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不闻天籁夫!” 子游曰:“敢问其方。”子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而独不闻之翏翏乎?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 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原文解释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1〕,仰天而嘘〔2〕,荅焉似丧其耦〔3〕。
颜成子游〔4〕立侍乎前,曰:“何居〔5〕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
子綦曰:“偃〔6〕,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7〕,汝知之乎?女闻#-666aa;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8〕。”
子游曰:“敢问其方。”
子綦曰:“夫大块噫气〔9〕,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10〕。而#-666ll;不闻之翏翏〔11〕乎?山林之畏隹〔12〕,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13〕,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14〕者。激〔15〕者,謞〔16〕者,叱者,吸者,叫者,譹〔17〕者,宎〔18〕者,咬〔19〕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20〕。泠风〔21〕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22〕。而#-666ll;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23〕?”
子游曰:“地簌则众窍是已,#-666aa;簌则比竹〔24〕是已,敢问天簌。”
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25〕也,咸其自取,怒〔26〕者其谁邪?”
【注释】
〔1〕南郭子綦(qí):楚昭王庶弟,居住在南郭,故称此号。隐:凭靠。机:靠椅、几案。
〔2〕嘘:吐气。
〔3〕荅(tà)焉:肌体放松,离形去智的样子。耦:匹对。丧其耦,表示精#-666nn;超脱身体达到忘我的境界。
〔4〕颜成子游:南郭子綦的学生,姓颜成,名偃,字子游。
〔5〕何居:何故。
〔6〕偃:即颜成子游。
〔7〕吾丧我:吾,指真我,内在我;我,指外在我。
〔8〕籁:箫,这里泛指从孔穴里发出的声响。
〔9〕大块:天地。噫气:吐气。
〔10〕呺:亦作“号”,吼叫。
〔11〕翏翏:大风呼呼的声响。
〔12〕林:通“陵”,大山。畏隹(cuī):亦作“嵔隹”,即嵬崖,山陵#guoxue666-com;峻的样子。
〔13〕枅(jī):柱头横木。
〔14〕污:小池。
〔15〕激:急流声。
〔16〕謞:飞箭声。
〔17〕譹:嚎哭声。
〔18〕宎:沉吟声。
〔19〕咬(yǎo):哀叹声。
〔20〕于、喁:前后相和的声音。
〔21〕泠风:小风、清风。
〔22〕厉风:猛烈的暴风。济:止。
〔23〕调调、刁刁:晃动摇曳的样子。
〔24〕比竹:各种竹管类的乐器。
〔25〕使其自己:意思使它们自身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
〔26〕怒:这里是发动的意思。
【翻译】
南郭子綦靠几案坐着,仰起头做深呼吸,身心放松,进入了忘我的境界。
弟子颜成子游刚好侍立在前,就问道:“您这是怎么了?形体竟然能像干枯的树木,精#-666nn;也可以使它像死灰一般吗?您今天靠几案而坐跟往常的#-666nn;情不一样。”
子綦回答:“偃,你问得正好啊!今天我是忘掉了外在的自己,你知道吗?你听说过‘#-666aa;籁’而没有听说过‘地籁’,听说过‘地籁’却没有听说过‘天籁’!”
子游说:“请问这是什么意思?”
子綦答道:“天地吐气风。风不吹则已,一旦劲吹就会使众多孔窍发出怒吼不已的声音。你难道就没有听过那呼呼的长风吗?山林参差不齐,#-666ff;抱大树上的孔穴,有的似鼻,有的似口,有的似耳,有的似方孔,有的似环圈,有的似舂臼,有的似深池,有的似洼地,有的似浅坑。风吹这些孔窍发出声响,如激愤,如尖叫,如叱骂,如呼吸,如痛哭,如欢笑,如哀鸣,前呼后应,小风则小和,大风则大和,暴风停止则所有的孔窍归于无声。你难道就没有看到草木随风摇动的样子吗?”
子游说:“‘地籁’就是风吹孔窍而发出的声响,‘#-666aa;籁’就是用竹管吹出的乐声,请问‘天籁’是什么呢?”
子綦回答:“‘天籁’就是风吹众多孔窍而发出的不同声响,这些不同的声音是孔窍本身的原因,哪有谁命令它们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