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左传》 » 僖公 > 僖公十年

僖公十年原文解释

原文(一)

(经)

翻译(一)

(经)

原文(二)

十年春,王正月,公如齐。

翻译(二)

十年春,周历正月,僖公去齐国。

原文(三)

狄灭温,温子奔卫。

翻译(三)

#-666aa;灭亡温国,温国国君逃亡到卫国。

原文(四)

晋里克弑其君卓,及其大夫荀息

翻译(四)

晋里克杀害他的国君卓,及他们国家的大夫荀息。

原文(五)

夏,齐侯、许男伐北戎

翻译(五)

夏,齐桓公、许僖公攻打北戎。

原文(六)

晋杀其大夫里克。

翻译(六)

晋国杀死他们的大夫里克。

原文(七)

秋七月。

翻译(七)

秋七月。

原文(八)

冬,大雨雪。

翻译(八)

冬,下大雪。

原文(九)

(传)

翻译(九)

(传)

原文(十)

十年春,狄灭温,苏子无信也。苏子叛王即狄,又不能于狄,狄人伐之,王不救,故灭。苏子奔卫。

翻译(十)

十年春,狄#-666aa;灭亡温国,这是因为苏子没有信义。苏子背叛周王投靠狄#-666aa;,又与狄#-666aa;关系不睦,狄人攻打他,周王不救援,所以灭亡。苏子逃亡到卫国。

原文(十一)

夏四月,周公忌父、王子党会齐隰朋立晋侯。晋侯杀里克以说。将杀里克,公使谓之曰:“微子则不及此。虽然,子弑二君与一大夫,为子君者不亦难乎?”对曰:“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臣闻命矣。”伏剑而死。于是?郑聘于秦,且谢缓赂,故不及。

翻译(十一)

夏四月,周公忌父、王子#-666bb;会同齐隰朋拥立晋惠公为君。晋惠公杀死里克以表示讨恶。将要杀里克前,惠公派#-666aa;对他说:“没有你我就做不了国君。尽管如此,你杀害了二位国君及一位大夫,做你的君王不是太难了吗?”里克回答说:“没有前君遭废除,君王怎么能兴起?你若想加我以罪,还怕没有话说吗?臣子听到命令了。”以剑自杀而死。这时候?郑去秦国聘问,同时是为推迟割让国土给秦而表示歉意,所以没有和里克一起被杀。

原文(十二)

晋侯改葬共大子。秋,狐突适下国,遇大子,大子使登,仆,而告之曰:“夷吾无礼,余得请于帝矣,将以晋畀秦,秦将祀余。”对曰:“臣闻之,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君祀无乃殄乎?且民何罪?失刑乏祀,君其图之。”君曰:“诺,吾将复请。七日新城西偏,将有巫者而见我焉。”许之,遂不见。及期而往,告之曰:“帝许我罚有罪矣,敝于韩。”

翻译(十二)

晋惠公改葬了#-666cc;太子。秋,狐突到曲沃去,恍惚中与太子申生相遇,申生让他登上车,驾驭车子,告诉他说:“夷吾无礼,我已经请求天帝并蒙同意了,将要把晋国交付给秦国,秦国将祭祀我。”狐突回答说:“臣子听说,#-666nn;不享用不是自己同族的祭品,#-666aa;民也不祭祀不是自己同族的#-666nn;。这样,您的祭祀不是要灭绝了么?再说#-666aa;民有什么罪?处罚不当又灭绝祭祀,您好好想一想。”申生说:“好吧,我将重新请求。七天后在新城的西边,我将凭依巫者以现形,可来见我。”狐突答应了,申生于是不见了。到了约定的日子狐突前往,巫者告诉他说:“上帝允许我惩罚有罪的#-666aa;了,让他在韩地大败。”

原文(十三)

?郑之如秦也,言于秦伯曰:“吕甥、郤称、冀芮实为不从,若重问以召之,臣出晋君,君纳重耳,蔑不济矣。”

