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左传》 » 僖公 > 僖公二年

僖公二年原文解释

原文(一)

(经)

翻译(一)

(经)

原文(二)

二年春,王正月,城楚丘

翻译(二)

二年春,周历正月,修筑楚丘城墙。

原文(三)

夏五月辛巳,葬我小君哀姜

翻译(三)

夏五月辛巳,安葬先国君庄公夫#-666aa;哀姜。

原文(四)

虞师、晋师灭下阳

翻译(四)

虞国#-666kk;队、晋国#-666kk;队灭亡下阳。

原文(五)

秋九月,齐侯、宋公、江人、黄人盟于贯

翻译(五)

秋九月,齐桓公、宋桓公与江、黄二国国君在贯地结盟。

原文(六)

冬十月,不雨。

翻译(六)

冬十月,没有下雨。

原文(七)

楚人侵郑。

翻译(七)

楚国#-666aa;入侵郑国。

原文(八)

(传)

翻译(八)

(传)

原文(九)

二年春,诸侯城楚丘而封卫焉。不书所会,后也。

翻译(九)

二年春,诸侯修筑楚丘的城墙,把卫国封在那里。《春秋》没有记载诸侯会见,是由于鲁僖公迟到了。

原文(十)

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1〕,假道于虞以伐虢〔2〕。公曰〔3〕:“是吾宝也。”对曰:“若得道于虞,犹外府也〔4〕。”公曰:“宫之奇存焉〔5〕。”对曰:“宫之奇之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且少长于君〔6〕,君昵之,虽谏,将不听。”乃使荀息假道于虞,曰:“冀为不道〔7〕,入自颠軨〔8〕,伐鄍三门〔9〕。冀之既病,则亦唯君故。今虢为不道,保于逆旅〔10〕,以侵敝邑之南鄙。敢请假道以请罪于虢。”虞公许之,且请先伐虢。宫之奇谏,不听,遂起师。夏,晋里克、荀息帅师会虞师伐虢〔11〕,灭下阳。先书虞,贿故也。

翻译(十)

晋荀息请求用屈地所出的良马与垂棘所出的玉璧为礼物,向虞国借道攻打虢国。晋献公说:“这些是我国的宝物啊。”荀息说:“如果向虞国借到了路,这些宝物就像放在我们自己的外库中一样。”晋献公说:“宫之奇在那儿。”荀息回答说:“宫之奇的为#-666aa;,懦弱而不能够极力劝谏,再加上他从小与国君一起长大,国君对他过于亲热,即使劝谏,也不会听。”晋献公于是派荀息向虞国借路,说:“冀国残暴无道,从颠軨入侵虞国,攻打鄍邑三面城门。我国伐冀使冀国受到损伤,这是为了君王的缘故。如今虢国无道,在客舍筑起碉堡,用来侵略我国的南部边境。敢请贵国借条路用来向虢国问罪。”虞公同意了,并且要求让自己先去攻打虢国。宫之奇劝谏,虞公不听,于是发兵攻打虢国。夏,晋国的里克、荀息带领#-666kk;队会#-666ff;#-666kk;攻打虢国,灭亡了下阳。《春秋》记载这事时把虞国放前面,是由于虞国接受了贿赂。

原文(十一)

秋,盟于贯,服江、黄也。

翻译(十一)

秋,在贯地结盟,是由于收#-666hh;江、黄二国。

原文(十二)

齐寺人貂始漏师于多鱼

翻译(十二)

齐国的寺#-666aa;貂开始在多鱼泄露#-666kk;事机密。

原文(十三)

虢公败戎于桑田。晋卜偃曰:“虢必亡矣。亡下阳不惧,而又有功,是天夺之鉴,而益其疾也。必易晋而不抚其民矣,不可以五稔。”

翻译(十三)

虢公在桑田打败戎#-666aa;。晋卜偃说:“虢国必将灭亡。下阳被灭亡它不害怕,反而又建立#-666kk;#-666ii;,这是上天夺去了它的镜子,而加重它的罪恶。它必将轻视晋国而不安抚自己的#-666aa;民,它过不了五年。”

原文(十四)

冬,楚人伐郑,鬥章囚郑聃伯

翻译(十四)

冬,楚国#-666aa;攻打郑国,鬥章囚#-666mm;了郑聃伯。

原文翻译

(经)

(经)

二年春,王正月,城楚丘。

二年春,周历正月,修筑楚丘城墙。

夏五月辛巳,葬我小君哀姜。

夏五月辛巳,安葬先国君庄公夫#-666aa;哀姜。

虞师、晋师灭下阳。

虞国#-666kk;队、晋国#-666kk;队灭亡下阳。

秋九月,齐侯、宋公、江人、黄人盟于贯。

秋九月,齐桓公、宋桓公与江、黄二国国君在贯地结盟。

冬十月,不雨。

冬十月,没有下雨。

楚人侵郑。

楚国#-666aa;入侵郑国。

(传)

