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左传》 » 桓公 > 桓公六年

桓公六年原文解释

原文(一)

(经)

翻译(一)

(经)

原文(二)

六年春正月,实来

翻译(二)

六年春正月,州公来我国。

原文(三)

夏四月,公会纪侯于成

翻译(三)

夏四月,桓公与纪侯在成地相会。

原文(四)

秋八月壬午,大阅

翻译(四)

秋八月壬午,举行盛大的阅兵活动。

原文(五)

蔡人杀陈佗。

翻译(五)

蔡国#-666aa;杀死陈佗。

原文(六)

九月丁卯,子同生

翻译(六)

九月丁卯,子同出生。

原文(七)

冬,纪侯来朝。

翻译(七)

冬,纪侯来我国朝见。

原文(八)

(传)

翻译(八)

(传)

原文(九)

六年春,自曹来朝。书曰“实来”,不复其国也

翻译(九)

六年春,州公从曹国到我国来朝见。《春秋》记载“实来”,是因为他不再回他的国家。

原文(十)

楚武王侵随〔1〕,使薳章求成焉〔2〕,军于瑕以待之〔3〕。随人使少师董成〔4〕。鬥伯比言于楚子曰〔5〕:“吾不得志于汉东也〔6〕,我则使然〔7〕。我张吾三军而被吾甲兵〔8〕,以武临之,彼则惧而协以谋我,故难间也〔9〕。汉东之国随为大,随张必弃小国,小国离,楚之利也。少师侈〔10〕,请羸师以张之。”熊率且比曰〔11〕:“季梁在〔12〕,何益?”鬥伯比曰:“以为后图,少师得其君。”王毁军而纳少师〔13〕

翻译(十)

楚武王入侵随国,派薳章去随国讲和,把#-666kk;队驻扎在瑕地等待结果。随国#-666aa;派少师主持和议。鬥伯比对楚武王说:“我国在汉东一带不能得志,这是我们自己失策所造成的。我们张大三#-666kk;整顿装备,用武力来威胁他们,他们便会因为恐惧而联#-666ff;起来对付我国,因此很难离间他们。汉东的国家以随国最大,随国如果自#guoxue666-com;自大,就一定会抛弃小国,小国离心,是我们楚国的利益。少师这个#-666aa;狂妄自大,请君王表现出#-666kk;队疲弱的状况来让他更加自满。”熊率且比说:“随国有季梁,这计谋有什么用?”鬥伯比说:“这是为日后作打算,少师得到他们君王的信任。”楚武王因此有意使军容不整,接待少师。

原文(十一)

少师归,请追楚师,随侯将许之。季梁止之曰:“天方授楚〔1〕,楚之羸,其诱我也,君何急焉?臣闻小之能敌大也,小道大淫〔2〕。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辞〔3〕,信也。今民馁而君逞欲,祝史矫举以祭〔4〕,臣不知其可也。”公曰:“吾牲牷肥腯〔5〕,粢盛丰备〔6〕,何则不信?”对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7〕。故奉牲以告曰‘博硕肥腯’〔8〕,谓民力之普存也,谓其畜之硕大蕃滋也〔9〕,谓其不疾瘯蠡也〔10〕,谓其备腯咸有也〔11〕,奉盛以告曰‘洁粢丰盛’,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12〕。奉酒醴以告曰‘嘉栗旨酒’〔13〕,谓其上下皆有嘉德而无违心也。所谓馨香〔14〕,无谗慝也〔15〕。故务其三时,修其五教〔16〕,亲其九族〔17〕,以致其禋祀〔18〕。于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动则有成。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君虽独丰,其何福之有!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庶免于难。”随侯惧而修政,楚不敢伐。

翻译(十一)

