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公十年原文解释
原文(一)
(经)
翻译(一)
(经)
原文(二)
十年春①,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②。
翻译(二)
十年春,周历正月,庄公在长勺打败齐#-666kk;。
原文(三)
二月,公侵宋③。
翻译(三)
二月,庄公攻打宋国。
原文(四)
三月,宋人迁宿④。
翻译(四)
三月,宋#-666aa;迁移宿地居民。
原文(五)
夏六月,齐师、宋师次于郎⑤。
翻译(五)
夏六月,齐#-666kk;、宋#-666kk;驻扎在郎地。
原文(六)
公败宋师于乘丘⑥。
翻译(六)
庄公在乘丘打败宋#-666kk;。
原文(七)
秋九月,荆败蔡师于莘⑦,以蔡侯献舞归⑧。
翻译(七)
秋九月,楚国在莘地打败蔡#-666kk;,俘获蔡哀侯献舞回国。
原文(八)
冬十月,齐师灭谭⑨。谭子奔莒。
翻译(八)
冬十月,齐#-666kk;灭亡了谭国。谭子逃亡到莒国。
原文(九)
(传)
翻译(九)
(传)
原文(十)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①。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②,又何间焉③。”刿曰:“肉食者鄙④,未能远谋。”乃入见。
翻译(十)
十年春,齐国#-666kk;队攻打我国。庄公准备迎战,曹刿请求面见。他的同乡#-666aa;说:“这让当官的#-666aa;去谋划,你又何必参与其中呢?”曹刿说:“当官的目光短浅,没有深谋远见。”于是入宫进见。
原文(十一)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⑤,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⑥,弗敢加也⑦,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⑧,神弗福也⑨。”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⑩,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翻译(十一)
曹刿问庄公:“你依靠什么作战?”庄公说:“衣#-666hh;和食物这些用来安身的东西,我不敢#-666ll;自享受,一定把它们#-666dd;给众#-666aa;。”曹刿回答说:“这些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牺牲玉帛,不敢虚报夸大,一定如实反映。”曹刿回答说:“这是小信用,不能使鬼#-666nn;信#-666hh;,鬼#-666nn;不会保佑您。”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虽然不能详细审察,但一定按照实际情况处理。”曹刿回答说:“这是忠心尽力为#-666aa;民办事,可以凭借这点一战,作战时请让我跟随您同往。”庄公与他同坐一辆兵车,在长勺与齐兵交战。
原文(十二)
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①,刿曰:“未可。”下,视其辙②,登,轼而望之③,曰:“可矣。”遂逐齐师。
翻译(十二)
庄公准备击鼓,曹刿说:“还不行。”齐#-666kk;击了三通鼓,曹刿说:“可以击鼓了。”齐#-666kk;大败。庄公准备驱车追击,曹刿说:“还不行。”跳下车,察看齐#-666kk;兵车行过的痕迹,登上车,靠着车前横木眺望齐军,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赶齐军。
原文(十三)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④,故逐之。”
翻译(十三)
打了胜仗后,庄公问曹刿其中缘故,曹刿回答说:“战争,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兵们鼓足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便有所衰落;第三次击鼓时,勇气就竭尽了。敌#-666aa;的勇气竭尽,而我方勇气#guoxue666-com;涨充沛,所以能战胜。大国是难以测度的,我怕他们有埋伏。我看他们车轮的痕迹混乱,眺望他们的旗帜倒伏,所以追赶他们。”
原文(十四)
夏六月,齐师、宋师次于郎。公子偃曰①:“宋师不整,可败也。宋败,齐必还,请击之。”公弗许。自雩门窃出②,蒙皋比而先犯之③。公从之,大败宋师于乘丘。齐师乃还。
翻译(十四)
夏六月,齐#-666kk;、宋#-666kk;驻扎在郎地。公子偃说:“宋#-666kk;部伍不整,可以打败他。宋军败了,齐军定然回国,请攻击宋军。”庄公不同意。公子偃私下从雩门出兵,把马蒙上虎皮先攻宋军。庄公领兵接着进攻,在乘丘大败宋军。齐军于是回国。
原文(十五)
蔡哀侯娶于陈,息侯亦娶焉。息妫将归,过蔡。蔡侯曰:“吾姨也①。”止而见之,弗宾②。息侯闻之,怒,使谓楚文王曰:“伐我,吾求救于蔡而伐之。”楚子从之。秋九月,楚败蔡师于莘,以蔡侯献舞归。
翻译(十五)
蔡哀侯娶陈国女子为妻,息侯也娶陈国女子为妻。息妫出嫁时,路过蔡国。蔡哀侯说:“她是我的小姨。”留住她与她相见,对她无礼。息侯听说后,发怒,派#-666aa;对楚文王说:“请您攻打我国,我向蔡国求救,您便能攻打蔡国。”楚文王听从了这一建议。秋九月,楚#-666kk;在莘地打败了蔡#-666kk;,俘获了蔡哀侯献舞回国。
原文(十六)
齐侯之出也①,过谭,谭不礼焉。及其入也,诸侯皆贺,谭又不至。冬,齐师灭谭,谭无礼也。谭子奔莒,同盟故也。
翻译(十六)
齐桓公逃亡国外时,经过谭国,谭国对他不加礼遇。到了桓公回国为君,诸侯都去祝贺,谭国又没去。冬,齐#-666kk;灭亡了谭国,这是由于谭国无礼。谭子逃亡到莒国,是因为两国是同盟国的缘故。
