僖公九年原文解释
原文(一)
(经)
翻译(一)
(经)
原文(二)
九年春①,王三月丁丑,宋公御说卒②。
翻译(二)
九年春,周历三月丁丑,宋桓公御说去世。
原文(三)
夏,公会宰周公、齐侯、宋子、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于葵丘③。
翻译(三)
夏,僖公与宰周公、齐桓公、宋襄公、卫文公、郑文公、许僖公、曹#-666cc;公在葵丘相会。
原文(四)
秋七月乙酉,伯姬卒。
翻译(四)
秋七月乙酉,伯姬去世。
原文(五)
九月戊辰,诸侯盟于葵丘。
翻译(五)
九月戊辰,诸侯在葵丘结盟。
原文(六)
甲子,晋侯佹诸卒④。
翻译(六)
甲子,晋献公佹诸去世。
原文(七)
冬,晋里克杀其君之子奚齐。
翻译(七)
冬,晋里克杀死国君的儿子奚齐。
原文(八)
(传)
翻译(八)
(传)
原文(九)
九年春,宋桓公卒,未葬而襄公会诸侯,故曰子。凡在丧,王曰小童,公侯曰子①。
翻译(九)
九年春,宋桓公去世,还没有安葬,襄公便和诸侯相会,所以《春秋》称他为“子”。凡是在丧期,周王称“小童”,诸侯称“子”。
原文(十)
夏,会于葵丘,寻盟,且修好,礼也。王使宰孔赐齐侯胙,曰:“天子有事于文武①,使孔赐伯舅胙②。”齐侯将下拜。孔曰:“且有后命。天子使孔曰:‘以伯舅耋老③,加劳,赐一级,无下拜。’”对曰:“天威不违颜咫尺④,小白余敢贪天子之命无下拜⑤?恐陨越于下⑥,以遗天子羞。敢不下拜?”下,拜,登,受。
翻译(十)
夏,在葵丘相会,是重温旧盟,并调整发展友好关系,这是#-666ff;乎礼的。周襄王派宰孔赐给齐桓公胙肉,说:“天子祭祀文王与武王,派我来赐给伯舅胙肉。”齐桓公准备下阶跪拜接受。宰孔说:“还有后面的命令。天子派我说:‘因为伯舅已是#guoxue666-com;龄,再加上有#-666ii;劳,赐进一级,不用下阶跪拜。’”齐桓公回答说:“天子的威严就在我面前连咫尺的距离都不到,小白我怎敢妄自借天子的命令而不下阶跪拜?恐我违背礼法于下,给天子带来不光彩。我怎敢不下阶跪拜?”下阶,跪拜,登堂,受胙。
原文(十一)
秋,齐侯盟诸侯于葵丘,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①,言归于好。”宰孔先归,遇晋侯曰②:“可无会也。齐侯不务德而勤远略③,故北伐山戎,南伐楚,西为此会也。东略之不知,西则否矣。其在乱乎④。君务靖乱,无勤于行。”晋侯乃还。
翻译(十一)
秋,齐桓公与诸侯在葵丘结盟,说:“凡是我们一起结盟的#-666aa;,既经结盟,就归于和好。”宰孔先行回国,碰到晋献公,对他说:“你可以不必去参加盟会了。齐桓公不致力于德行而忙于向远方进攻,所以向北攻打山戎,向南攻打楚国,对西面举行了这场盟会。是否会向东征伐不知道,向西边攻打看来是不会了。晋国的忧患恐怕在于内乱吧!君王应该致力于平息内乱,用不着忙于赴会。”晋献公于是回国去了。
原文(十二)
九月,晋献公卒,里克、?郑欲纳文公①,故以三公子之徒作乱②。
翻译(十二)
九月,晋献公去世,里克、?郑想接纳文公为君,因此带领三公子的#-666bb;羽作乱。
原文(十三)
初,献公使荀息傅奚齐,公疾,召之,曰:“以是藐诸孤辱在大夫①,其若之何?”稽首而对曰:“臣竭其股肱之力,加之以忠贞。其济,君之灵也;不济,则以死继之。”公曰:“何谓忠贞?”对曰:“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送往事居,耦俱无猜②,贞也。”及里克将杀奚齐,先告荀息曰:“三怨将作③,秦、晋辅之,子将何如?”荀息曰:“将死之。”里克曰:“无益也。”荀叔曰:“吾与先君言矣,不可以贰④。能欲复言而爱身乎⑤?虽无益也,将焉辟之⑥?且人之欲善,谁不如我?我欲无贰而能谓人已乎⑦?”
