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唐纪七 翻译
起玄黓执徐(公元932年)七月,尽阏逢敦牂(公元934年)闰正月,凡一年有奇。
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下
长兴三年(壬辰,公元932年)
秋季七月朔日,朔方守军上奏说夏州的党项来入侵,将他们击退,追击至贺兰山。
己丑日,皇帝加授镇海、镇东节度使钱元瓘守中书令。
庚寅日,李存瓌来到成都,孟知祥哭着拜受诏书。
武安、静江节度使马希声因为湖南连年大旱,便下令关闭南岳及境内诸神祠的大门,但最终还是没下雨。辛卯日,马希声去世,六军使袁诠、潘约等迎请镇南节度使马希范于朗州并拥立他为王。
乙未日,孟知祥派李存瓌回京城,上表向朝廷谢罪,并报告福庆公主的死讯。从此又自称是唐国的藩属。
庚子日,朝廷任命西京留守、同平章事李从珂为凤翔节度使。
废除武兴军,将凤、兴、文三州仍旧划归山南西道。
丁未日,朝廷任命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赵凤同平章事衔,充任安国节度使。
八月庚申日,马希范到达长沙。辛酉日,继承王位。
甲子日,孟知祥命令李昊替武泰赵季良等五位留后起草表章,向朝廷请求封孟知祥为蜀王,行使墨书制命的权力,允许他自行委任将吏,同时分别为自己请求节度使的旌节,李昊说:“近来将领们攻取方镇以后,就占有该地,现在又自己请求给予旌节斧钺以及您的封爵,这样一来职位轻重的权衡就都落在属下们的手上了。如果您自己向朝廷请求这些事,岂不是更好!”孟知祥恍然大悟,便让李昊替自己草拟表章,请求施行墨书制命,自行补授缺额的两川刺史以下的官吏。又上表请求朝廷任命赵季良等五名留后为节度使。
起初,安重诲想要占领两川,自从孟知祥杀死李严,每次任命刺史,都派东方的军队护送他们上任,小的州府不少于五百人。夏鲁奇、李仁矩、武虔裕各自率领数千人,全部以牙队为名义。到了孟知祥攻下遂州、阆州、利州、夔州、黔州、梓州六镇之后,得到的东方士卒不少于三万人,孟知祥害怕朝廷征召他们回去,于是上表请求把他们的妻子儿女接到驻地来。
吴国徐知诰扩建金陵城周围二十里。
起初,契丹已经很强大,几乎将卢龙诸州抢遍,幽州城门之外,到处都是契丹的骑兵。每次从涿州运粮前往幽州,契丹兵大多埋伏在阎沟,趁机掠夺。到了赵德钧担任节度使以后,在阎沟筑城派兵守卫,设立良乡县,运粮的道路稍稍打通。幽州以东十里之外,没有百姓敢去打柴放牧。赵德钧在州东五十里建立潞县城加以防备,靠近州城的百姓才得以开展农耕。到这时,又在幽州东北一百多里的地方,建立三河县城来打通蓟州的运输道路,契丹骑兵前来争夺,赵德钧便把他们击退。九月庚辰朔日,奏报三河县城建设完毕。边境百姓得到保护。
壬午日,朝廷任命镇南节度使马希范为武安节度使,兼任侍中。
孟知祥任命其子孟仁赞代理行军司马,兼任都总辖两川牙内马步都军事。
冬季十月己酉朔日,皇帝再派李存瓌前往成都,凡是在剑南的将吏,从节度使、刺史以下的官员,听从孟知祥派任完毕后再向朝廷报备即可,朝廷从此不再另行派任。只是不让戍兵的妻子儿女前来,而这些部队也不再征调回去。
秦王李从荣喜欢作诗,经常在幕府中聚集高辇等浮华放荡的文士,跟他们互相唱和,经常自我夸耀。每次设置宴席,经常让僚属们吟赋诗篇,有作得不合他意的当场撕毁丢弃。壬子日,李从荣入朝拜见,皇帝对他说道:“我虽然不认得字,但却喜欢听取儒生讲说经文大义,因为这样可以启迪人的智慧。我过去见庄宗喜欢作诗,武将家的子弟对做文章不在行,只是白白让人私下笑话,你可千万不要效仿他。”
丙辰日,幽州上奏说契丹人在捺剌泊屯驻军队。
