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左传》 » 桓公 > 桓公元年

桓公元年原文解释

原文(一)

(经)

翻译(一)

(经)

原文(二)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翻译(二)

元年春,周历正月,桓公即位。

原文(三)

三月,公会郑伯于垂,郑伯以璧假许田

翻译(三)

三月,桓公在垂地与郑庄公相会,郑庄公用璧交换许田。

原文(四)

夏四月丁未,公及郑伯盟于越

翻译(四)

夏四月丁未,桓公与郑庄公在越地结盟。

原文(五)

秋,大水。

翻译(五)

秋,发大水。

原文(六)

冬十月。

翻译(六)

冬十月。

原文(七)

(传)

翻译(七)

(传)

原文(八)

元年春,公即位,修好于郑。郑人请复祀周公,卒易祊田。公许之。三月,郑伯以璧假许田,为周公祊故也。

翻译(八)

元年春,桓公即位,与郑国修好。郑国#-666aa;请求重新祭祀周公,完成交换祊田的事。桓公答应了。三月,郑庄公用璧交换许田,这是为了祭祀周公和以祊田交换许田的缘故。

原文(九)

夏四月丁未,公及郑伯盟于越,结祊成也。盟曰:“渝盟无享国。”

翻译(九)

夏四月丁未,桓公与郑庄公在越地结盟,这是为了巩固交换祊田的友好。誓言说:“如果违背誓言,就不能享有国家。”

原文(十)

秋,大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翻译(十)

秋,发大水。凡是平原被水淹没称为大水。

原文(十一)

冬,郑伯拜盟

翻译(十一)

冬,郑庄公来拜谢结盟。

原文(十二)

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

翻译(十二)

宋华父督在路上见到孔父嘉的妻子,他盯住她走过来又盯着她远去,说:“华美而艳丽。”

原文翻译

(经)

(经)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元年春,周历正月,桓公即位。

三月,公会郑伯于垂,郑伯以璧假许田。

三月,桓公在垂地与郑庄公相会,郑庄公用璧交换许田。

夏四月丁未,公及郑伯盟于越。

夏四月丁未,桓公与郑庄公在越地结盟。

秋,大水。

秋,发大水。

冬十月。

冬十月。

(传)

(传)

元年春,公即位,修好于郑。郑人请复祀周公,卒易祊田。公许之。三月,郑伯以璧假许田,为周公祊故也。

元年春,桓公即位,与郑国修好。郑国#-666aa;请求重新祭祀周公,完成交换祊田的事。桓公答应了。三月,郑庄公用璧交换许田,这是为了祭祀周公和以祊田交换许田的缘故。

夏四月丁未,公及郑伯盟于越,结祊成也。盟曰:“渝盟无享国。”

夏四月丁未,桓公与郑庄公在越地结盟,这是为了巩固交换祊田的友好。誓言说:“如果违背誓言,就不能享有国家。”

秋,大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秋,发大水。凡是平原被水淹没称为大水。

冬,郑伯拜盟。

冬,郑庄公来拜谢结盟。

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

宋华父督在路上见到孔父嘉的妻子,他盯住她走过来又盯着她远去,说:“华美而艳丽。”

扩展阅读

【注释】

元年:公元前711年。

假:借。《公羊传》说这里是“易”,即增加的意思。从下《传》来看,这里是以璧与祊田两者来交换许田。

越:卫地,近垂。

【注释】

渝:改变,违背。

【注释】

拜盟:拜谢结盟。杜预注说如是郑伯自来,《春秋》又没记载;如是派#-666aa;来,不应说“郑伯”,疑有谬误。

华父督:宋大夫,宋戴公之孙,名督,字华父。孔父:孔父嘉,宋司马。

逆:迎着。

下一篇:桓公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