翻译(十三)
起初,献公派遣荀息辅助奚齐,献公生病,召见荀息,说:“把这个弱小的孤儿托付给大夫你,你准备怎么办?”荀息叩拜后回答说:“臣子一定尽辅助之力,再加上忠贞。事情成#-666ii;,托君王在天之灵保佑;不成#-666ii;,就继之以死。”献公说:“什么叫忠贞?”荀息回答说:“国家的利益,凡是知道的便没有不做的,这是忠;送走死者,事奉新君,使两者都没有猜疑,这是贞。”等到里克准备杀死奚齐,先行告诉荀息说:“三公子的怨恨将要发作了,秦国和晋国#-666aa;都襄助他们,你准备怎么办?”荀息说:“准备去死。”里克说:“这样做没有益处。”荀息说:“我已答应先君了,不能够改变。难道能背弃旧诺而爱惜自己一身吗?虽然是没有益处,又怎么能避开呢?再说#-666aa;们要做善事,又有谁不像我一样?我自己想不改变诺言,难道能对别#-666aa;说停止实施他们的诺言吗?”
原文(十四)
冬十月,里克杀奚齐于次①。书曰:“杀其君之子。”未葬也。荀息将死之,人曰:“不如立卓子而辅之。”荀息立公子卓以葬。
翻译(十四)
冬十月,里克在守丧的草庐里杀死了奚齐。《春秋》记载说:“杀死他国君的儿子。”是因为晋献公还没安葬。荀息准备自杀,有#-666aa;对他说:“不如立卓子为君而辅佐他。”荀息立公子卓为君,安葬了献公。
原文(十五)
十一月,里克杀公子卓于朝,荀息死之。君子曰:“诗所谓‘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①,荀息有焉。”
翻译(十五)
十一月,里克在朝堂上杀死了公子卓,荀息自杀。君子说:“《诗》所说的‘白玉圭上有了污点,尚可琢磨除干净;开口说话出毛病,要想挽回可不成,’荀息就是这种情况。”
原文(十六)
齐侯以诸侯之师伐晋,及高梁而还①,讨晋乱也。令不及鲁,故不书。
翻译(十六)
齐桓公率领诸侯的#-666kk;队攻打晋国,到达#guoxue666-com;梁便回师,这是为了讨伐晋国的内乱。命令没有下达给鲁国,所以《春秋》没有记载。
原文(十七)
晋郤芮使夷吾重赂秦以求入,曰:“人实有国,我何爱焉?入而能民①,土于何有②?”从之。齐隰朋帅师会秦师③,纳晋惠公。
翻译(十七)
晋郤芮让夷吾给秦国送重礼请秦国帮助他回国为君,郤芮对夷吾说:“国家已被别#-666aa;占有,我们还有什么不舍得的?回到国内能得到#-666aa;民,土地有什么可惜的?”夷吾听从了他的话。齐隰朋率领#-666kk;队会#-666ff;秦国#-666kk;队,送晋惠公入国为君。
原文(十八)
秦伯谓郤芮曰④:“公子谁恃?”对曰:“臣闻亡人无党,有党必有仇。夷吾弱不好弄⑤,能斗不过⑥,长亦不改,不识其他。”
翻译(十八)
秦穆公问郤芮说:“公子依靠什么?”郤芮回答说:“臣子听说逃亡在外的#-666aa;没有#-666bb;羽,有了#-666bb;羽必定就有仇#-666aa;。夷吾从小不贪玩,能够争斗而不为已甚,年纪大了也不改变,其他我就不知道了。”
原文(十九)
公谓公孙枝曰①:“夷吾其定乎?”对曰:“臣闻之,唯则定国②。《诗》曰:‘不识不知,顺帝之则③。’文王之谓也。又曰:‘不僭不贼,鲜不为则④。’无好无恶,不忌不克之谓也⑤。今其言多忌克,难哉!”公曰:“忌则多怨,又焉能克?是吾利也。”
翻译(十九)
