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左传》 » 隐公 > 隐公八年

隐公八年原文解释

原文(一)

(经)

翻译(一)

(经)

原文(二)

八年春,宋公、卫侯遇于垂

翻译(二)

八年春,宋殇公、卫宣公在垂地相遇。

原文(三)

三月,郑伯使宛来归祊

翻译(三)

三月,郑庄公派遣宛来我国划归祊地。

原文(四)

庚寅,我入祊。

翻译(四)

庚寅,我国入主祊地。

原文(五)

夏六月己亥,蔡侯考父卒

翻译(五)

夏六月己亥,蔡宣侯考父去世。

原文(六)

辛亥,宿男卒

翻译(六)

辛亥,宿男去世。

原文(七)

秋七月庚午,宋公、齐侯、卫侯盟于瓦屋

翻译(七)

秋七月庚午,宋殇公、齐僖公、卫宣公在瓦屋结盟。

原文(八)

八月,葬蔡宣公。

翻译(八)

八月,安葬蔡宣侯。

原文(九)

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于浮来

翻译(九)

九月辛卯,隐公与莒国#-666aa;在浮来结盟。

原文(十)

螟。

翻译(十)

有螟虫为害。

原文(十一)

冬十有二月,无骇卒。

翻译(十一)

冬十二月,无骇去世。

原文(十二)

(传)

翻译(十二)

(传)

原文(十三)

八年春,齐侯将平宋、卫,有会期。宋公以币请于卫,请先相见,卫侯许之,故遇于犬丘

翻译(十三)

八年春,齐僖公将使宋、卫两国与郑修好,已经定了盟会的日期。宋殇公派#-666aa;带着礼物去卫国请求,希望先期会面,卫宣公同意了,所以在犬丘相遇。

原文(十四)

郑伯请释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以泰山之祊易许田。三月,郑伯使宛来归祊,不祀泰山也。

翻译(十四)

郑庄公请求舍弃祭祀泰山而祭祀周公,拿泰山附近的祊地与我国换许田。三月,郑庄公派宛来我国划归祊地,表示不再祭祀泰山。

原文(十五)

夏,虢公忌父始作卿士于周。

翻译(十五)

夏,虢公忌父开始任周朝卿士。

原文(十六)

四月甲辰,郑公子忽如陈逆妇妫。辛亥,以妫氏归。甲寅,入于郑。陈鍼子送女。先配而后祖。鍼子曰:“是不为夫妇。诬其祖矣,非礼也,何以能育?”

翻译(十六)

四月甲辰,郑公子忽去陈国迎娶妻子妫氏。辛亥,带着妫氏启程回国。甲寅,进入郑国。陈鍼子送妫氏到郑国。公子忽夫妇先成亲后去祭告祖庙。鍼子说:“这一对算不上夫妇,欺骗了他的祖先了,这是不#-666ff;乎礼的,怎么能够生育呢?”

原文(十七)

齐人卒平宋、卫于郑。秋,会于温,盟于瓦屋,以释东门之役,礼也。

翻译(十七)

齐国#-666aa;终于使宋国、卫国与郑国修好。秋,在温地会见,在瓦屋结盟,捐弃当年东门战役的怨仇,这是#-666ff;乎礼的。

原文(十八)

八月丙戌,郑伯以齐人朝王,礼也。

翻译(十八)

八月丙戌,郑庄公带齐国#-666aa;朝见周天子,这是#-666ff;乎礼的。

原文(十九)

公及莒人盟于浮来,以成纪好也

翻译(十九)

隐公和莒国#-666aa;在浮来结盟,是成全纪国对和好作的努力。

原文(二十)

冬,齐侯使来告成三国。公使众仲对曰:“君释三国之图以鸠其民,君之惠也。寡君闻命矣,敢不承受君之明德。”

翻译(二十)

冬,齐僖公派#-666aa;来我国报告三国讲和的事。隐公令众仲回答说:“君王使三国消除互相报仇的图谋来安定他们的#-666aa;民,这是君王的恩惠。寡君听到了,岂敢不承受君王的明德。”

原文(二十一)

无骇卒。羽父请谥与族。公问族于众仲。众仲对曰:“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公命以字为展氏

翻译(二十一)

无骇去世。羽父为他请求谥号与氏族。隐公向众仲询问有关氏族命名的制度。众仲回答说:“天子建立有德的#-666aa;为诸侯,依照他出身的地方赐予姓,#-666dd;封给他土地,又赐给他氏名。诸侯以他的字作为谥号,后#-666aa;就因此而为氏族。累代作某官而有#-666ii;劳,后#-666aa;就以这官名作为氏族,封在某邑的也是如此。”隐公命令无骇以公子展的字展为氏族。

原文翻译

(经)

(经)

八年春,宋公、卫侯遇于垂。

八年春,宋殇公、卫宣公在垂地相遇。

三月,郑伯使宛来归祊。

三月,郑庄公派遣宛来我国划归祊地。

庚寅,我入祊。

庚寅,我国入主祊地。

夏六月己亥,蔡侯考父卒。

夏六月己亥,蔡宣侯考父去世。

辛亥,宿男卒。

辛亥,宿男去世。

秋七月庚午,宋公、齐侯、卫侯盟于瓦屋。

秋七月庚午,宋殇公、齐僖公、卫宣公在瓦屋结盟。

八月,葬蔡宣公。

八月,安葬蔡宣侯。

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于浮来。

九月辛卯,隐公与莒国#-666aa;在浮来结盟。

螟。

有螟虫为害。

冬十有二月,无骇卒。

冬十二月,无骇去世。

(传)

