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左传》 » 襄公 > 襄公八年

襄公八年原文解释

原文(一)

(经)

翻译(一)

(经)

原文(二)

八年春,王正月,公如晋。

翻译(二)

八年春,周历正月,襄公去晋国。

原文(三)

夏,葬郑僖公。

翻译(三)

夏,安葬郑僖公。

原文(四)

郑人侵蔡,获蔡公子燮

翻译(四)

郑国#-666aa;侵袭蔡国,擒获蔡公子燮。

原文(五)

季孙宿会晋侯、郑伯、齐人、宋人、卫人、邾人于邢丘

翻译(五)

季孙宿与晋悼公、郑简公、齐国#-666aa;、宋国#-666aa;、卫国#-666aa;、邾国人在邢丘相会。

原文(六)

公至自晋。

翻译(六)

襄公从晋国回来。

原文(七)

莒人伐我东鄙。

翻译(七)

莒国#-666aa;攻打我国东部边境。

原文(八)

秋九月,大雩。

翻译(八)

秋九月,举行求雨的祭祀。

原文(九)

冬,楚公子贞帅师伐郑。

翻译(九)

冬,楚公子贞率领#-666kk;队攻打郑国。

原文(十)

晋侯使士匄来聘。

翻译(十)

晋悼公派士匄来我国聘问。

原文(十一)

(传)

翻译(十一)

(传)

原文(十二)

八年春,公如晋朝,且听朝聘之数

翻译(十二)

八年春,襄公去晋国朝见,同时听取晋国要求贡纳财物的数目。

原文(十三)

郑群公子以僖公之死也,谋子驷。子驷先之。夏四月庚辰,辟杀子狐、子熙、子侯、子丁。孙击、孙恶出奔卫。

翻译(十三)

郑国的公子们由于僖公被杀,策划除掉子驷。子驷抢先发动。夏四月庚辰,捏造了个罪名杀死了子狐、子熙、子侯、子丁。孙击、孙恶逃亡到卫国。

原文(十四)

庚寅,郑子国、子耳侵蔡,获蔡司马公子燮。郑人皆喜,唯子产不顺,曰:“小国无文德,而有武功,祸莫大焉。楚人来讨,能勿从乎?从之,晋师必至。晋、楚伐郑,自今郑国,不四五年弗得宁矣。”子国怒之曰:“尔何知?国有大命,而有正卿。童子言焉,将为戮矣。”

翻译(十四)

庚寅,郑子国、子耳侵袭蔡国,擒获蔡司马公子燮。郑国#-666aa;都为此#guoxue666-com;兴,唯#-666ll;子产不以为然,说:“小国没有文治德行,却立有武#-666ii;,没有比这更大的祸了。楚国#-666aa;来讨伐,我们能够不顺从他们吗?顺从了楚国,晋国的#-666kk;队必定来攻。晋、楚交替攻打郑国,从今后郑国至少在四五年内不得安宁了。”子国对他发怒说:“你知道些什么?国家有出兵打仗的大事,有正卿作主,小孩子谈论它,将招杀身之祸。”

原文(十五)

五月甲辰,会于邢丘,以命朝聘之数,使诸侯之大夫听命。季孙宿、齐高厚、宋向戌、卫宁殖、邾大夫会之。郑伯献捷于会,故亲听命。大夫不书,尊晋侯也。

翻译(十五)

五月甲辰,在邢丘相会,晋国颁布朝聘所献财礼的数目,让诸侯的大夫们到会听取命令。季孙宿、齐#guoxue666-com;厚、宋向戌、卫宁殖、邾大夫参加了会议。郑简公到会奉献俘虏,所以亲自听取命令。《春秋》没有记载各国大夫的名字,是尊崇晋悼公。

原文(十六)

莒人伐我东鄙,以疆鄫田

翻译(十六)

莒国#-666aa;攻打我国东部边境,以划定原鄫国的土地疆界。

原文(十七)

秋九月,大雩,旱也。

翻译(十七)

