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庄子》 » 外篇 » 至乐 > 天下有至乐无有哉?有可以活身者无有哉?今奚为奚据?…+

天下有至乐无有哉?有可以活身者无有哉?今奚为奚据?奚避奚处?奚就奚去?奚乐奚恶? 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贫贱夭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其为形也亦愚哉。 夫富者,苦身疾作,多积财而不得尽用,其为形也亦外矣。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其为形也亦疏矣。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寿者惽惽,久忧不死,何苦也!其为形也亦远矣。烈士为天下见善矣,未足以活身。吾未知善之诚善邪,诚不善邪?若以为善矣,不足活身;以为不善矣,足以活人。故曰:“忠谏不听,蹲循勿争。”故夫子胥争之以残其形,不争,名亦不成。诚有善无有哉? 今俗之所为与其所乐,吾又未知乐之果乐邪,果不乐邪?吾观夫俗之所乐,举群趣者,誙誙然如将不得已,而皆曰乐者,吾未之乐也,亦未之不乐也。果有乐无有哉?吾以无为诚乐矣,又俗之所大苦也。故曰:“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天下是非果未可定也。虽然,无为可以定是非。至乐活身,唯无为几存。请尝试言之。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芒乎芴乎,而无从出乎!芴乎芒乎,而无有象乎!万物职职,皆从无为殖。故曰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人也孰能得无为哉!原文解释

〔1〕天下有至乐无有哉?有可以活身者无有哉?今奚为奚据?奚避奚处?奚就奚云?奚乐奚恶?

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666hh;好色音声也;所下〔2〕者,贫贱夭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666hh;,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其为形〔3〕也亦愚哉〔4〕

夫富者,若身疾作,多积财而不得尽用,其为形也亦外〔5〕矣!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6〕,其为形也亦疏〔7〕矣!#-666aa;之生也,与忧俱生。寿者惛惛〔8〕,久忧不死,何苦也!其为形也亦远〔9〕矣!烈士〔10〕为天下见善矣,未足以活身。吾未知善之诚善邪?诚不善邪?〔11〕若以为善矣,不足活身;以为不善矣,足以活#-666aa;。故曰:“忠谏不听,蹲循〔12〕勿争。”故夫子胥争之,以残其形〔13〕;不争,名亦不成。诚有善无有哉?

今俗之所为与其所乐,吾又未知乐之果乐邪?果不乐邪?吾观夫俗之所乐,举群趣者〔14〕,誙誙然〔15〕如将不得已,而皆曰乐者,吾未之乐也,亦未之不乐也〔16〕。果有乐无有哉?吾以无为诚乐矣,又俗之所大苦也。故曰:“至乐无乐,至誉无誉〔17〕。”

天下是非果未定也。虽然,无为可以定是非〔18〕。至乐活身,唯无为几存〔19〕。请尝试言之: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666ff;,万物皆化。芒乎芴乎〔20〕,而无从出乎!芴乎芒乎,而无有象乎!万物职职〔21〕,皆从无为殖。故曰: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666aa;也孰能得无为哉!

【注释】

〔1〕活身者:全生保身的方法。

〔2〕下:与“尊”相对,尊为所追求的价值,下即否定性价值。

〔3〕为形:保养身体。

〔4〕愚:不得“所尊”即忧而惧,此为“所苦”之事,对保养身体无益,所以说愚蠢的。

〔5〕外:苦身疾作的目的是为了富积财物,还是为了保养身体,如果为了保养身体,苦身疾作本身就是在伤害身体,不是与目的正好相反吗?所以说“外”,即目的和手段是相反的。

