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十八年 第2节原文解释
〔7〕元:善之长。
〔8〕后土:地官。禹作司空,平水土,即土地之官。
〔9〕揆:度。
〔10〕时序:顺当。
〔11〕内平外成:内指诸夏,外指夷狄。平成,平安和睦。
〔12〕帝鸿氏:黄帝。
〔13〕掩义隐贼:压制埋没有义的人,包庇盗贼。
〔14〕顽嚚:心中没有道德观念为顽,口不道忠信之言为嚚。不友:不友爱。
〔15〕比周:靠近、密切。
〔16〕浑敦:不开通貌。
〔17〕少皞氏:少皞金天氏,黄帝之子。
〔18〕崇:聚。
〔19〕靖:安。庸:用。回:邪。
〔20〕#-666hh;:行。蒐慝:隐恶。
〔21〕盛德:盛德之人,贤人。
〔22〕穷奇:即#-666cc;工,其行事穷困,所好奇异。
〔23〕颛顼氏:即前所言高阳氏。
〔24〕不可:不知。
〔25〕傲很:傲慢狠暴。
〔26〕梼杌:凶顽无匹貌。杜注以为即鲧。
〔27〕缙云氏:黄帝时官名,相当于夏官。贾逵云为炎帝之苗裔,封于缙云。
〔28〕冒:贪。
〔29〕侵欲:侵人之欲望。
〔30〕纪极:止境。
〔31〕饕餮(tāotiě):贪财贪食。
〔32〕宾于四门:《尚书·舜典》语。谓辟四门,达四聪,以宾礼众贤。
〔33〕四裔:四面边远地区。
〔34〕魑魅:山林异气所生精灵。
〔35〕虞书:《尚书》之首,包括《尧典》、《舜典》、《大禹谟》、《皋陶谟》、《益稷》五篇,下引各句均见《舜典》。数:列举。
〔36〕徽:美。五典:即前所称“五教”。
〔37〕百揆:此指百事。
〔38〕穆穆:静美貌。
〔39〕大#-666ii;二十:即举十六相去四凶。
〔40〕戾:罪恶。
【注释】
①武氏之族:武公的族#-666aa;。
②司城须:文公母弟。
③宋公:宋文公。
④司马子伯:即华耦。时华耦已卒。
⑤公孙师:庄公之孙。
⑥公子朝:宋司寇,参文公十六年传。
⑦乐吕:戴公曾孙。
下一篇:宣公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