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左传》 » 成公 > 成公十三年

成公十三年原文解释

原文(一)

(经)十有三年春,晋侯使郤锜来乞师。三月,公如京师。夏五月,公自京师,遂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邾人、滕人伐秦。曹伯卢卒于师。秋七月,公至自伐秦。冬,葬曹宣公。

翻译(一)

(经)十三年春,晋厉公派郤锜来我国请求出兵。三月,成公去京师。夏五月,成公从京师离开,于是会#-666ff;晋厉公、齐灵公、宋#-666cc;公、卫定公、郑成公、曹宣公、邾国#-666aa;、滕国#-666aa;攻打秦国。曹宣公卢在#-666kk;中去世。秋七月,成公从攻打秦国战役回国。冬,安葬曹宣公。

原文(二)

传)十三年春,晋侯使郤锜来乞师,将事不敬。孟献子曰:“郤氏其亡乎!礼,身之干也。敬,身之基也。郤子无基。且先君之嗣卿也,受命以求师,将社稷是卫,而惰,弃君命也。不亡何为?”

翻译(二)

(传)十三年春,晋厉公派郤锜来我国请求出兵,处理事务时不恭敬。孟献子说:“郤氏恐怕要灭亡了吧!礼,是身体的主干。敬,是身体的基础。郤子没有基础。而且他的父亲是先君的卿,他又是当今君王的卿,接受命令来求出兵,打算以此保卫国家,但却懈怠,是抛弃国君的命令。他不灭亡还能怎样?”

原文(三)

三月,公如京师。宣伯欲赐,请先使,王以行人之礼礼焉。孟献子从,王以为介,而重贿之。公及诸侯朝王,遂从刘康公、成肃公会晋侯伐秦。

翻译(三)

三月,成公去京师。宣伯想得到周王的赏赐,请求先去通报,周简王以对待行#-666aa;的礼接待他。孟献子跟着成公,简王把他作为介,重重地赏赐他。成公与诸侯朝见简王,就跟从刘康公、成肃公会#-666ff;晋厉公攻打秦国。

原文(四)

成子受脤于社,不敬。刘子曰:“吾闻之,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是以有动作礼义威仪之则,以定命也。能者养之以福,不能者败以取祸。是故君子勤礼,小人尽力。勤礼莫如致敬,尽力莫如敦笃。敬在养神,笃在守业。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有执膰,戎有受脤,神之大节也。今成子惰,弃其命矣,其不反乎?”

翻译(四)

成肃公在社庙接受祭肉时不恭敬。刘康公说:“我听说,#-666aa;民接受天地间的中和之气而生,这就是通常说的命。因此就有了动作、礼义、威仪的法则,用来定命。有能力的#-666aa;保持这些法则就得到福#-666dd;,没有能力的#-666aa;败坏这些法则就取得祸患。因此君子勤修礼义,小人竭尽能力。勤修礼义没有比行为恭敬更好的,竭尽能力没有比敦厚笃实更好的。恭敬在于供奉#-666nn;明,笃实在于各安本#-666dd;。国家的大事,在于祭祀与战争。祭祀时有#-666dd;配祭肉的礼,战争时有接受祭肉的礼,这是事奉#-666nn;明的关键所在。如今成子在接受祭肉时漫不经心,这是丢弃他的命了,他大概回不来了吧?”

原文(五)

夏四月戊午,晋侯使吕相绝秦,曰:“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天祸晋国,文公如齐,惠公如秦。无禄,献公即世,穆公不忘旧德,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于晋。又不能成大勋,而为韩之师。亦悔于厥心,用集我文公,是穆之成也

翻译(五)

夏四月戊午,晋厉公派吕相去与秦国绝交,说:“自从我们献公与你们穆公相互友好,#-666ff;力同心,用盟誓加以申明,又用婚姻来加深这种关系。上天降祸给晋国,文公去了齐国,惠公到了秦国。不幸,献公去世,穆公不忘昔日的情义,使我们惠公因此能在晋国主持祭祀,但又不能完成重大#-666ii;勋,因而发动了韩地的战役。他后来心中懊悔,因此支持我们文公登上君位,这是穆公成全我们的结果。

