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回曰:“吾无以进矣,敢问其方。”仲尼曰:“斋,吾将语若。 有心而为之,其易邪?易之者,皞天不宜。”颜回曰:“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 月矣。如此则可以为斋乎?”曰:“是祭祀之斋,非心斋也。” 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 ;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 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颜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实自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 谓虚乎?”夫子曰:“尽矣!吾语若:若能入游其樊而无感其名,入 则鸣,不入则止。无门无毒,一宅而寓于不得已则几矣。绝迹易,无 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闻以有翼飞者矣,未闻以无 翼飞者也;闻以有知知者矣,未闻以无知知者也。瞻彼阕者,虚室生 白,吉祥止止。夫且不止,是之谓坐驰。夫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 鬼神将来舍,而况人乎!是万物之化也,禹、舜之所纽也,伏戏、几 蘧之所行终,而况散焉者乎!”原文解释
颜回曰:“吾无以进矣,敢问其方。”仲尼曰:“斋〔1〕,吾将语若。有心而为之,其易邪?易之者,皞天不宜。”
颜回曰:“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2〕荤者数月矣。如此则可以为斋乎?”曰:“是祭祀之斋,非心斋也。”
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3〕。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4〕。虚者,心斋也。”
颜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实自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谓虚乎?”夫子曰:“尽矣!吾语若:若能入游其樊而无感其名,入则鸣,不入则止,无门无毒〔5〕,一宅而寓于不得已〔6〕,则几矣。绝迹易〔7〕,无行地难〔8〕。为#-666aa;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9〕。闻以有翼飞者矣,未闻以无翼飞者也;闻以有知知者矣,未闻以无知知者也,瞻彼阕〔10〕者,虚室生白〔11〕,吉祥止止。夫且不止,是之谓坐驰,夫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鬼#-666nn;将来舍,而况#-666aa;乎!是万物之化也,禹舜之所纽也,伏戏几蘧之所行终,而况散焉者〔12〕乎!”
【注释】
〔1〕斋:斋戒,这里指清除心中的欲念。
〔2〕茹:吃。
〔3〕心止于符:符,迹象,现象。
〔4〕唯道集虚:虚,指虚空的心境。
〔5〕无门无毒:不要摆出医师的架子,不要把自己的主张看作治病的良方。
〔6〕一宅而寓于不得已:心灵专一,把自己寄托于无可奈何的事物中。
〔7〕绝迹易:不走路容易。
〔8〕无行地难:走路不着地就很困难。
〔9〕使易以伪:使,驱使。伪,虚伪。
〔10〕瞻彼阕:观察那空虚的境界。
〔11〕虚室生白:空明的心境可以产生光明。
〔12〕散焉者:没有成就的一般#-666aa;。
【翻译】
颜回说:“我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了,请问您有什么方法。”孔子说:“你去斋戒,我来告诉你。你做事虽有诚意,哪有那么容易成#-666ii;呢?太容易了,就不符#-666ff;自然规律。”
颜回说:“我家里很贫穷,以往几个月不曾喝酒吃肉了,如果这样,能否算是斋戒?”孔子说:“这是符#-666ff;祭祀的那种斋戒,但不是精#-666nn;上的斋戒。”
颜回说:“请问什么是精#-666nn;上的斋戒?”孔子说:“你要精#-666nn;集中,不要用耳朵去听,而要用心灵体会。不仅要用心灵去体会,而且要用气去感应。听只能局限于耳朵所能听到的事物,心灵感受只局限于事物的种种迹象,而气则是空明而包容万物的。道就背信在这空虚的心境之中,达到心灵的虚空,也就是精神上的斋戒。”
颜回说:“我没有听到这些道理时,确实存在一个实在的我,我接受了这些道理后,开始觉得从没有一个实在的我,这算是达到虚空境界了吗?”孔子说:“你的理解很深刻!让我来告诉你,如果能在尘世中自由自在地遨游而不为名利所动,卫国国君听取你的意见就说,不听取就不说,不摆出医师的架子,不把自己的主张看作是治病的良方,心灵安于专一,把自己寄托在无可奈何的事物中,那就差不多了。#-666aa;不走路很容易,但走路时脚不着地却很困难。顺应世俗就容易产生虚伪,而顺应自然法则则很难虚伪。听说过有翅膀而飞的,但没有听说过没有翅膀也能飞翔的。听说过有智慧方能了解事物,没有听说过没有智慧也可以了解事物的。观察那虚空的境界,空明的心境可以产生光明。吉祥的事情都会随之消逝。如果内心无法宁静,这就叫身体在而驰骋心灵。使耳目感官向仙通达心机,鬼神也会来依附,更何况是#-666aa;呢!这就是万事万物的变化,是禹和舜把握到的关键,也是伏羲、几蘧所始终遵循的法则,更何况普通的#-666aa;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