〔6〕否(pǐ):不善。

〔7〕疏:疏远。言“贵者”的夜以继日,思虑善与不善,也离保养身体的目标更远了。

〔8〕惛惛(hǔ):糊涂,#-666nn;志不清。长寿和“与忧俱生”的人生是矛盾的,“久忧不死”是一件痛苦的事,所以说是糊涂。

〔9〕远:求寿就久忧,所以也是自相矛盾,目的和手段越来越远。

〔10〕烈士:即儒家所讲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人。

〔11〕吾未知善之诚善邪?诚不善邪:善有两意,前一个“善”字指儒家的“善”,后两个“善”字指价值。

〔12〕蹲循:如逡巡,退却之意。

〔13〕子胥争之以残其形:吴王夫差接受越王勾践的求和请求,伍子胥认为勾践的求和是越国的阴谋,苦谏夫差,因而被赐死。

〔14〕举群趣者:举,都。趣,同“趋”。世俗生活中所有的人都奔往所乐之处。

〔15〕誙誙(kēng)然:坚定的样子。

〔16〕未之乐也,亦未之不乐也:既不以为乐也不以为不乐。

〔17〕至乐无乐,至誉无誉:有乐则有忧,乐与忧#-666cc;存,如东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无。所以,乐之极至为无乐,因为只有无乐才能无忧,这样就可以达于至乐之境。

〔18〕无为可以定是非:是非并没有同一的客观标准,“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随人所命,既然如此,就不如以“无为”的态度,任万物自行去区别是非。

〔19〕唯无为几存:几,近似,差不多。即只有无为近似于至乐活身之道。

〔20〕芒乎芴乎:即老子的“恍兮忽兮”,形容无形无象的大道。

〔21〕职职:繁多。

【翻译】

世上到底有没有“至乐”境界呢?有全生保身的办法还没有呢?现在应当有何作为?以何为依据?回避什么?定位在哪里?趋就什么?舍弃什么?喜好什么?厌恶什么?

天下#-666aa;最崇尚的就是富有、尊贵、长寿、声誉;最喜爱的就是身体安逸,美味佳肴,#-666hh;饰漂亮,色彩艳丽,音乐动听;#-666aa;在价值上所否定的是生活贫穷,地位低下,夭折和坏名声;最苦恼的是身不能安逸,口不得美味,没有漂亮的衣#-666hh;,看不到艳丽的色彩,听不到悦耳的音乐。如果不能得到这些,就大为恐惧,这样的养身方法岂不是太愚蠢了吗?

富有的#-666aa;,为了财富而劳心劳力抓紧做事,但聚积财富却不能尽数享用,这是求养身于外了!#guoxue666-com;贵的人,夜以继日,费心劳#-666nn;#-666dd;辨善与不善的界限,这和养身也根本不沾边!人一生下来,就和忧虑同在。长寿的人稀里糊涂,长久地处于忧愁之中而等死,何等苦恼啊!这样地养身健体,与原初的设定,相距更远了!殉名之士为天下人所称道,却不能保全身的性命。我真不知道这种所谓的善到底是善呢,还是不善?如果认为是善,却连自身都不能保全;如果认为不善,它的确是又成全了他人。所以说,忠诚劝谏人不听,那就退身不强争。伍子胥因为强谏而遭受残害,然而如果不谏争,他也不会赢得声名。这样说来,这善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呢?

现如今流行方式和兴趣爱好,我也不知那是不是快乐。我观察那些流行的兴趣爱好,大家似乎都在成群结队地赶时髦,一个个坚定果敢的样子,好像无法停止似的,而他们都以为乐不可支的事情,我却认为并没有什么可乐的,然而也没有什么不可乐的。到底这快乐是有还是没有呢?我认为“无为”才确实是可乐的,可是流行的观念却又认为那是大大的痛苦。我认为:“最高的快乐就是无忧无乐,最高的赞誉就是不褒不贬。”

天下的是非确实是难以确定的。即使这样说,“无为”却可以决定是非。最高的快乐是让自己活下来,也只有“无为”才能勉强可以达到这一目的。我们不妨试着讨论一下:天正是由于它的无为才得以清虚,地正是由于无为才得以安宁;所以天和地二者的无为结#-666ff;起来,万物才都得以生发出来。恍惚暧昧,我们不知道它们究竟是从何而来!暧昧恍惚,它们似乎没有一定的形象!然而万物是如此众多繁杂,它们都在“无为”中生长出来。所以说,天地是无为,又是无不为的。人啊,谁能得到这“无为”的真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