秦穆公对公孙枝说:“夷吾能安定晋国吗?”公孙枝回答说:“臣子听说,只有行为#-666ff;乎法则才能安定国家。《诗》说:‘好像不知又不觉,顺乎天意把国享。’这说的是文王啊。又说:‘不犯过错不害#-666aa;,很少不被#-666aa;当典型。’这说的是没有偏好也没有厌恶,不猜忌也不好胜。如今他的话中多的是猜忌与好胜,要安定晋国困难了!”秦穆公说:“猜忌就多怨,又怎么能胜?这对我国有好处。”
原文(二十)
宋襄公即位,以公子目夷为仁,使为左师以听政,于是宋治。故鱼氏世为左师①。
翻译(二十)
宋襄公即位,认为公子目夷仁爱,让他做左师以处理国事,宋国因此大治。所以鱼氏世代任左师。
原文 | 翻译 |
(经) | (经) |
九年春,王三月丁丑,宋公御说卒。 | 九年春,周历三月丁丑,宋桓公御说去世。 |
夏,公会宰周公、齐侯、宋子、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于葵丘。 | 夏,僖公与宰周公、齐桓公、宋襄公、卫文公、郑文公、许僖公、曹#-666cc;公在葵丘相会。 |
秋七月乙酉,伯姬卒。 | 秋七月乙酉,伯姬去世。 |
九月戊辰,诸侯盟于葵丘。 | 九月戊辰,诸侯在葵丘结盟。 |
甲子,晋侯佹诸卒。 | 甲子,晋献公佹诸去世。 |
冬,晋里克杀其君之子奚齐。 | 冬,晋里克杀死国君的儿子奚齐。 |
(传) | (传) |
九年春,宋桓公卒,未葬而襄公会诸侯,故曰子。凡在丧,王曰小童,公侯曰子。 | 九年春,宋桓公去世,还没有安葬,襄公便和诸侯相会,所以《春秋》称他为“子”。凡是在丧期,周王称“小童”,诸侯称“子”。 |
夏,会于葵丘,寻盟,且修好,礼也。王使宰孔赐齐侯胙,曰:“天子有事于文武,使孔赐伯舅胙。”齐侯将下拜。孔曰:“且有后命。天子使孔曰:‘以伯舅耋老,加劳,赐一级,无下拜。’”对曰:“天威不违颜咫尺,小白余敢贪天子之命无下拜?恐陨越于下,以遗天子羞。敢不下拜?”下,拜,登,受。 | 夏,在葵丘相会,是重温旧盟,并调整发展友好关系,这是#-666ff;乎礼的。周襄王派宰孔赐给齐桓公胙肉,说:“天子祭祀文王与武王,派我来赐给伯舅胙肉。”齐桓公准备下阶跪拜接受。宰孔说:“还有后面的命令。天子派我说:‘因为伯舅已是#guoxue666-com;龄,再加上有#-666ii;劳,赐进一级,不用下阶跪拜。’”齐桓公回答说:“天子的威严就在我面前连咫尺的距离都不到,小白我怎敢妄自借天子的命令而不下阶跪拜?恐我违背礼法于下,给天子带来不光彩。我怎敢不下阶跪拜?”下阶,跪拜,登堂,受胙。 |
秋,齐侯盟诸侯于葵丘,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宰孔先归,遇晋侯曰:“可无会也。齐侯不务德而勤远略,故北伐山戎,南伐楚,西为此会也。东略之不知,西则否矣。其在乱乎。君务靖乱,无勤于行。”晋侯乃还。 | 秋,齐桓公与诸侯在葵丘结盟,说:“凡是我们一起结盟的#-666aa;,既经结盟,就归于和好。”宰孔先行回国,碰到晋献公,对他说:“你可以不必去参加盟会了。齐桓公不致力于德行而忙于向远方进攻,所以向北攻打山戎,向南攻打楚国,对西面举行了这场盟会。是否会向东征伐不知道,向西边攻打看来是不会了。晋国的忧患恐怕在于内乱吧!君王应该致力于平息内乱,用不着忙于赴会。”晋献公于是回国去了。 |
九月,晋献公卒,里克、?郑欲纳文公,故以三公子之徒作乱。 | 九月,晋献公去世,里克、?郑想接纳文公为君,因此带领三公子的#-666bb;羽作乱。 |