少师回去后,请求追击楚#-666kk;。随侯准备听从他的请求。季梁劝阻随侯说:“上天正眷顾楚国,楚#-666kk;的疲弱,是在诱惑我们,君王何必急着出兵呢?臣听说小国所以能抗拒大国,是由于小国得道而大国#-666gg;虐乱政。所谓道,就是忠于#-666aa;民而取信于鬼#-666nn;。国君经常想到对百姓有利,这就是忠;祝史祭祀时的言词诚实不欺,这就是信。如今#-666aa;民挨饿而国君放纵私欲,祝史谎称#-666ii;德来祭祀,我不知道这样做有什么好。”随侯说:“我祭祀时用的牲畜毛色纯正而且肥壮,盛在祭器中的粮食丰富完备,怎么会不取信于鬼#-666nn;?”季梁回答说:“#-666aa;民,是#-666nn;灵的主宰。因此圣明的君王先使人民安居乐业后才致力于祭祀鬼神。所以在奉献牺牲时就祝告说‘牲畜又大又肥壮’,是说人民的财力普遍存在,是说他们的牲畜肥大而且繁殖众多,是说牲畜不生疾病皮毛纯洁,是说牲畜类全体壮,兼而得之。在奉献粮食时祝告说‘洁净的粮食丰富充足’,是说他们春夏秋三季没有遇到灾害,人民和睦,年成丰收。在奉献甜酒时祝告说‘至善至洁酿好酒’,是说他们上下都有美好的德行而没有背离的心念。所谓芳香之气远闻,是说没有诬陷别人的邪恶。因此他们专心忙着春、夏、秋三季的农事,修明五教,亲近九族,用这些来向鬼神祭祀。这样,人民就和睦,鬼神也就赐予他们幸福,因此做任何事都会获得成#-666ii;。现在人民各自怀着异心,鬼神也就没有主宰,君王的祭祀虽然丰盛,又怎能求得鬼神降福!君王姑且修明政事,与周围兄弟国家亲近,也许能免于灾难。”随侯感到恐惧,于是修明政事,楚国就没有敢来攻打随国。

原文(十二)

夏,会于成,纪来咨谋齐难也。

翻译(十二)

夏,与纪侯相会于成地,纪侯是来我国商讨如何对付齐国灭纪的企图。

原文(十三)

北戎伐齐,齐侯使乞师于郑。郑大子忽帅师救齐。六月,大败戎师,获其二帅大良、少良,甲首三百,以献于齐。于是,诸侯之大夫戍齐,齐人馈之饩,使鲁为其班,后郑。郑忽以其有功也,怒,故有郎之师

翻译(十三)

北戎攻打齐国,齐僖公派#-666aa;到郑国求救兵。郑国的太子忽领兵救齐。六月,大败戎#-666kk;,擒获戎#-666kk;两个主帅大良、少良,斩了戎#-666kk;三百#-666aa;的头,献给齐国。这时候,各国的大夫帮助齐国防守边境,齐#-666aa;赠送他们食物,请鲁国来确定各国的先后次序,把郑国排在后面。郑太子忽因为自己有#-666ii;劳,发怒,所以后来有郎地的战役。

原文(十四)

公之未昏于齐也,齐侯欲以文姜妻郑大子忽。大子忽辞,人问其故,大子曰:“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诗》云:‘自求多福。’在我而已,大国何为?”君子曰:“善自为谋。”及其败戎师也,齐侯又请妻之,固辞。人问其故,大子曰:“无事于齐,吾犹不敢。今以君命奔齐之急,而受室以归,是以师昏也。民其谓我何?”遂辞诸郑伯。

翻译(十四)

在桓公还没有与齐国结姻以前,齐僖公想把文姜嫁给郑太子忽。太子忽辞谢了,#-666aa;们问他原因,太子忽说:“#-666aa;#-666aa;都有自己#-666ff;适的配偶,齐国强大,不是我的配偶。诗说:‘求于自己,必多福。’靠我自己而已,要大国干什么?”君子说:“太子忽善于为自己打算。”等到他打败了戎#-666kk;,齐僖公又请求把别的女子嫁给他,他坚决推辞。人们问原因,太子忽说:“我没为齐国办什么事,尚且不敢娶齐国女子。如今由于国君的命令奔救齐国的急难,却娶了妻子回去,这是以战争要取婚姻,人民将会怎么说我呢?”于是假托郑庄公的意思推辞了。

