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庄子》 » 外篇 » 知北游 >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今彼神明至精,与彼百化。物已死生方圆,莫知其根也。扁然而万物,自古以固存。六合为巨,未离其内;秋豪为小,待之成体;天下莫不沈浮,终身不故;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惽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万物畜而不知:此之谓本根,可以观于天矣!原文解释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666aa;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666aa;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

#-666ff;#-666nn;明至精,与彼百化〔1〕。物已死生方圆,莫知其根〔2〕也。扁然〔3〕而万物自古以固存。六#-666ff;为巨〔4〕,未离其〔5〕内,秋毫为小,待之成体。天下莫不沈浮〔6〕,终身不故〔7〕;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惛然若亡而存〔8〕,油然不形而#-666nn;〔9〕;万物畜而不知〔10〕。此之谓本根,可以观于天〔11〕矣!

【注释】

〔1〕#-666nn;明至精,与彼百化:神明和天地之间的关系因其千变万化的现象而显示出极为精微的神秘性。

〔2〕死生方圆,莫知其根:物或生或灭,或方或圆,变化无穷,形态各异,但我们只知其然,而不其所以然,这也就是莫知其根。

〔3〕扁然:犹遍然,普遍,所有的。

〔4〕#-666ff;为巨;六合,指中方加上下的三维性空间。巨,巨大。

〔5〕其:指道。六合的三维空间虽然无限地巨大,它仍然存在于大道之中。

〔6〕沈浮:沈,通“沉”。沉浮即升降往来之变化。

〔7〕终身不故:终身,指万物的永恒性。故,固定,不故即不曾固定,常新而永葆生机。

〔8〕惛然若亡而存:惛然,黯然暧昧之状。大道虽然不是我们的感官可以感受到事物,它却是一种永恒性的存在,所在说它是似亡而存的。

〔9〕油然不形而神:油然,变化万端而无所牵系的样子,不形而神是说大道虽然没有形象,是形而上之物,却有神明般的能力。

〔10〕万物畜而不知:万物畜,万物被大道所蓄养。不知,指#-666aa;类无法认知大道。

〔11〕本根,可以观于天:本根,大道。它的存在可以通过观察天道的有常来得到明证。

【翻译】

天地有最大的美德,是沉默无言的,一年四季有明确的规律,然而它却从不议论,万物有它固定的道理,然而它却不加解释。圣#-666aa;正是通过推究天地的美德而知晓了万物生成的道理。所以,思想境界最#guoxue666-com;#-666aa;,只是模仿天象自然无为,大圣#-666aa;也从不要创造什么,如此说来他是通过观察天地大道而明白了这一切。

#-666ff;起来看,那#-666nn;明般的大道是极其精微玄妙的,它参与了天地成物的无穷变化;有形的事物总是处于不断地产生和消亡的过程之中,不管它在形态上怎样作有序的变化,我们还是没有办法知道它的根本性质和最终原因;因为天地万物似乎是自古以来原来就如此这般地普遍存在着。四方上下的六#-666ff;三维空间虽然如此地巨大,还是没有超出大道之外;秋毫虽小,仍然要靠道的作用才能形成自己的形体。天下万事万物无不在升降往来地变化着,但作为整体它却永远是生机勃勃的,不会因固定而衰变;暑往寒来,四时运行,它们都有自己固定的自然秩序;大道虽然无形无象,看起来好像并不存在,实际上却是根本性的存在,只不过它是通过时间性的自然有序的变化来表现自己,它没有形状,因而显得#-666nn;妙莫测,万事万物都因为它的畜养而存在,但却一概地不自知。我们把大道的这种存在性称为“根本性的存在”,人们可以通过观察天地万物运动变化来证明这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