初,献公使荀息傅奚齐,公疾,召之,曰:“以是藐诸孤辱在大夫,其若之何?”稽首而对曰:“臣竭其股肱之力,加之以忠贞。其济,君之灵也;不济,则以死继之。”公曰:“何谓忠贞?”对曰:“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送往事居,耦俱无猜,贞也。”及里克将杀奚齐,先告荀息曰:“三怨将作,秦、晋辅之,子将何如?”荀息曰:“将死之。”里克曰:“无益也。”荀叔曰:“吾与先君言矣,不可以贰。能欲复言而爱身乎?虽无益也,将焉辟之?且人之欲善,谁不如我?我欲无贰而能谓人已乎?” | 起初,献公派遣荀息辅助奚齐,献公生病,召见荀息,说:“把这个弱小的孤儿托付给大夫你,你准备怎么办?”荀息叩拜后回答说:“臣子一定尽辅助之力,再加上忠贞。事情成#-666ii;,托君王在天之灵保佑;不成#-666ii;,就继之以死。”献公说:“什么叫忠贞?”荀息回答说:“国家的利益,凡是知道的便没有不做的,这是忠;送走死者,事奉新君,使两者都没有猜疑,这是贞。”等到里克准备杀死奚齐,先行告诉荀息说:“三公子的怨恨将要发作了,秦国和晋国#-666aa;都襄助他们,你准备怎么办?”荀息说:“准备去死。”里克说:“这样做没有益处。”荀息说:“我已答应先君了,不能够改变。难道能背弃旧诺而爱惜自己一身吗?虽然是没有益处,又怎么能避开呢?再说#-666aa;们要做善事,又有谁不像我一样?我自己想不改变诺言,难道能对别#-666aa;说停止实施他们的诺言吗?” |
冬十月,里克杀奚齐于次。书曰:“杀其君之子。”未葬也。荀息将死之,人曰:“不如立卓子而辅之。”荀息立公子卓以葬。 | 冬十月,里克在守丧的草庐里杀死了奚齐。《春秋》记载说:“杀死他国君的儿子。”是因为晋献公还没安葬。荀息准备自杀,有#-666aa;对他说:“不如立卓子为君而辅佐他。”荀息立公子卓为君,安葬了献公。 |
十一月,里克杀公子卓于朝,荀息死之。君子曰:“诗所谓‘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荀息有焉。” | 十一月,里克在朝堂上杀死了公子卓,荀息自杀。君子说:“《诗》所说的‘白玉圭上有了污点,尚可琢磨除干净;开口说话出毛病,要想挽回可不成,’荀息就是这种情况。” |
齐侯以诸侯之师伐晋,及高梁而还,讨晋乱也。令不及鲁,故不书。 | 齐桓公率领诸侯的#-666kk;队攻打晋国,到达#guoxue666-com;梁便回师,这是为了讨伐晋国的内乱。命令没有下达给鲁国,所以《春秋》没有记载。 |
晋郤芮使夷吾重赂秦以求入,曰:“人实有国,我何爱焉?入而能民,土于何有?”从之。齐隰朋帅师会秦师,纳晋惠公。 | 晋郤芮让夷吾给秦国送重礼请秦国帮助他回国为君,郤芮对夷吾说:“国家已被别#-666aa;占有,我们还有什么不舍得的?回到国内能得到#-666aa;民,土地有什么可惜的?”夷吾听从了他的话。齐隰朋率领#-666kk;队会#-666ff;秦国#-666kk;队,送晋惠公入国为君。 |
秦伯谓郤芮曰:“公子谁恃?”对曰:“臣闻亡人无党,有党必有仇。夷吾弱不好弄,能斗不过,长亦不改,不识其他。” | 秦穆公问郤芮说:“公子依靠什么?”郤芮回答说:“臣子听说逃亡在外的#-666aa;没有#-666bb;羽,有了#-666bb;羽必定就有仇#-666aa;。夷吾从小不贪玩,能够争斗而不为已甚,年纪大了也不改变,其他我就不知道了。” |