原文(十五)

秋,大阅,简车马也。

翻译(十五)

秋,举行盛大的阅兵活动,检阅兵车及拉车的马。

原文(十六)

九月丁卯,子同生。以大子生之礼举之,接以大牢,卜士负之,士妻食之。公与文姜、宗妇命之

翻译(十六)

九月丁卯,子同出生。举行太子出生的礼仪,父亲接见儿子时用太牢,通过占卜选择士#-666aa;抱他,让士#-666aa;的妻子给他做奶妈。桓公及文姜、同宗年#guoxue666-com;位崇的妇#-666aa;为他命名。

原文(十七)

公问名于申繻。对曰:“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故以国则废名,以官则废职,以山川则废主,以畜牲则废祀,以器币则废礼。晋以僖侯废司徒,宋以武公废司空,先君献、武废二山,是以大物不可以命。”公曰:“是其生也,与吾同物,使之曰同。”

翻译(十七)

桓公向申繻询问命名的事,申繻回答说:“名有五种,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以生时的特征命名叫信,以祥瑞的字来命名叫义,以相类似的东西来命名叫象,用物品来命名叫假,用与父亲有关系的意思命名叫类。命名不用国名,不用官名,不用山川名,不用疾病名,不用畜牲名,不用器物礼物名。周朝#-666aa;通过避讳来奉事#-666nn;灵,名,在死后就要避讳。因此,用国号命名就会废除国名,用官名命名就会改变官职的称呼,用山川名命名就会改变山川#-666nn;的名,用畜牲名命名就会废除祭祀,以器物礼物命名就会废除礼仪。晋国因为僖公名而废除司徒官,宋国因为武公名而废除司空官,我国因为前代献公、武公名而废除二山之名,所以大的事物不能用来命名。”桓公说:“这孩子的出生,日子与我相同,命名他为同。”

原文(十八)

冬,纪侯来朝,请王命以求成于齐,公告不能。

翻译(十八)

冬,纪侯来我国朝见,请求桓公转求周天子下令让纪国与齐国讲和,桓公告诉他办不到。

原文翻译

(经)

(经)

六年春正月,实来。

六年春正月,州公来我国。

夏四月,公会纪侯于成。

夏四月,桓公与纪侯在成地相会。

秋八月壬午,大阅。

秋八月壬午,举行盛大的阅兵活动。

蔡人杀陈佗。

蔡国#-666aa;杀死陈佗。

九月丁卯,子同生。

九月丁卯,子同出生。

冬,纪侯来朝。

冬,纪侯来我国朝见。

(传)

(传)

六年春,自曹来朝。书曰“实来”,不复其国也。

六年春,州公从曹国到我国来朝见。《春秋》记载“实来”,是因为他不再回他的国家。

楚武王侵随,使薳章求成焉,军于瑕以待之。随人使少师董成。鬥伯比言于楚子曰:“吾不得志于汉东也,我则使然。我张吾三军而被吾甲兵,以武临之,彼则惧而协以谋我,故难间也。汉东之国随为大,随张必弃小国,小国离,楚之利也。少师侈,请羸师以张之。”熊率且比曰:“季梁在,何益?”鬥伯比曰:“以为后图,少师得其君。”王毁军而纳少师。

楚武王入侵随国,派薳章去随国讲和,把#-666kk;队驻扎在瑕地等待结果。随国#-666aa;派少师主持和议。鬥伯比对楚武王说:“我国在汉东一带不能得志,这是我们自己失策所造成的。我们张大三#-666kk;整顿装备,用武力来威胁他们,他们便会因为恐惧而联#-666ff;起来对付我国,因此很难离间他们。汉东的国家以随国最大,随国如果自#guoxue666-com;自大,就一定会抛弃小国,小国离心,是我们楚国的利益。少师这个#-666aa;狂妄自大,请君王表现出#-666kk;队疲弱的状况来让他更加自满。”熊率且比说:“随国有季梁,这计谋有什么用?”鬥伯比说:“这是为日后作打算,少师得到他们君王的信任。”楚武王因此有意使军容不整,接待少师。