秋九月,举行求雨的祭祀,这是由于干旱。

原文(十八)

冬,楚子囊伐郑,讨其侵蔡也。

翻译(十八)

冬,楚子囊攻打郑国,讨伐它侵袭蔡国。

原文(十九)

子驷、子国、子耳欲从楚,子孔、子蟜、子展欲待晋〔1〕。子驷曰:“《周诗》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兆云询多,职竞作罗〔2〕。’谋之多族,民之多违,事滋无成〔3〕。民急矣,姑从楚以纾吾民。晋师至,吾又从之。敬共币帛〔4〕,以待来者,小国之道也。牺牲玉帛,待于二竟〔5〕,以待彊者而庇民焉。寇不为害,民不罢病〔6〕,不亦可乎?”子展曰:“小所以事大,信也。小国无信,兵乱日至,亡无日矣。五会之信〔7〕,今将背之,虽楚救我,将安用之?亲我无成〔8〕,鄙我是欲〔9〕,不可从也。不如待晋。晋君方明,四军无阙〔10〕,八卿和睦〔11〕,必不弃郑。楚师辽远,粮食将尽,必将速归,何患焉?舍之闻之〔12〕:‘杖莫如信〔13〕。’完守以老楚,杖信以待晋,不亦可乎?”子驷曰:“《诗》云:‘谋夫孔多,是用不集。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如匪行迈谋,是用不得于道〔14〕。’请从楚,也受其咎〔15〕。”乃及楚平。

翻译(十九)

子驷、子国、子耳打算顺从楚国,子孔、子蟜、子展要等待晋#-666kk;救援。子驷说:“《周诗》有这样的话:‘等待黄河澄清,#-666aa;的寿命又有几何?占卜实在次数太多,都是抢着为自己结网织罗。’商量的#-666aa;太多,#-666aa;民多数不能跟从,事情更加没有成#-666ii;的希望。人民危急了,姑且顺从楚国让我们的人民松口气。晋#-666kk;到来,我们又顺从晋#-666kk;。恭敬地供给财物,以等待大国到来,这是小国的常规。用牺牲和玉帛,等在两边的边境上,以等待强者而以此庇护我们的人民。敌寇不造成祸害,人民不疲乏劳困,不也是可以的吗?”子展说:“小国用来事奉大国的是信用。小国没有信用,战争与祸乱会时时到来,灭亡的日子就近了。五次盟会的信誓,如今准备背叛,即使楚军救援我们,又有什么用?楚国亲近我们而得不到好结果,那就会想把我们作为他们的边鄙县邑,这是不能顺从的。不如等待晋军救援。晋国国君正直贤明,四军军备齐全,八卿和睦相处,一定不会抛弃郑国。楚军从辽远地方到来,粮食将要吃完,一定会很快回国,怕它什么?我听说:‘最能倚仗的东西是信用。’修缮巩固守备以使楚军日久疲惫,倚仗信用以等待晋军,不也是可以的吗?”子驷说:“《诗》说:‘出主意的人儿一大堆,难以统一不算数。庭上你一言来我一语,没有一个敢把责任负。好像那行路人问行路人,很难找到正确路。’请顺从楚国,我来承担责任。”于是和楚国讲和。

原文(二十)

使王子伯骈告于晋,曰:“君命敝邑:‘修而车赋,儆而师徒,以讨乱略。’蔡人不从,敝邑之人,不敢宁处,悉索敝赋,以讨于蔡,获司马燮,献于邢丘。今楚来讨曰:‘女何故称兵于蔡?’焚我郊保,冯陵我城郭。敝邑之众,夫妇男女,不遑启处,以相救也。翦焉倾覆,无所控告。民死亡者,非其父兄,即其子弟,夫人愁痛,不知所庇。民知穷困,而受盟于楚,孤也与其二三臣不能禁止。不敢不告。”知武子使行人子员对之曰:“君有楚命,亦不使一个行李告于寡君,而即安于楚。君之所欲也,谁敢违君?寡君将帅诸侯以见于城下,唯君图之!”

