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庄子》 » 杂篇 » 徐无鬼 > 吴王浮于江,登乎狙之山,众狙见之,恂然弃而走,逃于…+

吴王浮于江,登乎狙之山,众狙见之,恂然弃而走,逃于深蓁。有一狙焉,委蛇攫搔,见巧乎王。王射之,敏给搏捷矢。王命相者趋射之,狙执死。王顾谓其友颜不疑曰:“之狙也,伐其巧、恃其便以敖予,以至此殛也。戒之哉!嗟乎!无以汝色骄人哉?”颜不疑归而师董梧,以锄其色,去乐辞显,三年而国人称之。原文解释

吴王〔1〕浮于江,登乎狙〔2〕之山。众狙见之,恂〔3〕然弃而走,逃于深蓁〔4〕。有一狙焉,委蛇〔5〕攫抓,见〔6〕巧乎王。王射之,敏给〔7〕搏捷矢。王命相者〔8〕趋射之,狙执死〔9〕。王顾谓其友颜不疑〔10〕曰:“之狙也,伐〔11〕其巧、恃〔12〕其便以敖予,以至此殛〔13〕也。戒之哉!嗟乎!无以汝〔14〕色骄#-666aa;哉!”颜不疑归而师董梧〔15〕,以锄〔16〕其色,去乐〔17〕辞显,三年而国#-666aa;〔18〕之。

【注释】

〔1〕吴王:吴国的君主。浮,泛舟。

〔2〕狙:猕猴。《齐物论》有狙公赋芧的故事。

〔3〕恂:恐惧、害怕。弃:弃地。走:跑,逃跑。

〔4〕蓁:通“榛”。

〔5〕委蛇:同委佗,庄重而又从容自得的样子。一说作曲行解亦通。攫:攀搏抓取。

〔6〕见:通“现”。

〔7〕敏给:敏捷。博捷:接取。矢:箭头。

〔8〕相者:随从打猎的#-666aa;

〔9〕执死:抱树而死。一作“既死”。

〔10〕颜不疑:人名。

〔11〕伐:夸,矜。

〔12〕恃:依靠。便,轻便。敖:通“傲”。予:我。

〔13〕殛:死。

〔14〕汝:你。色骄:骄做的态度。人:指别人。

〔15〕董梧:人名,吴国的贤人,一说吴国的有道之士。

〔16〕锄:锄草一样。一本作助,通“锄”,除去。

〔17〕去乐:去掉享乐。作抛弃声乐解误。辞显:辞谢显贵。

〔18〕称:称赞。

【翻译】

吴王泛舟于江上,登上猕猴山。群猴看见他,恐惧地弃地跑掉,逃到榛材丛中。有一只猴子,来回跳跃,向吴王显示灵巧。吴王射它,敏捷地接取箭头。吴王命令随从者上前一齐射它,猕猴中箭抱树而死。吴王回头对他的朋友颜不疑说:“这只猕猴,夸它的灵巧,依靠它的灵便来傲视我,以至于这样死去!要引以为戒啊!唉!不要用你的骄傲的态度对待别#-666aa;啊!”颜不疑回去而拜董梧为师,除去骄态,去享乐,就贫苦,辞显贵,甘淡漠,三年而国#-666aa;都称赞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