少师归,请追楚师,随侯将许之。季梁止之曰:“天方授楚,楚之羸,其诱我也,君何急焉?臣闻小之能敌大也,小道大淫。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辞,信也。今民馁而君逞欲,祝史矫举以祭,臣不知其可也。”公曰:“吾牲牷肥腯,粢盛丰备,何则不信?”对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故奉牲以告曰‘博硕肥腯’,谓民力之普存也,谓其畜之硕大蕃滋也,谓其不疾瘯蠡也,谓其备腯咸有也,奉盛以告曰‘洁粢丰盛’,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奉酒醴以告曰‘嘉栗旨酒’,谓其上下皆有嘉德而无违心也。所谓馨香,无谗慝也。故务其三时,修其五教,亲其九族,以致其禋祀。于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动则有成。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君虽独丰,其何福之有!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庶免于难。”随侯惧而修政,楚不敢伐。

少师回去后,请求追击楚#-666kk;。随侯准备听从他的请求。季梁劝阻随侯说:“上天正眷顾楚国,楚#-666kk;的疲弱,是在诱惑我们,君王何必急着出兵呢?臣听说小国所以能抗拒大国,是由于小国得道而大国#-666gg;虐乱政。所谓道,就是忠于#-666aa;民而取信于鬼#-666nn;。国君经常想到对百姓有利,这就是忠;祝史祭祀时的言词诚实不欺,这就是信。如今#-666aa;民挨饿而国君放纵私欲,祝史谎称#-666ii;德来祭祀,我不知道这样做有什么好。”随侯说:“我祭祀时用的牲畜毛色纯正而且肥壮,盛在祭器中的粮食丰富完备,怎么会不取信于鬼#-666nn;?”季梁回答说:“#-666aa;民,是#-666nn;灵的主宰。因此圣明的君王先使人民安居乐业后才致力于祭祀鬼神。所以在奉献牺牲时就祝告说‘牲畜又大又肥壮’,是说人民的财力普遍存在,是说他们的牲畜肥大而且繁殖众多,是说牲畜不生疾病皮毛纯洁,是说牲畜类全体壮,兼而得之。在奉献粮食时祝告说‘洁净的粮食丰富充足’,是说他们春夏秋三季没有遇到灾害,人民和睦,年成丰收。在奉献甜酒时祝告说‘至善至洁酿好酒’,是说他们上下都有美好的德行而没有背离的心念。所谓芳香之气远闻,是说没有诬陷别人的邪恶。因此他们专心忙着春、夏、秋三季的农事,修明五教,亲近九族,用这些来向鬼神祭祀。这样,人民就和睦,鬼神也就赐予他们幸福,因此做任何事都会获得成#-666ii;。现在人民各自怀着异心,鬼神也就没有主宰,君王的祭祀虽然丰盛,又怎能求得鬼神降福!君王姑且修明政事,与周围兄弟国家亲近,也许能免于灾难。”随侯感到恐惧,于是修明政事,楚国就没有敢来攻打随国。

夏,会于成,纪来咨谋齐难也。

夏,与纪侯相会于成地,纪侯是来我国商讨如何对付齐国灭纪的企图。

北戎伐齐,齐侯使乞师于郑。郑大子忽帅师救齐。六月,大败戎师,获其二帅大良、少良,甲首三百,以献于齐。于是,诸侯之大夫戍齐,齐人馈之饩,使鲁为其班,后郑。郑忽以其有功也,怒,故有郎之师。

北戎攻打齐国,齐僖公派#-666aa;到郑国求救兵。郑国的太子忽领兵救齐。六月,大败戎#-666kk;,擒获戎#-666kk;两个主帅大良、少良,斩了戎#-666kk;三百#-666aa;的头,献给齐国。这时候,各国的大夫帮助齐国防守边境,齐#-666aa;赠送他们食物,请鲁国来确定各国的先后次序,把郑国排在后面。郑太子忽因为自己有#-666ii;劳,发怒,所以后来有郎地的战役。

