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纪七十四 原文及注释 第2节
大顺元年(庚戌,公元890年)
春正月戊子朔,群臣上尊号曰圣文睿德光武弘孝皇帝;改元。
李克用急攻邢州,孟迁食竭力尽,执王虔裕及汴兵以降。克用以安金俊为邢洺团练使。
壬寅,王建攻邛州,陈敬瑄遣其大将彭城杨儒将兵三千,助刺史毛湘守之,湘出战,屡败。杨儒登城,见建兵盛,叹曰:“唐祚尽矣!王公治众,严而不残,殆可以庇民乎!”遂帅所部出降。建养以为子,更其姓名曰王宗儒。乙巳,建留永平节度判官张琳为邛南招安使,引兵还成都。琳,许州人也。
陈敬瑄分兵布寨于犀浦、郫、导江等县,发城中民户一丁,昼则穿重壕,采竹木,运砖石;夜则登城,击柝巡警,无休息。
韦昭度营于唐桥,王建营于东阊门外。建事昭度甚谨。
辛亥,简州将杜有迁执刺史员虔嵩降于建,建以有迁知州事。
汴将庞师古等众号十万,渡淮,声言救杨行密,攻下天长;壬子,下高邮。
二月己未,资州将侯元绰执刺史杨戡降于王建,建以元绰知州事。
乙丑,加朱全忠守中书令。
庞师古引兵深入淮南,己巳,与孙儒战于陵亭,师古兵败而还。
杨行密遣其将马敬言将兵五千,乘虚袭据润州。李友将兵二万屯青城,将攻常州。安仁义、刘威、田败刘建锋于武进,敬言、仁义、威屯润州。友,合肥人;威,慎县人也。
李克用将兵攻云州防御使赫连铎,克其东城。铎求救于卢龙节度使李匡威,匡威将兵三万赴之。丙子,邢洺团练使安金俊中流矢死,河东万胜军使申信叛降于铎。会幽州军至,克用引还。
时溥求救于河东,李克用遣其将石君和将五百骑赴之。
李克用巡潞州,以供具不厚,怒昭义节度使李克脩,诟而笞之。克脩惭愤成疾,三月,薨。克用表其弟决胜军使克恭为昭义留后。
赐宣歙军号宁国,以杨行密为节度使。
夏四月,宿州将张筠逐刺史张绍光,附于时溥;朱全忠帅诸军讨之。溥出兵掠砀山,全忠遣牙内都指挥使朱友裕击之,杀三千余人,擒石君和。友裕,全忠之子也。
乙丑,陈敬瑄遣蜀州刺史任从海将兵二万救邛州,战败,欲以蜀州降王建。敬瑄杀之,以徐公代为蜀州刺史。丙寅,嘉州刺史朱实举州降于建。丙子,僰道土豪文武坚执戎州刺史谢承恩降于建。
赫连铎、李匡威表请讨李克用。朱全忠亦上言:“克用终为国患,今因其败,臣请帅汴、滑、孟三军,与河北三镇共除之。乞朝廷命大臣为统帅。”
初,张濬因杨复恭以进,复恭中废,更附田令孜而薄复恭。及复恭再用事,深恨之。上知濬与复恭有隙,特亲倚之。濬亦以功名为己任,每自比谢安、裴度。克用之讨黄巢屯河中也,濬为都统判官。克用薄其为人,闻其作相,私谓诏使曰:“张公好虚谈而无实用,倾覆之士也。主上采其名而用之,他日交乱天下,必是人也。”濬闻而衔之。
上从容与濬论古今治乱,濬曰:“陛下英睿如此,而中外制于强臣,此臣日夜所痛心疾首也。”上问以当今所急,对曰:“莫若强兵以服天下。”上于是广募兵于京师,至十万人。
及全忠等请讨克用,上命三省、御史台四品以上议之,以为不可者什六七,杜让能、刘崇望亦以为不可。濬欲倚外势以挤杨复恭,乃曰:“先帝再幸山南,沙陀所为也。臣常虑其与河朔相表里,致朝廷不能制。今两河藩镇共请讨之,此千载一时。但乞陛下付臣兵柄,旬月可平。失今不取,后悔无及。”孔纬曰:“濬言是也。”复恭曰:“先朝播迁,虽藩镇跋扈,亦由居中之臣措置未得其宜。今宗庙甫安,不宜更造兵端。”上曰:“克用有兴复大功,今乘其危而攻之,天下其谓我何?”纬曰:“陛下所言,一时之体也;张濬所言,万世之利也。昨计用兵、馈运、犒赏之费,一二年间未至匮乏,在陛下断志行之耳。”上以二相言叶,
俛
从之,曰:“兹事今付卿二人,无贻朕羞!”
五月,诏削夺克用官爵、属籍,以濬为河东行营都招讨制置宜慰使,京兆尹孙揆副之,以镇国节度使韩建为都虞候兼供军粮料使,以朱全忠为南面招讨使,李匡威为北面招讨使,赫连铎副之。
濬奏给事中牛徽为行营判官,徽曰:“国家以丧乱之余,欲为英武之举,横挑强寇,离诸侯心,吾见其颠沛也!”遂以衰疾固辞。徽,僧孺之孙也。
李克恭骄恣不晓军事。潞人素乐李克脩之简俭,且死非其罪,潞人怜之,由是将士离心。初,潞人叛孟氏,牙将安居受等召河东兵以取潞州;及孟迁以邢、洺、磁州归李克用,克用宠任之,以迁为军城都虞候,群从皆补右职,居受等咸怨且惧。
昭义有精兵,号“后院将”。克用既得三州,将图河朔,令李克恭选后院将尤骁勇者五百人送晋阳,潞人惜之。克恭遣牙将李元审及小校冯霸部送晋阳,至铜鞮,霸劫其众以叛,循山而南,至于沁水,众已三千人。李元审击之,为霸所伤,归于潞。庚子,克恭就元审所馆视之,安居受帅其党作乱,攻而焚之,克恭、元审皆死。众推居受为留后,附于朱全忠。居受使召冯霸,不至。居受惧,出走,为野人所杀。霸引兵入潞,自为留后。
时朝廷方讨克用,闻克恭死,朝臣皆贺。全忠遣河阳留后朱崇节将兵入潞州,权知留后。克用遣康君立、李存孝将兵围之。
壬子,张濬帅诸军五十二都及邠、宁、鄜、夏杂虏合五万人发京师,上御安喜楼饯之。濬屏左右言于上曰:“俟臣先除外忧,然后为陛下除内患。”杨复恭窃听,闻之。两军中尉饯濬于长乐坂,复恭属濬酒,濬辞以醉,复恭戏之曰:“相公杖钺专征,作态邪?”濬曰:“俟平贼还,方见作态耳!”复恭益忌之。
癸丑,削夺李罕之官爵。六月,以孙揆为昭义节度使,充招讨副使。
丁巳,茂州刺史李继昌帅众救成都,己未,王建击斩之。辛酉,资简都制置应援使谢从本杀雅州刺史张承简,举城降建。
孙儒求好于朱全忠,全忠表为淮南节度使。未几,全忠杀其使者,遂复为仇敌。
光启末,德州刺史卢彦威逐义昌节度使杨全玫,自称留后,求旌节,朝廷未许。至是,王镕、罗弘信因张濬用兵,为之请,乃以彦威为义昌节度使。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