(传)

二年春,诸侯城楚丘而封卫焉。不书所会,后也。

二年春,诸侯修筑楚丘的城墙,把卫国封在那里。《春秋》没有记载诸侯会见,是由于鲁僖公迟到了。

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公曰:“是吾宝也。”对曰:“若得道于虞,犹外府也。”公曰:“宫之奇存焉。”对曰:“宫之奇之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且少长于君,君昵之,虽谏,将不听。”乃使荀息假道于虞,曰:“冀为不道,入自颠軨,伐鄍三门。冀之既病,则亦唯君故。今虢为不道,保于逆旅,以侵敝邑之南鄙。敢请假道以请罪于虢。”虞公许之,且请先伐虢。宫之奇谏,不听,遂起师。夏,晋里克、荀息帅师会虞师伐虢,灭下阳。先书虞,贿故也。

晋荀息请求用屈地所出的良马与垂棘所出的玉璧为礼物,向虞国借道攻打虢国。晋献公说:“这些是我国的宝物啊。”荀息说:“如果向虞国借到了路,这些宝物就像放在我们自己的外库中一样。”晋献公说:“宫之奇在那儿。”荀息回答说:“宫之奇的为#-666aa;,懦弱而不能够极力劝谏,再加上他从小与国君一起长大,国君对他过于亲热,即使劝谏,也不会听。”晋献公于是派荀息向虞国借路,说:“冀国残暴无道,从颠軨入侵虞国,攻打鄍邑三面城门。我国伐冀使冀国受到损伤,这是为了君王的缘故。如今虢国无道,在客舍筑起碉堡,用来侵略我国的南部边境。敢请贵国借条路用来向虢国问罪。”虞公同意了,并且要求让自己先去攻打虢国。宫之奇劝谏,虞公不听,于是发兵攻打虢国。夏,晋国的里克、荀息带领#-666kk;队会#-666ff;#-666kk;攻打虢国,灭亡了下阳。《春秋》记载这事时把虞国放前面,是由于虞国接受了贿赂。

秋,盟于贯,服江、黄也。

秋,在贯地结盟,是由于收#-666hh;江、黄二国。

齐寺人貂始漏师于多鱼。

齐国的寺#-666aa;貂开始在多鱼泄露#-666kk;事机密。

虢公败戎于桑田。晋卜偃曰:“虢必亡矣。亡下阳不惧,而又有功,是天夺之鉴,而益其疾也。必易晋而不抚其民矣,不可以五稔。”

虢公在桑田打败戎#-666aa;。晋卜偃说:“虢国必将灭亡。下阳被灭亡它不害怕,反而又建立#-666kk;#-666ii;,这是上天夺去了它的镜子,而加重它的罪恶。它必将轻视晋国而不安抚自己的#-666aa;民,它过不了五年。”

冬,楚人伐郑,鬥章囚郑聃伯。

冬,楚国#-666aa;攻打郑国,鬥章囚#-666mm;了郑聃伯。

扩展阅读

【注释】

二年:公元前658年。

楚丘:见闵公二年注。

小君:即君夫#-666aa;。诸侯之母礼葬后的尊称。

下阳:即夏阳,虢邑,在今山西平陆县。

齐侯:齐桓公。宋公:宋桓公。江:国名,嬴姓,地在今河南息县西南。黄:见桓公八年注。贯:宋地,在今山东曹县南。

【注释】

封:#-666dd;封。古建诸侯,必#-666dd;之土地,立疆界,聚土为封以记之。所以建立国家称封国。卫已亡,重新建立,所以称封。

【注释】

〔1〕荀息:又称荀叔,晋大夫。屈产之乘:屈地所出的良马。垂棘之璧:垂棘所出的玉璧。屈,晋地,见庄公二十八年注。垂棘,晋地,在今山西潞城县。

〔2〕假:借。

〔3〕公:晋献公。

〔4〕外府:外库。

〔5〕宫之奇:虞大夫。

〔6〕少长于君:从小与君王一起长大。

〔7〕冀:国名,地在今山西河津县。

〔8〕颠軨:虞地,即虞坂,在今山西平陆县东北。

〔9〕鄍:虞邑,亦在平陆县东北。

〔10〕保:堡垒,碉楼。逆旅:客舍。

〔11〕里克:见闵公二年注。

【注释】

#-666aa;:宦官而任宫中侍御者。各书寺#-666aa;貂一作“竖貂”、“竖刁”。漏师:泄露#-666kk;队中机密。多鱼:地名,所在不详。

桑田:在今河南灵宝县。

疾:此指罪恶。

稔:谷一年一熟为一稔。

鬥章:楚大夫。聃伯:郑大夫。

下一篇:僖公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