翻译(二十)

派遣王子伯骈向晋国报告,说:“君王命令敝邑:‘修整好你们的战车,戒备好你们的#-666kk;队,去讨伐动乱的国家。’蔡国#-666aa;不顺从,敝邑的#-666aa;不敢安居,全数调集#-666kk;队,去讨伐蔡国,擒获司马燮,献到邢丘会上。如今楚国前来讨伐,说:‘你们何故对蔡国用兵?’焚毁我国郊外城堡,侵犯我们的城郭。敝邑的#-666aa;民,夫妻男女,顾不得稍事休息,互相援救。全面遭到颠覆灭亡的威胁,没有地方去控诉求助。人民死去和逃亡的,不是父兄,就是子弟,人人愁苦悲痛,不知道去什么地方寻求保护。人民知道已到危急时刻,于是就接受了楚国的盟约,孤和几位臣子无法#-666mm;止。不敢不报告。”知武子派行人子员回答说:“君王受到楚国的威胁,也不派个人来告诉寡君,却立刻顺#-666hh;了楚国。这是君王自己的愿望,谁敢反对您?寡君准备率领诸侯和你们在城下相见,请君王认真考虑!”

原文(二十一)

晋范宣子来聘,且拜公之辱,告将用师于郑。公享之,宣子赋《摽有梅》。季武子曰:“谁敢哉!今譬于草木,寡君在君,君之臭味也。欢以承命,何时之有?”武子赋《角弓》。宾将出,武子赋《彤弓》。宣子曰:“城濮之役,我先君文公献功于衡雍,受彤弓于襄王,以为子孙藏。匄也,先君守官之嗣也,敢不承命?”君子以为知礼。

翻译(二十一)

晋范宣子来我国聘问,同时拜谢襄公朝晋,报告准备对郑国用兵。襄公设享礼招待他,范宣子赋《摽有梅》。季武子说:“谁敢不及时呢!现在就用草木作比喻,寡君对贵君来说,贵君是草木,寡君是草木散发的香气。#guoxue666-com;高兴兴地接受命令,怎么会拖延时间呢?”季武子赋《角弓》作答。范宣子将退出,季武子赋《彤弓》。范宣子说:“城濮战役,我国先君文公在衡雍奉献战俘,从周襄王那儿接受了彤弓,作为子孙的宝藏。我士匄是先君大臣的后代,岂敢不接受您的命令?”君子认为范宣子知礼。

原文翻译

(经)

(经)

八年春,王正月,公如晋。

八年春,周历正月,襄公去晋国。

夏,葬郑僖公。

夏,安葬郑僖公。

郑人侵蔡,获蔡公子燮。

郑国#-666aa;侵袭蔡国,擒获蔡公子燮。

季孙宿会晋侯、郑伯、齐人、宋人、卫人、邾人于邢丘。

季孙宿与晋悼公、郑简公、齐国#-666aa;、宋国#-666aa;、卫国#-666aa;、邾国人在邢丘相会。

公至自晋。

襄公从晋国回来。

莒人伐我东鄙。

莒国#-666aa;攻打我国东部边境。

秋九月,大雩。

秋九月,举行求雨的祭祀。

冬,楚公子贞帅师伐郑。

冬,楚公子贞率领#-666kk;队攻打郑国。

晋侯使士匄来聘。

晋悼公派士匄来我国聘问。

(传)

(传)

八年春,公如晋朝,且听朝聘之数。

八年春,襄公去晋国朝见,同时听取晋国要求贡纳财物的数目。

郑群公子以僖公之死也,谋子驷。子驷先之。夏四月庚辰,辟杀子狐、子熙、子侯、子丁。孙击、孙恶出奔卫。

郑国的公子们由于僖公被杀,策划除掉子驷。子驷抢先发动。夏四月庚辰,捏造了个罪名杀死了子狐、子熙、子侯、子丁。孙击、孙恶逃亡到卫国。

庚寅,郑子国、子耳侵蔡,获蔡司马公子燮。郑人皆喜,唯子产不顺,曰:“小国无文德,而有武功,祸莫大焉。楚人来讨,能勿从乎?从之,晋师必至。晋、楚伐郑,自今郑国,不四五年弗得宁矣。”子国怒之曰:“尔何知?国有大命,而有正卿。童子言焉,将为戮矣。”

