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纪四十八 翻译 第2节
丁卯日,皇上颁诏说“由于李怀光曾立下功勋,特赦他留有一个儿子,让他延续香火,赐给住宅田地,将李怀光的首级及尸体归葬。皇上加授马燧兼任侍中,加授浑瑊为检校司空,至于其余将士各论功行赏。与淮西疆界接壤的各道,全应各自严密防守边境,只要不是他们侵犯袭击,就不必进兵讨伐。如果李希烈投降,应当给他留条活路,其余的将士百姓,一概不加追究”。
当初,李晟曾经率领神策军戍守成都,待到回去时,他便带走一位营妓高洪跟着在他身边。西川节度使张延赏很生气,派兵追上去将高洪要了回来,因此二人有了嫌隙。待到此时,刘从一生病,皇上传召张延赏出任宰相,李晟上表陈述张延赏的罪过,皇上不愿意违背他的意愿,便将张延赏任命为左仆射。
骆元光想要杀死徐庭光,便与韩遊瓌商议说:“徐庭光侮辱我的祖先,我想杀他,马公一定会发怒,你能救我一命吗?”韩遊瓌说:“好。”壬午日,骆元光于军营大门外遇见徐庭光,拱手相见之后便历数他的罪过,命令左右随从人员将他剐死。骆元光入营见马燧,伏地叩头请求治罪,马燧大怒道:“徐庭光已经投降,接受朝廷命官赐爵,你不告诉我一声就将他杀死,简直是目无统帅。”马燧准备斩杀骆元光。韩遊瓌说:“骆元光杀了一个偏将,你尚且气成这个样子。如果你杀了节度使,天子又将怎样对待你!”马燧沉默不语。浑瑊也为骆元光求情,于是马燧不再追问。
浑瑊镇守河中,接收了李怀光全部的部众,朔方军自此分别屯驻邠州与蒲州二地。
卢龙节度使刘怦患病,九月己亥日,皇上颁诏命令他的儿子行军司马刘济权且代理节度使事务。刘怦没过多久就去世了。
己未日,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刘从一被罢免为户部尚书;庚申日,去世。
冬季十月癸卯日,皇上祭祀圜丘,实行大赦。
十二月甲戌日,户部上奏今年共有一百五十州入朝进贡。
于阗王尉迟曜上书说:“当年我的兄长尉迟胜将于阗国让给了我,现在请朝廷再册立尉迟胜的儿子尉迟锐。”皇上任命尉迟锐为检校光禄卿,让他回国。尉迟胜坚持推辞说:“尉迟曜长期主持国事,国人心悦诚服。尉迟锐出生于京师中,不熟悉于阗习俗,不能前往治国。”皇上对尉迟胜甚为嘉许,将尉迟锐任命为韶王李暹的咨议。
二年(丙寅,公元786年)
春季正月壬寅日,皇上任命吏部侍郎刘滋为左散骑常侍,和给事中崔造、中书舍人齐映一同任同平章事。刘滋,是刘子玄的孙子。
崔造早年住在上元县,与韩会、卢东美、张正则结为朋友,自认为是帝王的辅佐,当时的人们将他们四人称为“四夔”。皇上由于崔造在朝廷中敢大胆直言,所以破格重用。刘滋、齐映往往将事情让给崔造。崔造久居长江以南,痛恨一般钱粮官吏欺蒙舞弊,上奏撤销水陆运使、度支巡院、江淮转运使等设置,各道的赋税均委托观察使、刺史派遣官吏送到京城。皇上令宰相分别兼管尚书省六曹:齐映兼管兵部,李勉兼管刑部,刘滋兼管吏部和礼部,崔造兼管户部和工部,并且让户部侍郎元琇兼管诸道盐铁和酒类专营,让吉中孚兼管度支两税。
李希烈的将领杜文朝进犯襄州,二月癸亥日,山南东道节度使樊泽进击并擒获了他。
崔造与元琇友好,所以让他兼管盐铁。韩滉上奏指摘盐铁事务中的过失;甲戌日,皇上任命元琇为尚书右丞。陕州水陆运使李泌上奏说:“请允许由集津到三门,凿穿山石开辟十八里长的车道,可借以避免经由底柱水运的危险。”就在本月内车道告竣。
三月,李希烈的别将入侵郑州,义成节度使李澄将他们击败。李希烈军的势力日益逼促,刚好他又染有疾病。夏季四月丙寅日,大将陈仙奇指使医生陈山甫将他毒死。陈仙奇于是派兵将李希烈的兄弟、妻子、儿女全部杀死,带领众人前来投降。甲申日,皇上任命陈仙奇为淮西节度使。
