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纪十八 翻译
屠维大荒落(公元549年),一年。
高祖武皇帝十八
太清三年(己巳,公元549年)
春季正月丁巳朔日,柳仲礼把新亭的军营迁到城外的浮桥。正逢天降大雾,韦粲的军队迷路,快到青塘的时候,已过半夜。军营外竖起的栅栏还没有合拢,侯景就已经看见,他赶快率领精锐士兵前来攻打。韦粲派军主郑逸迎战,命令刘叔胤率领水军从后面截击。刘叔胤怯懦不敢前进,郑逸于是战败。侯景乘胜攻进韦粲的军营,韦粲的侍从拉着他躲避贼兵,韦粲不动,喝令子弟奋力战斗,最终和儿子韦尼以及三个弟弟韦助、韦警、韦构,以及堂弟韦昂一同战死,死去的亲戚共有几百人。当时柳仲礼正在吃饭,他扔下筷子穿上盔甲,和他麾下的一百名骑兵赶去救援,在青塘和侯景交战,大破叛军,斩获几百首级,敌人在秦淮河溺死的达到一千多人。柳仲礼的长矛快要刺到侯景,而贼将支伯仁从后面砍中柳仲礼的肩膀,战马陷入泥沼,贼兵的长矛集中向他刺去,骑兵将领郭山石上前救援,才使他免于一死。柳仲礼身受重伤,会稽人惠臶为他吸吮伤口止血,因此得以不死。从此以后侯景不敢再渡河到南岸,柳仲礼也士气衰退,不再提出和对方交战了。
邵陵王萧纶收拢逃散的士兵,和东扬州刺史临城公萧大连、新淦公萧大成等人从东路一同赶到,庚申日,在浮桥以南排列营垒,也推举柳仲礼为大都督。萧大连,萧大临的弟弟。
朝廷内外都因为侯景之乱而埋怨朱异,朱异因为惭愧愤恨而生病,庚申日,他去世了。根据旧制,尚书官不能追赠,梁武帝对朱异的死感到悲痛惋惜,特别追赠他为尚书右仆射。
甲子日,湘东王世子萧方等和王僧辩的军队赶到。
戊辰日,封山侯萧正表献出北徐州投降东魏,东魏徐州刺史高归彦派兵来到北徐州。高归彦,高欢的族弟。
己巳日,太子移居永福省。高州刺史李迁仕、天门太守樊文皎率领援兵一万多人赶到城下。宫城和援军之间的书信往来已经中断很长时间了,有一个叫羊车儿的人出主意,制作一只纸鸱,在上面系长绳,写好敕令放在里面,顺着风向放出去,希望能到达各路援军的营中,上面还写道:“得到纸鸱后送交援军的人,奖赏白银一百两。”太子亲自走到太极殿前借助西北风放出纸鸱,贼兵看见觉得奇怪,认为是压服人的巫术,就把它射下来。援军中也在招募能进入城中送信的人,鄱阳王世子萧嗣的侍从李朗主动请求先遭受一顿鞭打,假装获罪,叛逃到贼兵营中,因此得以进入城中,城中才知道援军已经从四面集结到此,全城上下击鼓呐喊。梁武帝任命李朗为直将军,赏赐财物后派他出城。李朗沿着钟山的后面,晚上行走白天潜伏,几天后才到达援军营中。
癸未日,鄱阳王世子萧嗣、永安侯萧确、庄铁、羊鸦仁、柳敬礼、李迁仕、樊文皎率领士兵渡过秦淮河,攻打东府前面的栅栏,将其烧毁。侯景被迫撤退。各路援军在青溪以东扎营,李迁仕、樊文皎率领精锐士兵五千人单独前进深入敌阵,所到之处敌人全部倒下。行进到菰首桥以东,侯景部将宋子仙的伏兵袭击他们,樊文皎战死,李迁仕逃回。柳敬礼,柳仲礼的弟弟。
柳仲礼的神情傲慢凶狠,经常欺侮蔑视众将领,邵陵王萧纶每天执鞭来到门口,他过了很久也不见,因此他与萧纶和临城公萧大连结下很深的矛盾。萧大连又和永安侯萧确有矛盾,各路援军相互猜疑阻挠,都没有作战的心思。援军刚到的时候,建康的官民扶老携幼等候迎接,部队刚渡过秦淮河,就放纵士兵劫掠。因此官民非常失望,叛贼里有人密谋响应官军,听说这些情况后,也停止了行动。
王显贵献出寿阳投降东魏。