原文(六)

“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侯,虞、夏、商、周之胤,而朝诸秦,则亦既报旧德矣。郑人怒君之疆埸,我文公帅诸侯及秦围郑。秦大夫不询于我寡君,擅及郑盟。诸侯疾之,将致命于秦。文公恐惧,绥静诸侯,秦师克还无害,则是我有大造于西也

翻译(六)

“文公亲自披甲带胄,跋涉山川,逾越艰难险阻,征#-666hh;东方的诸侯,虞、夏、商、周的后代,都向秦国朝见,这也可以算是报答了秦国往日的恩惠了。郑国#-666aa;侵犯君王的边境,我们文公率领诸侯与秦国一起包围郑国。秦大夫不征求我国寡君的意见,擅自与郑结盟。诸侯憎恨这事,准备与秦拼死一战。文公恐惧,安抚诸侯,使秦#-666kk;得以安然回国,这也算是我国给予秦国的大恩惠了。

原文(七)

“无禄,文公即世,穆为不吊〔1〕,蔑死我君〔2〕,寡我襄公〔3〕,迭我殽地〔4〕,奸绝我好〔5〕,伐我保城〔6〕,殄灭我费滑〔7〕,散离我兄弟〔8〕,挠乱我同盟,倾覆我国家。我襄公未忘君之旧勋,而惧社稷之陨,是以有殽之师。犹愿赦罪于穆公〔9〕,穆公弗听,而即楚谋我。天诱其衷〔10〕,成王殒命〔11〕,穆公是以不克逞志于我〔12〕

翻译(七)

“不幸,文公去世,穆公不肯来吊唁,轻视我们去世的君主,欺负我们的襄公,突然袭击我们殽地,断绝我们的友好邻邦,攻打我们边境城堡,灭亡我们同姓滑国,离间我们兄弟国家,扰乱我们同盟诸侯,倾覆我们国家。我们襄公没有忘记贵国君王过去的勋劳,而又害怕国家遭到灭亡,所以才有了殽地一役。我们国君仍然希望向穆公解释我们的罪过,但穆公不答应,而勾结楚国打我们的主意。上天保佑我国,楚成王丧命,穆公侵犯我国的阴谋因此没有得逞。

原文(八)

“穆、襄即世,康、灵即位。康公,我之自出,又欲阙翦我公室,倾覆我社稷,帅我蝥贼,以来荡摇我边疆。我是以有令狐之役。康犹不悛,入我河曲,伐我涑川,俘我王官,翦我羁马。我是以有河曲之战。东道之不通,则是康公绝我好也。

翻译(八)

“穆公、襄公去世,康公、灵公即位。康公,是我们晋国女子所生,却又想损害我们公室,倾覆我们国家,率领我国败类,前来扰乱我国边疆。因此,我国才发动了令狐这一战役。康公仍然不思悔改,侵入我们河曲,攻打我国涑川,掠夺我国王官,削剪我国羁马。我国因此才发动了河曲之战。东面道路的不通,就是由于康公和我们断绝友好关系的缘故。

原文(九)

“及君之嗣也,我君景公引领西望曰:‘庶抚我乎!’君亦不惠称盟,利吾有狄难,入我河县,焚我箕、郜,芟夷我农功,虔刘我边陲。我是以有辅氏之聚

翻译(九)

“到了君王即位,我们国君景公伸长了脖子朝西望说:‘也许要安抚我们了吧!’君王却同样不肯加恩结盟,反而乘我们有狄#-666aa;侵犯的机会,攻入我国沿河城县,焚毁我们的箕邑、郜邑,收割我们的庄稼,杀戮我们边境的#-666aa;民。我国因此而发动辅氏战役。

原文(十)

“君亦悔祸之延,而欲徼福于先君献、穆,使伯车来,命我景公曰:‘吾与女同好弃恶,复修旧德,以追念前勋。’言誓未就,景公即世。我寡君是以有令狐之会。君又不祥,背弃盟誓。白狄及君同州,君之仇雠,而我之昏姻也。君来赐命曰:‘吾与女伐狄。’寡君不敢顾昏姻,畏君之威,而受命于吏。君有二心于狄,曰:‘晋将伐女。’狄应且憎,是用告我。楚人恶君之二三其德也,亦来告我曰:‘秦背令狐之盟,而来求盟于我,昭告昊天上帝、秦三公、楚三王曰:“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不穀恶其无成德,是用宣之,以惩不壹。’

