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二年原文解释
原文(一)
(经)
翻译(一)
(经)
原文(二)
二年春①,王二月甲子,晋侯及秦师战于彭衙②,秦师败绩。
翻译(二)
二年春,周历二月甲子,晋襄公与秦国#-666kk;队在彭衙交战,秦#-666kk;大败。
原文(三)
丁丑,作僖公主。
翻译(三)
丁丑,制作僖公#-666nn;主。
原文(四)
三月乙巳,及晋处父盟。
翻译(四)
三月乙巳,与晋处父订立盟约。
原文(五)
夏六月,公孙敖会宋公、陈侯、郑伯、晋士縠③,盟于垂陇④。
翻译(五)
夏六月,公孙敖与宋成公、陈#-666cc;公、郑穆公、晋士縠相会,在垂陇结盟。
原文(六)
自十有二月不雨,至于秋七月。
翻译(六)
从十二月起至秋七月,没有下雨。
原文(七)
八月丁卯,大事于大庙⑤,跻僖公⑥。
翻译(七)
八月丁卯,在太庙举行祭祀,升僖公位。
原文(八)
冬、晋人、宋人、陈人、郑人伐秦。
翻译(八)
冬,晋国#-666aa;、宋国#-666aa;、陈国#-666aa;、郑国人攻打秦国。
原文(九)
公子遂如齐纳币⑦。
翻译(九)
公子遂去齐国送聘礼。
原文(十)
(传)
翻译(十)
(传)
原文(十一)
二年春,秦孟明视帅师伐晋,以报殽之役。二月,晋侯御之。先且居将中军,赵衰佐之。王官无地御戎①,狐鞫居为右②。甲子,及秦师战于彭衙。秦师败绩。晋人谓秦“拜赐之师”③。
翻译(十一)
二年春,秦孟明视率领#-666kk;队攻打晋国,以报复殽山战役。二月,晋襄公抵御秦#-666kk;。先且居率领中#-666kk;,赵衰辅佐他。王官无地驾驭战车,狐鞫居任车右。甲子,与秦军在彭衙交战。秦军大败。晋国#-666aa;称秦国这是“拜谢恩赐的军队”。
原文(十二)
战于殽也,晋梁弘御戎,莱驹为右。战之明日,晋襄公缚秦囚,使莱驹以戈斩之。囚呼,莱驹失戈,狼瞫取戈以斩囚,禽之以从公乘①,遂以为右。箕之役,先轸黜之而立续简伯。狼瞫怒。其友曰:“盍死之?”瞫曰:“吾未获死所。”其友曰:“吾与女为难②。”瞫曰:“《周志》有之③:‘勇则害上④,不登于明堂⑤。’死而不义,非勇也。共用之谓勇⑥。吾以勇求右,无勇而黜,亦其所也⑦。谓上不我知⑧,黜而宜,乃知我矣。子姑待之。”及彭衙,既陈,以其属驰秦师,死焉。晋师从之,大败秦师。君子谓:“狼瞫于是乎君子。诗曰:‘君子如怒,乱庶遄沮⑨。’又曰:‘王赫斯怒,爰整其旅⑩。’怒不作乱,而以从师,可谓君子矣。”
翻译(十二)
在殽山作战的时候,晋梁弘为晋襄公驾驭战车,莱驹为车右。交战的第二天,晋襄公捆绑秦国的俘虏,命莱驹用戈砍去他的头。俘虏大叫,莱驹吓得把戈掉在地上,狼瞫捡起戈砍杀了俘虏,抓住莱驹追上襄公的战车,晋襄公就让他做车右。箕地战役,先轸罢免狼瞫而以续简伯为车右。狼瞫发怒。他的朋友说:“何不去死?”狼瞫说:“我没有找到死的场所。”他的朋友说:“我和你一起发难。”狼瞫说:“《周志》上有这么句话:‘勇敢而如果杀害上级,死后不能入明堂配享。’死而不#-666ff;乎道义,不是勇敢。为国家而死叫做勇敢。我因为勇敢而得做车右,没有勇敢而被罢免,也是恰当的。如果说上级不了解我,但罢免得恰当,也就是了解我了。你姑且等着吧。”到彭衙之战,#-666kk;队已经摆好阵势,狼瞫率领他的部下冲进秦#-666kk;,战死。晋国#-666kk;队跟着他攻击,把秦军打得大败。君子说:“狼瞫这样做可称得上是君子。《诗》说:‘君子如果发怒,动乱差不多很快会被遏止。’又说:‘文王赫然发怒,于是整顿好他的队伍。’发怒而不作乱,反而跟着军队作战,可以说是君子了。”
原文(十三)
秦伯犹用孟明。孟明增修国政,重施于民。赵成子言于诸大夫曰①:“秦师又至,将必辟之。惧而增德,不可当也。诗曰:‘毋念尔祖,聿修厥德②。’孟明念之矣。念德不怠,其可敌乎?”
