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左传》 » 襄公 > 襄公元年

襄公元年原文解释

原文(一)

(经)

翻译(一)

(经)

原文(二)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翻译(二)

元年春,周历正月,襄公即位。

原文(三)

仲孙蔑会晋栾黡、宋华元、卫宁殖、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围宋彭城。

翻译(三)

仲孙蔑会同晋栾黡、宋华元、卫宁殖、曹国#-666aa;、莒国#-666aa;、邾国#-666aa;、滕国人、薛国人包围宋彭城。

原文(四)

夏,晋韩厥帅师伐郑。

翻译(四)

夏,晋韩厥率领#-666kk;队攻打郑国。

原文(五)

仲孙蔑会齐崔杼、曹人、邾人、杞人次于鄫

翻译(五)

仲孙蔑会同齐崔杼、曹国#-666aa;、邾国#-666aa;、杞国#-666aa;驻扎在鄫地。

原文(六)

秋,楚公子壬夫帅师侵宋。

翻译(六)

秋,楚公子壬夫率领#-666kk;队侵袭宋国。

原文(七)

九月辛酉,天王崩

翻译(七)

九月辛酉,周简王去世。

原文(八)

邾子来朝

翻译(八)

邾宣公来我国朝见。

原文(九)

冬,卫侯使公孙剽来聘

翻译(九)

冬,卫献公派遣公孙剽来我国聘问。

原文(十)

晋侯使荀罃来聘

翻译(十)

晋悼公派遣荀罃来我国聘问。

原文(十一)

(传)

翻译(十一)

(传)

原文(十二)

元年春己亥,围宋彭城。非宋地,追书也。于是为宋讨鱼石,故称宋,且不登叛人也,谓之宋志。彭城降晋,晋人以宋五大夫在彭城者归,置诸瓠丘。齐人不会彭城,晋人以为讨。二月,齐大子光为质于晋。

翻译(十二)

元年春己亥,包围宋彭城。彭城不是宋地,《春秋》是追记。这时是为宋国讨伐鱼石,所以称宋,同时不记录叛乱者姓名,这是#-666hh;从宋国#-666aa;的意愿。彭城投降晋国,晋国#-666aa;把在彭城的宋国五位大夫带回国,安顿在瓠丘。齐国#-666aa;没有参加彭城会战,晋国人以此问罪。二月,齐太子光到晋国做人质。

原文(十三)

夏五月,晋韩厥、荀偃帅诸侯之师伐郑,入其郛,败其徒兵于洧上。于是东诸侯之师次于鄫,以待晋师。晋师自郑以鄫之师侵楚焦、夷及陈,晋侯、卫侯次于戚,以为之援。

翻译(十三)

夏五月,晋韩厥、荀偃率领诸侯的#-666kk;队攻打郑国,进入郑都外城,在洧水边打败了郑国的步兵。这时候东方诸侯的#-666kk;队驻扎在鄫地,等待晋#-666kk;。晋军从郑国带领驻扎在鄫地的军队侵袭楚国的焦地、夷地及陈国。晋悼公、卫献公驻扎在戚地,作为后援。

原文(十四)

秋,楚子辛救郑,侵宋吕、留。郑子然侵宋,取犬丘

翻译(十四)

秋,楚子辛救援郑国,侵袭宋吕、留二地。郑子然侵袭宋国,占领犬丘。

原文(十五)

九月,邾子来朝,礼也。

翻译(十五)

九月,邾宣公来我国朝见,这是#-666ff;乎礼的。

原文(十六)

冬,卫子叔、晋知武子来聘,礼也。凡诸侯即位,小国朝之,大国聘焉,以继好结信,谋事补阙,礼之大者也。

翻译(十六)

冬,卫子叔、晋知武子来我国聘问,这是#-666ff;乎礼的。凡是诸侯即位,比它小的国家国君前去朝见,比它大的国家派#-666aa;聘问,以继续友好关系,相互取得信任,商议大事,弥补过失,这是礼仪中的大事。

原文翻译

(经)

