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公十年原文解释
原文(一)
(经)
翻译(一)
(经)
原文(二)
十年春①,王二月,公会齐侯、郑伯于中丘②。
翻译(二)
十年春,周历二月,隐公与齐僖公、郑庄公在中丘相会。
原文(三)
夏,翚帅师会齐人、郑人伐宋③。
翻译(三)
夏,翚率领#-666kk;队会#-666ff;齐国#-666aa;、郑国#-666aa;攻打宋国。
原文(四)
六月壬戌,公败宋师于菅④。辛未,取郜⑤。辛巳,取防⑥。
翻译(四)
六月壬戌,隐公在菅地打败宋国#-666kk;队。辛未,取得郜地。辛巳,取得防地。
原文(五)
秋,宋人、卫人入郑。宋人、蔡人、卫人伐戴⑦。郑伯伐取之。
翻译(五)
秋,宋国#-666aa;、卫国#-666aa;攻入郑国。宋国#-666aa;、蔡国人、卫国人攻打戴国。郑庄公攻下戴国,取得了戴地。
原文(六)
冬十月壬午,齐人、郑人入郕。
翻译(六)
冬十月壬午,齐国#-666aa;、郑国#-666aa;攻入郕国。
原文(七)
(传)
翻译(七)
(传)
原文(八)
十年春,王正月①,公会齐侯、郑伯于中丘。癸丑,盟于邓②,为师期。
翻译(八)
十年春,周历正月,隐公与齐僖公、郑庄公在中丘相会。癸丑,在邓地结盟,商定出兵的日期。
原文(九)
夏五月,羽父先会齐侯、郑伯伐宋。
翻译(九)
夏五月,羽父先期会#-666ff;齐僖公、郑庄公攻打宋国。
原文(十)
六月戊申,公会齐侯、郑伯于老桃①。壬戌,公败宋师于菅。庚午,郑师入郜;辛未,归于我。庚辰,郑师入防;辛巳,归于我。君子谓:“郑庄公于是乎可谓正矣。以王命讨不庭②,不贪其土以劳王爵③,正之体也。”
翻译(十)
六月戊申,隐公在老桃会#-666ff;齐僖公、郑庄公。壬戌,隐公在菅地打败宋国#-666kk;队。庚午,郑国#-666kk;队攻入郜地;辛未,把郜归属我国。庚辰,郑国#-666kk;队攻入防地;辛巳,把防归属我国。君子说:“郑庄公在这件事上可称得上#-666ff;乎正道了。用天子的命令讨伐对周朝不恭敬的国家,自己不贪求土地而用以犒劳爵位#guoxue666-com;于自己的国家,这是得到治理政务的本体了。”
原文(十一)
蔡人、卫人、郕人不会王命④。
翻译(十一)
蔡国#-666aa;、卫国#-666aa;、郕国#-666aa;没听从天子命令讨伐宋国。
原文(十二)
秋七月庚寅,郑师入郊①。犹在郊,宋人、卫人入郑。蔡人从之,伐戴。八月壬戌,郑伯围戴。癸亥,克之,取三师焉②。宋、卫既入郑,而以伐戴召蔡人,蔡人怒,故不和而败。
翻译(十二)
秋七月庚寅,郑国的#-666kk;队回来,进入郊外。郑#-666kk;还在郊外时,宋国#-666aa;、卫国#-666aa;攻入郑国。蔡国#-666aa;跟在后面,进攻戴国。八月壬戌,郑庄公包围戴地。癸亥,攻下戴,俘获了三国的#-666kk;队。宋、卫军队已经攻入郑国,而叫蔡国人去攻打戴国,蔡国人发怒,所以因三国不和而导致失败。
原文(十三)
九月戊寅,郑伯入宋。
翻译(十三)
九月戊寅,郑庄公攻入宋国。
原文(十四)
冬,齐人、郑人入郕,讨违王命也。
翻译(十四)
冬,齐国#-666aa;、郑国#-666aa;攻入郕国,这是讨伐郕国违抗周天子的命令。
原文 | 翻译 |
(经) | (经) |
十年春,王二月,公会齐侯、郑伯于中丘。 | 十年春,周历二月,隐公与齐僖公、郑庄公在中丘相会。 |
夏,翚帅师会齐人、郑人伐宋。 | 夏,翚率领#-666kk;队会#-666ff;齐国#-666aa;、郑国#-666aa;攻打宋国。 |
