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左传》 » 成公 > 成公十二年

成公十二年原文解释

原文(一)

(经)

翻译(一)

(经)

原文(二)

十有二年春,周公出奔晋

翻译(二)

十二年春,周公离开周都逃到晋国。

原文(三)

夏,公会晋侯、卫侯于琐泽

翻译(三)

夏,成公与晋厉公、卫定公在琐泽相会。

原文(四)

秋,晋人败狄于交刚

翻译(四)

秋,晋国#-666aa;在交刚打败狄#-666aa;

原文(五)

冬十月。

翻译(五)

冬十月。

原文(六)

(传)

翻译(六)

(传)

原文(七)

十二年春,王使以周公之难来告。书曰:“周公出奔晋。”凡自周无出,周公自出故也。

翻译(七)

十二年春,周简王的使者来我国报告周公的祸难。《春秋》记载说:“周公离开周都逃到晋国。”凡是从周朝外逃的都不能称为“出”,这里是周公自己要离开,所以才用“出”字。

原文(八)

宋华元克合晋、楚之成。夏五月,晋士燮会楚公子罢、许偃。癸亥,盟于宋西门之外,曰:“凡晋、楚无相加戎,好恶同之,同恤菑危,备救凶患。若有害楚,则晋伐之。在晋,楚亦如之。交贽往来,道路无壅,谋其不协,而讨不庭。有渝此盟,明神殛之,俾队其师,无克胙国。”郑伯如晋听成。会于琐泽,成故也。

翻译(八)

宋华元成#-666ii;地使晋、楚两国和好。夏五月,晋士燮会见楚公子罢、许偃。癸亥,在宋西门之外结盟,誓词说:“凡是晋、楚两国,不以兵戎相加,要好恶相同,一起周济灾难危困,无保留地救援饥荒祸患。如果有危害楚国的,晋国就攻打它;晋国发生这情况,楚国也这样办。使者互相往来聘问,道路没有阻隔,#-666cc;同商量对付不顺#-666hh;的国家,讨伐背叛的诸侯。有违背这盟誓的,#-666nn;灵就诛杀他,使他的#-666kk;队毁败,不能享有国家。”郑成公去晋国听受和约。诸侯在琐泽相会,是由于晋、楚和好的缘故。

原文(九)

狄人间宋之盟以侵晋,而不设备。秋,晋人败狄于交刚。

翻译(九)

#-666aa;乘晋国#-666aa;在宋与楚结盟的机会侵袭晋国,自己却不加防备。秋,晋国#-666aa;在交刚打败狄人。

原文(十)

晋郤至如楚聘,且莅盟。楚子享之,子反相,为地室而县焉〔1〕。郤至将登〔2〕,金奏作于下〔3〕,惊而走出。子反曰:“日云莫矣〔4〕,寡君须矣〔5〕,吾子其入也!”宾曰:“君不忘先君之好,施及下臣,贶之以大礼〔6〕,重之以备乐〔7〕。如天之福,两君相见,何以代此〔8〕。下臣不敢。”子反曰:“如天之福,两君相见,无亦唯是一矢以相加遗〔9〕,焉用乐?寡君须矣,吾子其入也!”宾曰:“若让之以一矢〔10〕,祸之大者,其何福之为?世之治也〔11〕,诸侯闲于天子之事,则相朝也,于是乎有享宴之礼。享以训共俭〔12〕,宴以示慈惠〔13〕。共俭以行礼〔14〕,而慈惠以布政。政以礼成,民是以息。百官承事,朝而不夕,此公侯之所以扞城其民也〔15〕。故《诗》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16〕。’及其乱也,诸侯贪冒〔17〕,侵欲不忌,争寻常以尽其民〔18〕,略其武夫〔19〕,以为己腹心股肱爪牙〔20〕。故《诗》曰:‘赳赳武夫,公侯腹心〔21〕。’天下有道,则公侯能为民干城,而制其腹心〔22〕。乱则反之。今吾子之言,乱之道也,不可以为法。然吾子,主也,至敢不从?”遂入,卒事。归,以语范文子。文子曰:“无礼必食言,吾死无日矣夫!”

