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公二年原文解释
原文(一)
(经)
翻译(一)
(经)
原文(二)
二年春①,公会戎于潜②。
翻译(二)
二年春,隐公在潜地会见戎#-666aa;。
原文(三)
夏五月,莒人入向③。
翻译(三)
夏五月,莒国#-666aa;攻入向国。
原文(四)
无骇帅师入极④。
翻译(四)
无骇领兵攻入极国。
原文(五)
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于唐⑤。
翻译(五)
秋八月庚辰,隐公与戎#-666aa;在唐地结盟。
原文(六)
九月,纪裂繻来逆女⑥。
翻译(六)
九月,纪裂繻来我国迎亲。
原文(七)
冬十月,伯姬归于纪⑦。
翻译(七)
冬十月,伯姬出嫁去纪国。
原文(八)
纪子帛、莒子盟于密⑧。
翻译(八)
纪裂繻、莒子在密地结盟。
原文(九)
十有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
翻译(九)
十二月乙卯,夫#-666aa;仲子去世。
原文(十)
郑人伐卫。
翻译(十)
郑国#-666aa;攻打卫国。
原文(十一)
(传)
翻译(十一)
(传)
原文(十二)
二年春,公会戎于潜,修惠公之好也。戎请盟,公辞。
翻译(十二)
二年春,隐公在潜地会见戎#-666aa;,是为了重修惠公时二国的友好关系。戎#-666aa;请求结盟,隐公没答应。
原文(十三)
莒子娶于向,向姜不安莒而归①。夏,莒人入向,以姜氏还。
翻译(十三)
莒子娶向国女为妻,向姜在莒国不安心而回到向国。夏,莒#-666aa;攻入向国,带向姜回国。
原文(十四)
司空无骇入极,费庈父胜之②。
翻译(十四)
司空无骇攻入极国,派费庈父灭亡了极国。
原文(十五)
戎请盟。秋,盟于唐,复修戎好也。
翻译(十五)
戎#-666aa;请求结盟。秋,在唐地结盟,是为了重修和戎#-666aa;的友好关系。
原文(十六)
九月,纪裂繻来逆女,卿为君逆也。
翻译(十六)
九月,纪裂繻来我国迎亲,是卿为国君来迎亲。
原文(十七)
冬,纪子帛、莒子盟于密,鲁故也③。
翻译(十七)
冬,纪裂繻、莒子在密地结盟,是为了鲁国的缘故。
原文(十八)
郑人伐卫,讨公孙滑之乱也④。
翻译(十八)
郑国#-666aa;攻打卫国,是讨伐公孙滑叛乱一事。
原文 | 翻译 |
(经) | (经) |
二年春,公会戎于潜。 | 二年春,隐公在潜地会见戎#-666aa;。 |
夏五月,莒人入向。 | 夏五月,莒国#-666aa;攻入向国。 |
无骇帅师入极。 | 无骇领兵攻入极国。 |
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于唐。 | 秋八月庚辰,隐公与戎#-666aa;在唐地结盟。 |
九月,纪裂繻来逆女。 | 九月,纪裂繻来我国迎亲。 |
冬十月,伯姬归于纪。 | 冬十月,伯姬出嫁去纪国。 |
纪子帛、莒子盟于密。 | 纪裂繻、莒子在密地结盟。 |
十有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 | 十二月乙卯,夫#-666aa;仲子去世。 |
郑人伐卫。 | 郑国#-666aa;攻打卫国。 |
(传) | (传) |
二年春,公会戎于潜,修惠公之好也。戎请盟,公辞。 | 二年春,隐公在潜地会见戎#-666aa;,是为了重修惠公时二国的友好关系。戎#-666aa;请求结盟,隐公没答应。 |
莒子娶于向,向姜不安莒而归。夏,莒人入向,以姜氏还。 | 莒子娶向国女为妻,向姜在莒国不安心而回到向国。夏,莒#-666aa;攻入向国,带向姜回国。 |
司空无骇入极,费庈父胜之。 | 司空无骇攻入极国,派费庈父灭亡了极国。 |
戎请盟。秋,盟于唐,复修戎好也。 | 戎#-666aa;请求结盟。秋,在唐地结盟,是为了重修和戎#-666aa;的友好关系。 |
九月,纪裂繻来逆女,卿为君逆也。 | 九月,纪裂繻来我国迎亲,是卿为国君来迎亲。 |
冬,纪子帛、莒子盟于密,鲁故也。 | 冬,纪裂繻、莒子在密地结盟,是为了鲁国的缘故。 |
郑人伐卫,讨公孙滑之乱也。 | 郑国#-666aa;攻打卫国,是讨伐公孙滑叛乱一事。 |
扩展阅读
【注释】
①二年:公元前721年。
②戎:国名,地在今山东菏泽县西南。潜:鲁地。在今山东济宁市。
③莒:国名,嬴姓,一作己姓,子爵。地在今山东莒县。向:国名。在今山东莒县南。
④无骇:鲁司空。极:附庸小国,姬姓。地在今山东鱼台县。
⑤唐:鲁地。在今山东鱼台县东。
⑥裂繻:纪大夫,字子帛。逆:迎接。此指迎亲。
⑦伯姬:鲁女。
⑧密:莒邑,在今山东昌邑县东南。
【注释】
①不安莒:在莒不安心。
②费庈(qíng)父:即费伯。
③鲁故:莒、鲁不和,纪侯娶鲁女,因派大夫与莒结盟,使莒、鲁和解,所以说“鲁故”。
④公孙滑之乱:指卫#-666aa;助公孙滑攻取郑廪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