临贺王记室吴郡人顾野王起兵讨伐侯景,二月己丑日,他领兵赶来。当初,宫城关闭时,公卿挂念饮食问题,无论男女贵贱都出来背米,总共得到四十万斛粮食,从各府库收集到的财物价值五十万亿,都集中在德阳堂,却没有准备柴草、鱼盐。这时,只得拆毁尚书省的房屋做木柴。撤掉草席,切碎用来喂马。草席用尽了,又把马杀了来吃。士兵没有肉可吃,有人煮铠甲上的皮革、用烟熏出洞里的老鼠、捕捉鸟雀来吃。御用甘露厨里有干苔,味道酸咸,也分给战士吃。军人在皇宫和台省之间杀马,其中掺杂人肉,吃的人都生病了。侯景的部众也很饥饿,劫掠没有收获。东城有粮食,可以支撑一年,援军切断了通往那里的道路。侯景又听说荆州的军队将要赶到,非常担心。王伟说:“现在宫城不能很快攻破,援兵越来越多,我们的部队缺少粮食,如果假装求和来缓解他们逼近的势头,东城的粮食,足够支撑一年,利用求和的时机,把粮食运进石头城,援军一定不敢行动,然后我们休整军队,修理军械,等到对方懈怠时再攻打他们,可以一举夺取宫城。”侯景采纳了他的建议,派部将任约、于子悦到城下,恭敬地上奏表求和,请求恢复原来的辖地。太子认为城里已经十分困窘,就向梁武帝禀报,请求批准。梁武帝生气地说:“和解还不如去死!”太子再三请求说:“侯景围困逼迫我们已经很久了,援军和叛军相持却不交战,应该暂且批准与侯景和解,以后再作进一步打算。”梁武帝迟疑了很久,才说:“你自己决定,不要让后人耻笑。”于是太子派人回复侯景说皇上已经批准。侯景要求割让长江以西的四个州给他,并且请求让宣城王萧大器出来相送,然后渡过长江。中领军傅岐坚决争辩说:“哪里有叛贼起兵包围宫殿却反过来和他们讲和的道理!这只是想让援军撤走罢了。戎狄人面兽心,绝对不能相信。况且宣城王身居宗室嫡系子孙的重要地位,国家的命运维系在他的身上,怎么能够让他做人质呢!”梁武帝于是任命萧大器的弟弟石城公萧大款为侍中,出城去侯景营中做人质。他又敕令各路援军不准再前进,下诏书说:“善于用兵的人不用交战,止和戈两个字合起来就是武。可以任命侯景为大丞相、都督江西四州诸军事,仍旧保留豫州牧、河南王的官爵。”己亥日,梁武帝在西华门外设立坛场,派仆射王克、上甲侯萧韶、吏部郎萧瑳和于子悦、任约、王伟一同登上高坛共同盟誓。太子詹事柳津从西华门出来,侯景从军营栅门出来,远远相对,再宰杀牲畜歃血为盟。盟誓以后,侯景却一直不解除包围圈,专心修缮铠甲和兵器,还借口说“没有船只,不能立即出发”,又说“担心被南岸的援军追击”。他把石城公送回宫城,要求宣城王出来相送,提出的要求越来越多,一点也没有离去的意思。太子明知他说的都是假话,却还是不断笼络他。萧韶,萧懿的孙子。
庚子日,前南兖州刺史南康王萧会理、前青冀二州刺史湘潭侯萧退、西昌侯世子萧彧集结三万部众,来到马卬洲。侯景担心他们从白下攻上来,就启奏说:“请求驻扎在北岸的部队聚集起来回到南岸,不这样,就会妨碍我渡过长江。”太子立即命令萧会理从白下城转移到江潭苑。萧退,萧恢的儿子。
辛丑日,朝廷任命邵陵王萧纶为司空,鄱阳王萧范为征北将军,柳仲礼为侍中、尚书右仆射。侯景授予于子悦、任约、傅士悊仪同三司的头衔,任命夏侯为豫州刺史,董绍先为东徐州刺史,徐思玉为北徐州刺史,王伟为散骑常侍。梁武帝任命王伟为侍中。
乙卯日,侯景又启奏说:“刚才我接到一封西岸来的信,说高澄已经夺取寿阳、钟离,我现在没有地方可以投奔立足,请求将广陵和谯州借给我,等我夺回寿阳,立即把这两个地方奉还朝廷。”他又说:“援军已经驻扎在南岸,我必须在京口渡江。”太子全部同意。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