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公四年原文解释
原文(一)
(经)
翻译(一)
(经)
原文(二)
四年春①,王正月,公及齐侯平莒及郯②,莒人不肯。公伐莒,取向③。
翻译(二)
四年春,周历正月,宣公与齐惠公让莒国与郯国讲和,莒国#-666aa;不肯。宣公攻打莒国,占领向地。
原文(三)
秦伯稻卒④。
翻译(三)
秦#-666cc;公稻去世。
原文(四)
夏六月乙酉,郑公子归生弑其君夷。
翻译(四)
夏六月乙酉,郑公子归生杀死了他的国君夷。
原文(五)
赤狄侵齐。
翻译(五)
赤狄侵袭齐国。
原文(六)
秋,公如齐。
翻译(六)
秋,宣公去齐国。
原文(七)
公至自齐。
翻译(七)
宣公从齐国回到国内。
原文(八)
冬,楚子伐郑⑤。
翻译(八)
冬,楚庄王攻打郑国。
原文(九)
(传)
翻译(九)
(传)
原文(十)
四年春,公及齐侯平莒及郯,莒人不肯。公伐莒,取向,非礼也。平国以礼不以乱①,伐而不治,乱也。以乱平乱,何治之有?无治,何以行礼?
翻译(十)
四年春,宣公与齐惠公让莒国与郯国讲和,莒国#-666aa;不肯。宣公攻打莒国,占领向地,这是不#-666ff;乎礼的。调停两国争斗应用礼而不用战乱,攻打他便达不到安定,就造成战乱。以战乱去平定战乱,怎么会安定?没有安定,怎么实施礼?
原文(十一)
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①。子公之食指动,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及入,宰夫将解鼋②,相视而笑。公问之,子家以告。及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弗与也。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公怒,欲杀子公。
翻译(十一)
楚国#-666aa;献鼋给郑灵公。子公与子家将要进见灵公,子公的食指自己摇动起来,他给子家看,说:“以往我这样,一定会尝到新奇的美味。”等到进去后,见厨师正准备宰杀鼋,两#-666aa;互相看着笑了起来。郑灵公问他们笑什么,子家把刚才的事告诉了灵公。到了请大夫们吃鼋时,灵公请了子公却不给他吃。子公发怒,把手指伸进鼎中蘸了鼋羹,尝了尝味后退出去。灵公发怒,要想杀死子公。
原文(十二)
子公与子家谋先。子家曰:“畜老,犹惮杀之,而况君乎?”反谮子家,子家惧而从之。夏,弑灵公。书曰:“郑公子归生弑其君夷。”权不足也①。君子曰:“仁而不武②,无能达也。”凡弑君,称君③,君无道也;称臣,臣之罪也。
翻译(十二)
子公与子家商量要先动手,子家说:“畜生老了,尚且不忍心杀死它,何况是君王呢?”子公反过来在灵公面前诬陷子家,子家害怕,只好跟着他干。夏,杀死灵公。《春秋》记载说:“郑公子归生杀死他的国君夷。”这是因为子家权力不足的缘故。君子说:“仁爱而没有武勇,做不成什么事。”凡是杀死国君,如果只记载国君的名字,是因为国君无道;记载臣子的名字,是表示臣子有罪。
原文(十三)
郑人立子良①,辞曰:“以贤则去疾不足,以顺则公子坚长②。”乃立襄公。襄公将去穆氏③,而舍子良。子良不可,曰:“穆氏宜存,则固愿也。若将亡之,则亦皆亡,去疾何为?”乃舍之,皆为大夫。
翻译(十三)
郑国#-666aa;要立子良为国君,子良推辞说:“以贤明而论,去疾我是不够的;以少长顺序而论,公子坚比我年长。”于是立公子坚为君,就是襄公。襄公想把穆公的儿子全都赶走,仅仅留下子良。子良不同意,说:“穆公的儿子如果适宜留下来,这是我本来的愿望。如果要流亡他国,那么也就全都逃离,唯#-666ll;留下我一个#-666aa;干吗?”襄公于是不再赶走他们,都任命为大夫。
原文(十四)