公谓公孙枝曰:“夷吾其定乎?”对曰:“臣闻之,唯则定国。《诗》曰:‘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文王之谓也。又曰:‘不僭不贼,鲜不为则。’无好无恶,不忌不克之谓也。今其言多忌克,难哉!”公曰:“忌则多怨,又焉能克?是吾利也。” | 秦穆公对公孙枝说:“夷吾能安定晋国吗?”公孙枝回答说:“臣子听说,只有行为#-666ff;乎法则才能安定国家。《诗》说:‘好像不知又不觉,顺乎天意把国享。’这说的是文王啊。又说:‘不犯过错不害#-666aa;,很少不被#-666aa;当典型。’这说的是没有偏好也没有厌恶,不猜忌也不好胜。如今他的话中多的是猜忌与好胜,要安定晋国困难了!”秦穆公说:“猜忌就多怨,又怎么能胜?这对我国有好处。” |
宋襄公即位,以公子目夷为仁,使为左师以听政,于是宋治。故鱼氏世为左师。 | 宋襄公即位,认为公子目夷仁爱,让他做左师以处理国事,宋国因此大治。所以鱼氏世代任左师。 |
扩展阅读
【注释】
①九年:公元前651年。
②宋公:宋桓公。
③宰周公:即宰孔,食邑于周,官太宰。齐侯:齐桓公。宋子:宋襄公。因在丧期,故称“子”不称爵。卫侯:卫文公。郑伯:郑文公。许男:许僖公。曹伯:曹#-666cc;公。葵丘:在今河南兰考县。
④晋侯:晋献公。
【注释】
①公侯:指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
【注释】
①有事:有祭祀之事。文武:周文王与周武王。
②伯舅:天子对异姓诸侯的尊称。
③耋(dié):七十岁。
④颜:面。咫尺:极近。八寸为咫。
⑤贪:妄自,有不该受而受之意。
⑥陨越:坠落,跌倒。此指有违礼法。
【注释】
①既:既经。
②晋侯:晋献公。献公后到,所以在路上相遇。
③勤远略:忙于向远方进攻。略,征伐。
④其在乱乎:此句有省略,意为晋国要担心的是内乱。时晋献公宠骊姬,杀太子,内乱之兆已萌,所以宰孔劝他。
【注释】
①?(pēi)郑:晋大夫。文公:重耳。
②三公子:指申生、重耳、夷吾。
【注释】
①藐诸孤:弱小的孤儿。辱在:托付。
②耦:两者,即死者与活者。无猜:没有猜疑。此句意为使对生者不愧,死者即使复生也对之无愧。
③三怨:指三公子之徒。
④贰:改变。
⑤复言:再作诺言,指背前诺。
⑥辟:同“避”。
⑦已:止。
【注释】
①次:丧次。即守丧的草庐。
【注释】
①所引诗见《诗·大雅·抑》。玷,玉之瑕疵。
【注释】
①#guoxue666-com;梁:晋邑,在今山西临汾市东北。
【注释】
①能民:得民。
②土于何有:“何有于土”的倒装,意谓入国为君为要,土地不足惜。晋惠公此番为求秦,赂河外列城五,这两句是为赂土作辩解。
③隰朋:齐大夫。
④秦伯:秦穆公。
⑤弱:小,幼。
⑥不过:不为已甚。
【注释】
①公孙枝:秦大夫,字子桑。
②唯则:行为#-666ff;乎法则。
③引诗见《诗·大雅·皇矣》。帝,天帝。则,法则。
④引诗见《诗·大雅·抑》。僭,差错。贼,残害。
⑤克:胜。
【注释】
①鱼氏:目夷字子鱼,其后以鱼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