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原文解释
《齐谐》者①,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②三千里,抟③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④者也。”野马也⑤,尘埃也,生物之以息⑥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⑦?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注释】
①《齐谐》:书名。出于齐国,古代记录怪异之书,今不传。
②击:拍击,指鹏拍打水面借力奋飞。
③抟(tuán):涡旋。扶摇:旋风。
④息:风。海上六月常有大风。
⑤野马:游气,春天阳气发动,远望野外林泽间,有气上扬,犹如奔马,故叫野马。
⑥息:气息。
⑦正色:原本的颜色。
【翻译】
《齐谐》是古代记载怪异事件的书。《齐谐》中记载:“大鹏向南海迁徙的时候,击打水面扬起的水花有三千里,由于涡旋而产生的暴风则直上九万里#guoxue666-com;空,乘着六月里的大风飞去。”大地上的游气,飞扬的尘埃,都被生物的气息吹拂着在空中游荡。天色苍茫,这究竟是它原本的颜色呢?还是由于无穷无尽的高远而呈现出来的颜色呢?大鹏在高空俯视下界也如同下界视天,只见一片苍苍,不辨本来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