前彰义节度使李金全数次向朝廷贡献马匹,皇帝不接受,对他说:“你在镇所治理得如何?千万不要只顾着做献马这样的事情!”李金全,是吐谷浑人。
壬申日,大理少卿康澄上书启奏:“我听说童谣不是祸福的根本,妖祥岂能当做兴衰的本源!所以飞雉落于鼎耳,桑谷一起生在朝廷上,不能阻止殷人的强盛;神马长嘶、水涌石龟的祥瑞,也不能延长晋国的运势。从此悟出国家有五件事不值得害怕,而有六件事却是值得担心的:阴阳不协调不值得害怕,三星运行失常不值得害怕,小人传播谣言不值得害怕,山崩河涸不值得害怕,害虫伤害庄稼不值得害怕;贤人隐居不出值得担心,士农工商等百姓到处迁徙值得担心,君臣上下共同作弊值得担心,廉耻之道消亡值得担心,诋毁赞誉混淆值得担心,听不到臣子的直言相劝值得担心。不值得害怕的事情,希望陛下任其存在而不要理会;值得担心的事情,希望陛下能注意而不要有所缺失。”皇帝颁下赞扬的诏书奖励他。
秦王李从荣为人经常像老鹰一样侧目看人,性格轻佻苛刻。自从掌管六军诸卫事务之后,又参与朝廷政事,经常骄横放纵不守法度。起初,安重诲担任枢密使,皇帝对他非常信任。李从荣及宋王李从厚自幼年便与他亲近狎昵,后来虽然掌握兵权,但经常被安重诲所牵制,对他非常敬重。安重诲死后,王淑妃与宣徽使孟汉琼宣布皇帝的命令,任命范延光、赵延寿为枢密使,而李从荣很瞧不起他们。河阳节度使、同平章事石敬瑭兼任六军诸卫副使,他的妻子永宁公主与李从荣是不同母亲所生,一向互相憎恨不和。李从荣由于李从厚的名声比自己高,便对他尤其忌恨。李从厚善于以谦卑的态度对待李从荣,所以两人之间的矛盾从外表上看不出来。石敬瑭因不想跟李从荣共事,常想到外面藩镇补领官职来避开他。范延光、赵延寿也担心会遭殃,数次请求辞去枢要职务,请求以老臣更换充任,皇帝没有批准。刚好此时契丹前来侵犯,皇帝授命秉政大臣选择可当统帅的人才去镇守河东,范延光、赵延寿都说:“当今的统帅可以去河东的,只有石敬瑭、康义诚而已。”石敬瑭也愿意前去,于是,皇帝任命他担任这个职务。待到诏书下来,六军副使的职位名款并没有解除,石敬瑭再次向皇帝请辞,皇帝便任命宣徽使朱弘昭主持山南东道的事务,代理康义诚的职位,让他能回到京城来。
十一月辛巳日,朝廷任命三司使孟鹄担任忠武节度使,任命忠武节度使冯赟充任宣徽南院使,判理三司。孟鹄本来是刀笔小吏,与范延光同在乡里时交情深厚,几年之间荐引提拔到节度使。皇帝虽然知道他升迁太快,但是又没办法阻止。
乙酉日,皇帝由于契丹人渐渐进逼北部边疆,派人催促大臣迅速商议河东统帅的人选。石敬瑭想担任,而范延光、赵延寿则想任用康义诚,商量了很久也没有决定。代理枢密直学士李崧认为这个职务非石太尉担任不可,范延光说:“我也数次向皇帝奏请用他,皇帝想把他留在身边统管宿卫军呢。”恰好皇帝派宫中使者前来催促,于是大家采用了李崧的意见。丁亥日,朝廷任命石敬瑭为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兼任大同、振武、彰国、威塞等军蕃汉马步总管,加兼侍中。
己丑日,皇帝加授枢密使赵延寿同平章事。
吴国任命诸道都统徐知诰任大丞相、太师、加领得胜节度使。徐知诰辞去丞相、太师的职位。
大同节度使张敬达在要害关塞集中兵力,契丹兵竟然不敢南下而退回本地。张敬达,是代州人。
蔚州刺史张彦超本是沙陀人,曾经是皇帝的养子,跟石敬瑭有过节。听闻石敬瑭担任总管,便率领全城归附契丹,契丹任命他为大同节度使。
石敬瑭来到晋阳,任命他的部将刘知远、周瓌为都押衙,把他们当做心腹。军事委任刘知远,财政收入委任周瓌。周瓌,是晋阳人。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