翻译(十三)
秦穆公仍然任用孟明。孟明进一步修明国政,给#-666aa;民以优厚的恩惠。赵衰对各位大夫说:“秦国#-666kk;队再来的话,一定要避让它。由于心中有戒惧而更加修养德行,这样的#-666aa;是不能抵挡的。《诗》说:‘追念你的祖先,修明他的德行。’孟明想到这个道理了。想到德行而不懈怠,怎么能抵挡呢?”
原文(十四)
丁丑,作僖公主,书,不时也。
翻译(十四)
丁丑,制作僖公#-666nn;主。《春秋》记载,是由于制作不及时。
原文(十五)
晋人以公不朝来讨。公如晋。夏四月己巳,晋人使阳处父盟公以耻之。书曰:“及晋处父盟。”以厌之也①。适晋不书,讳之也。公未至,六月,穆伯会诸侯及晋司空士縠盟于垂陇,晋讨卫故也。书士縠,堪其事也②。陈侯为卫请成于晋,执孔达以说。
翻译(十五)
晋国#-666aa;因为文公没去朝见而向我国问罪。文公去晋国。夏四月己巳,晋国#-666aa;让阳处父与文公订立盟约来羞辱文公。《春秋》说:“与晋处父订立盟约。”是表示憎恶的意思。去晋国没作记载,这是为了避讳。文公没有回到鲁国,六月,穆伯与诸侯及晋司空士縠相会,在垂陇结盟,这是因为晋国讨伐卫国的缘故。《春秋》记载称呼“士縠”,是因为认为他能胜任此事。陈#-666cc;公为卫国向晋国求和,拘捕了孔达以讨好晋国。
原文(十六)
秋八月丁卯,大事于大庙,跻僖公,逆祀也①。于是夏父弗忌为宗伯②,尊僖公,且明见曰:“吾见新鬼大,故鬼小。先大后小,顺也。跻圣贤③,明也。明、顺,礼也。”
翻译(十六)
秋八月丁卯,在太庙举行祭祀,升僖公位,这是不依顺序祭祀。这时夏父弗忌为宗伯,他尊崇僖公,而且宣布他所见到的说:“我见到新鬼大,旧鬼小。先大后小,这是顺序。把圣贤升位,这是明智。明智、有顺序,是#-666ff;乎礼的。”
原文(十七)
君子以为失礼。礼无不顺。祀,国之大事也,而逆之,可谓礼乎?子虽齐圣〔1〕,不先父食久矣〔2〕。故禹不先鲧〔3〕,汤不先契〔4〕,文、武不先不窋〔5〕。宋祖帝乙〔6〕,郑祖厉王〔7〕,犹上祖也〔8〕。是以《鲁颂》曰:“春秋匪解,享祀不忒,皇皇后帝,皇祖后稷〔9〕。”君子曰礼,谓其后稷亲而先帝也。《诗》曰:“问我诸姑,遂及伯姊〔10〕。”君子曰礼,谓其姊亲而先姑也。仲尼曰:“臧文仲,其不仁者三,不知者三。下展禽〔11〕,废六关〔12〕,妾织蒲〔13〕,三不仁也。作虚器〔14〕,纵逆祀,祀爰居〔15〕,三不知也。”
翻译(十七)
君子认为这是失礼。礼是没有不#-666ff;顺序的。祭祀,是国家的大事,却不依顺序,能够称得上#-666ff;乎礼吗?儿子即使是聪明圣贤,不能在父亲之前享受祭祀,这规矩奉行已经很长远了。所以禹不能排在鲧前面,汤不能排在契前面,文王、武王不能排在不窋前面。宋国以帝乙为始祖,郑国以厉王为始祖,这都是对祖宗的尊尚。因此《鲁颂》说:“四时致祭不懈怠,玉帛牺牲无差错。光明的天帝,先祖后稷#-666nn;灵通。”君子说这#-666ff;乎礼,说的是后稷虽然亲近但以天帝为先。《诗》说:“问候我的姑母们,于是又问候各位姊姊。”君子说这合乎礼,说的是姐姐虽然亲近,但以姑母为先。孔子说:“臧文仲,他做过不仁爱的事三件,不明智的事三件。使展禽屈在下位,废弃六关,妾织蒲席卖钱,这是三件不仁爱的事。私养大蔡之龟,放纵不合顺序的祭祀,祭祀爰居,这是三件不明智的事。”
原文(十八)
冬,晋先且居、宋公子成、陈辕选、郑公子归生伐秦①,取汪②,及彭衙而还,以报彭衙之役。卿不书③,为穆公故,尊秦也,谓之崇德。