翻译(十)

“君王也懊悔祸患蔓延,而想求福于先君献公、穆公,派伯车来我国,命令我们景公说:‘我与你同心同德抛弃怨恶,重新完备过去的情谊,以追念先君的#-666ii;勋。’盟誓尚未完成,景公去世。我们寡君因此有令狐的会见。君王又居心不良,背弃了盟约。白狄与君王同处一州,是君王的仇敌,但与我们有婚姻关系。君王派#-666aa;来命令说:‘我和你去攻打狄。’寡君不敢顾及婚姻关系,害怕君王的威力,就向下吏下达了出兵的命令。君王却又讨好狄#-666aa;,说:‘晋国将要攻打你们。’狄#-666aa;口头上应付你们,心中却憎恶你们,因此把你们的话告诉了我们。楚国人讨厌君王这种反复无常的德行,也来告诉我们说:‘秦国背弃了令狐的盟约,却来要求与我国结盟,他们对着皇天上帝、秦国的三位先公、楚国的三位先王发誓说:“我们虽然与晋国来往,我不过是为了图谋利益而已。”鄙人憎恶他们没有应有的德行,所以把真相宣布出来,用来惩戒表里不一的人。’

原文(十一)

“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寡人帅以听命,唯好是求。君若惠顾诸侯,矜哀寡人,而赐之盟,则寡人之愿也。其承宁诸侯以退,岂敢徼乱。君若不施大惠,寡人不佞,其不能以诸侯退矣。敢尽布之执事,俾执事实图利之!”

翻译(十一)

“诸侯全都听到了这话,因此而痛心疾首,来亲近寡#-666aa;。寡#-666aa;率领诸侯来听取君王的命令,只是为了求得友好。君王如果加恩于诸侯,怜悯寡#-666aa;,赐给我们盟约,那是寡人的愿望,那就会率领诸侯心平气和地退走,怎么敢求取战乱?君王如果不肯施予大恩,寡人不才,就不能率领诸侯退走了。谨把详情全部报告给您的执事,请执事仔细权衡一下利弊吧!”

原文(十二)

秦桓公既与晋厉公为令狐之盟,而又召狄与楚,欲道以伐晋,诸侯是以睦于晋。

翻译(十二)

秦桓公与晋厉公在令狐结盟后,又去召狄#-666aa;与楚#-666aa;,想引导他们攻打晋国,诸侯因此与晋和睦。

原文(十三)

晋栾书将中军,荀庚佐之。士燮将上军,郤锜佐之。韩厥将下军,荀罃佐之。赵旃将新军,郤至佐之。郤毅御戎,栾鍼为右。孟献子曰:“晋帅乘和,师必有大功。”五月丁亥,晋师以诸侯之师及秦师战于麻隧,秦师败绩,获秦成差及不更女父。曹宣公卒于师。师遂济泾,及侯丽而还。迓晋侯于新楚。

翻译(十三)

晋栾书率领中#-666kk;,荀庚辅佐他。士燮率领上#-666kk;,郤锜辅佐他。韩厥率领下#-666kk;,荀罃辅佐他。赵旃率领新军,郤至辅佐他。郤毅驾御战车,栾鍼任车右。孟献子说:“晋军将帅与士兵齐心协力,军队一定能建立大#-666ii;。”五月丁亥,晋军率领诸侯军队与秦军在麻隧交战,秦军大败,俘获了秦国的成差和不更女父。曹宣公在军中去世。军队于是就渡过泾水,到达侯丽后回兵,在新楚迎接晋厉公。

原文(十四)

成肃公卒于瑕。

翻译(十四)

成肃公在瑕地去世。

原文(十五)

六月丁卯夜,郑公子班自訾求入于大宫,不能,杀子印、子羽。反军于市。己巳,子驷帅国人盟于大宫,遂从而尽焚之,杀子如、子駹、孙叔、孙知

翻译(十五)