关中粮食库存已经用尽,禁军中有人摘下头巾在道上喊道:“将我约束在军中却不给粮食,我们难道成了罪人么!”皇上很是忧虑,正好韩滉将三万斛米运达陕州,李泌当即上奏皇上。皇上大喜,于是去往东宫,对太子说:“米已运到陕州,我们父子又能活下去了!”当时宫廷中不自酿酒,皇上派人上街取酒回来祝贺。皇上又派遣中使告诉神策六军,军中将士皆高呼万岁。
当时由于连年饥荒,将士、百姓全都又瘦又黑,至此稻麦成熟丰收,街市上有了醉酒之人,当时认为这是吉祥的现象。人们忽然吃得很饱,因此致死的人又有五分之一。过了好几个月,人们的肤色才逐渐恢复。
皇上任命横海军使程日华为节度使。
秋季七月,淮西兵马使吴少诚杀死陈仙奇,自任为留后。吴少诚生性狡诈阴险,深受李希烈的宠信,所以吴少诚为他报仇。己酉日,皇上任命虔王李谅为申、光、随、蔡节度大使,委任吴少诚为留后。
皇上任命陇右行营节度使曲环为陈许节度使。陈许经历兵荒马乱之后,百姓流亡散失。曲环以勤俭的作风约束下属,政策宽和法令简明,赋税劳役力求平均,在几年的时间里,流离失散的人们回来重操旧业,兵马与粮食都能自给自足。
八月癸未日,义成节度使李澄去世,他的儿子李克宁密谋总揽军中事务,隐秘死讯没有发丧。
丙戌日,吐蕃尚结赞大规模地侵犯泾州、陇州、邠州、宁州,掠夺人口与牲畜,收割庄稼,西部边境动荡不安,州县各自据城守卫。皇上下诏命令浑瑊带领一万人,骆元光带领八千人驻扎在咸阳严加守备。
当初,皇上与李泌商议恢复府兵制度,李泌因而向皇上依次叙述自西魏以来府兵兴起与废弃的原由,并且说:“府兵平时都安心耕种田地,每府设置折冲府统领负责领导,折冲府利用农闲时节教给府兵练习武艺及演练阵势。当国家有战事发生,需要征调府兵时,就将调动兵马的符节下达府兵所在的州与府,参照命令,验明人数发兵,府兵来到指定地点。经过将帅的检阅审查,凡是有教练演习达不到标准的,要制裁府兵所在的折冲府长官,严重不合格的,制裁还要牵扯到该州刺史。罢兵之后,便授勋加赏,由罢兵处各取最快路径,回归本地。凡是应征的人,时间短的,最多不超过三个月,时间长的,最多不超过一年。高宗任命刘仁轨为洮河镇守使,为了抵御吐蕃,因而才有长期屯戍的兵役。武后在位以来,天下太平的时日长久,府兵制度日趋没落,府兵也因而受人轻视,百姓以当兵为耻,以至于有的为了逃避兵役而故意烫伤手脚的。再加上牛仙客因聚敛财货而得以出任宰相,边疆的将领都效仿他的样子去做。山东戍边的士兵时常随身带着丝帛,边地的将领诱骗他们将丝帛寄存于仓库中,白天让他们去做苦工,夜里将他们拘囚于地牢里,希望把他们折磨死从而没收他们的财物。所以,自从天宝年间以后,山东戍守边境的士兵能生还的还不到十分之二三,那残酷暴虐的程度就到达这种地步。然而,当时还不曾有外部的叛变与内部的侮乱以及谋杀镇帅、自专旌节的人,这诚然是因为眷恋田地家园,而惟恐连累宗族的原因啊。自从开元末年以后,张说开始募集长期征戍的士兵,将他们称作骑,后来将骑增加到六军。到了李林甫出任宰相的时候,他奏请各军都由募集来的人员组建。士兵们已经不再是本地土著,又没有宗族,他们不知自重自惜,只图谋财利,祸乱由此产生,至今还相继不绝。如果府兵制度永远存在而没被废弃,怎么会有现在这些纲纪废弛、上下失序的祸患呢!陛下想要恢复府兵,这乃是国家的福气,那么太平盛世便指日可待了。”皇上说:“待到将河中平定之后,我自当和你商议此事。”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