庚寅,郑子国、子耳侵袭蔡国,擒获蔡司马公子燮。郑国#-666aa;都为此#guoxue666-com;兴,唯#-666ll;子产不以为然,说:“小国没有文治德行,却立有武#-666ii;,没有比这更大的祸了。楚国#-666aa;来讨伐,我们能够不顺从他们吗?顺从了楚国,晋国的#-666kk;队必定来攻。晋、楚交替攻打郑国,从今后郑国至少在四五年内不得安宁了。”子国对他发怒说:“你知道些什么?国家有出兵打仗的大事,有正卿作主,小孩子谈论它,将招杀身之祸。”

五月甲辰,会于邢丘,以命朝聘之数,使诸侯之大夫听命。季孙宿、齐高厚、宋向戌、卫宁殖、邾大夫会之。郑伯献捷于会,故亲听命。大夫不书,尊晋侯也。

五月甲辰,在邢丘相会,晋国颁布朝聘所献财礼的数目,让诸侯的大夫们到会听取命令。季孙宿、齐#guoxue666-com;厚、宋向戌、卫宁殖、邾大夫参加了会议。郑简公到会奉献俘虏,所以亲自听取命令。《春秋》没有记载各国大夫的名字,是尊崇晋悼公。

莒人伐我东鄙,以疆鄫田。

莒国#-666aa;攻打我国东部边境,以划定原鄫国的土地疆界。

秋九月,大雩,旱也。

秋九月,举行求雨的祭祀,这是由于干旱。

冬,楚子囊伐郑,讨其侵蔡也。

冬,楚子囊攻打郑国,讨伐它侵袭蔡国。

子驷、子国、子耳欲从楚,子孔、子蟜、子展欲待晋。子驷曰:“《周诗》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兆云询多,职竞作罗。’谋之多族,民之多违,事滋无成。民急矣,姑从楚以纾吾民。晋师至,吾又从之。敬共币帛,以待来者,小国之道也。牺牲玉帛,待于二竟,以待彊者而庇民焉。寇不为害,民不罢病,不亦可乎?”子展曰:“小所以事大,信也。小国无信,兵乱日至,亡无日矣。五会之信,今将背之,虽楚救我,将安用之?亲我无成,鄙我是欲,不可从也。不如待晋。晋君方明,四军无阙,八卿和睦,必不弃郑。楚师辽远,粮食将尽,必将速归,何患焉?舍之闻之:‘杖莫如信。’完守以老楚,杖信以待晋,不亦可乎?”子驷曰:“《诗》云:‘谋夫孔多,是用不集。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如匪行迈谋,是用不得于道。’请从楚,也受其咎。”乃及楚平。

子驷、子国、子耳打算顺从楚国,子孔、子蟜、子展要等待晋#-666kk;救援。子驷说:“《周诗》有这样的话:‘等待黄河澄清,#-666aa;的寿命又有几何?占卜实在次数太多,都是抢着为自己结网织罗。’商量的#-666aa;太多,#-666aa;民多数不能跟从,事情更加没有成#-666ii;的希望。人民危急了,姑且顺从楚国让我们的人民松口气。晋#-666kk;到来,我们又顺从晋#-666kk;。恭敬地供给财物,以等待大国到来,这是小国的常规。用牺牲和玉帛,等在两边的边境上,以等待强者而以此庇护我们的人民。敌寇不造成祸害,人民不疲乏劳困,不也是可以的吗?”子展说:“小国用来事奉大国的是信用。小国没有信用,战争与祸乱会时时到来,灭亡的日子就近了。五次盟会的信誓,如今准备背叛,即使楚军救援我们,又有什么用?楚国亲近我们而得不到好结果,那就会想把我们作为他们的边鄙县邑,这是不能顺从的。不如等待晋军救援。晋国国君正直贤明,四军军备齐全,八卿和睦相处,一定不会抛弃郑国。楚军从辽远地方到来,粮食将要吃完,一定会很快回国,怕它什么?我听说:‘最能倚仗的东西是信用。’修缮巩固守备以使楚军日久疲惫,倚仗信用以等待晋军,不也是可以的吗?”子驷说:“《诗》说:‘出主意的人儿一大堆,难以统一不算数。庭上你一言来我一语,没有一个敢把责任负。好像那行路人问行路人,很难找到正确路。’请顺从楚国,我来承担责任。”于是和楚国讲和。

