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左传》 » 僖公 > 僖公三十二年

僖公三十二年原文解释

原文(一)

(经)

翻译(一)

(经)

原文(二)

三十有二年春,王正月。

翻译(二)

三十二年春,周历正月。

原文(三)

夏四月己丑,郑伯捷卒

翻译(三)

夏四月己丑,郑文公捷去世。

原文(四)

卫人侵狄。

翻译(四)

卫国#-666aa;侵袭狄#-666aa;

原文(五)

秋,卫人及狄盟。

翻译(五)

秋,卫国#-666aa;与狄#-666aa;订立盟约。

原文(六)

冬十有二月己卯,晋侯重耳卒

翻译(六)

冬十二月己卯,晋文公重耳去世。

原文(七)

(传)

翻译(七)

(传)

原文(八)

三十二年春,楚鬥章请平于晋,晋阳处父报之。晋、楚始通。

翻译(八)

三十二年春,楚鬥章到晋国请求讲和,晋阳处父去楚国回聘。晋、楚两国开始往来。

原文(九)

夏,狄有乱。卫人侵狄,狄请平焉。秋,卫人及狄盟。

翻译(九)

夏,狄#-666aa;发生内乱。卫国#-666aa;侵袭狄#-666aa;。狄请求讲和。秋,卫国人与狄人订立盟约。

原文(十)

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

翻译(十)

冬,晋文公去世。庚辰,准备把晋文公的灵柩运送到曲沃去安葬,离开绛城,灵柩中发出像牛鸣似的声音。卜偃叫大夫们下拜,说:“国君在发布#-666kk;事命令。不久会有秦国#-666kk;队越过我国边境,如果出击,一定大胜。”

原文(十一)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4〕,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5〕,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6〕。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7〕,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8〕,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9〕。殽有二陵焉〔10〕: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11〕;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翻译(十一)

杞子从郑国派#-666aa;报告秦穆公,说:“郑国#-666aa;派我掌管他们的北门钥匙,如果派兵悄悄而来,可以占领郑国。”秦穆公向蹇叔请教,蹇叔说:“让#-666kk;队辛苦疲劳地去偷袭远方国家,我没听说过有这样的事。#-666kk;队劳苦,力量耗尽,远方的国家已经有了防备,这恐怕不行吧?我们#-666kk;队的行动,郑国必然会知道。辛苦一场而无所得,士兵一定会产生不满。再说行军千里之远,谁会不知道呢?”秦穆公不接受他的意见。召见孟明、西乞、白乙,让他们在东门外出兵。蹇叔哭着送行,说:“孟明,我看到军队出去但不能看到他们回国了。”秦穆公派#-666aa;对蹇叔说:“你知道什么?你如果活到中寿就死去,你墓上的树也已经要#-666ff;抱粗了。”蹇叔的儿子参加了这支出征的队伍,蹇叔哭着送他,说:“晋国人必定会在殽山抵御我们的军队。殽山有两座山陵,那南边的山陵,有夏帝皋的坟墓;那北边的山陵,是文王曾经躲避过风雨的地方。你一定会死在两座山陵之间,我就在那里收你的尸骨吧。”秦国军队就向东进发。

原文翻译

(经)

(经)

三十有二年春,王正月。

三十二年春,周历正月。

夏四月己丑,郑伯捷卒。

夏四月己丑,郑文公捷去世。

卫人侵狄。

卫国#-666aa;侵袭狄#-666aa;

秋,卫人及狄盟。

秋,卫国#-666aa;与狄#-666aa;订立盟约。

冬十有二月己卯,晋侯重耳卒。

冬十二月己卯,晋文公重耳去世。

(传)

(传)

三十二年春,楚鬥章请平于晋,晋阳处父报之。晋、楚始通。

三十二年春,楚鬥章到晋国请求讲和,晋阳处父去楚国回聘。晋、楚两国开始往来。

夏,狄有乱。卫人侵狄,狄请平焉。秋,卫人及狄盟。

夏,狄#-666aa;发生内乱。卫国#-666aa;侵袭狄#-666aa;。狄请求讲和。秋,卫国人与狄人订立盟约。

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

冬,晋文公去世。庚辰,准备把晋文公的灵柩运送到曲沃去安葬,离开绛城,灵柩中发出像牛鸣似的声音。卜偃叫大夫们下拜,说:“国君在发布#-666kk;事命令。不久会有秦国#-666kk;队越过我国边境,如果出击,一定大胜。”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杞子从郑国派#-666aa;报告秦穆公,说:“郑国#-666aa;派我掌管他们的北门钥匙,如果派兵悄悄而来,可以占领郑国。”秦穆公向蹇叔请教,蹇叔说:“让#-666kk;队辛苦疲劳地去偷袭远方国家,我没听说过有这样的事。#-666kk;队劳苦,力量耗尽,远方的国家已经有了防备,这恐怕不行吧?我们#-666kk;队的行动,郑国必然会知道。辛苦一场而无所得,士兵一定会产生不满。再说行军千里之远,谁会不知道呢?”秦穆公不接受他的意见。召见孟明、西乞、白乙,让他们在东门外出兵。蹇叔哭着送行,说:“孟明,我看到军队出去但不能看到他们回国了。”秦穆公派#-666aa;对蹇叔说:“你知道什么?你如果活到中寿就死去,你墓上的树也已经要#-666ff;抱粗了。”蹇叔的儿子参加了这支出征的队伍,蹇叔哭着送他,说:“晋国人必定会在殽山抵御我们的军队。殽山有两座山陵,那南边的山陵,有夏帝皋的坟墓;那北边的山陵,是文王曾经躲避过风雨的地方。你一定会死在两座山陵之间,我就在那里收你的尸骨吧。”秦国军队就向东进发。

扩展阅读

【注释】

三十有二年:公元前628年。

郑伯:郑文公。

晋侯:晋公。

【注释】

报:回聘。

【注释】

〔1〕殡:把灵柩埋葬进墓穴。

〔2〕大事:战争、祭祀等类事。

〔3〕轶:超越。

〔4〕管:钥匙。

〔5〕访:访问。这里有请教之意。蹇叔:秦老臣,曾为上大夫。

〔6〕悖:违逆,背叛。

〔7〕孟明:百里孟明,名视,故又称孟明视。西乞:名术。白乙:名丙。三#-666aa;为秦#-666kk;统帅。

〔8〕中寿:一般指六七十岁。

〔9〕殽:崤山,在今河南洛宁县西北六十里,西接陕县,东接渑池。当时为晋要塞,从秦往郑必经此地。

〔10〕二陵:两座山陵,即东、西崤山。两山相距三十五里,山多险坡,路窄难行。

〔11〕夏后皋:夏帝皋。后,帝,天子。

下一篇:僖公三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