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公三年原文解释
原文(一)
(经)
翻译(一)
(经)
原文(二)
三年春正月①,公会齐侯于嬴②。
翻译(二)
三年春正月,桓公与齐僖公在嬴地相会。
原文(三)
夏,齐侯、卫侯胥命于蒲③。
翻译(三)
夏,齐僖公、卫宣公在蒲地会谈。
原文(四)
六月,公会杞侯于郕。
翻译(四)
六月,桓公与杞侯在郕地相会。
原文(五)
秋七月壬辰朔④,日有食之,既⑤。
翻译(五)
秋七月壬辰初一,发生日食,全蚀。
原文(六)
公子翚如齐逆女。
翻译(六)
公子翚去齐国迎接齐女。
原文(七)
九月,齐侯送姜氏于讙⑥。公会齐侯于讙。夫人姜氏至自齐。
翻译(七)
九月,齐僖公送姜氏到讙地。桓公与齐僖公在谨地相会。夫#-666aa;姜氏从齐国来到我国。
原文(八)
冬,齐侯使其弟年来聘⑦。
翻译(八)
冬,齐僖公派他的弟弟年来我国聘问。
原文(九)
有年⑧。
翻译(九)
五谷丰收。
原文(十)
(传)
翻译(十)
(传)
原文(十一)
三年春,曲沃武公伐翼①,次于陉庭②。韩万御戎③,梁弘为右④,逐翼侯于汾隰⑤,骖絓而止⑥,夜获之,及栾共叔⑦。
翻译(十一)
三年春,曲沃武公进攻翼地,驻扎在陉庭。韩万任御者,梁弘任车右,在汾水边低地追逐晋哀侯,驾车的骖马逃跑中被林木挂住,停了下来。晚上俘获了哀侯,同时抓住了栾#-666cc;叔。
原文(十二)
会于嬴,成昏于齐也①。
翻译(十二)
桓公与齐僖公在嬴地会见,是由于与齐女订婚。
原文(十三)
夏,齐侯、卫侯胥命于蒲,不盟也。
翻译(十三)
夏,齐僖公、卫宣公在蒲地会谈,说会谈是因为没有结盟。
原文(十四)
公会杞侯于郕,杞求成也。
翻译(十四)
桓公与杞侯在郕地相会,是因为杞国要求和好。
原文(十五)
秋,公子翚如齐逆女。修先君之好,故曰公子。齐侯送姜氏,非礼也。凡公女嫁于敌国①,姊妹则上卿送之,以礼于先君;公子则下卿送之②;于大国,虽公子亦上卿送之;于天子,则诸卿皆行,公不自送;于小国,则上大夫送之。
翻译(十五)
秋,公子翚去齐国迎接齐女,重修上代国君的友好关系,所以《春秋》称他为“公子”。齐僖公送姜氏来,是不#-666ff;乎礼的。凡是本国公族的女子出嫁到对等的国家,如果是国君的姊妹,就派上卿护送,用以表示对上代国君的尊敬;如果是国君的女儿,就派下卿护送;出嫁到大国,即使是国君的女儿,也派上卿护送;嫁给天子,就由各位卿全都去护送,国君不亲自护送;出嫁到小国,就派上大夫护送。
原文(十六)
冬,齐仲年来聘,致夫人也①。
翻译(十六)
冬,齐仲年来我国聘问,这是为了慰问姜氏。
原文(十七)
芮伯万之母芮姜恶芮伯之多宠人也②,故逐之,出居于魏③。
翻译(十七)
芮伯万的母亲芮姜嫌恶芮伯宠姬过多,因此把他赶走,让他住到魏城去。
原文 | 翻译 |
(经) | (经) |
三年春正月,公会齐侯于嬴。 | 三年春正月,桓公与齐僖公在嬴地相会。 |
夏,齐侯、卫侯胥命于蒲。 | 夏,齐僖公、卫宣公在蒲地会谈。 |
六月,公会杞侯于郕。 | 六月,桓公与杞侯在郕地相会。 |
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 | 秋七月壬辰初一,发生日食,全蚀。 |