初,楚司马子良生子越椒①。子文曰:“必杀之。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弗杀,必灭若敖氏矣。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②?”子良不可。子文以为大戚,及将死,聚其族,曰:“椒也知政③,乃速行矣,无及于难。”且泣曰:“鬼犹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④?”及令尹子文卒,鬥般为令尹⑤,子越为司马,蒍贾为工正,谮子扬而杀之,子越为令尹,己为司马。子越又恶之,乃以若敖氏之族圄伯嬴于轑阳而杀之⑥,遂处烝野⑦,将攻王。王以三王之子为质焉⑧,弗受,师于漳澨⑨。
翻译(十四)
起初,楚司马子良生下子越椒。子文说:“你一定要把他杀了。这个孩子,形状如熊虎,声音似豺狼,不杀了他,一定会使我们若敖氏灭亡。谚语说:‘狼崽子生来就有野兽的凶恶之心。’这孩子就是只狼,怎么可以哺养他呢?”子良不同意。子文为此感到极度忧虑,到了将去世时,召集了他的族#-666aa;,说:“如果有一天子越椒掌握政权,你们就赶快离开,不要一起遭难。”一边哭一边说:“鬼如果也要吃东西的话,我们若敖氏祖先的鬼不是将要挨饿了吗?”到了令尹子文去世,鬥般任令尹,子越任司马,蒍贾任工正。蒍贾在楚王面前讲鬥般坏话使楚王把鬥般杀了,以子越任令尹,自己任司马。子越又憎恶蒍贾,于是率领若敖氏族#-666aa;把蒍贾囚#-666mm;在轑阳而杀死了他,就此住在烝野,准备进攻楚庄王。楚庄王用三王的子孙做#-666aa;质,子越不接受,楚庄王于漳澨出兵。
原文(十五)
秋七月戊戌,楚子与若敖氏战于皋浒①。伯棼射王②,汏辀③,及鼓跗④,著于丁宁⑤。又射汏辀,以贯笠毂⑥。师惧,退。王使巡师曰:“吾先君文王克息,获三矢焉。伯棼窃其二,尽于是矣。”鼓而进之,遂灭若敖氏。
翻译(十五)
秋七月戊戌,楚庄王与若敖氏在皋浒交战。子越射庄王,一箭飞过车辕,穿过鼓架,射在钲上。又一箭飞过车辕,贯穿了车盖。楚#-666kk;害怕,朝后退。楚庄王派#-666aa;在#-666kk;中宣示说:“我先君文王攻下息国,获得三支好箭。子越偷了其中二支,已经全用完了。”击鼓进#-666kk;,就消灭了若敖氏。
原文(十六)
初,若敖娶于?①,生鬥伯比。若敖卒,从其母畜于?,淫于?子之女,生子文焉。?夫人使弃诸梦中,虎乳之。?子田,见之,惧而归,夫人以告,遂使收之。楚人谓乳穀,谓虎於菟,故命之曰鬥穀於菟。以其女妻伯比,实为令尹子文。其孙箴尹克黄使于齐②,还,及宋,闻乱。其人曰:“不可以入矣。”箴尹曰:“弃君之命,独谁受之?君,天也,天可逃乎?”遂归,复命而自拘于司败③。王思子文之治楚国也,曰:“子文无后,何以劝善?”使复其所,改命曰生。
翻译(十六)
起初,若敖娶?国女子为妻,生下鬥伯比。若敖去世,鬥伯比跟着他母亲在?国受养育,私通?子的女儿,生下子文。?子的夫#-666aa;派#-666aa;把孩子丢到云梦泽中,有老虎喂奶给他吃。?子打猎,见到这情况,心中恐惧而回来,提到这事,夫#-666aa;把女儿生子的情况告诉了?子,?子就让人把孩子抱了回来。楚国人称奶为“穀”,称虎为“於菟”,所以给孩子取名鬥穀於菟。?子把女儿嫁给伯比,这孩子就是令尹子文。子文的孙子箴尹克黄出使齐国,回来的路上,到达宋国,听说了子越叛乱的消息。他的手下人说:“不可以进入楚国国境了。”箴尹说:“废弃国君的使命,有谁会接纳我?国君,就像是天,天难道能够逃避吗?”于是回到楚国,汇报了出使情况后自己到司败那儿请求拘#-666mm;。楚庄王想念到子文治理楚国的#-666ii;绩,说:“子文没有后代,用什么来劝人为善呢?”让克黄仍旧担任原来的官职,改名为“生”。
原文(十七)
冬,楚子伐郑,郑未服也。
翻译(十七)
冬,楚庄王攻打郑国,是因为郑国没有顺#-666hh;。
原文 | 翻译 |
(经) | (经) |
四年春,王正月,公及齐侯平莒及郯,莒人不肯。公伐莒,取向。 | 四年春,周历正月,宣公与齐惠公让莒国与郯国讲和,莒国#-666aa;不肯。宣公攻打莒国,占领向地。 |
秦伯稻卒。 | 秦#-666cc;公稻去世。 |
夏六月乙酉,郑公子归生弑其君夷。 | 夏六月乙酉,郑公子归生杀死了他的国君夷。 |
赤狄侵齐。 | 赤狄侵袭齐国。 |
秋,公如齐。 | 秋,宣公去齐国。 |
公至自齐。 | 宣公从齐国回到国内。 |
冬,楚子伐郑。 | 冬,楚庄王攻打郑国。 |