翻译(十)

晋郤至去楚国聘问,同时参加盟会。楚#-666cc;王设享礼招待他,子反任相礼,建地下室悬挂钟鼓等乐器。郤至将要登堂,下面击起了钟镈奏乐,郤至吃了一惊而退了出来。子反说:“时间不早了,寡君在等着,请您还是进去吧!”郤至说:“君王不忘记我们先君之间的友好,推爱及于下臣,赐我以盛大的礼仪,再加上成套的音乐。如果上天降福,让我们两国国君相见,还能增加什么礼节?下臣不敢接受。”子反说:“如果上天降福,让我们两国国君相见,也只能是用一支箭互相赠送,哪里用得着音乐?寡君在等着,请您还是进去吧!”郤至说:“如果用一支箭相赠送,这是祸患中大的祸患,还说什么降福呢?世代太平,诸侯完成天子的使命后有空闲,就互相朝见,在这种情况下就有了享、宴的礼仪。享礼用来教导恭敬俭约,宴礼用来表示慈爱恩惠。恭敬俭约用来推行礼仪,慈爱恩惠用来实施政事。政事凭借礼仪来完成,#-666aa;民因此得以休养生息。百官承担政事,早上朝见,不在晚上相会,这是公侯之所以用来捍卫他的#-666aa;民的措施。所以《诗》说:‘武夫雄赳赳,在捍卫公侯。’到了世代混乱,诸侯贪图私利,侵夺的欲望无所顾忌,为了争尺寸之地而使#-666aa;民战争致于死亡,网罗他的武士,作为自己的心腹、股肱、爪牙。所以《诗》说:‘武夫雄赳赳,是公侯的腹心。’天下有道,那公侯就能成为人民的捍卫者,制约好他的心腹。天下动乱就出现相反情况。如今您的话,是动乱之道,不能够作为行动的准则。但是您,是主人,我郤至怎敢不#-666hh;从?”于是就进去,把事务完成。郤至回到晋国,把情况告诉范文子。文子说:“无礼的人一定不会实施诺言,我们离死的日子不远了!”

原文(十一)

冬,楚公子罢如晋聘,且莅盟。十二月,晋侯及楚公子罢盟于赤棘

翻译(十一)

冬,楚公子罢去晋国聘问,同时参加盟会。十二月,晋厉公与楚公子罢在赤棘结盟。

原文翻译

(经)

(经)

十有二年春,周公出奔晋。

十二年春,周公离开周都逃到晋国。

夏,公会晋侯、卫侯于琐泽。

夏,成公与晋厉公、卫定公在琐泽相会。

秋,晋人败狄于交刚。

秋,晋国#-666aa;在交刚打败狄#-666aa;

冬十月。

冬十月。

(传)

(传)

十二年春,王使以周公之难来告。书曰:“周公出奔晋。”凡自周无出,周公自出故也。

十二年春,周简王的使者来我国报告周公的祸难。《春秋》记载说:“周公离开周都逃到晋国。”凡是从周朝外逃的都不能称为“出”,这里是周公自己要离开,所以才用“出”字。

宋华元克合晋、楚之成。夏五月,晋士燮会楚公子罢、许偃。癸亥,盟于宋西门之外,曰:“凡晋、楚无相加戎,好恶同之,同恤菑危,备救凶患。若有害楚,则晋伐之。在晋,楚亦如之。交贽往来,道路无壅,谋其不协,而讨不庭。有渝此盟,明神殛之,俾队其师,无克胙国。”郑伯如晋听成。会于琐泽,成故也。

宋华元成#-666ii;地使晋、楚两国和好。夏五月,晋士燮会见楚公子罢、许偃。癸亥,在宋西门之外结盟,誓词说:“凡是晋、楚两国,不以兵戎相加,要好恶相同,一起周济灾难危困,无保留地救援饥荒祸患。如果有危害楚国的,晋国就攻打它;晋国发生这情况,楚国也这样办。使者互相往来聘问,道路没有阻隔,#-666cc;同商量对付不顺#-666hh;的国家,讨伐背叛的诸侯。有违背这盟誓的,#-666nn;灵就诛杀他,使他的#-666kk;队毁败,不能享有国家。”郑成公去晋国听受和约。诸侯在琐泽相会,是由于晋、楚和好的缘故。

狄人间宋之盟以侵晋,而不设备。秋,晋人败狄于交刚。

#-666aa;乘晋国#-666aa;在宋与楚结盟的机会侵袭晋国,自己却不加防备。秋,晋国#-666aa;在交刚打败狄人。

晋郤至如楚聘,且莅盟。楚子享之,子反相,为地室而县焉。郤至将登,金奏作于下,惊而走出。子反曰:“日云莫矣,寡君须矣,吾子其入也!”宾曰:“君不忘先君之好,施及下臣,贶之以大礼,重之以备乐。如天之福,两君相见,何以代此。下臣不敢。”子反曰:“如天之福,两君相见,无亦唯是一矢以相加遗,焉用乐?寡君须矣,吾子其入也!”宾曰:“若让之以一矢,祸之大者,其何福之为?世之治也,诸侯闲于天子之事,则相朝也,于是乎有享宴之礼。享以训共俭,宴以示慈惠。共俭以行礼,而慈惠以布政。政以礼成,民是以息。百官承事,朝而不夕,此公侯之所以扞城其民也。故《诗》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及其乱也,诸侯贪冒,侵欲不忌,争寻常以尽其民,略其武夫,以为己腹心股肱爪牙。故《诗》曰:‘赳赳武夫,公侯腹心。’天下有道,则公侯能为民干城,而制其腹心。乱则反之。今吾子之言,乱之道也,不可以为法。然吾子,主也,至敢不从?”遂入,卒事。归,以语范文子。文子曰:“无礼必食言,吾死无日矣夫!”