翻译(十八)
冬,晋先且居、宋公子成、陈辕选、郑公子归生攻打秦国,占领汪地,到达彭衙后回兵,以报复彭衙战役。卿领兵而《春秋》不记载他们的名字,是为了秦穆公的原因,对秦表示尊敬,这叫做尊崇德行。
原文(十九)
襄仲如齐纳币,礼也。凡君即位,好舅甥①,修昏姻,娶元妃以奉粢盛②,孝也。孝,礼之始也。
翻译(十九)
襄仲去齐国送聘礼,这是#-666ff;乎礼的。凡是国君即位,通好舅甥之国,办理婚姻之事,娶元妃夫#-666aa;襄助祭祀,这是孝。孝,是礼的开端。
原文 | 翻译 |
(经) | (经) |
二年春,王二月甲子,晋侯及秦师战于彭衙,秦师败绩。 | 二年春,周历二月甲子,晋襄公与秦国#-666kk;队在彭衙交战,秦#-666kk;大败。 |
丁丑,作僖公主。 | 丁丑,制作僖公#-666nn;主。 |
三月乙巳,及晋处父盟。 | 三月乙巳,与晋处父订立盟约。 |
夏六月,公孙敖会宋公、陈侯、郑伯、晋士縠,盟于垂陇。 | 夏六月,公孙敖与宋成公、陈#-666cc;公、郑穆公、晋士縠相会,在垂陇结盟。 |
自十有二月不雨,至于秋七月。 | 从十二月起至秋七月,没有下雨。 |
八月丁卯,大事于大庙,跻僖公。 | 八月丁卯,在太庙举行祭祀,升僖公位。 |
冬、晋人、宋人、陈人、郑人伐秦。 | 冬,晋国#-666aa;、宋国#-666aa;、陈国#-666aa;、郑国人攻打秦国。 |
公子遂如齐纳币。 | 公子遂去齐国送聘礼。 |
(传) | (传) |
二年春,秦孟明视帅师伐晋,以报殽之役。二月,晋侯御之。先且居将中军,赵衰佐之。王官无地御戎,狐鞫居为右。甲子,及秦师战于彭衙。秦师败绩。晋人谓秦“拜赐之师”。 | 二年春,秦孟明视率领#-666kk;队攻打晋国,以报复殽山战役。二月,晋襄公抵御秦#-666kk;。先且居率领中#-666kk;,赵衰辅佐他。王官无地驾驭战车,狐鞫居任车右。甲子,与秦军在彭衙交战。秦军大败。晋国#-666aa;称秦国这是“拜谢恩赐的军队”。 |
战于殽也,晋梁弘御戎,莱驹为右。战之明日,晋襄公缚秦囚,使莱驹以戈斩之。囚呼,莱驹失戈,狼瞫取戈以斩囚,禽之以从公乘,遂以为右。箕之役,先轸黜之而立续简伯。狼瞫怒。其友曰:“盍死之?”瞫曰:“吾未获死所。”其友曰:“吾与女为难。”瞫曰:“《周志》有之:‘勇则害上,不登于明堂。’死而不义,非勇也。共用之谓勇。吾以勇求右,无勇而黜,亦其所也。谓上不我知,黜而宜,乃知我矣。子姑待之。”及彭衙,既陈,以其属驰秦师,死焉。晋师从之,大败秦师。君子谓:“狼瞫于是乎君子。诗曰:‘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又曰:‘王赫斯怒,爰整其旅。’怒不作乱,而以从师,可谓君子矣。” | 在殽山作战的时候,晋梁弘为晋襄公驾驭战车,莱驹为车右。交战的第二天,晋襄公捆绑秦国的俘虏,命莱驹用戈砍去他的头。俘虏大叫,莱驹吓得把戈掉在地上,狼瞫捡起戈砍杀了俘虏,抓住莱驹追上襄公的战车,晋襄公就让他做车右。箕地战役,先轸罢免狼瞫而以续简伯为车右。狼瞫发怒。他的朋友说:“何不去死?”狼瞫说:“我没有找到死的场所。”他的朋友说:“我和你一起发难。”狼瞫说:“《周志》上有这么句话:‘勇敢而如果杀害上级,死后不能入明堂配享。’死而不#-666ff;乎道义,不是勇敢。为国家而死叫做勇敢。我因为勇敢而得做车右,没有勇敢而被罢免,也是恰当的。如果说上级不了解我,但罢免得恰当,也就是了解我了。你姑且等着吧。”到彭衙之战,#-666kk;队已经摆好阵势,狼瞫率领他的部下冲进秦#-666kk;,战死。晋国#-666kk;队跟着他攻击,把秦军打得大败。君子说:“狼瞫这样做可称得上是君子。《诗》说:‘君子如果发怒,动乱差不多很快会被遏止。’又说:‘文王赫然发怒,于是整顿好他的队伍。’发怒而不作乱,反而跟着军队作战,可以说是君子了。” |
