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左传》 » 成公 > 成公十三年 > 第2节

成公十三年 第2节原文解释

〔7〕费滑:即滑国,费为滑都。秦灭滑见僖公三十三年。

〔8〕散离我兄弟:秦伐郑灭滑,二国与晋同为姬姓国,故云。

〔9〕赦罪:即释罪,求和解。

〔10〕天诱其衷:当时俗语,即天心在我。

〔11〕成王:楚成王。秦通楚谋晋事见文公十四年。

〔12〕逞:满足。

【注释】

我之自出:秦康公为晋献公女伯姬所生。

阙翦:损害。蝥贼:二者均为食苗的害虫,此喻危害国家的#-666aa;。指晋文公子公子雍,秦曾应晋求送其回国为君,后晋变卦,于是二国战于令狐。见文公七年传。

悛(quān):悔改。

涑川:水名,在今山西西南部。或谓指山西永济县之涑水城。

王官:在今山西闻喜县南。秦康公伐涑川、掠王官不见记载。

翦:削断。羁马:在今山西永济县南。

河曲之战:见文公十二年传。

东道不通:指两国不相往来。

【注释】

君:指秦桓公。

称盟:举行盟会。

狄难:时晋#-666kk;入赤狄作战,见宣公十五年。

河县:临黄河的县。秦、晋以黄河为界。

箕:在今山西蒲县。郜:在今山西祁县。

芟夷:收割。

虔刘:杀戮。

辅氏之聚:辅氏之战,见宣公十五年。

【注释】

伯车:秦桓公子,名鍼。

令狐之会:见成公十一年。

不祥:不善。

同州:同在禹贡九州之雍州。

我之昏姻:白狄女子曾嫁晋文公。

受:同“授”。

有:同“又”。

秦三公:穆、康、#-666cc;。楚三王:成、穆、庄。

出入:往来。

不穀:本为周王自贬之称,楚君称王,不敢称“予一#-666aa;”,乃自称不穀。

【注释】

承宁:宁静,平息。

不佞:即“不才”。

【注释】

郤毅:郤至之弟,又称步毅。

栾鍼:栾书之子。

乘:车上甲士。

麻隧:秦地,在今陕西泾阳县。

不更:官名,或云即车右。

侯丽:当在泾水南岸。

新楚:当在今陕西朝邑(今已并入大荔县)。

【注释】

公子班:其于成公十年逃往许,此时求归。訾:郑地,今不详。大宫:郑祖庙。

子印、子羽:均为穆公子。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

下一篇:成公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