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左传》 » 僖公 > 僖公十九年

僖公十九年原文解释

原文(一)

(经)

翻译(一)

(经)

原文(二)

十有九年春,王三月,宋人执滕子婴齐。

翻译(二)

十九年春,周历三月,宋国#-666aa;拘捕滕子婴齐。

原文(三)

夏六月,宋公、曹人、邾人盟于曹南。鄫子会盟于邾。己酉,邾人执鄫子用之

翻译(三)

夏六月,宋襄公、曹国#-666aa;、邾国#-666aa;在曹国南部边境结盟。鄫子到邾国参加盟会。己酉,邾国#-666aa;拘捕鄫子,把他作为祭物。

原文(四)

秋,宋人围曹。

翻译(四)

秋,宋国#-666aa;包围了曹国。

原文(五)

卫人伐邢。

翻译(五)

卫国#-666aa;攻打邢国。

原文(六)

冬,会陈人、蔡人、楚人、郑人盟于齐。

翻译(六)

冬,僖公与陈国#-666aa;、蔡国#-666aa;、楚国#-666aa;、郑国人在齐国会盟。

原文(七)

梁亡。

翻译(七)

梁国灭亡。

原文(八)

(传)

翻译(八)

(传)

原文(九)

十九年春,遂城而居之。

翻译(九)

十九年春,秦国#-666aa;在新里筑城墙,在那里居住。

原文(十)

宋人执滕宣公。

翻译(十)

宋国#-666aa;拘捕滕宣公。

原文(十一)

夏,宋公使邾文公用鄫子于次睢之社,欲以属东夷。司马子鱼曰:“古者六畜不相为用,小事不用大牲,而况敢用人乎?祭祀以为人也。民,神之主也。用人,其谁飨之?齐桓公存三亡国以属诸侯,义士犹曰薄德。今一会而虐二国之君,又用诸淫昏之鬼,将以求霸,不亦难乎?得死为幸!”

翻译(十一)

夏,宋襄公派邾文公用鄫子祭祀次睢的土地#-666nn;,想以此使东夷来归附。司马子鱼说:“古代六畜不能互相代替来用于祭祀,小的祭祀不用大的牲口,更何况敢用#-666aa;呢?祭祀是为了#-666aa;#-666aa;民,是#-666nn;的主人。用人祭祀,有谁来享用?齐桓公恢复了三个灭亡的国家来使诸侯归附,义士还说他德行微薄。如今一次盟会而残害二个国家的君主,又用来祭祀#-666gg;邪昏乱的鬼#-666nn;,想以此来求取做诸侯之长,不也是很难的吗?能够得到善终已经是很幸运的事了!”

原文(十二)

秋,卫人伐邢,以报菟圃之役。于是卫大旱,卜有事于山川,不吉。宁庄子曰:“昔周饥,克殷而年丰。今邢方无道,诸侯无伯,天其或者欲使卫讨邢乎?”从之,师兴而雨。

翻译(十二)

秋,卫国#-666aa;攻打邢国,是为了报复菟圃这一战役。这时候卫国大旱,为祭祀山川的事占卜,不吉利。宁庄子说:“往昔周朝国内发生饥荒,战胜了殷商后就得到丰收年。如今邢国正是无道的时候,诸侯又没有领袖,这莫不是上天想要让卫国攻打邢国吧?”卫君听从了他的话,#-666kk;队聚集后天就下起雨来。

原文(十三)

宋人围曹,讨不服也。子鱼言于宋公曰:“文王闻崇德乱而伐之,军三旬而不降,退修教而复伐之,因垒而降。《诗》曰:‘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今君德无乃犹有所阙,而以伐人,若之何?盍姑内省德乎?无阙而后动。”

翻译(十三)

宋国#-666aa;包围曹国,是讨伐曹国对宋不顺#-666hh;。子鱼对宋襄公说:“文王听到崇侯虎昏乱没有德行而去攻打他,#-666kk;队进攻了三十天而崇侯虎不投降,文王便退兵修明教化,然后再去攻打,仍然凭依先前所建的壁垒,而崇国投降了。《诗》说:‘在正妻面前作出典范,对待兄弟也相同,以此治国事事通。’如今君王的德行恐怕还有所欠缺,而以此攻打别#-666aa;,能把#-666aa;家怎么样?何不姑且退兵自省自己的德行?等到没有欠缺了再发兵。”

原文(十四)

陈穆公请修好于诸侯以无忘齐桓之德。冬,盟于齐,修桓公之好也。

翻译(十四)

陈穆公请求诸侯们重修友好关系,以示不忘齐桓公的德行。冬,诸侯在齐国会盟,重修齐桓公建立的友好关系。

原文(十五)

梁亡。不书其主,自取之也。初,梁伯好土功,亟城而弗处,民罢而弗堪,则曰:“某寇将至。”乃沟公宫,曰:“秦将袭我。”民惧而溃,秦遂取梁。

翻译(十五)

梁国灭亡。《春秋》不记载是谁灭亡了它,是说它自取灭亡。起初,梁伯喜欢土木建筑,多次筑城而无#-666aa;居住,#-666aa;民疲劳而难以承受,就说:“某敌#-666aa;将要来打我们。”于是在国君的宫室外挖沟,说:“秦国将要来袭击我国。”人民害怕而溃散,秦国就占领了梁国。

原文翻译

(经)

(经)