秦伯犹用孟明。孟明增修国政,重施于民。赵成子言于诸大夫曰:“秦师又至,将必辟之。惧而增德,不可当也。诗曰:‘毋念尔祖,聿修厥德。’孟明念之矣。念德不怠,其可敌乎?” | 秦穆公仍然任用孟明。孟明进一步修明国政,给#-666aa;民以优厚的恩惠。赵衰对各位大夫说:“秦国#-666kk;队再来的话,一定要避让它。由于心中有戒惧而更加修养德行,这样的#-666aa;是不能抵挡的。《诗》说:‘追念你的祖先,修明他的德行。’孟明想到这个道理了。想到德行而不懈怠,怎么能抵挡呢?” |
丁丑,作僖公主,书,不时也。 | 丁丑,制作僖公#-666nn;主。《春秋》记载,是由于制作不及时。 |
晋人以公不朝来讨。公如晋。夏四月己巳,晋人使阳处父盟公以耻之。书曰:“及晋处父盟。”以厌之也。适晋不书,讳之也。公未至,六月,穆伯会诸侯及晋司空士縠盟于垂陇,晋讨卫故也。书士縠,堪其事也。陈侯为卫请成于晋,执孔达以说。 | 晋国#-666aa;因为文公没去朝见而向我国问罪。文公去晋国。夏四月己巳,晋国#-666aa;让阳处父与文公订立盟约来羞辱文公。《春秋》说:“与晋处父订立盟约。”是表示憎恶的意思。去晋国没作记载,这是为了避讳。文公没有回到鲁国,六月,穆伯与诸侯及晋司空士縠相会,在垂陇结盟,这是因为晋国讨伐卫国的缘故。《春秋》记载称呼“士縠”,是因为认为他能胜任此事。陈#-666cc;公为卫国向晋国求和,拘捕了孔达以讨好晋国。 |
秋八月丁卯,大事于大庙,跻僖公,逆祀也。于是夏父弗忌为宗伯,尊僖公,且明见曰:“吾见新鬼大,故鬼小。先大后小,顺也。跻圣贤,明也。明、顺,礼也。” | 秋八月丁卯,在太庙举行祭祀,升僖公位,这是不依顺序祭祀。这时夏父弗忌为宗伯,他尊崇僖公,而且宣布他所见到的说:“我见到新鬼大,旧鬼小。先大后小,这是顺序。把圣贤升位,这是明智。明智、有顺序,是#-666ff;乎礼的。” |
君子以为失礼。礼无不顺。祀,国之大事也,而逆之,可谓礼乎?子虽齐圣,不先父食久矣。故禹不先鲧,汤不先契,文、武不先不窋。宋祖帝乙,郑祖厉王,犹上祖也。是以《鲁颂》曰:“春秋匪解,享祀不忒,皇皇后帝,皇祖后稷。”君子曰礼,谓其后稷亲而先帝也。《诗》曰:“问我诸姑,遂及伯姊。”君子曰礼,谓其姊亲而先姑也。仲尼曰:“臧文仲,其不仁者三,不知者三。下展禽,废六关,妾织蒲,三不仁也。作虚器,纵逆祀,祀爰居,三不知也。” | 君子认为这是失礼。礼是没有不#-666ff;顺序的。祭祀,是国家的大事,却不依顺序,能够称得上#-666ff;乎礼吗?儿子即使是聪明圣贤,不能在父亲之前享受祭祀,这规矩奉行已经很长远了。所以禹不能排在鲧前面,汤不能排在契前面,文王、武王不能排在不窋前面。宋国以帝乙为始祖,郑国以厉王为始祖,这都是对祖宗的尊尚。因此《鲁颂》说:“四时致祭不懈怠,玉帛牺牲无差错。光明的天帝,先祖后稷#-666nn;灵通。”君子说这#-666ff;乎礼,说的是后稷虽然亲近但以天帝为先。《诗》说:“问候我的姑母们,于是又问候各位姊姊。”君子说这合乎礼,说的是姐姐虽然亲近,但以姑母为先。孔子说:“臧文仲,他做过不仁爱的事三件,不明智的事三件。使展禽屈在下位,废弃六关,妾织蒲席卖钱,这是三件不仁爱的事。私养大蔡之龟,放纵不合顺序的祭祀,祭祀爰居,这是三件不明智的事。” |