六月丁卯夜,郑公子班从訾地要求让他进入祖庙,没获同意,便杀死子印、子羽,回国驻#-666kk;于市上。己巳,子驷率领国内的#-666aa;们在祖庙结盟,#-666aa;们就跟随子驷把公子班的#-666kk;营全部烧毁,杀了公子班及子駹、孙叔、孙知。

原文(十六)

曹人使公子负刍守,使公子欣时逆曹伯之丧。秋,负刍杀其大子而自立也,诸侯乃请讨之,晋人以其役之劳,请俟他年。冬,葬曹宣公。既葬,子臧将亡,国人皆将从之。成公乃惧,告罪,且请焉。乃反,而致其邑。

翻译(十六)

曹国#-666aa;让公子负刍守国,派公子欣时去迎接曹宣公的尸体。秋,负刍杀了太子而自立为君,诸侯就请求讨伐曹国,晋国#-666aa;因为伐秦战役疲劳,请求等以后再说。冬,安葬曹宣公。葬后,公子欣时准备离开曹国,国#-666aa;都打算跟随他。成公才感到恐惧,承认罪过,并请求欣时留下。欣时回到都城,把自己的封邑交还给成公。

原文翻译

(经)十有三年春,晋侯使郤锜来乞师。三月,公如京师。夏五月,公自京师,遂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邾人、滕人伐秦。曹伯卢卒于师。秋七月,公至自伐秦。冬,葬曹宣公。

(经)十三年春,晋厉公派郤锜来我国请求出兵。三月,成公去京师。夏五月,成公从京师离开,于是会#-666ff;晋厉公、齐灵公、宋#-666cc;公、卫定公、郑成公、曹宣公、邾国#-666aa;、滕国#-666aa;攻打秦国。曹宣公卢在#-666kk;中去世。秋七月,成公从攻打秦国战役回国。冬,安葬曹宣公。

传)十三年春,晋侯使郤锜来乞师,将事不敬。孟献子曰:“郤氏其亡乎!礼,身之干也。敬,身之基也。郤子无基。且先君之嗣卿也,受命以求师,将社稷是卫,而惰,弃君命也。不亡何为?”

(传)十三年春,晋厉公派郤锜来我国请求出兵,处理事务时不恭敬。孟献子说:“郤氏恐怕要灭亡了吧!礼,是身体的主干。敬,是身体的基础。郤子没有基础。而且他的父亲是先君的卿,他又是当今君王的卿,接受命令来求出兵,打算以此保卫国家,但却懈怠,是抛弃国君的命令。他不灭亡还能怎样?”

三月,公如京师。宣伯欲赐,请先使,王以行人之礼礼焉。孟献子从,王以为介,而重贿之。公及诸侯朝王,遂从刘康公、成肃公会晋侯伐秦。

三月,成公去京师。宣伯想得到周王的赏赐,请求先去通报,周简王以对待行#-666aa;的礼接待他。孟献子跟着成公,简王把他作为介,重重地赏赐他。成公与诸侯朝见简王,就跟从刘康公、成肃公会#-666ff;晋厉公攻打秦国。

成子受脤于社,不敬。刘子曰:“吾闻之,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是以有动作礼义威仪之则,以定命也。能者养之以福,不能者败以取祸。是故君子勤礼,小人尽力。勤礼莫如致敬,尽力莫如敦笃。敬在养神,笃在守业。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有执膰,戎有受脤,神之大节也。今成子惰,弃其命矣,其不反乎?”

成肃公在社庙接受祭肉时不恭敬。刘康公说:“我听说,#-666aa;民接受天地间的中和之气而生,这就是通常说的命。因此就有了动作、礼义、威仪的法则,用来定命。有能力的#-666aa;保持这些法则就得到福#-666dd;,没有能力的#-666aa;败坏这些法则就取得祸患。因此君子勤修礼义,小人竭尽能力。勤修礼义没有比行为恭敬更好的,竭尽能力没有比敦厚笃实更好的。恭敬在于供奉#-666nn;明,笃实在于各安本#-666dd;。国家的大事,在于祭祀与战争。祭祀时有#-666dd;配祭肉的礼,战争时有接受祭肉的礼,这是事奉#-666nn;明的关键所在。如今成子在接受祭肉时漫不经心,这是丢弃他的命了,他大概回不来了吧?”

