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成绮见老子而问曰:“吾闻夫子圣人也,吾固不辞远道而来愿见,百舍重趼而不敢息。今吾观子,非圣人也。鼠壤而余蔬,而弃妹之者,不仁也,生熟不尽于前,而积敛无崖。”老子漠然不应。 士成绮明日复见,曰:“昔者吾有刺于子,今吾心正却矣,何故也?”老子曰:“夫巧知神圣之人,吾自以为脱焉。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谓之牛,呼我马也而谓之马。苟有其实,人与之名而弗受,再受其殃。吾服也恒服,吾非以服有服。”士成绮雁行避影,履行遂进而问,“修身若何?”老子曰:“而容崖然,而目冲然,而颡頯然,而口阚然,而状义然,似系马而止也。动而持,发也机,察而审,知巧而?于泰,凡以为不信。边竟有人焉,其名为窃。”原文解释
士成绮〔1〕见老子而问曰:“吾闻夫子圣#-666aa;也,吾固不辞远道而来愿见,百舍重趼〔2〕而不敢息。今吾观子,非圣#-666aa;也。鼠壤有余蔬而弃妹〔3〕,不仁也!生熟〔4〕不尽于前,而积敛无崖。”老子漠然不应。士成绮明日复见,曰:“昔者吾有刺于子,今吾心正却矣〔5〕,何故也?”老子曰:“夫巧知#-666nn;圣之#-666aa;,吾自以为脱焉。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谓之牛,呼我马也而谓之马。苟有其实,人与之名而弗受,再受其殃。吾#-666hh;也恒#-666hh;,吾非以#-666hh;有服〔6〕。”士成绮雁行避影〔7〕,履行遂进〔8〕,而问修身若何?老子曰:“而容崖然,而目冲然,而颡頯然,而口阚然,而状义然〔9〕,似系马而止也〔10〕,动而持〔11〕,发也机〔12〕,察而审〔13〕,知巧而睹于泰〔14〕,凡以为不信〔15〕,边竟〔16〕有人焉,其名为窃。”
【注释】
〔1〕士成绮:庄子虚拟的人名。
〔2〕舍:古时行#-666kk;以三十里为一舍。百舍:旅途百日。重趼(jiǎn):长途跋涉,脚掌上磨出层层厚茧。趼:同“茧”,脚跟厚皮。
〔3〕壤:齐鲁之间谓凿地出土、鼠作穴出土,皆曰壤。蔬:谷类。弃妹:不知惜物而弃之。妹:通“昧”。
〔4〕生熟:生谓粟帛,熟谓饮食。
〔5〕吾心正却矣:正,谓有所悟。却:谓有所除。
〔6〕吾服也恒服,吾非以服有服:我接受(别人给予的名称)常常是顺其自然地接受,并不是有心的接受才去接受。服:服从,接受。
〔7〕雁行避影:斜行,象大雁排成人字形、之字形飞行一样,人在同尊者一起走路,让尊者在前,自己在斜后方随行,走成斜列。避影:避开尊者的影子,以免被脚踏到。这些都表示对尊者的礼敬。
〔8〕履行遂进:蹑足渐行渐远的样子。
〔9〕而:同“汝”。崖然:自命不凡的样子。冲然:鼓目突视的样子。頯(kuí)然:宽大#guoxue666-com;亢。阚(hǎn)然:张口自辩。义然:巍峨高大的样子。
〔10〕似系马而止:如同奔马被系缚才停止下来,而其心仍在躁动不安,难以掩饰。
〔11〕动而持:欲动而强持。
〔12〕发也机:发动时如扣动扳机一般疾速。
〔13〕察而审:对事物明察而又精审。
〔14〕泰:骄泰。睹:外现。
〔15〕凡以为不信:这些都不是真实的本性。
〔16〕竟:同“境”。
【翻译】
士成绮见老子问道:“我听说先生是圣#-666aa;,故而我不辞路远而来,期望见到您,走了百日路程,脚上磨出层层老茧也不敢停下。现在我看您不是圣#-666aa;,您家鼠洞口有剩余谷物,不爱惜东西,可以说不仁!生物熟品摆在面前,还屯积聚敛不止。”老子表情默然不回应。士成绮第二天又来相见,说:“上次我曾讽刺过您,现在我心里觉悟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老子说:“巧智#-666nn;圣那样的#-666aa;,我自以为不是。先前你称呼我为牛,我便称为牛;称呼我为马,我便称为马。假如我确有那样的事实,别人加给名称(来讥讽)而我又不肯接受,这是两重罪过。我接受(别人给予的名称)常常是顺其自然的接受,并不是(有心)接受才去接受。”士成绮在斜后方跟随,避开老子的身影,蹑步向前,问道:“怎样修身呢?”老子说:“你的容态#guoxue666-com;傲,你的眼睛鼓目突出,你的前额高亢,你的言论夸张,你的体貌巍峨。就象奔马被系缚(心还在驰骛),蠢蠢欲动而强自抑制,一旦发动就象扣动弯机一般疾速,对事物明察而又精细,智巧过人而表现骄泰#-666nn;色,以上都不是真实的本性。边境上如果有这样有意造作之人,就称之为取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