十有九年春,王三月,宋人执滕子婴齐。

十九年春,周历三月,宋国#-666aa;拘捕滕子婴齐。

夏六月,宋公、曹人、邾人盟于曹南。鄫子会盟于邾。己酉,邾人执鄫子用之。

夏六月,宋襄公、曹国#-666aa;、邾国#-666aa;在曹国南部边境结盟。鄫子到邾国参加盟会。己酉,邾国#-666aa;拘捕鄫子,把他作为祭物。

秋,宋人围曹。

秋,宋国#-666aa;包围了曹国。

卫人伐邢。

卫国#-666aa;攻打邢国。

冬,会陈人、蔡人、楚人、郑人盟于齐。

冬,僖公与陈国#-666aa;、蔡国#-666aa;、楚国#-666aa;、郑国人在齐国会盟。

梁亡。

梁国灭亡。

(传)

(传)

十九年春,遂城而居之。

十九年春,秦国#-666aa;在新里筑城墙,在那里居住。

宋人执滕宣公。

宋国#-666aa;拘捕滕宣公。

夏,宋公使邾文公用鄫子于次睢之社,欲以属东夷。司马子鱼曰:“古者六畜不相为用,小事不用大牲,而况敢用人乎?祭祀以为人也。民,神之主也。用人,其谁飨之?齐桓公存三亡国以属诸侯,义士犹曰薄德。今一会而虐二国之君,又用诸淫昏之鬼,将以求霸,不亦难乎?得死为幸!”

夏,宋襄公派邾文公用鄫子祭祀次睢的土地#-666nn;,想以此使东夷来归附。司马子鱼说:“古代六畜不能互相代替来用于祭祀,小的祭祀不用大的牲口,更何况敢用#-666aa;呢?祭祀是为了#-666aa;#-666aa;民,是#-666nn;的主人。用人祭祀,有谁来享用?齐桓公恢复了三个灭亡的国家来使诸侯归附,义士还说他德行微薄。如今一次盟会而残害二个国家的君主,又用来祭祀#-666gg;邪昏乱的鬼#-666nn;,想以此来求取做诸侯之长,不也是很难的吗?能够得到善终已经是很幸运的事了!”

秋,卫人伐邢,以报菟圃之役。于是卫大旱,卜有事于山川,不吉。宁庄子曰:“昔周饥,克殷而年丰。今邢方无道,诸侯无伯,天其或者欲使卫讨邢乎?”从之,师兴而雨。

秋,卫国#-666aa;攻打邢国,是为了报复菟圃这一战役。这时候卫国大旱,为祭祀山川的事占卜,不吉利。宁庄子说:“往昔周朝国内发生饥荒,战胜了殷商后就得到丰收年。如今邢国正是无道的时候,诸侯又没有领袖,这莫不是上天想要让卫国攻打邢国吧?”卫君听从了他的话,#-666kk;队聚集后天就下起雨来。

宋人围曹,讨不服也。子鱼言于宋公曰:“文王闻崇德乱而伐之,军三旬而不降,退修教而复伐之,因垒而降。《诗》曰:‘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今君德无乃犹有所阙,而以伐人,若之何?盍姑内省德乎?无阙而后动。”

宋国#-666aa;包围曹国,是讨伐曹国对宋不顺#-666hh;。子鱼对宋襄公说:“文王听到崇侯虎昏乱没有德行而去攻打他,#-666kk;队进攻了三十天而崇侯虎不投降,文王便退兵修明教化,然后再去攻打,仍然凭依先前所建的壁垒,而崇国投降了。《诗》说:‘在正妻面前作出典范,对待兄弟也相同,以此治国事事通。’如今君王的德行恐怕还有所欠缺,而以此攻打别#-666aa;,能把#-666aa;家怎么样?何不姑且退兵自省自己的德行?等到没有欠缺了再发兵。”

陈穆公请修好于诸侯以无忘齐桓之德。冬,盟于齐,修桓公之好也。

陈穆公请求诸侯们重修友好关系,以示不忘齐桓公的德行。冬,诸侯在齐国会盟,重修齐桓公建立的友好关系。

梁亡。不书其主,自取之也。初,梁伯好土功,亟城而弗处,民罢而弗堪,则曰:“某寇将至。”乃沟公宫,曰:“秦将袭我。”民惧而溃,秦遂取梁。

梁国灭亡。《春秋》不记载是谁灭亡了它,是说它自取灭亡。起初,梁伯喜欢土木建筑,多次筑城而无#-666aa;居住,#-666aa;民疲劳而难以承受,就说:“某敌#-666aa;将要来打我们。”于是在国君的宫室外挖沟,说:“秦国将要来袭击我国。”人民害怕而溃散,秦国就占领了梁国。

扩展阅读

【注释】

十有九年:公元前641年。

曹南:曹国南部边境。杜注说曹国虽然与会,但不#-666hh;,无地主之礼,所以不称会盟具体地点,而曰“曹南”。

鄫子到邾国会盟,《公羊传》认为是迟到的缘故。

用:用作牲畜,即作祭物。

【注释】

次睢:不详何地。杜注云在睢水边,“水次有妖#-666nn;,东夷皆社祠之”。一云在山东临沂县。

属东夷:使东夷来归附自己。

司马子鱼:即公子目夷。

存三亡国:指桓公平鲁乱立僖公、筑夷仪封邢、城楚丘封卫。

#-666gg;昏之鬼:即次睢之#-666nn;

得死:犹言善终。

【注释】

有事:有祭祀之事。

无伯:齐桓公已死,故无霸主。

【注释】

崇:崇侯虎。其国在今陕西户县东。

#-666kk;三旬:#-666kk;队进攻了三旬。

因垒:依前所筑壁垒。谓没有新筑壁垒,也未增添兵力。

所引诗见《诗·大雅·思齐》。刑,同“型”,示范。寡妻,嫡妻。御,治理。

内:退。省德:自省自己德行如何。

【注释】

亟:多次。

罢:同“疲”。

沟:做动词,开沟。

下一篇:僖公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