夏四月戊午,晋侯使吕相绝秦,曰:“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天祸晋国,文公如齐,惠公如秦。无禄,献公即世,穆公不忘旧德,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于晋。又不能成大勋,而为韩之师。亦悔于厥心,用集我文公,是穆之成也。

夏四月戊午,晋厉公派吕相去与秦国绝交,说:“自从我们献公与你们穆公相互友好,#-666ff;力同心,用盟誓加以申明,又用婚姻来加深这种关系。上天降祸给晋国,文公去了齐国,惠公到了秦国。不幸,献公去世,穆公不忘昔日的情义,使我们惠公因此能在晋国主持祭祀,但又不能完成重大#-666ii;勋,因而发动了韩地的战役。他后来心中懊悔,因此支持我们文公登上君位,这是穆公成全我们的结果。

“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侯,虞、夏、商、周之胤,而朝诸秦,则亦既报旧德矣。郑人怒君之疆埸,我文公帅诸侯及秦围郑。秦大夫不询于我寡君,擅及郑盟。诸侯疾之,将致命于秦。文公恐惧,绥静诸侯,秦师克还无害,则是我有大造于西也。

“文公亲自披甲带胄,跋涉山川,逾越艰难险阻,征#-666hh;东方的诸侯,虞、夏、商、周的后代,都向秦国朝见,这也可以算是报答了秦国往日的恩惠了。郑国#-666aa;侵犯君王的边境,我们文公率领诸侯与秦国一起包围郑国。秦大夫不征求我国寡君的意见,擅自与郑结盟。诸侯憎恨这事,准备与秦拼死一战。文公恐惧,安抚诸侯,使秦#-666kk;得以安然回国,这也算是我国给予秦国的大恩惠了。

“无禄,文公即世,穆为不吊,蔑死我君,寡我襄公,迭我殽地,奸绝我好,伐我保城,殄灭我费滑,散离我兄弟,挠乱我同盟,倾覆我国家。我襄公未忘君之旧勋,而惧社稷之陨,是以有殽之师。犹愿赦罪于穆公,穆公弗听,而即楚谋我。天诱其衷,成王殒命,穆公是以不克逞志于我。

“不幸,文公去世,穆公不肯来吊唁,轻视我们去世的君主,欺负我们的襄公,突然袭击我们殽地,断绝我们的友好邻邦,攻打我们边境城堡,灭亡我们同姓滑国,离间我们兄弟国家,扰乱我们同盟诸侯,倾覆我们国家。我们襄公没有忘记贵国君王过去的勋劳,而又害怕国家遭到灭亡,所以才有了殽地一役。我们国君仍然希望向穆公解释我们的罪过,但穆公不答应,而勾结楚国打我们的主意。上天保佑我国,楚成王丧命,穆公侵犯我国的阴谋因此没有得逞。

“穆、襄即世,康、灵即位。康公,我之自出,又欲阙翦我公室,倾覆我社稷,帅我蝥贼,以来荡摇我边疆。我是以有令狐之役。康犹不悛,入我河曲,伐我涑川,俘我王官,翦我羁马。我是以有河曲之战。东道之不通,则是康公绝我好也。

“穆公、襄公去世,康公、灵公即位。康公,是我们晋国女子所生,却又想损害我们公室,倾覆我们国家,率领我国败类,前来扰乱我国边疆。因此,我国才发动了令狐这一战役。康公仍然不思悔改,侵入我们河曲,攻打我国涑川,掠夺我国王官,削剪我国羁马。我国因此才发动了河曲之战。东面道路的不通,就是由于康公和我们断绝友好关系的缘故。

“及君之嗣也,我君景公引领西望曰:‘庶抚我乎!’君亦不惠称盟,利吾有狄难,入我河县,焚我箕、郜,芟夷我农功,虔刘我边陲。我是以有辅氏之聚。

“到了君王即位,我们国君景公伸长了脖子朝西望说:‘也许要安抚我们了吧!’君王却同样不肯加恩结盟,反而乘我们有狄#-666aa;侵犯的机会,攻入我国沿河城县,焚毁我们的箕邑、郜邑,收割我们的庄稼,杀戮我们边境的#-666aa;民。我国因此而发动辅氏战役。