(经)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元年春,周历正月,襄公即位。

仲孙蔑会晋栾黡、宋华元、卫宁殖、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围宋彭城。

仲孙蔑会同晋栾黡、宋华元、卫宁殖、曹国#-666aa;、莒国#-666aa;、邾国#-666aa;、滕国人、薛国人包围宋彭城。

夏,晋韩厥帅师伐郑。

夏,晋韩厥率领#-666kk;队攻打郑国。

仲孙蔑会齐崔杼、曹人、邾人、杞人次于鄫。

仲孙蔑会同齐崔杼、曹国#-666aa;、邾国#-666aa;、杞国#-666aa;驻扎在鄫地。

秋,楚公子壬夫帅师侵宋。

秋,楚公子壬夫率领#-666kk;队侵袭宋国。

九月辛酉,天王崩。

九月辛酉,周简王去世。

邾子来朝。

邾宣公来我国朝见。

冬,卫侯使公孙剽来聘。

冬,卫献公派遣公孙剽来我国聘问。

晋侯使荀罃来聘。

晋悼公派遣荀罃来我国聘问。

(传)

(传)

元年春己亥,围宋彭城。非宋地,追书也。于是为宋讨鱼石,故称宋,且不登叛人也,谓之宋志。彭城降晋,晋人以宋五大夫在彭城者归,置诸瓠丘。齐人不会彭城,晋人以为讨。二月,齐大子光为质于晋。

元年春己亥,包围宋彭城。彭城不是宋地,《春秋》是追记。这时是为宋国讨伐鱼石,所以称宋,同时不记录叛乱者姓名,这是#-666hh;从宋国#-666aa;的意愿。彭城投降晋国,晋国#-666aa;把在彭城的宋国五位大夫带回国,安顿在瓠丘。齐国#-666aa;没有参加彭城会战,晋国人以此问罪。二月,齐太子光到晋国做人质。

夏五月,晋韩厥、荀偃帅诸侯之师伐郑,入其郛,败其徒兵于洧上。于是东诸侯之师次于鄫,以待晋师。晋师自郑以鄫之师侵楚焦、夷及陈,晋侯、卫侯次于戚,以为之援。

夏五月,晋韩厥、荀偃率领诸侯的#-666kk;队攻打郑国,进入郑都外城,在洧水边打败了郑国的步兵。这时候东方诸侯的#-666kk;队驻扎在鄫地,等待晋#-666kk;。晋军从郑国带领驻扎在鄫地的军队侵袭楚国的焦地、夷地及陈国。晋悼公、卫献公驻扎在戚地,作为后援。

秋,楚子辛救郑,侵宋吕、留。郑子然侵宋,取犬丘。

秋,楚子辛救援郑国,侵袭宋吕、留二地。郑子然侵袭宋国,占领犬丘。

九月,邾子来朝,礼也。

九月,邾宣公来我国朝见,这是#-666ff;乎礼的。

冬,卫子叔、晋知武子来聘,礼也。凡诸侯即位,小国朝之,大国聘焉,以继好结信,谋事补阙,礼之大者也。

冬,卫子叔、晋知武子来我国聘问,这是#-666ff;乎礼的。凡是诸侯即位,比它小的国家国君前去朝见,比它大的国家派#-666aa;聘问,以继续友好关系,相互取得信任,商议大事,弥补过失,这是礼仪中的大事。

扩展阅读

【注释】

元年:公元前572年。

杜注云襄公这年四岁。

鄫:郑地,在今河南睢县东南。

天王:周简王。

邾子:邾宣公。

卫侯:卫献公。公孙剽:子叔黑背子,穆公孙。

晋侯:晋悼公。

【注释】

非宋地,追书:此时彭城为楚所占,让鱼石等居住,故云非宋地。但鱼石是宋臣,所以说《春秋》此条为追书。

不登:不录。

五大夫:即鱼石、向为#-666aa;等五#-666aa;

瓠丘:即壶丘,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

【注释】

郛:外城。

徒兵:步兵。洧上:洧水边。洧水出河南登封,东流经新郑、长葛、洧川、扶沟等县入贾鲁河。此洧上指郑都城西南洧水流经处。

焦、夷:本皆陈地,见僖公二十三年注。

戚:卫邑,在今河南濮阳县北。

【注释】

吕:在今江苏徐州市东南。韶:在今江苏沛县东南。

子然:穆公子。

犬丘:在今河南永城县西北。

子叔:即公孙剽。知武子:即荀罃。

阙:过失。

下一篇:襄公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