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公十三年原文解释
原文(一)
(经)
翻译(一)
(经)
原文(二)
十有三年春二月①,公会纪侯、郑伯②。己巳,及齐侯、宋公、卫侯、燕人战③。齐师、宋师、卫师、燕师败绩。
翻译(二)
十三年春二月,桓公与纪靖侯、郑厉公相会。己巳,与齐僖公、宋庄公、卫惠公、燕国#-666aa;交战。齐、宋、卫、燕的#-666kk;队大败。
原文(三)
三月,葬卫宣公。
翻译(三)
三月,安葬卫宣公。
原文(四)
夏,大水。
翻译(四)
夏,发大水。
原文(五)
秋七月。
翻译(五)
秋七月。
原文(六)
冬十月。
翻译(六)
冬十月。
原文(七)
(传)
翻译(七)
(传)
原文(八)
十三年春,楚屈瑕伐罗,鬥伯比送之。还,谓其御曰:“莫敖必败。举趾高〔1〕,心不固矣〔2〕。”遂见楚子曰〔3〕:“必济师〔4〕。”楚子辞焉,入告夫人邓曼〔5〕。邓曼曰:“大夫其非众之谓〔6〕,其谓君抚小民以信,训诸司以德〔7〕,而威莫敖以刑也〔8〕。莫敖狃于蒲骚之役〔9〕,将自用也〔10〕,必小罗〔11〕。君若不镇抚〔12〕,其不设备乎。夫固谓君训众而好镇抚之〔13〕,召诸司而劝之以令德,见莫敖而告诸天之不假易也〔14〕。不然,夫岂不知楚师之尽行也。”楚子使赖人追之〔15〕,不及。
翻译(八)
十三年春,楚国屈瑕去攻打罗国,鬥伯比送行。回来对他驾车的#-666aa;说:“莫敖一定会打败仗。他走路趾#guoxue666-com;气扬,防备敌#-666aa;的心就不牢固了。”他就去求见楚武王说:“一定要增加#-666kk;队。”楚武王拒绝了,入内宫告诉夫#-666aa;邓曼。邓曼说:“鬥伯比想说的不单是要增加#-666kk;队,他是说君王要用信义来镇抚普通百姓,用美德来训诫普通官吏,而以刑法来震慑莫敖。莫敖被蒲骚之役的胜利迷了心窍,将会自以为是,定然轻视罗国。君王如果对他不进行戒饬,他会放松警惕不加防备。鬥伯比的原意是请君王训诫大众而好好地戒饬他们,召集官吏而以美德来勉励他们,召见莫敖而告诉他上天不会宽纵他的过失。不然的话,鬥伯比难道不知道楚国的#-666kk;队已经全部出发了。”楚武王派赖人追赶莫敖,没有赶上。
原文(九)
莫敖使徇于师曰①:“谏者有刑。”及鄢②,乱次以济③。遂无次,且不设备。及罗,罗与卢戎两军之④,大败之。莫敖缢于荒谷⑤,群帅囚于冶父以听刑⑥。楚子曰:“孤之罪也。”皆免之。
翻译(九)
莫敖命#-666aa;在#-666kk;中号令说:“敢于进谏的#-666aa;要受刑罚。”到了鄢水,渡河时次序混乱。于是#-666kk;队没有次序,又不加防备。到达罗国,罗#-666kk;与卢戎军队从两面夹攻楚军,楚军大败。莫敖吊死在荒谷,其他将帅们自己囚#-666mm;在冶父等候处#-666dd;。楚武王说:“这是我的罪过。”赦免了所有将帅。
原文(十)
宋多责赂于郑①,郑不堪命,故以纪、鲁及齐与宋、卫、燕战。不书所战②,后也。
翻译(十)
宋国多次向郑国索取财宝,郑国无法忍受,因此带领纪、鲁两国#-666kk;队与齐、宋、卫、燕的#-666kk;队交战。《春秋》不记载作战的地点,是因为鲁国#-666kk;队迟到了。
原文(十一)
郑人来请修好③。
翻译(十一)
郑国#-666aa;来我国请求修好。
原文 | 翻译 |
(经) | (经) |
十有三年春二月,公会纪侯、郑伯。己巳,及齐侯、宋公、卫侯、燕人战。齐师、宋师、卫师、燕师败绩。 | 十三年春二月,桓公与纪靖侯、郑厉公相会。己巳,与齐僖公、宋庄公、卫惠公、燕国#-666aa;交战。齐、宋、卫、燕的#-666kk;队大败。 |
三月,葬卫宣公。 | 三月,安葬卫宣公。 |
夏,大水。 | 夏,发大水。 |
秋七月。 | 秋七月。 |
冬十月。 | 冬十月。 |