公之未昏于齐也,齐侯欲以文姜妻郑大子忽。大子忽辞,人问其故,大子曰:“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诗》云:‘自求多福。’在我而已,大国何为?”君子曰:“善自为谋。”及其败戎师也,齐侯又请妻之,固辞。人问其故,大子曰:“无事于齐,吾犹不敢。今以君命奔齐之急,而受室以归,是以师昏也。民其谓我何?”遂辞诸郑伯。

在桓公还没有与齐国结姻以前,齐僖公想把文姜嫁给郑太子忽。太子忽辞谢了,#-666aa;们问他原因,太子忽说:“#-666aa;#-666aa;都有自己#-666ff;适的配偶,齐国强大,不是我的配偶。诗说:‘求于自己,必多福。’靠我自己而已,要大国干什么?”君子说:“太子忽善于为自己打算。”等到他打败了戎#-666kk;,齐僖公又请求把别的女子嫁给他,他坚决推辞。人们问原因,太子忽说:“我没为齐国办什么事,尚且不敢娶齐国女子。如今由于国君的命令奔救齐国的急难,却娶了妻子回去,这是以战争要取婚姻,人民将会怎么说我呢?”于是假托郑庄公的意思推辞了。

秋,大阅,简车马也。

秋,举行盛大的阅兵活动,检阅兵车及拉车的马。

九月丁卯,子同生。以大子生之礼举之,接以大牢,卜士负之,士妻食之。公与文姜、宗妇命之。

九月丁卯,子同出生。举行太子出生的礼仪,父亲接见儿子时用太牢,通过占卜选择士#-666aa;抱他,让士#-666aa;的妻子给他做奶妈。桓公及文姜、同宗年#guoxue666-com;位崇的妇#-666aa;为他命名。

公问名于申繻。对曰:“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故以国则废名,以官则废职,以山川则废主,以畜牲则废祀,以器币则废礼。晋以僖侯废司徒,宋以武公废司空,先君献、武废二山,是以大物不可以命。”公曰:“是其生也,与吾同物,使之曰同。”

桓公向申繻询问命名的事,申繻回答说:“名有五种,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以生时的特征命名叫信,以祥瑞的字来命名叫义,以相类似的东西来命名叫象,用物品来命名叫假,用与父亲有关系的意思命名叫类。命名不用国名,不用官名,不用山川名,不用疾病名,不用畜牲名,不用器物礼物名。周朝#-666aa;通过避讳来奉事#-666nn;灵,名,在死后就要避讳。因此,用国号命名就会废除国名,用官名命名就会改变官职的称呼,用山川名命名就会改变山川#-666nn;的名,用畜牲名命名就会废除祭祀,以器物礼物命名就会废除礼仪。晋国因为僖公名而废除司徒官,宋国因为武公名而废除司空官,我国因为前代献公、武公名而废除二山之名,所以大的事物不能用来命名。”桓公说:“这孩子的出生,日子与我相同,命名他为同。”

冬,纪侯来朝,请王命以求成于齐,公告不能。

冬,纪侯来我国朝见,请求桓公转求周天子下令让纪国与齐国讲和,桓公告诉他办不到。

扩展阅读

【注释】

六年:公元前706年。

这句是承上年“州公如曹”句。州公去曹后未返国,此时来鲁国。“实来”,即“来”,“实”有定居意。《左传》说是因为来而不归,因此这样写,以别于一般的来。一说“实来”为“当时之常言”。

