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子居见老聃,曰:“有人于此,向疾强梁,物彻疏明,学道不倦 ,如是者,可比明王乎?”老聃曰:“是於圣人也,胥易技系,劳形 怵心者也。且也虎豹之文来田,猨狙之便执嫠之狗来藉。如是者,可 比明王乎?”阳子居蹴然曰:“敢问明王之治。”老聃曰:“明王之 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 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原文解释
阳子居见老聃①曰:“有#-666aa;于此,向疾强梁②,物彻疏明③,学道不倦。如是者,可比明王乎?”老聃曰:“是于圣#-666aa;也,胥易技系④,劳形怵心者也⑤。且也虎豹之文来田,猨狙之便执斄之狗来藉。如是者,可比明王乎?”阳子居蹴然曰⑥:“敢问明王之治。”老聃曰:“明王之治:#-666ii;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⑦,有莫举名⑧,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⑨。”
【注释】
①阳子居:虚拟#-666aa;物。历来多认为阳子居是主张“贵己”的杨朱,其实不相干。
②向疾:敏捷如响。向,通“响”。强梁:强悍果断。
③物彻:观察事物透彻。疏明:疏通明白。
④胥;有才智的小吏。易:掌管占卜的小官。技系:被技术所束缚而不能脱身。
⑤劳形怵心:形体劳累,内心担惊受怕。怵,惊惧。
⑥蹴(cù)然:脸色突然改变的样子。
⑦贷:施。弗恃:不觉有所依赖。
⑧莫:无。举:显示,称说。
⑨无有:指至虚之境。
【翻译】
阳子居见到老聃,问道:“有这样的一个#-666aa;,做事敏捷果断,看问题通透明达,学习勤奋不倦。这种#-666aa;,可以和圣明之王相比吗?”
老聃说:“这样的#-666aa;在圣人看来,不过就像有才智的小吏,被自己的技艺职守所困,终日劳碌,担惊受怕罢了。况且像虎豹由于皮有花纹而招来捕猎,猕猴由于灵便、猎狗由于会捕捉狐狸而招来拘系。这种人能够和圣明之王相比吗?”
阳子居脸色突变,惭愧地说:“请问圣明之王是如何治理天下的呢?”
老聃说:“圣明之王治理天下,#-666ii;绩布满天下却好像与自己无关;化育万物而百姓却不觉得有所依赖;有#-666ii;德却无法去称谓,而让万物欣然自得;立于不可测见的地位,生活在至虚无为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