冬,晋先且居、宋公子成、陈辕选、郑公子归生伐秦,取汪,及彭衙而还,以报彭衙之役。卿不书,为穆公故,尊秦也,谓之崇德。 | 冬,晋先且居、宋公子成、陈辕选、郑公子归生攻打秦国,占领汪地,到达彭衙后回兵,以报复彭衙战役。卿领兵而《春秋》不记载他们的名字,是为了秦穆公的原因,对秦表示尊敬,这叫做尊崇德行。 |
襄仲如齐纳币,礼也。凡君即位,好舅甥,修昏姻,娶元妃以奉粢盛,孝也。孝,礼之始也。 | 襄仲去齐国送聘礼,这是#-666ff;乎礼的。凡是国君即位,通好舅甥之国,办理婚姻之事,娶元妃夫#-666aa;襄助祭祀,这是孝。孝,是礼的开端。 |
扩展阅读
【注释】
①二年:公元前625年。
②晋侯:晋襄公。彭衙:秦邑,在今陕西白水县东北。
③宋公:宋成公。陈侯:陈#-666cc;公。郑伯:郑穆公。
④垂陇:郑地,在今河南荥阳县东北。
⑤大事:祭祀之事。
⑥跻僖公:升僖公。僖公与闵公为兄弟,此升僖公位于闵公之上。
⑦纳币:送聘礼。币,帛。
【注释】
①王官无地:晋大夫。王官为采邑。
②狐鞫居:狐偃族#-666aa;,食邑于续,故又称续简伯、续鞫居。
③拜赐之师:孟明回国时有“三年将拜君赐”语,故以此讽刺。
【注释】
①禽之:指擒莱驹。
②与女为难:与你一起发难。指杀死先轸。
③周志:周书。此引语见今《逸周书·大匡篇》。
④则:如果。
⑤明堂:太庙行礼处。不登于明堂,谓死后不能入明堂配享。
⑥#-666cc;用:死于国用。
⑦亦其所:恰当。如犯上是无勇,那么遭黜便为恰当。
⑧上:指先轸。
⑨所引诗见《诗·小雅·巧言》。遄,疾。沮,止。
⑩所引诗见《大雅·皇矣》。赫斯,即赫然,怒貌。爰,于是。
【注释】
①赵成子:赵衰。
②所引诗见《诗·大雅·文王》,毋、聿都是语首助词。
【注释】
①厌:憎恶。
②堪:能胜任。
【注释】
①逆祀:不依顺序祭祀。
②夏父弗忌:鲁大夫。宗伯:掌礼之官。
③圣贤:此指僖公。
【注释】
〔1〕齐圣:聪明圣哲。
〔2〕不先父食:子不先父食,譬喻后立之君之位不能在先立之君之上。
〔3〕鲧:禹之父。
〔4〕契:汤的十三世祖。
〔5〕不窋:弃(后稷)之子,周武王十四世祖。
〔6〕帝乙:微子父。宋始封于微子。
〔7〕厉王:郑桓公父。郑始封于桓公。
〔8〕上:同“尚”。
〔9〕引诗见《诗·鲁颂·閟宫》。解,懈。忒,差误。皇皇后帝,上天。
〔10〕所引诗见《诗·邶风·泉水》。姑,父之姊妹。
〔11〕展禽:即柳下惠。下展禽,使展禽居下位。
〔12〕废六关:杜注谓废弃塞关、阳关等六关,“所以#-666mm;绝末游,而废之”。
〔13〕妾织蒲:妾织蒲席,言卖之而与民争利。
〔14〕作虚器:指私蓄大蔡之龟,作室以居之。有其器而无其位,所以称“虚器”。
〔15〕祀爰居:爰居为海鸟,曾止于鲁东门外三日,臧文仲令#-666aa;祭之。
【注释】
①公子成:宋庄公之子。辕选:或云为辕涛涂之后。公子归生:字子家。或云郑灵公之弟。
②汪:当近彭衙,在今陕西白水县附近。
③卿:上述各国主将皆各国之卿。卿伐#-666aa;国,依例当书。
【注释】
①好舅甥:通好舅甥之国。齐、鲁世为婚姻。
②元妃:初配夫#-666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