原文 | 翻译 |
(经) | (经) |
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 | 十年春,周历正月,庄公在长勺打败齐#-666kk;。 |
二月,公侵宋。 | 二月,庄公攻打宋国。 |
三月,宋人迁宿。 | 三月,宋#-666aa;迁移宿地居民。 |
夏六月,齐师、宋师次于郎。 | 夏六月,齐#-666kk;、宋#-666kk;驻扎在郎地。 |
公败宋师于乘丘。 | 庄公在乘丘打败宋#-666kk;。 |
秋九月,荆败蔡师于莘,以蔡侯献舞归。 | 秋九月,楚国在莘地打败蔡#-666kk;,俘获蔡哀侯献舞回国。 |
冬十月,齐师灭谭。谭子奔莒。 | 冬十月,齐#-666kk;灭亡了谭国。谭子逃亡到莒国。 |
(传) | (传) |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 十年春,齐国#-666kk;队攻打我国。庄公准备迎战,曹刿请求面见。他的同乡#-666aa;说:“这让当官的#-666aa;去谋划,你又何必参与其中呢?”曹刿说:“当官的目光短浅,没有深谋远见。”于是入宫进见。 |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 曹刿问庄公:“你依靠什么作战?”庄公说:“衣#-666hh;和食物这些用来安身的东西,我不敢#-666ll;自享受,一定把它们#-666dd;给众#-666aa;。”曹刿回答说:“这些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牺牲玉帛,不敢虚报夸大,一定如实反映。”曹刿回答说:“这是小信用,不能使鬼#-666nn;信#-666hh;,鬼#-666nn;不会保佑您。”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虽然不能详细审察,但一定按照实际情况处理。”曹刿回答说:“这是忠心尽力为#-666aa;民办事,可以凭借这点一战,作战时请让我跟随您同往。”庄公与他同坐一辆兵车,在长勺与齐兵交战。 |
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 庄公准备击鼓,曹刿说:“还不行。”齐#-666kk;击了三通鼓,曹刿说:“可以击鼓了。”齐#-666kk;大败。庄公准备驱车追击,曹刿说:“还不行。”跳下车,察看齐#-666kk;兵车行过的痕迹,登上车,靠着车前横木眺望齐军,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赶齐军。 |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打了胜仗后,庄公问曹刿其中缘故,曹刿回答说:“战争,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兵们鼓足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便有所衰落;第三次击鼓时,勇气就竭尽了。敌#-666aa;的勇气竭尽,而我方勇气#guoxue666-com;涨充沛,所以能战胜。大国是难以测度的,我怕他们有埋伏。我看他们车轮的痕迹混乱,眺望他们的旗帜倒伏,所以追赶他们。” |
夏六月,齐师、宋师次于郎。公子偃曰:“宋师不整,可败也。宋败,齐必还,请击之。”公弗许。自雩门窃出,蒙皋比而先犯之。公从之,大败宋师于乘丘。齐师乃还。 | 夏六月,齐#-666kk;、宋#-666kk;驻扎在郎地。公子偃说:“宋#-666kk;部伍不整,可以打败他。宋军败了,齐军定然回国,请攻击宋军。”庄公不同意。公子偃私下从雩门出兵,把马蒙上虎皮先攻宋军。庄公领兵接着进攻,在乘丘大败宋军。齐军于是回国。 |
蔡哀侯娶于陈,息侯亦娶焉。息妫将归,过蔡。蔡侯曰:“吾姨也。”止而见之,弗宾。息侯闻之,怒,使谓楚文王曰:“伐我,吾求救于蔡而伐之。”楚子从之。秋九月,楚败蔡师于莘,以蔡侯献舞归。 | 蔡哀侯娶陈国女子为妻,息侯也娶陈国女子为妻。息妫出嫁时,路过蔡国。蔡哀侯说:“她是我的小姨。”留住她与她相见,对她无礼。息侯听说后,发怒,派#-666aa;对楚文王说:“请您攻打我国,我向蔡国求救,您便能攻打蔡国。”楚文王听从了这一建议。秋九月,楚#-666kk;在莘地打败了蔡#-666kk;,俘获了蔡哀侯献舞回国。 |
齐侯之出也,过谭,谭不礼焉。及其入也,诸侯皆贺,谭又不至。冬,齐师灭谭,谭无礼也。谭子奔莒,同盟故也。 | 齐桓公逃亡国外时,经过谭国,谭国对他不加礼遇。到了桓公回国为君,诸侯都去祝贺,谭国又没去。冬,齐#-666kk;灭亡了谭国,这是由于谭国无礼。谭子逃亡到莒国,是因为两国是同盟国的缘故。 |
扩展阅读
【注释】
①十年:公元前684年。
②长勺:在今山东曲阜县北。
③侵:攻打。凡#-666kk;队作战,有钟鼓称伐,无钟鼓称侵。
④宿:不详,或言即今江苏宿迁县。
⑤郎:见隐公九年注。
⑥乘丘:在今山东兖州市。
⑦荆:即楚。莘:蔡地,当在今河南汝南县境。
⑧蔡侯献舞:蔡哀侯。
⑨谭:小国,在山东济南市东南。
【注释】
①曹刿(guì):鲁#-666aa;,一作曹沫。
②肉食者:食肉者,指作官有俸禄的#-666aa;。
③间:参与。
④鄙:鄙薄,目光短浅。
⑤安:安身。
⑥牺牲玉帛:指祭#-666nn;用的牛、羊、豕及宝玉、绸帛。
⑦加:增加。言有一定的度数,不夸大。
⑧孚:信#-666hh;。
⑨福:保佑。
⑩以:凭借。
【注释】
①驰:驱车追赶。
②辙:车轮行过的痕迹。
③轼:车前横木。
④靡:倒下。
【注释】
①公子偃:鲁大夫。
②雩门:鲁南城西门。
③皋比:虎皮。此指把虎皮蒙在马上。
【注释】
①姨:小姨,即妻妹。
②弗宾:不以礼相待。
【注释】
①齐侯:齐桓公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