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三年原文解释
原文(一)
(经)
翻译(一)
(经)
原文(二)
三年春①,王正月,叔孙得臣会晋人、宋人、陈人、卫人、郑人伐沈②。沈溃。
翻译(二)
三年春,周历正月,叔孙得臣会#-666ff;晋、宋、陈、卫、郑诸国#-666aa;攻打沈国。沈国#-666aa;民溃散。
原文(三)
夏五月,王子虎卒③。
翻译(三)
夏五月,王子虎去世。
原文(四)
秦人伐晋。
翻译(四)
秦国#-666aa;攻打晋国。
原文(五)
秋,楚人围江④。
翻译(五)
秋,楚国#-666aa;包围江国。
原文(六)
雨螽于宋⑤。
翻译(六)
蝗虫像下雨般坠落在宋国。
原文(七)
冬,公如晋。十有二月己巳,公及晋侯盟。
翻译(七)
冬,文公去晋国。十二月己巳,文公与晋襄公订立盟约。
原文(八)
晋阳处父帅师伐楚以救江。
翻译(八)
晋阳处父率领#-666kk;队攻打楚国来救援江国。
原文(九)
(传)
翻译(九)
(传)
原文(十)
三年春,庄叔会诸侯之师伐沈①,以其服于楚也。沈溃。凡民逃其上曰溃,在上曰逃。
翻译(十)
三年春,庄叔会#-666ff;诸侯的#-666kk;队攻打沈国,是因为沈国顺#-666hh;楚国。沈国#-666aa;民溃散。凡是#-666aa;民逃离他们的君主称溃散,君王逃离称逃。
原文(十一)
卫侯如陈,拜晋成也。
翻译(十一)
卫成公去陈国,答谢陈调停与晋言和。
原文(十二)
夏四月乙亥,王叔文公卒,来赴,吊如同盟②,礼也。
翻译(十二)
夏四月乙亥,王叔文公去世,发来讣告,如同吊唁同盟诸侯一样去吊唁,这是#-666ff;乎礼的。
原文(十三)
秦伯伐晋,济河焚舟①,取王官②,及郊。晋人不出,遂自茅津济③,封殽尸而还④。遂霸西戎,用孟明也。
翻译(十三)
秦穆公攻打晋国,渡过黄河,烧毁了渡船,占领了王官,到达晋国郊外。晋#-666aa;不出战。秦#-666kk;就从茅津渡河,给殽山战役中死亡的将士堆土作坟树立标记,然后回国。秦穆公于是成为西戎霸主,这是由于他任用孟明。
原文(十四)
君子是以知秦穆公之为君也,举人之周也,与人之壹也⑤;孟明之臣也,其不解也⑥,能惧思也;子桑之忠也⑦,其知人也,能举善也。《诗》曰“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⑧,秦穆有焉。“夙夜匪解,以事一人”⑨,孟明有焉。“诒厥孙谋,以燕翼子”⑩,子桑有焉。
翻译(十四)
君子由此知道,秦穆公作为国君,选拔#-666aa;才考虑全面,对待别#-666aa;,一心一意;孟明作为臣子,努力不懈怠,能够心存戒惧,认真思考;子桑心存忠诚,他了解别#-666aa;,能够推荐贤良。《诗》说“采集白蒿在何方?在那水池和水塘。什么地方要用它?公侯祭祀典礼上”,秦穆公就是这样的。“早晚工作不松懈,全心全意事奉一个人”,孟明就是这样的。“留下安民好谋略,保护子孙把福享”,子桑就是这样的。
原文(十五)
秋,雨螽于宋,队而死也①。
翻译(十五)
秋,蝗虫像下雨般落在宋国,这是死后掉下来的。
原文(十六)
楚师围江。晋先仆伐楚以救江。冬,晋以江故告于周。王叔桓公、晋阳处父伐楚以救江②,门于方城,遇息公子朱而还③。
翻译(十六)
楚国#-666kk;队包围江国。晋先仆攻打楚国用以救援江国。冬,晋国把江国的事报告周襄王,周襄王派王叔桓公与晋阳处父攻打楚国用以救援江国。攻打方城的城门,碰到了楚息公子朱然后回国。
原文(十七)
晋人惧其无礼于公也①,请改盟。公如晋,及晋侯盟。晋侯飨公,赋《菁菁者莪》②。庄叔以公降③,拜,曰:“小国受命于大国,敢不慎仪。君贶之以大礼④,何乐如之。抑小国之乐,大国之惠也。”晋侯降,辞,登,成拜。公赋《嘉乐》⑤。
翻译(十七)
晋国#-666aa;畏惧曾对文公无礼,请求改订盟约。文公去晋国,与晋襄公订立盟约。晋襄公设飨礼招待文公,赋《菁菁者莪》这首诗。庄叔让文公下阶,跪拜,说:“小国接受大国的命令,怎不敢对礼仪不慎重?君王赐我以大礼,还有什么快乐能比得上?小国的快乐,是大国的恩赐。”晋襄公下阶,辞谢,上阶,完成拜礼。文公赋《嘉乐》。
原文 | 翻译 |
(经) | (经) |
三年春,王正月,叔孙得臣会晋人、宋人、陈人、卫人、郑人伐沈。沈溃。 | 三年春,周历正月,叔孙得臣会#-666ff;晋、宋、陈、卫、郑诸国#-666aa;攻打沈国。沈国#-666aa;民溃散。 |
夏五月,王子虎卒。 | 夏五月,王子虎去世。 |
秦人伐晋。 | 秦国#-666aa;攻打晋国。 |