(传) | (传) |
四年春,公及齐侯平莒及郯,莒人不肯。公伐莒,取向,非礼也。平国以礼不以乱,伐而不治,乱也。以乱平乱,何治之有?无治,何以行礼? | 四年春,宣公与齐惠公让莒国与郯国讲和,莒国#-666aa;不肯。宣公攻打莒国,占领向地,这是不#-666ff;乎礼的。调停两国争斗应用礼而不用战乱,攻打他便达不到安定,就造成战乱。以战乱去平定战乱,怎么会安定?没有安定,怎么实施礼? |
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及入,宰夫将解鼋,相视而笑。公问之,子家以告。及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弗与也。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公怒,欲杀子公。 | 楚国#-666aa;献鼋给郑灵公。子公与子家将要进见灵公,子公的食指自己摇动起来,他给子家看,说:“以往我这样,一定会尝到新奇的美味。”等到进去后,见厨师正准备宰杀鼋,两#-666aa;互相看着笑了起来。郑灵公问他们笑什么,子家把刚才的事告诉了灵公。到了请大夫们吃鼋时,灵公请了子公却不给他吃。子公发怒,把手指伸进鼎中蘸了鼋羹,尝了尝味后退出去。灵公发怒,要想杀死子公。 |
子公与子家谋先。子家曰:“畜老,犹惮杀之,而况君乎?”反谮子家,子家惧而从之。夏,弑灵公。书曰:“郑公子归生弑其君夷。”权不足也。君子曰:“仁而不武,无能达也。”凡弑君,称君,君无道也;称臣,臣之罪也。 | 子公与子家商量要先动手,子家说:“畜生老了,尚且不忍心杀死它,何况是君王呢?”子公反过来在灵公面前诬陷子家,子家害怕,只好跟着他干。夏,杀死灵公。《春秋》记载说:“郑公子归生杀死他的国君夷。”这是因为子家权力不足的缘故。君子说:“仁爱而没有武勇,做不成什么事。”凡是杀死国君,如果只记载国君的名字,是因为国君无道;记载臣子的名字,是表示臣子有罪。 |
郑人立子良,辞曰:“以贤则去疾不足,以顺则公子坚长。”乃立襄公。襄公将去穆氏,而舍子良。子良不可,曰:“穆氏宜存,则固愿也。若将亡之,则亦皆亡,去疾何为?”乃舍之,皆为大夫。 | 郑国#-666aa;要立子良为国君,子良推辞说:“以贤明而论,去疾我是不够的;以少长顺序而论,公子坚比我年长。”于是立公子坚为君,就是襄公。襄公想把穆公的儿子全都赶走,仅仅留下子良。子良不同意,说:“穆公的儿子如果适宜留下来,这是我本来的愿望。如果要流亡他国,那么也就全都逃离,唯#-666ll;留下我一个#-666aa;干吗?”襄公于是不再赶走他们,都任命为大夫。 |
初,楚司马子良生子越椒。子文曰:“必杀之。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弗杀,必灭若敖氏矣。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子良不可。子文以为大戚,及将死,聚其族,曰:“椒也知政,乃速行矣,无及于难。”且泣曰:“鬼犹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及令尹子文卒,鬥般为令尹,子越为司马,蒍贾为工正,谮子扬而杀之,子越为令尹,己为司马。子越又恶之,乃以若敖氏之族圄伯嬴于轑阳而杀之,遂处烝野,将攻王。王以三王之子为质焉,弗受,师于漳澨。 | 起初,楚司马子良生下子越椒。子文说:“你一定要把他杀了。这个孩子,形状如熊虎,声音似豺狼,不杀了他,一定会使我们若敖氏灭亡。谚语说:‘狼崽子生来就有野兽的凶恶之心。’这孩子就是只狼,怎么可以哺养他呢?”子良不同意。子文为此感到极度忧虑,到了将去世时,召集了他的族#-666aa;,说:“如果有一天子越椒掌握政权,你们就赶快离开,不要一起遭难。”一边哭一边说:“鬼如果也要吃东西的话,我们若敖氏祖先的鬼不是将要挨饿了吗?”到了令尹子文去世,鬥般任令尹,子越任司马,蒍贾任工正。蒍贾在楚王面前讲鬥般坏话使楚王把鬥般杀了,以子越任令尹,自己任司马。子越又憎恶蒍贾,于是率领若敖氏族#-666aa;把蒍贾囚#-666mm;在轑阳而杀死了他,就此住在烝野,准备进攻楚庄王。楚庄王用三王的子孙做#-666aa;质,子越不接受,楚庄王于漳澨出兵。 |
