起来。《说文》:“绘,会五采绣也。”《小尔雅·广训》:“杂彩曰绘。”杂,纷陈。五色,即下文东南西北天地六种方色:青、赤、白、黑、黄。天色玄,北方色黑,据贾《疏》,“天玄与北方黑,二者大同小异”,微异而同属一色,故云五色。按,依据《考工记》开篇三十工的#-666dd;工,画缋应为五个设色之工中的两个工种。疑此处有脱文、错简。此节涉及早期五行观念,反映了阴阳五行学说与科学技术、工艺美术的相互影响、渗透。

〔2〕“东方谓之青”六句:郑《注》曰:“此言画缋六色所象。”玄,深青黑色。

〔3〕“青与白相次也”三句:此三句说绘画布色的次序。次,次序,呼应。郑《注》曰:“此言……布采之第次。”此处布采,即着色,画色彩;第次,即次第,顺序。

〔4〕“青与赤谓之文”五句:此五句是说下裳刺绣的色彩搭配次序。章,本义指纺织品的纹理,引申为花纹,纹章。此特指赤白相间的文彩。黼,古代礼#-666hh;上绣或绘的黑白相间的斧形纹饰。黻,古代礼服上绣或绘的黑青相间的弓形纹饰。绣,经绘画而使五彩俱备。《说文》曰:“五采备也。”一说,刺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