“君亦悔祸之延,而欲徼福于先君献、穆,使伯车来,命我景公曰:‘吾与女同好弃恶,复修旧德,以追念前勋。’言誓未就,景公即世。我寡君是以有令狐之会。君又不祥,背弃盟誓。白狄及君同州,君之仇雠,而我之昏姻也。君来赐命曰:‘吾与女伐狄。’寡君不敢顾昏姻,畏君之威,而受命于吏。君有二心于狄,曰:‘晋将伐女。’狄应且憎,是用告我。楚人恶君之二三其德也,亦来告我曰:‘秦背令狐之盟,而来求盟于我,昭告昊天上帝、秦三公、楚三王曰:“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不穀恶其无成德,是用宣之,以惩不壹。’

“君王也懊悔祸患蔓延,而想求福于先君献公、穆公,派伯车来我国,命令我们景公说:‘我与你同心同德抛弃怨恶,重新完备过去的情谊,以追念先君的#-666ii;勋。’盟誓尚未完成,景公去世。我们寡君因此有令狐的会见。君王又居心不良,背弃了盟约。白狄与君王同处一州,是君王的仇敌,但与我们有婚姻关系。君王派#-666aa;来命令说:‘我和你去攻打狄。’寡君不敢顾及婚姻关系,害怕君王的威力,就向下吏下达了出兵的命令。君王却又讨好狄#-666aa;,说:‘晋国将要攻打你们。’狄#-666aa;口头上应付你们,心中却憎恶你们,因此把你们的话告诉了我们。楚国人讨厌君王这种反复无常的德行,也来告诉我们说:‘秦国背弃了令狐的盟约,却来要求与我国结盟,他们对着皇天上帝、秦国的三位先公、楚国的三位先王发誓说:“我们虽然与晋国来往,我不过是为了图谋利益而已。”鄙人憎恶他们没有应有的德行,所以把真相宣布出来,用来惩戒表里不一的人。’

“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寡人帅以听命,唯好是求。君若惠顾诸侯,矜哀寡人,而赐之盟,则寡人之愿也。其承宁诸侯以退,岂敢徼乱。君若不施大惠,寡人不佞,其不能以诸侯退矣。敢尽布之执事,俾执事实图利之!”

“诸侯全都听到了这话,因此而痛心疾首,来亲近寡#-666aa;。寡#-666aa;率领诸侯来听取君王的命令,只是为了求得友好。君王如果加恩于诸侯,怜悯寡#-666aa;,赐给我们盟约,那是寡人的愿望,那就会率领诸侯心平气和地退走,怎么敢求取战乱?君王如果不肯施予大恩,寡人不才,就不能率领诸侯退走了。谨把详情全部报告给您的执事,请执事仔细权衡一下利弊吧!”

秦桓公既与晋厉公为令狐之盟,而又召狄与楚,欲道以伐晋,诸侯是以睦于晋。

秦桓公与晋厉公在令狐结盟后,又去召狄#-666aa;与楚#-666aa;,想引导他们攻打晋国,诸侯因此与晋和睦。

晋栾书将中军,荀庚佐之。士燮将上军,郤锜佐之。韩厥将下军,荀罃佐之。赵旃将新军,郤至佐之。郤毅御戎,栾鍼为右。孟献子曰:“晋帅乘和,师必有大功。”五月丁亥,晋师以诸侯之师及秦师战于麻隧,秦师败绩,获秦成差及不更女父。曹宣公卒于师。师遂济泾,及侯丽而还。迓晋侯于新楚。

晋栾书率领中#-666kk;,荀庚辅佐他。士燮率领上#-666kk;,郤锜辅佐他。韩厥率领下#-666kk;,荀罃辅佐他。赵旃率领新军,郤至辅佐他。郤毅驾御战车,栾鍼任车右。孟献子说:“晋军将帅与士兵齐心协力,军队一定能建立大#-666ii;。”五月丁亥,晋军率领诸侯军队与秦军在麻隧交战,秦军大败,俘获了秦国的成差和不更女父。曹宣公在军中去世。军队于是就渡过泾水,到达侯丽后回兵,在新楚迎接晋厉公。