六月壬戌,公败宋师于菅。辛未,取郜。辛巳,取防。 | 六月壬戌,隐公在菅地打败宋国#-666kk;队。辛未,取得郜地。辛巳,取得防地。 |
秋,宋人、卫人入郑。宋人、蔡人、卫人伐戴。郑伯伐取之。 | 秋,宋国#-666aa;、卫国#-666aa;攻入郑国。宋国#-666aa;、蔡国人、卫国人攻打戴国。郑庄公攻下戴国,取得了戴地。 |
冬十月壬午,齐人、郑人入郕。 | 冬十月壬午,齐国#-666aa;、郑国#-666aa;攻入郕国。 |
(传) | (传) |
十年春,王正月,公会齐侯、郑伯于中丘。癸丑,盟于邓,为师期。 | 十年春,周历正月,隐公与齐僖公、郑庄公在中丘相会。癸丑,在邓地结盟,商定出兵的日期。 |
夏五月,羽父先会齐侯、郑伯伐宋。 | 夏五月,羽父先期会#-666ff;齐僖公、郑庄公攻打宋国。 |
六月戊申,公会齐侯、郑伯于老桃。壬戌,公败宋师于菅。庚午,郑师入郜;辛未,归于我。庚辰,郑师入防;辛巳,归于我。君子谓:“郑庄公于是乎可谓正矣。以王命讨不庭,不贪其土以劳王爵,正之体也。” | 六月戊申,隐公在老桃会#-666ff;齐僖公、郑庄公。壬戌,隐公在菅地打败宋国#-666kk;队。庚午,郑国#-666kk;队攻入郜地;辛未,把郜归属我国。庚辰,郑国#-666kk;队攻入防地;辛巳,把防归属我国。君子说:“郑庄公在这件事上可称得上#-666ff;乎正道了。用天子的命令讨伐对周朝不恭敬的国家,自己不贪求土地而用以犒劳爵位#guoxue666-com;于自己的国家,这是得到治理政务的本体了。” |
蔡人、卫人、郕人不会王命。 | 蔡国#-666aa;、卫国#-666aa;、郕国#-666aa;没听从天子命令讨伐宋国。 |
秋七月庚寅,郑师入郊。犹在郊,宋人、卫人入郑。蔡人从之,伐戴。八月壬戌,郑伯围戴。癸亥,克之,取三师焉。宋、卫既入郑,而以伐戴召蔡人,蔡人怒,故不和而败。 | 秋七月庚寅,郑国的#-666kk;队回来,进入郊外。郑#-666kk;还在郊外时,宋国#-666aa;、卫国#-666aa;攻入郑国。蔡国#-666aa;跟在后面,进攻戴国。八月壬戌,郑庄公包围戴地。癸亥,攻下戴,俘获了三国的#-666kk;队。宋、卫军队已经攻入郑国,而叫蔡国人去攻打戴国,蔡国人发怒,所以因三国不和而导致失败。 |
九月戊寅,郑伯入宋。 | 九月戊寅,郑庄公攻入宋国。 |
冬,齐人、郑人入郕,讨违王命也。 | 冬,齐国#-666aa;、郑国#-666aa;攻入郕国,这是讨伐郕国违抗周天子的命令。 |
扩展阅读
【注释】
①十年:公元前713年。
②齐侯:齐僖公。郑伯:郑庄公。中丘:鲁地,即隐公七年所筑。
③翚:公子翚(羽父)。因他不待隐公命便去会师,所以直呼其名。
④菅:宋地,在今山东金乡、城武两县间。
⑤郜:宋邑,在今山东城武县东南。因别于郜国,故又称南郜。
⑥防:在今山东金乡县西。以别于鲁防邑,故又称西防。按:鲁与卫、郑一起出兵,鲁国先行,败宋兵。郑兵后到,乘胜攻下郜、防,归于鲁,所以《春秋》称“取”。
⑦戴:国名,子姓。在今河南考城县东南。
【注释】
①正月:《春秋》载为二月,下“癸丑”为正月二十六日,故《春秋》所载误。
②邓:鲁地。在今山东兗州附近。
【注释】
①老桃:宋地,在今山东济宁市北。
②不庭:不朝见天子,不循理。
③劳:犒劳。王爵:天子所任命的爵位。鲁国爵尊,郑国爵卑,所以说“以劳王爵”,即犒劳爵位尊于自己的国家。
④不会王命:没听从天子命令伐宋。
【注释】
①入郊:回师进入自己的郊外。
②三师:宋、卫、蔡三国的#-666kk;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