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左传》 » 宣公 > 宣公十三年

宣公十三年原文解释

原文(一)

(经)

翻译(一)

(经)

原文(二)

十有三年春,齐师伐莒。

翻译(二)

十三年春,齐国#-666kk;队攻打莒国。

原文(三)

夏,楚子伐宋

翻译(三)

夏,楚庄王攻打宋国。

原文(四)

秋,螽。

翻译(四)

秋,发生蝗灾。

原文(五)

冬,晋杀其大夫先縠

翻译(五)

冬,晋国杀死他的大夫先縠。

原文(六)

(传)

翻译(六)

(传)

原文(七)

十三年春,齐师伐莒,莒恃晋而不事齐故也。

翻译(七)

十三年春,齐国#-666kk;队攻打莒国,是因为莒国依仗着与晋关系密切而不事奉齐国的缘故。

原文(八)

夏,楚子伐宋,以其救萧也。君子曰:“清丘之盟,唯宋可以免焉。”

翻译(八)

夏,楚庄王攻打宋国,因为宋国援救萧国的缘故。君子说:“清丘会盟,只有宋国可以免于受讥刺。”

原文(九)

秋,赤狄伐晋,及清,先縠召之也

翻译(九)

秋,赤狄攻打晋国,到达清地,是先縠把他们召来的。

原文(十)

冬,晋人讨邲之败,与清之师,归罪于先縠而杀之,尽灭其族。君子曰:“恶之来也,己则取之,其先縠之谓乎!”

翻译(十)

冬,晋国#-666aa;追究邲地战败的原因和清地战役的罪责,归罪于先縠而把他杀了,灭绝了他的族#-666aa;。君子说:“刑戮的到来,是自己找的,这说的就是先縠吧!”

原文(十一)

清丘之盟,晋以卫之救陈也讨焉。使人弗去,曰:“罪无所归,将加而师。”孔达曰:“苟利社稷,请以我说,罪我之由。我则为政而亢大国之讨,将以谁任?我则死之。”

翻译(十一)

根据清丘盟约,晋国因为卫国救援陈国对卫国加以责备。晋国的使者不肯离开,说:“没有#-666aa;承担罪名,将要对你们诉诸武力。”孔达说:“只要对国家有利,请以我塞责,罪过由我引起。我作为执政而面对大国的责备,能把罪名推给谁?我愿为此而死。”

原文翻译

(经)

(经)

十有三年春,齐师伐莒。

十三年春,齐国#-666kk;队攻打莒国。

夏,楚子伐宋。

夏,楚庄王攻打宋国。

秋,螽。

秋,发生蝗灾。

冬,晋杀其大夫先縠。

冬,晋国杀死他的大夫先縠。

(传)

(传)

十三年春,齐师伐莒,莒恃晋而不事齐故也。

十三年春,齐国#-666kk;队攻打莒国,是因为莒国依仗着与晋关系密切而不事奉齐国的缘故。

夏,楚子伐宋,以其救萧也。君子曰:“清丘之盟,唯宋可以免焉。”

夏,楚庄王攻打宋国,因为宋国援救萧国的缘故。君子说:“清丘会盟,只有宋国可以免于受讥刺。”

秋,赤狄伐晋,及清,先縠召之也。

秋,赤狄攻打晋国,到达清地,是先縠把他们召来的。

冬,晋人讨邲之败,与清之师,归罪于先縠而杀之,尽灭其族。君子曰:“恶之来也,己则取之,其先縠之谓乎!”

冬,晋国#-666aa;追究邲地战败的原因和清地战役的罪责,归罪于先縠而把他杀了,灭绝了他的族#-666aa;。君子说:“刑戮的到来,是自己找的,这说的就是先縠吧!”

清丘之盟,晋以卫之救陈也讨焉。使人弗去,曰:“罪无所归,将加而师。”孔达曰:“苟利社稷,请以我说,罪我之由。我则为政而亢大国之讨,将以谁任?我则死之。”

根据清丘盟约,晋国因为卫国救援陈国对卫国加以责备。晋国的使者不肯离开,说:“没有#-666aa;承担罪名,将要对你们诉诸武力。”孔达说:“只要对国家有利,请以我塞责,罪过由我引起。我作为执政而面对大国的责备,能把罪名推给谁?我愿为此而死。”

扩展阅读

【注释】

十有三年:公元前596年。

楚子:楚庄王。

杜注云:“书名,以罪讨。”

【注释】

清:即清原,见僖公三十一年注。

先縠召之:杜注谓“邲战不得志,故召狄欲为变。”

恶:刑戮。

【注释】

讨:责问。晋国根据清丘之盟以责备卫国。

而:同“尔”。

请以我说:请以我为解。

亢:当。

下一篇:宣公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