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门成问于黄帝曰:“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吾始闻之惧,复闻之怠,卒闻之而惑,荡荡默默,乃不自得。”帝曰:“汝殆其然哉!吾奏之以人,徵之以天,行之以礼义,建之以大清。夫至乐者,先应之以人事,顺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然后调理四时,太和万物。四时迭起,万物循生。一盛一衰,文武伦经。一清一浊,阴阳调和,流光其声。蛰虫始作,吾惊之以雷霆。其卒无尾,其始无首。一死一生,一偾一起,所常无穷,而一不可待。汝故惧也。吾又奏之以阴阳之和,烛之以日月之明。其声能短能长,能柔能刚,变化齐一,不主故常。在谷满谷,在坑满坑。涂却守神,以物为量。其声挥绰,其名高明。是故鬼神守其幽,日月星辰行其纪。吾止之于有穷,流之于无止。子欲虑之而不能知也,望之而不能见也,逐之而不能及也。傥然立于四虚之道,倚于槁梧而吟:‘目知穷乎所欲见,力屈乎所欲逐,吾既不及,已夫!’形充空虚,乃至委蛇。汝委蛇,故怠。原文解释
北门成〔1〕问于黄帝曰:“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2〕,吾始闻之惧,复闻之怠(〔4〕,乃不自得〔5〕。”
帝曰:“汝殆其然哉〔6〕!吾奏之以#-666aa;〔7〕,徽征〔8〕之以天,行之以礼义,建之以太清〔9〕。四时迭起,万物循生;一盛一衰,文武伦经〔10〕;一清一浊,阴阳调和,流光其声;蛰虫始作,吾惊之以雷霆;其足无尾,其始无首;一死一生,一偾〔12〕一起;所常无穷,而一不可待〔13〕。汝故惧也。
吾又奏之以阴阳之和,烛之以日月之明;其声能短能长,能柔能刚,变化齐一〔14〕,不主故常〔15〕;在谷满谷,在阬满阬〔16〕;涂郤〔17〕守#-666nn;,以物为量。其声挥绰,其名#guoxue666-com;明。是故鬼#-666nn;守其幽,日月星辰行其纪〔18〕。吾止之于有穷,流之于无止。予欲虑之而不能知也,望之而不能见也,遂之而不能及也;傥然立于四虚之道〔19〕,倚于槁梧而吟。目知穷乎所欲见,力屈〔20〕乎所欲逐,吾既不及,已夫!形充空虚,乃至委蛇〔21〕。汝委蛇故怠。
【注释】
〔1〕北门成:#-666aa;名,复姓北门,传说为黄帝之臣。
〔2〕张:演奏。《咸池》:古代乐曲名。
〔3〕怠:松弛。
〔4〕荡荡默默:心#-666nn;不定而缄口无言。
〔5〕不自得:不能把握自己。
〔6〕汝殆其然哉:殆,恐怕,大概。其,会。你恐怕会这样吧。
〔7〕#-666aa;:指人情。
〔8〕徵:取法。
〔9〕大清:即太清,天道。
〔10〕伦经:秩序更迭。
〔11〕蛰虫始作:在泥土中冬眠的虫子。作:起。
〔12〕偾(fèn):仆倒。
〔13〕一不可待:全不可期待。
〔14〕齐一:道循一定的规律。
〔15〕不主故常:不拘泥于旧规。
〔16〕在阬满阬:阬(kēng),同坑。
〔17〕涂郤:郤,堵塞。
〔18〕纪:轨迹。
〔19〕傥然:无心的样子。四虚之道:四方没有边际的大道。
〔20〕屈:竭尽。
〔21〕委蛇(yí):随机应变,随顺应化。
【翻译】
北门成向黄帝问道:“您在广漠的原野上演奏《咸池》乐曲,我初听时感到惊惧,再听时感到松弛。听到最后却感到迷惑了。心#-666nn;不定而缄口不言,以至于无法把握自身了。”
黄帝说:“你恐怕会这样。我因袭#-666aa;情来弹奏,取法于自然,运行以礼义,确立于天道,乐声犹如四季相交而起,万物应顺而生。忽盛忽衰,春季的生长和秋季的肃杀,秩序更迭。忽轻忽重,阴阳和谐,声光交错流溢。蛰虫从冬眠中开始活动,我用雷霆之声惊动它们。乐声终结时没有结尾,乐声初起时没有前奏。忽而消失忽而迭起,忽而低沉忽而#guoxue666-com;亢,变化无穷而无所期待。所以你感到惊惧。“
我又演奏起阴阳调和的乐声,用日光来烛照,乐声能短能长,能柔能刚,变化遵循一定的节律,不拘泥于旧规常态。传入山谷,山谷充盈,传入大坑,大坑充盈,杜绝纷扰而凝守心#-666nn;,顺其自然以为衡量。乐声悠扬,称之为高亢明快。所以连鬼#-666nn;也能守其幽隐,日月星辰按自己的轨迹运行。我把乐声停留在一定的境界中,而它的余韵却流播于无穷的天地。我想研究它,却无法弄明白,我想审视它却看不见,想要抓住它,却无法赶上,茫然置身在没有边际的大道上,靠在槁梧木制成的几案上吟咏。内心穷竭于所想了解的真理,目光穷竭于所想见到的事物,精力穷竭于所要追求的大道。我已经赶不上了啊!形体充盈而内心虚静,才能随机应变。你能做到随机应变,所以感到松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