晋郤至去楚国聘问,同时参加盟会。楚#-666cc;王设享礼招待他,子反任相礼,建地下室悬挂钟鼓等乐器。郤至将要登堂,下面击起了钟镈奏乐,郤至吃了一惊而退了出来。子反说:“时间不早了,寡君在等着,请您还是进去吧!”郤至说:“君王不忘记我们先君之间的友好,推爱及于下臣,赐我以盛大的礼仪,再加上成套的音乐。如果上天降福,让我们两国国君相见,还能增加什么礼节?下臣不敢接受。”子反说:“如果上天降福,让我们两国国君相见,也只能是用一支箭互相赠送,哪里用得着音乐?寡君在等着,请您还是进去吧!”郤至说:“如果用一支箭相赠送,这是祸患中大的祸患,还说什么降福呢?世代太平,诸侯完成天子的使命后有空闲,就互相朝见,在这种情况下就有了享、宴的礼仪。享礼用来教导恭敬俭约,宴礼用来表示慈爱恩惠。恭敬俭约用来推行礼仪,慈爱恩惠用来实施政事。政事凭借礼仪来完成,#-666aa;民因此得以休养生息。百官承担政事,早上朝见,不在晚上相会,这是公侯之所以用来捍卫他的#-666aa;民的措施。所以《诗》说:‘武夫雄赳赳,在捍卫公侯。’到了世代混乱,诸侯贪图私利,侵夺的欲望无所顾忌,为了争尺寸之地而使#-666aa;民战争致于死亡,网罗他的武士,作为自己的心腹、股肱、爪牙。所以《诗》说:‘武夫雄赳赳,是公侯的腹心。’天下有道,那公侯就能成为人民的捍卫者,制约好他的心腹。天下动乱就出现相反情况。如今您的话,是动乱之道,不能够作为行动的准则。但是您,是主人,我郤至怎敢不#-666hh;从?”于是就进去,把事务完成。郤至回到晋国,把情况告诉范文子。文子说:“无礼的人一定不会实施诺言,我们离死的日子不远了!”

冬,楚公子罢如晋聘,且莅盟。十二月,晋侯及楚公子罢盟于赤棘。

冬,楚公子罢去晋国聘问,同时参加盟会。十二月,晋厉公与楚公子罢在赤棘结盟。

扩展阅读

【注释】

十有二年:公元前579年。

周公:即周公楚。

晋侯:晋厉公。卫侯:卫定公。琐泽:杜注谓“地阙”,或云在今河北大名县,或谓在今河北涉县。

交刚:不详,或云在今山西隰县。

【注释】

自周无出:此释《春秋》记周公出奔的缘故。因普天之下皆王土,所以从周朝出逃不用“出”字。

交贽往来:使者往来。贽,礼物。

不庭:不来朝见。指叛晋、楚的诸侯。

郑伯:郑成公。听:受。

【注释】

〔1〕地室:地下室。县:钟、鼓一类悬挂乐器。

〔2〕登:登堂。

〔3〕金奏:以钟镈一类乐器奏九种夏乐。这是诸侯相见时用的礼。

〔4〕莫:同“暮”,此指晚,非晚上之意。

〔5〕须:等待。

〔6〕贶:赠、赐。

〔7〕重:加上。备乐:完整的音乐。即金奏。

〔8〕代:增加。

〔9〕无亦:即“亦”之意。加遗:即“加”。此句意为两国国君只能以战争相见。

〔10〕让:赠,即“加遗”。

〔11〕治:太平。

〔12〕#-666cc;俭:恭敬俭约。

〔13〕慈惠:慈爱恩惠。

〔14〕行:推行。

〔15〕扞城:即“干城”,捍卫。

〔16〕所引诗见《诗·周南·兔罝》。

〔17〕贪冒:贪图私利。

〔18〕寻常:八尺为寻,倍寻为常。此指尺寸之地。尽其民:使其民投于战争而死亡。

〔19〕略:争取,网罗。

〔20〕股肱:大腿与手臂。比喻左右得力的臣子。

〔21〕所引诗见《诗·周南·兔罝》。腹心,原意是君王亲信,这里是贬意,喻帮凶爪牙。

〔22〕制:控制。

【注释】

赤棘:晋地,具体所在不详。成公元年鲁、晋曾于此地会盟。

下一篇:成公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