(传)

八年春,齐侯将平宋、卫,有会期。宋公以币请于卫,请先相见,卫侯许之,故遇于犬丘。

八年春,齐僖公将使宋、卫两国与郑修好,已经定了盟会的日期。宋殇公派#-666aa;带着礼物去卫国请求,希望先期会面,卫宣公同意了,所以在犬丘相遇。

郑伯请释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以泰山之祊易许田。三月,郑伯使宛来归祊,不祀泰山也。

郑庄公请求舍弃祭祀泰山而祭祀周公,拿泰山附近的祊地与我国换许田。三月,郑庄公派宛来我国划归祊地,表示不再祭祀泰山。

夏,虢公忌父始作卿士于周。

夏,虢公忌父开始任周朝卿士。

四月甲辰,郑公子忽如陈逆妇妫。辛亥,以妫氏归。甲寅,入于郑。陈鍼子送女。先配而后祖。鍼子曰:“是不为夫妇。诬其祖矣,非礼也,何以能育?”

四月甲辰,郑公子忽去陈国迎娶妻子妫氏。辛亥,带着妫氏启程回国。甲寅,进入郑国。陈鍼子送妫氏到郑国。公子忽夫妇先成亲后去祭告祖庙。鍼子说:“这一对算不上夫妇,欺骗了他的祖先了,这是不#-666ff;乎礼的,怎么能够生育呢?”

齐人卒平宋、卫于郑。秋,会于温,盟于瓦屋,以释东门之役,礼也。

齐国#-666aa;终于使宋国、卫国与郑国修好。秋,在温地会见,在瓦屋结盟,捐弃当年东门战役的怨仇,这是#-666ff;乎礼的。

八月丙戌,郑伯以齐人朝王,礼也。

八月丙戌,郑庄公带齐国#-666aa;朝见周天子,这是#-666ff;乎礼的。

公及莒人盟于浮来,以成纪好也。

隐公和莒国#-666aa;在浮来结盟,是成全纪国对和好作的努力。

冬,齐侯使来告成三国。公使众仲对曰:“君释三国之图以鸠其民,君之惠也。寡君闻命矣,敢不承受君之明德。”

冬,齐僖公派#-666aa;来我国报告三国讲和的事。隐公令众仲回答说:“君王使三国消除互相报仇的图谋来安定他们的#-666aa;民,这是君王的恩惠。寡君听到了,岂敢不承受君王的明德。”

无骇卒。羽父请谥与族。公问族于众仲。众仲对曰:“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公命以字为展氏。

无骇去世。羽父为他请求谥号与氏族。隐公向众仲询问有关氏族命名的制度。众仲回答说:“天子建立有德的#-666aa;为诸侯,依照他出身的地方赐予姓,#-666dd;封给他土地,又赐给他氏名。诸侯以他的字作为谥号,后#-666aa;就因此而为氏族。累代作某官而有#-666ii;劳,后#-666aa;就以这官名作为氏族,封在某邑的也是如此。”隐公命令无骇以公子展的字展为氏族。

扩展阅读

【注释】

八年:公元前715年。

宋公:宋殇公。卫侯:卫宣公。遇:相遇。临时定期,非正规会见。垂:卫地。在今山东曹县北。

郑伯:郑庄公。宛:郑大夫。祊:在今山东费县。

蔡侯:蔡宣侯。

宿男:宿国君,男爵。

齐侯:齐僖公。瓦屋:周地,在今河南洧川县。

浮来:莒地,在今山东莒县西。

【注释】

平宋、卫:杜预注谓让宋、卫两国与郑国讲和修好。

犬丘:即垂。

释泰山之祀而祀周公:释,舍弃。天子祭泰山,诸侯陪祭,因此各国在泰山附近都有汤沐邑,郑邑为祊。当初周成王营王城,有迁都之意,所以赐周公许田(在今山东临沂县西北,一说近许国之田)以为鲁国朝宿之邑。郑国因天子不能复巡狩,所以提出与鲁国交换,各近其国。又因许田有周公别庙,所以郑国说自己不再祭祀泰山而改祀周公。

【注释】

陈鍼子:陈大夫。

先配而后祖,配,成亲。祖,祭告祖庙。凡婚姻,应先祭告祖庙后才去迎亲。郑公子忽所做不#-666ff;礼,所以陈鍼子对他批评。

诬:欺骗。

育:生育。

【注释】

卒:终于。

温:周畿内小国,在今河南温县。

以成纪好:隐公二年,纪、莒二国为了鲁国在密地结盟,所以现在鲁与莒国结盟,是成全纪国对修好的努力。

【注释】

图:图谋,戒备。鸠:安定。

明德:完美的德性。

【注释】

羽父:即公子翚。

胙:以土地赐与#-666ii;臣。氏:姓的#-666dd;支,用以明子孙所自出而确立宗族。

展氏: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之子以王父字为氏。无骇是公子展之孙,所以族以展名。

下一篇:隐公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