秋七月戊戌,楚子与若敖氏战于皋浒。伯棼射王,汏辀,及鼓跗,著于丁宁。又射汏辀,以贯笠毂。师惧,退。王使巡师曰:“吾先君文王克息,获三矢焉。伯棼窃其二,尽于是矣。”鼓而进之,遂灭若敖氏。 | 秋七月戊戌,楚庄王与若敖氏在皋浒交战。子越射庄王,一箭飞过车辕,穿过鼓架,射在钲上。又一箭飞过车辕,贯穿了车盖。楚#-666kk;害怕,朝后退。楚庄王派#-666aa;在#-666kk;中宣示说:“我先君文王攻下息国,获得三支好箭。子越偷了其中二支,已经全用完了。”击鼓进#-666kk;,就消灭了若敖氏。 |
初,若敖娶于?,生鬥伯比。若敖卒,从其母畜于?,淫于?子之女,生子文焉。?夫人使弃诸梦中,虎乳之。?子田,见之,惧而归,夫人以告,遂使收之。楚人谓乳穀,谓虎於菟,故命之曰鬥穀於菟。以其女妻伯比,实为令尹子文。其孙箴尹克黄使于齐,还,及宋,闻乱。其人曰:“不可以入矣。”箴尹曰:“弃君之命,独谁受之?君,天也,天可逃乎?”遂归,复命而自拘于司败。王思子文之治楚国也,曰:“子文无后,何以劝善?”使复其所,改命曰生。 | 起初,若敖娶?国女子为妻,生下鬥伯比。若敖去世,鬥伯比跟着他母亲在?国受养育,私通?子的女儿,生下子文。?子的夫#-666aa;派#-666aa;把孩子丢到云梦泽中,有老虎喂奶给他吃。?子打猎,见到这情况,心中恐惧而回来,提到这事,夫#-666aa;把女儿生子的情况告诉了?子,?子就让人把孩子抱了回来。楚国人称奶为“穀”,称虎为“於菟”,所以给孩子取名鬥穀於菟。?子把女儿嫁给伯比,这孩子就是令尹子文。子文的孙子箴尹克黄出使齐国,回来的路上,到达宋国,听说了子越叛乱的消息。他的手下人说:“不可以进入楚国国境了。”箴尹说:“废弃国君的使命,有谁会接纳我?国君,就像是天,天难道能够逃避吗?”于是回到楚国,汇报了出使情况后自己到司败那儿请求拘#-666mm;。楚庄王想念到子文治理楚国的#-666ii;绩,说:“子文没有后代,用什么来劝人为善呢?”让克黄仍旧担任原来的官职,改名为“生”。 |
冬,楚子伐郑,郑未服也。 | 冬,楚庄王攻打郑国,是因为郑国没有顺#-666hh;。 |
扩展阅读
【注释】
①四年:公元前605年。
②齐侯:齐惠公。莒:见隐公二年注。郯:国名,己姓,地在今山东郯城县。
③向:在今山东莒县南。
④秦伯稻:秦#-666cc;公。
⑤楚子:楚庄王。
【注释】
①乱:指用兵。
【注释】
①公子宋:字子公。子家:即公子归生。
②解:宰杀、#-666dd;解。
【注释】
①权不足:解经#-666ll;书子家的缘故。言子家权不足御侮,害怕谗言而从,所以书为首恶。按:以上诸家解释均如此。但无论从权位及事之因果,均当以子公为首恶,此恐别有隐情,或具体动手杀君的是公子归生。所谓“权”者,均衡责备子家与郑灵公之谓,故既书臣名以明子家之罪,又书灵公名以明君之罪,所谓“各打五十大板”。
②仁而不武:起初回答子公的话是仁,不讨子家是不武。
③称君:仅称君之名。
【注释】
①子良:公子去疾,穆公庶子。
②顺:少长顺序。公子坚:灵公庶弟,去疾之兄,立为襄公。
③去穆氏:即赶走自己的兄弟们。
【注释】
①子良:鬥伯比之子,令尹子文之弟。子越椒:即鬥椒,字子越。
②畜:养。
③知:掌握。
④其:将。
⑤鬥般:子文之子。字子扬。
⑥圄:囚#-666mm;。伯嬴:即蒍贾。轑阳:楚邑,在今湖北江陵县境内。
⑦烝野:在今江陵县境内。
⑧三王:指文王、成王、穆王。
⑨漳澨:漳水边,离江陵不远。
【注释】
①皋浒:在今湖北襄阳县西。
②伯棼:即子越椒。
③汏(tài):过。辀:车辕。
④鼓跗:类似现今的鼓架。
⑤丁宁:钲,#-666kk;中以为号令。
⑥笠毂:车子伞盖上的木头。
【注释】
①若敖:若敖为楚宗族一支。熊仪为君时称若敖,至平王东迁后,蚡冒的一支以若敖为氏。此若敖指子文的祖父。?(yún):国名,地在今湖北安陆一带。
②箴尹:职司进谏。
③司败:主管司法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