(传) | (传) |
十三年春,楚屈瑕伐罗,鬥伯比送之。还,谓其御曰:“莫敖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遂见楚子曰:“必济师。”楚子辞焉,入告夫人邓曼。邓曼曰:“大夫其非众之谓,其谓君抚小民以信,训诸司以德,而威莫敖以刑也。莫敖狃于蒲骚之役,将自用也,必小罗。君若不镇抚,其不设备乎。夫固谓君训众而好镇抚之,召诸司而劝之以令德,见莫敖而告诸天之不假易也。不然,夫岂不知楚师之尽行也。”楚子使赖人追之,不及。 | 十三年春,楚国屈瑕去攻打罗国,鬥伯比送行。回来对他驾车的#-666aa;说:“莫敖一定会打败仗。他走路趾#guoxue666-com;气扬,防备敌#-666aa;的心就不牢固了。”他就去求见楚武王说:“一定要增加#-666kk;队。”楚武王拒绝了,入内宫告诉夫#-666aa;邓曼。邓曼说:“鬥伯比想说的不单是要增加#-666kk;队,他是说君王要用信义来镇抚普通百姓,用美德来训诫普通官吏,而以刑法来震慑莫敖。莫敖被蒲骚之役的胜利迷了心窍,将会自以为是,定然轻视罗国。君王如果对他不进行戒饬,他会放松警惕不加防备。鬥伯比的原意是请君王训诫大众而好好地戒饬他们,召集官吏而以美德来勉励他们,召见莫敖而告诉他上天不会宽纵他的过失。不然的话,鬥伯比难道不知道楚国的#-666kk;队已经全部出发了。”楚武王派赖人追赶莫敖,没有赶上。 |
莫敖使徇于师曰:“谏者有刑。”及鄢,乱次以济。遂无次,且不设备。及罗,罗与卢戎两军之,大败之。莫敖缢于荒谷,群帅囚于冶父以听刑。楚子曰:“孤之罪也。”皆免之。 | 莫敖命#-666aa;在#-666kk;中号令说:“敢于进谏的#-666aa;要受刑罚。”到了鄢水,渡河时次序混乱。于是#-666kk;队没有次序,又不加防备。到达罗国,罗#-666kk;与卢戎军队从两面夹攻楚军,楚军大败。莫敖吊死在荒谷,其他将帅们自己囚#-666mm;在冶父等候处#-666dd;。楚武王说:“这是我的罪过。”赦免了所有将帅。 |
宋多责赂于郑,郑不堪命,故以纪、鲁及齐与宋、卫、燕战。不书所战,后也。 | 宋国多次向郑国索取财宝,郑国无法忍受,因此带领纪、鲁两国#-666kk;队与齐、宋、卫、燕的#-666kk;队交战。《春秋》不记载作战的地点,是因为鲁国#-666kk;队迟到了。 |
郑人来请修好。 | 郑国#-666aa;来我国请求修好。 |
扩展阅读
【注释】
①十有三年:公元前699年。
②纪侯:纪靖侯。郑伯:郑厉公。
③齐侯:齐僖公。宋公:宋庄公。卫侯:卫惠公。
【注释】
〔1〕举趾#guoxue666-com;:举步自高,谓骄傲自满。
〔2〕不固:指防备敌#-666aa;的心不固。
〔3〕见:请见。楚子:楚武王。
〔4〕济:增加。
〔5〕邓曼:楚武王夫#-666aa;,与前郑庄公夫#-666aa;邓曼非一人。
〔6〕大夫:指鬥伯比。非众之谓:言不是单纯要求增加#-666kk;队人数。
〔7〕诸司:诸有司,指一般官吏。
〔8〕威:震慑。刑:刑法。
〔9〕狃:贪惑,习以为常。
〔10〕自用:自以为是,听不进别人的话。
〔11〕小:轻视。
〔12〕镇抚:镇压抚绥。此指戒饬。
〔13〕固:本,原来。
〔14〕假易:宽纵。
〔15〕赖:国名,子爵,地在今湖北随县北。赖人指赖国仕于楚的人。
【注释】
①徇:宣告、号令。
②鄢:水名。源出湖北保康县,流经南漳、宜城,入汉水。
③乱次:次序混乱。济:渡河。
④卢戎:南蛮夷国,地在今湖北南漳县。两#-666kk;之:两面驻扎,即两面夹攻。
⑤荒谷:与下冶父均楚地,在今湖北江陵县东南。
⑥听刑:听候施刑,即请罪。
【注释】
①责:索取。
②所战:战于何处。
③此语当与下年《传》语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