公子翚如齐逆女。 | 公子翚去齐国迎接齐女。 |
九月,齐侯送姜氏于讙。公会齐侯于讙。夫人姜氏至自齐。 | 九月,齐僖公送姜氏到讙地。桓公与齐僖公在谨地相会。夫#-666aa;姜氏从齐国来到我国。 |
冬,齐侯使其弟年来聘。 | 冬,齐僖公派他的弟弟年来我国聘问。 |
有年。 | 五谷丰收。 |
(传) | (传) |
三年春,曲沃武公伐翼,次于陉庭。韩万御戎,梁弘为右,逐翼侯于汾隰,骖絓而止,夜获之,及栾共叔。 | 三年春,曲沃武公进攻翼地,驻扎在陉庭。韩万任御者,梁弘任车右,在汾水边低地追逐晋哀侯,驾车的骖马逃跑中被林木挂住,停了下来。晚上俘获了哀侯,同时抓住了栾#-666cc;叔。 |
会于嬴,成昏于齐也。 | 桓公与齐僖公在嬴地会见,是由于与齐女订婚。 |
夏,齐侯、卫侯胥命于蒲,不盟也。 | 夏,齐僖公、卫宣公在蒲地会谈,说会谈是因为没有结盟。 |
公会杞侯于郕,杞求成也。 | 桓公与杞侯在郕地相会,是因为杞国要求和好。 |
秋,公子翚如齐逆女。修先君之好,故曰公子。齐侯送姜氏,非礼也。凡公女嫁于敌国,姊妹则上卿送之,以礼于先君;公子则下卿送之;于大国,虽公子亦上卿送之;于天子,则诸卿皆行,公不自送;于小国,则上大夫送之。 | 秋,公子翚去齐国迎接齐女,重修上代国君的友好关系,所以《春秋》称他为“公子”。齐僖公送姜氏来,是不#-666ff;乎礼的。凡是本国公族的女子出嫁到对等的国家,如果是国君的姊妹,就派上卿护送,用以表示对上代国君的尊敬;如果是国君的女儿,就派下卿护送;出嫁到大国,即使是国君的女儿,也派上卿护送;嫁给天子,就由各位卿全都去护送,国君不亲自护送;出嫁到小国,就派上大夫护送。 |
冬,齐仲年来聘,致夫人也。 | 冬,齐仲年来我国聘问,这是为了慰问姜氏。 |
芮伯万之母芮姜恶芮伯之多宠人也,故逐之,出居于魏。 | 芮伯万的母亲芮姜嫌恶芮伯宠姬过多,因此把他赶走,让他住到魏城去。 |
扩展阅读
【注释】
①三年:公元前709年。
②齐侯:齐僖公。嬴:齐邑,在今山东莱芜县西北。
③卫侯:卫宣公。胥命:互相申约,但不歃血设盟,即普通的会见。蒲:卫地,在今河北长垣县。
④朔:初一。
⑤既:尽,全。
⑥讙:鲁地,在今山东肥城县。
⑦聘:外交访问。古时公女出嫁他国,亦例派大夫随加聘问。
⑧有年:指五谷皆丰收。
【注释】
①曲沃武公:曲沃庄伯鱓之子。
②次:驻扎。凡行#-666kk;所至,再宿为信,过信为次。
③韩万:曲沃庄伯之弟。御戎:驾驭戎车。
④梁弘:曲沃臣。右:车右,司执戈。
⑤翼侯:即哀侯。汾隰(xí):汾水边低地。汾水源出山西宁武,南流至河津县入黄河。
⑥骖:车两旁的马。絓:纠结。指哀侯的驾车之马被林木挂住。
⑦栾#-666cc;叔:哀侯傅,名成。
【注释】
①昏:同“婚”。
【注释】
①公女:指本国国君的姊妹、女儿。敌国:对等的国家。
②公子:国君的女儿。
【注释】
①致:护送,此指对被护送者尽到责任。
②芮:国名,姬姓,伯爵,地在今陕西朝邑县。
③魏:即魏城,在今山西芮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