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左传》 » 庄公 > 庄公三十一年

庄公三十一年原文解释

原文(一)

(经)

翻译(一)

(经)

原文(二)

三十有一年春,筑台于郎

翻译(二)

三十一年春,在郎地筑台。

原文(三)

夏四月,薛伯卒。

翻译(三)

夏四月,薛伯去世。

原文(四)

筑台于薛

翻译(四)

在薛地筑台。

原文(五)

六月,齐侯来献戎捷

翻译(五)

六月,齐桓公来我国献上俘获的戎#-666aa;

原文(六)

秋,筑台于秦

翻译(六)

秋,在秦地筑台。

原文(七)

冬,不雨。

翻译(七)

冬,没有下雨。

原文(八)

(传)

翻译(八)

(传)

原文(九)

三十一年夏六月,齐侯来献戎捷,非礼也。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王以警于夷。中国则否。诸侯不相遗俘。

翻译(九)

三十一年夏六月,齐桓公来我国献上俘获的戎#-666aa;,这是不#-666ff;乎礼的。凡是诸侯讨伐四方夷狄取得胜利,便把俘获的#-666aa;或物献给周王,周王用来警诫夷狄。在中原作战便不献。诸侯不互相赠送俘虏。

原文翻译

(经)

(经)

三十有一年春,筑台于郎。

三十一年春,在郎地筑台。

夏四月,薛伯卒。

夏四月,薛伯去世。

筑台于薛。

在薛地筑台。

六月,齐侯来献戎捷。

六月,齐桓公来我国献上俘获的戎#-666aa;

秋,筑台于秦。

秋,在秦地筑台。

冬,不雨。

冬,没有下雨。

(传)

(传)

三十一年夏六月,齐侯来献戎捷,非礼也。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王以警于夷。中国则否。诸侯不相遗俘。

三十一年夏六月,齐桓公来我国献上俘获的戎#-666aa;,这是不#-666ff;乎礼的。凡是诸侯讨伐四方夷狄取得胜利,便把俘获的#-666aa;或物献给周王,周王用来警诫夷狄。在中原作战便不献。诸侯不互相赠送俘虏。

扩展阅读

【注释】

三十有一年:公元前663年。

郎:见隐公九年注。郎台一名泉台,在曲阜南逵泉。

薛:此薛为鲁邑名,具体所在不详。

献:致物于#-666aa;。捷:俘虏。

秦:在山东范县。

【注释】

四夷: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是对华夏以外四方部落的总称。

下一篇:庄公三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