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之师曰许由,许由之师曰啮缺,啮缺之师曰王倪,王倪之师曰被衣。尧问于许由曰:“啮缺可以配天乎?吾藉王倪以要之。”许由曰:“殆哉,圾乎天下!啮缺之为人也,聪明睿知,给数以敏,其性过人,而又乃以人受天。彼审乎禁过,而不知过之所由生。与之配天乎?彼且乘人而无天。方且本身而异形,方且尊知而火驰,方且为绪使,方且为物絯,方且四顾而物应,方且应众宜,方且与物化而未始有恒。夫何足以配天乎!虽然,有族有祖,可以为众父而不可以为众父父。治,乱之率也,北面之祸也,南面之贼也。”原文解释
尧之师曰许由〔1〕,许由之师曰齧缺,齧缺之师曰王倪,王倪之师曰被衣。
尧问于许由曰:“齧缺可以配天〔2〕乎?吾藉〔3〕王倪以要之”。许由曰:“殆哉,圾〔4〕乎天下!齧缺之为#-666aa;也,聪明叡〔5〕知,给〔6〕数以敏,其性过#-666aa;,而又乃〔7〕以#-666aa;受天。彼审〔8〕乎#-666mm;过,而不知过之所由生。与之配天乎?彼且乘〔9〕人而无天。方且本身〔10〕而异形,方且尊知〔11〕而火驰,方且为绪〔12〕使,方且为物絯〔13〕,方且四顾而物应〔14〕,方且应众宜〔15〕,方且与〔16〕物化而未始有恒。夫何足以配天乎!虽然,有族有祖〔17〕,可以为众父〔18〕而不可以为众父父〔19〕。治,乱之率〔20〕也,北面之祸也〔21〕,南面之贼〔22〕也。”
【注释】
〔1〕许由连同以下数句中的齧缺、王倪和被衣均为人名,除许由曾见于其他典籍外,其余三人都是作者杜撰的隐士,他们清廉洁己,不同于世俗。
〔2〕配天:做天子。
〔3〕藉:借助。要:通“邀”,请的意思。
〔4〕圾:通“岌”,危险的意思。
〔5〕叡:“睿”字之异体,聪慧的意思。
〔6〕给:捷。数(shuò):频繁,引申为快捷的意思。
〔7〕乃:竟。人:指人为。受:相应,调#-666ff;,“受天”是说对应或调#-666ff;自然的禀赋。
〔8〕审:明瞭。
〔9〕乘:趁,引申为借助。“乘人”即借助于人为。无天:抛弃自然的秉性。
〔10〕本身:以自身为本,把自我当作万物归向的中心。异形:改变万物固有的形迹。
〔11〕尊知:尊崇才智。火驰:像大火蔓延似的快速急骤,指急急忙忙地为求知和驭物而奔逐。
〔12〕绪:端,这里喻指细末的小事。使:役使。
〔13〕絯(gāi):拘束。
〔14〕物应:为外物而应接,即应接外物的意思。
〔15〕应众宜:应接众多的外物而奢求处处适宜。
〔16〕与物外:指参预外物的变化。恒:固定不变,“未始有恒”指从不曾有过定准。
〔17〕祖:初始之人。
〔18〕父:这里指同族人中的首领,也可以理解为统领一方的官长。
〔19〕前一“父”字同于前一注,后一“父”字指统领众多首领或地方长官的国君,即前面所说的“天子”。
〔20〕率:先导。
〔21〕古代帝王座位向南,臣子面见国君时则面朝北方,因此“北面”乃是臣下和百姓的代称,而下句的“南面”则是国君的代称。
〔22〕贼:这里指象《胠箧》中田成子那样杀死国君而自立为诸侯的窃国大盗。
【翻译】
尧的老师叫许由,许由的老师叫齧缺,齧缺的老师叫王倪,王倪的老师叫被衣。
尧问许由说:“齧缺可以做天子吗?我想借助于他的老师来请他做天子。”许由说:“恐怕天下也就危险了!齧缺这个#-666aa;,耳聪目明智慧超群,行动办事快捷机敏,他天赋过#-666aa;,而且竟然用#-666aa;为的心智去对应并调和自然的禀赋。他明了该怎样#-666mm;止过失,不过他并不知晓过失产生的原因。让他做天子吗?他将借助于人为而抛弃天然,将会把自身看作万物归向的中心而着意改变万物固有的形迹,将会尊崇才智而急急忙忙地为求知和驭物奔走驰逐,将会被细末的琐事所役使,将会被外物所拘束,将会环顾四方,目不暇接地跟外物应接,将会应接万物而又奢求处处#-666ff;宜,将会参与万物的变化而从不曾有什么定准。那样的人怎么能够做天子呢?即使这样,有了同族人的聚集,就会有一个全族的先祖;可以成为一方百姓的统领,却不能成为诸方统领的君主。治理天下,必将是天下大乱的先导,这就是臣子的灾害,国君的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