翻译(十三)

?郑到秦国去,对秦穆公说:“吕甥、郤称、郤芮是不同意给秦国土地的,如果您用重礼对他们进行慰问并召他们来秦,臣子把晋惠公赶走,君王让重耳回国为君,没有不成#-666ii;的。”

原文(十四)

冬,秦伯使泠至报问,且召三子。郤芮曰:“币重而言甘,诱我也。”遂杀?郑、祁举及七舆大夫:左行共华、右行贾华、叔坚、骓歂、累虎、特宫、山祁,皆里、?之党也。?豹奔秦,言于秦伯曰:“晋侯背大主而忌小怨,民弗与也,伐之必出。”公曰:“失众,焉能杀。违祸,谁能出君。”

翻译(十四)

冬,秦穆公派遣泠至到晋国回聘,并且召请吕甥等三#-666aa;。郤芮说:“财礼重而说话甜,是在诱骗我们。”于是杀死?郑、祁举与七舆大夫:左行#-666cc;华、右行贾华、叔坚、骓歂、累虎、特宫、山祁,都是里克、?郑的同#-666bb;。?豹逃到秦国,对秦穆公说:“晋惠公背叛大主而忌恨小怨,#-666aa;民不支持他,如果攻打晋国,他一定会被赶走。”秦穆公说:“如果晋惠公不得到民众支持,又怎能杀死这么多大夫?晋国#-666aa;逃避祸患还来不及,谁能把君王赶走?”

原文翻译

(经)

(经)

十年春,王正月,公如齐。

十年春,周历正月,僖公去齐国。

狄灭温,温子奔卫。

#-666aa;灭亡温国,温国国君逃亡到卫国。

晋里克弑其君卓,及其大夫荀息。

晋里克杀害他的国君卓,及他们国家的大夫荀息。

夏,齐侯、许男伐北戎。

夏,齐桓公、许僖公攻打北戎。

晋杀其大夫里克。

晋国杀死他们的大夫里克。

秋七月。

秋七月。

冬,大雨雪。

冬,下大雪。

(传)

(传)

十年春,狄灭温,苏子无信也。苏子叛王即狄,又不能于狄,狄人伐之,王不救,故灭。苏子奔卫。

十年春,狄#-666aa;灭亡温国,这是因为苏子没有信义。苏子背叛周王投靠狄#-666aa;,又与狄#-666aa;关系不睦,狄人攻打他,周王不救援,所以灭亡。苏子逃亡到卫国。

夏四月,周公忌父、王子党会齐隰朋立晋侯。晋侯杀里克以说。将杀里克,公使谓之曰:“微子则不及此。虽然,子弑二君与一大夫,为子君者不亦难乎?”对曰:“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臣闻命矣。”伏剑而死。于是?郑聘于秦,且谢缓赂,故不及。

夏四月,周公忌父、王子#-666bb;会同齐隰朋拥立晋惠公为君。晋惠公杀死里克以表示讨恶。将要杀里克前,惠公派#-666aa;对他说:“没有你我就做不了国君。尽管如此,你杀害了二位国君及一位大夫,做你的君王不是太难了吗?”里克回答说:“没有前君遭废除,君王怎么能兴起?你若想加我以罪,还怕没有话说吗?臣子听到命令了。”以剑自杀而死。这时候?郑去秦国聘问,同时是为推迟割让国土给秦而表示歉意,所以没有和里克一起被杀。

晋侯改葬共大子。秋,狐突适下国,遇大子,大子使登,仆,而告之曰:“夷吾无礼,余得请于帝矣,将以晋畀秦,秦将祀余。”对曰:“臣闻之,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君祀无乃殄乎?且民何罪?失刑乏祀,君其图之。”君曰:“诺,吾将复请。七日新城西偏,将有巫者而见我焉。”许之,遂不见。及期而往,告之曰:“帝许我罚有罪矣,敝于韩。”