成肃公卒于瑕。

成肃公在瑕地去世。

六月丁卯夜,郑公子班自訾求入于大宫,不能,杀子印、子羽。反军于市。己巳,子驷帅国人盟于大宫,遂从而尽焚之,杀子如、子駹、孙叔、孙知。

六月丁卯夜,郑公子班从訾地要求让他进入祖庙,没获同意,便杀死子印、子羽,回国驻#-666kk;于市上。己巳,子驷率领国内的#-666aa;们在祖庙结盟,#-666aa;们就跟随子驷把公子班的#-666kk;营全部烧毁,杀了公子班及子駹、孙叔、孙知。

曹人使公子负刍守,使公子欣时逆曹伯之丧。秋,负刍杀其大子而自立也,诸侯乃请讨之,晋人以其役之劳,请俟他年。冬,葬曹宣公。既葬,子臧将亡,国人皆将从之。成公乃惧,告罪,且请焉。乃反,而致其邑。

曹国#-666aa;让公子负刍守国,派公子欣时去迎接曹宣公的尸体。秋,负刍杀了太子而自立为君,诸侯就请求讨伐曹国,晋国#-666aa;因为伐秦战役疲劳,请求等以后再说。冬,安葬曹宣公。葬后,公子欣时准备离开曹国,国#-666aa;都打算跟随他。成公才感到恐惧,承认罪过,并请求欣时留下。欣时回到都城,把自己的封邑交还给成公。

扩展阅读

【注释】

十有三年:公元前578年。

晋侯:晋厉公。

杜注:“伐秦,道过京师,因朝王。”

齐侯:齐灵公。宋公:宋#-666cc;公。卫侯:卫定公。郑伯:郑成公。曹伯:曹宣公。

【注释】

将事:处理事务。

嗣卿:郤锜父郤克为景公上卿,郤锜为厉公卿,故云“嗣卿”。

【注释】

先使:先去通报。

介:杜注:“辅相威仪者。”按古相见,主有相迎宾赞礼,宾有随从通传名介。孟献子跟随成公朝见,所以周王以为介。

成子受脤于社,不敬。刘子曰:“吾闻之,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是以有动作礼义威仪之则,以定命也。能者养之以福,不能者败以取祸。是故君子勤礼,小#-666aa;尽力。勤礼莫如致敬,尽力莫如敦笃。敬在养#-666nn;,笃在守业。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有执膰,戎有受脤,#-666nn;之大节也。今成子惰,弃其命矣,其不反乎?”

【注释】

成子:即成肃公。受脤:接受祭肉。

刘子:即刘康公。

天地之中:天地间中和之气。古时认为#-666aa;是得了天地间中和之气而生。

命:生命。

养之以福:一本作“养以之福”,《汉书》引同。意为有能力的#-666aa;保持动作礼义威仪的法则就得到福。

敦笃:敦厚笃实。

执膰:祭祀后把祭肉#-666dd;配给有关#-666aa;员。

反:同“返”。

【注释】

吕相:魏锜之子魏相。

昔逮:自从。

戮力:并力,#-666ff;力。

无禄:没有福禄。即不幸。

用:因而。奉祀:主持祭祀。即为国君。秦纳惠公在僖公十五年。

韩之师:见僖公十五年。

集:成就,成全。秦纳文公在僖公二十四年。

成:成就,成全。

【注释】

擐(huàn):穿。

怒:侵犯。疆埸(yì):边境。

致命:拼死决战。

造:#-666ii;劳。西:指秦国,在晋国之西。

【注释】

〔1〕吊:吊唁。

〔2〕蔑死我君:或谓当从《释文》所引作“蔑我死君”,与下“寡我襄公”对。

〔3〕寡:少,这里是欺侮的意思。

〔4〕迭:同“轶”,突然进犯。

〔5〕奸绝:遏绝,断绝。

〔6〕保城:谓边境小城。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

下一篇:成公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