成:在今山东宁阳县北。

阅:阅兵,即检阅兵车及驾车的马。

同:公子同,后即位为庄公。

【注释】

复:回。

【注释】

〔1〕楚武王:名熊通,楚第十七君。随:姬姓国,侯爵,其地在今湖北随县。

〔2〕薳(wěi)章:楚大夫。成:和议。

〔3〕瑕:随地,在今湖北随县。

〔4〕少师:官名。董:主持。

〔5〕鬥伯比:楚大夫,令尹子文之父。

〔6〕汉东:指汉水以东地区的小国,如江、黄、六等国。

〔7〕我则使然:指是由于自己失策而导致如此。

〔8〕张:张大,扩展。

〔9〕间:离间,乘隙。

〔10〕侈:狂妄自大。

〔11〕熊率且(jū)比:楚大夫。

〔12〕季梁:随之贤臣。

〔13〕#-666kk;:毁损#-666kk;容。故意让#-666kk;容不整。

【注释】

〔1〕授:付予好运,照顾。

〔2〕#-666gg;#-666gg;虐乱政。

〔3〕祝史:主持祭祀的官。正辞:讲实话,无虚言诡语。

〔4〕矫举:诈称#-666ii;德以欺骗鬼#-666nn;

〔5〕牲:牛、羊、猪。牷(quán):毛色纯一的牲畜。腯(tū):肥壮。

〔6〕粢(zī):粮食。粢盛,装在祭器中的粮食。

〔7〕成民:谓养民而使之有成就。

〔8〕博硕:宽广硕大。

〔9〕蕃滋:蕃育滋生。

〔10〕瘯蠡(cùluǒ):家畜疫病,皮毛上生疥癣。蠡,此通瘰。

〔11〕咸有:兼备。

〔12〕三时:指春、夏、秋农忙时季。三时不害,即农时不受扰害。

〔13〕嘉栗:使之美善。旨酒:美酒。

〔14〕馨香:芳香远闻。

〔15〕谗:谗言,诬陷别#-666aa;的坏话。慝(tè):邪恶。

〔16〕五教: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17〕九族:说法不一。一说自#guoxue666-com;、曾至曾孙、玄孙九代。一说己族之外,加外祖父、外祖母、岳父、岳母、姨母之子、姑母之子、姊妹之子、女之子。

〔18〕禋(yīn)祀:祭祀鬼#-666nn;

【注释】

北戎:即山戎,居今河北迁安县一带。

齐侯:齐僖公禄父。

大子忽:即公子忽,见隐公三年传。大子,太子。

甲首:披甲之#-666aa;的首级。

馈:赠送。饩:牲腥之类食品。

为其班:确定各国的先后次序。

郎:鲁邑,在今山东鱼台县东北。郎之师,指桓公十年,郑#-666ff;齐、卫伐鲁之役。

【注释】

文姜:齐僖公女,襄公妹,嫁鲁桓公。

耦:同“偶”,匹配。

自求多福:见《诗·大雅·文王》。谓求福在己,非由#-666aa;,所以下文有“在我而已”的话。

奔齐之急:奔救齐国的急难。

受室:即娶妇。

【注释】

接:子生三日父见之,称接。大牢:即太牢,牛。

卜士:以占卜选定一位士。

食:为奶妈。

宗妇:宗族中年#guoxue666-com;位崇的妇女。

【注释】

申繻(xū):鲁大夫。

以名生:当为“以生名”,即以生时特征命名,如鲁公子友生时手有文如“友”字,便取名“友”。

以德命:即以祥瑞的字来命名,如文王名昌,武王名发。

以类命:以相类似的东西来命名。如孔子头如尼丘,取名为丘。

取于物:用物品来命名。如孔鲤生时有#-666aa;送鱼,即取名为鲤。

取于父:用与父亲相类似的意思命名。如下桓公子与其同日生,所以名同。

僖侯:名司徒,所以因避讳废司徒一官。

武公:名司空,以避讳改司空官名为司城。

献、武:鲁献公名具,鲁武公名敖,鲁#-666aa;避讳,废山名,改以其乡名为山名。

物:据昭公七年《传》,岁、时、日、月、星、辰为六物。同与桓公同日生,故云“同物”。

【注释】

请王命:谓请桓公转求得到周天子的命令。

下一篇:桓公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