晋惠公改葬了#-666cc;太子。秋,狐突到曲沃去,恍惚中与太子申生相遇,申生让他登上车,驾驭车子,告诉他说:“夷吾无礼,我已经请求天帝并蒙同意了,将要把晋国交付给秦国,秦国将祭祀我。”狐突回答说:“臣子听说,#-666nn;不享用不是自己同族的祭品,#-666aa;民也不祭祀不是自己同族的#-666nn;。这样,您的祭祀不是要灭绝了么?再说#-666aa;民有什么罪?处罚不当又灭绝祭祀,您好好想一想。”申生说:“好吧,我将重新请求。七天后在新城的西边,我将凭依巫者以现形,可来见我。”狐突答应了,申生于是不见了。到了约定的日子狐突前往,巫者告诉他说:“上帝允许我惩罚有罪的#-666aa;了,让他在韩地大败。”

?郑之如秦也,言于秦伯曰:“吕甥、郤称、冀芮实为不从,若重问以召之,臣出晋君,君纳重耳,蔑不济矣。”

?郑到秦国去,对秦穆公说:“吕甥、郤称、郤芮是不同意给秦国土地的,如果您用重礼对他们进行慰问并召他们来秦,臣子把晋惠公赶走,君王让重耳回国为君,没有不成#-666ii;的。”

冬,秦伯使泠至报问,且召三子。郤芮曰:“币重而言甘,诱我也。”遂杀?郑、祁举及七舆大夫:左行共华、右行贾华、叔坚、骓歂、累虎、特宫、山祁,皆里、?之党也。?豹奔秦,言于秦伯曰:“晋侯背大主而忌小怨,民弗与也,伐之必出。”公曰:“失众,焉能杀。违祸,谁能出君。”

冬,秦穆公派遣泠至到晋国回聘,并且召请吕甥等三#-666aa;。郤芮说:“财礼重而说话甜,是在诱骗我们。”于是杀死?郑、祁举与七舆大夫:左行#-666cc;华、右行贾华、叔坚、骓歂、累虎、特宫、山祁,都是里克、?郑的同#-666bb;。?豹逃到秦国,对秦穆公说:“晋惠公背叛大主而忌恨小怨,#-666aa;民不支持他,如果攻打晋国,他一定会被赶走。”秦穆公说:“如果晋惠公不得到民众支持,又怎能杀死这么多大夫?晋国#-666aa;逃避祸患还来不及,谁能把君王赶走?”

扩展阅读

【注释】

十年:公元前650年。

事在去年,经列今年,杜注谓是讣告之期。

齐侯:齐桓公。许男:许僖公。北戎:山戎。

【注释】

苏子:温国君,以苏为氏。

叛王:事见庄公十九年。

【注释】

周公忌父:周卿士。王子#-666bb;:周大夫。晋侯:晋惠公。

以说:以不篡自解,示讨恶之意。

微:无。

伏剑:以剑自杀。

【注释】

#-666cc;大子:太子申生。

下国:曲沃。

遇大子:指仿佛如梦而见到太子。

仆:为其御。狐突本为太子御。

无礼:此无礼指夷吾时烝于献公次妃贾君。

畀:付。

歆:享。

殄:灭绝。

失刑:处罚不当。指因怒夷吾而迁延及#-666aa;民。

敝于韩:败于韩。韩指韩原,在今山西芮城县。晋惠公后于僖公十五年与秦战于韩,被俘。

【注释】

吕甥:姓瑕吕,名饴甥,字子金,晋大夫,食采于阴,故又称阴饴甥。郤称:郤芮同族,晋大夫。冀芮:即郤芮,食采于冀。不从:谓不同意割地与秦。

重问:下重聘。问,聘问的礼物。

蔑:无。

【注释】

泠至:秦大夫。

七舆大夫:侯伯七命,副车七乘,所以有七舆大夫之官。

?豹:?郑之子。

背大主:指背秦穆公,指不实行诺言割地。忌小怨:指忌里、?等#-666aa;

违祸:避祸。

下一篇:僖公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