秋,楚人围江。 | 秋,楚国#-666aa;包围江国。 |
雨螽于宋。 | 蝗虫像下雨般坠落在宋国。 |
冬,公如晋。十有二月己巳,公及晋侯盟。 | 冬,文公去晋国。十二月己巳,文公与晋襄公订立盟约。 |
晋阳处父帅师伐楚以救江。 | 晋阳处父率领#-666kk;队攻打楚国来救援江国。 |
(传) | (传) |
三年春,庄叔会诸侯之师伐沈,以其服于楚也。沈溃。凡民逃其上曰溃,在上曰逃。 | 三年春,庄叔会#-666ff;诸侯的#-666kk;队攻打沈国,是因为沈国顺#-666hh;楚国。沈国#-666aa;民溃散。凡是#-666aa;民逃离他们的君主称溃散,君王逃离称逃。 |
卫侯如陈,拜晋成也。 | 卫成公去陈国,答谢陈调停与晋言和。 |
夏四月乙亥,王叔文公卒,来赴,吊如同盟,礼也。 | 夏四月乙亥,王叔文公去世,发来讣告,如同吊唁同盟诸侯一样去吊唁,这是#-666ff;乎礼的。 |
秦伯伐晋,济河焚舟,取王官,及郊。晋人不出,遂自茅津济,封殽尸而还。遂霸西戎,用孟明也。 | 秦穆公攻打晋国,渡过黄河,烧毁了渡船,占领了王官,到达晋国郊外。晋#-666aa;不出战。秦#-666kk;就从茅津渡河,给殽山战役中死亡的将士堆土作坟树立标记,然后回国。秦穆公于是成为西戎霸主,这是由于他任用孟明。 |
君子是以知秦穆公之为君也,举人之周也,与人之壹也;孟明之臣也,其不解也,能惧思也;子桑之忠也,其知人也,能举善也。《诗》曰“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秦穆有焉。“夙夜匪解,以事一人”,孟明有焉。“诒厥孙谋,以燕翼子”,子桑有焉。 | 君子由此知道,秦穆公作为国君,选拔#-666aa;才考虑全面,对待别#-666aa;,一心一意;孟明作为臣子,努力不懈怠,能够心存戒惧,认真思考;子桑心存忠诚,他了解别#-666aa;,能够推荐贤良。《诗》说“采集白蒿在何方?在那水池和水塘。什么地方要用它?公侯祭祀典礼上”,秦穆公就是这样的。“早晚工作不松懈,全心全意事奉一个人”,孟明就是这样的。“留下安民好谋略,保护子孙把福享”,子桑就是这样的。 |
秋,雨螽于宋,队而死也。 | 秋,蝗虫像下雨般落在宋国,这是死后掉下来的。 |
楚师围江。晋先仆伐楚以救江。冬,晋以江故告于周。王叔桓公、晋阳处父伐楚以救江,门于方城,遇息公子朱而还。 | 楚国#-666kk;队包围江国。晋先仆攻打楚国用以救援江国。冬,晋国把江国的事报告周襄王,周襄王派王叔桓公与晋阳处父攻打楚国用以救援江国。攻打方城的城门,碰到了楚息公子朱然后回国。 |
晋人惧其无礼于公也,请改盟。公如晋,及晋侯盟。晋侯飨公,赋《菁菁者莪》。庄叔以公降,拜,曰:“小国受命于大国,敢不慎仪。君贶之以大礼,何乐如之。抑小国之乐,大国之惠也。”晋侯降,辞,登,成拜。公赋《嘉乐》。 | 晋国#-666aa;畏惧曾对文公无礼,请求改订盟约。文公去晋国,与晋襄公订立盟约。晋襄公设飨礼招待文公,赋《菁菁者莪》这首诗。庄叔让文公下阶,跪拜,说:“小国接受大国的命令,怎不敢对礼仪不慎重?君王赐我以大礼,还有什么快乐能比得上?小国的快乐,是大国的恩赐。”晋襄公下阶,辞谢,上阶,完成拜礼。文公赋《嘉乐》。 |
扩展阅读
【注释】
①三年:公元前624年。
②沈:国名,地在今安徽阜阳市西北。
③王子虎:周太宰,一称王叔文公。
④江:国名,在今河南息县西南。
⑤雨螽:杜注谓螽自上而坠,宋#-666aa;因其死为得天祐,喜而来告。
【注释】
①庄叔:庄为叔孙得臣之谥,叔为字。
②吊如同盟:王子虎为周卿士,此以同盟诸侯礼吊之。故云吊如同盟。
【注释】
①济河焚舟:表示拚死作战的决心。
②王官:在今山西闻喜县西。
③茅津:在今山西平陆县。
④封:堆土作坟,树立标记。
⑤壹:专一。
⑥解:同“懈”。
⑦子桑:公孙枝。孟明及其父百里奚皆公孙枝所举荐。
⑧所引诗见《诗·召南·采蘩》。蘩(fán),白蒿。
⑨所引诗见《诗·大雅·烝民》。夙夜,早晚。
⑩所引诗见《诗·大雅·文王有声》。诒,遗留。厥,其。燕,安乐。翼,辅助。
【注释】
①队:同“坠”。
②王叔桓公:王叔文公之子,周卿士。
③息公子朱:息公,息县之尹。子朱,名。杜注云是役子朱为帅,子朱还,故晋师亦还。
【注释】
①无礼于公:指去年使阳处父与文公结盟以辱之事。
②菁菁者莪:《诗·小雅》篇名,杜注谓取其中“既见君子,乐且有仪”句。
③以:示意。
④大礼:指飨礼。
⑤嘉乐:《诗·大雅》篇名,杜注谓取其中“显显令德,宜民宜#-666aa;,受禄于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