使王子伯骈告于晋,曰:“君命敝邑:‘修而车赋,儆而师徒,以讨乱略。’蔡人不从,敝邑之人,不敢宁处,悉索敝赋,以讨于蔡,获司马燮,献于邢丘。今楚来讨曰:‘女何故称兵于蔡?’焚我郊保,冯陵我城郭。敝邑之众,夫妇男女,不遑启处,以相救也。翦焉倾覆,无所控告。民死亡者,非其父兄,即其子弟,夫人愁痛,不知所庇。民知穷困,而受盟于楚,孤也与其二三臣不能禁止。不敢不告。”知武子使行人子员对之曰:“君有楚命,亦不使一个行李告于寡君,而即安于楚。君之所欲也,谁敢违君?寡君将帅诸侯以见于城下,唯君图之!”

派遣王子伯骈向晋国报告,说:“君王命令敝邑:‘修整好你们的战车,戒备好你们的#-666kk;队,去讨伐动乱的国家。’蔡国#-666aa;不顺从,敝邑的#-666aa;不敢安居,全数调集#-666kk;队,去讨伐蔡国,擒获司马燮,献到邢丘会上。如今楚国前来讨伐,说:‘你们何故对蔡国用兵?’焚毁我国郊外城堡,侵犯我们的城郭。敝邑的#-666aa;民,夫妻男女,顾不得稍事休息,互相援救。全面遭到颠覆灭亡的威胁,没有地方去控诉求助。人民死去和逃亡的,不是父兄,就是子弟,人人愁苦悲痛,不知道去什么地方寻求保护。人民知道已到危急时刻,于是就接受了楚国的盟约,孤和几位臣子无法#-666mm;止。不敢不报告。”知武子派行人子员回答说:“君王受到楚国的威胁,也不派个人来告诉寡君,却立刻顺#-666hh;了楚国。这是君王自己的愿望,谁敢反对您?寡君准备率领诸侯和你们在城下相见,请君王认真考虑!”

晋范宣子来聘,且拜公之辱,告将用师于郑。公享之,宣子赋《摽有梅》。季武子曰:“谁敢哉!今譬于草木,寡君在君,君之臭味也。欢以承命,何时之有?”武子赋《角弓》。宾将出,武子赋《彤弓》。宣子曰:“城濮之役,我先君文公献功于衡雍,受彤弓于襄王,以为子孙藏。匄也,先君守官之嗣也,敢不承命?”君子以为知礼。

晋范宣子来我国聘问,同时拜谢襄公朝晋,报告准备对郑国用兵。襄公设享礼招待他,范宣子赋《摽有梅》。季武子说:“谁敢不及时呢!现在就用草木作比喻,寡君对贵君来说,贵君是草木,寡君是草木散发的香气。#guoxue666-com;高兴兴地接受命令,怎么会拖延时间呢?”季武子赋《角弓》作答。范宣子将退出,季武子赋《彤弓》。范宣子说:“城濮战役,我国先君文公在衡雍奉献战俘,从周襄王那儿接受了彤弓,作为子孙的宝藏。我士匄是先君大臣的后代,岂敢不接受您的命令?”君子认为范宣子知礼。

扩展阅读

【注释】

八年:公元前565年。

公子燮:蔡庄侯子,官司马。

晋侯:晋悼公。郑伯:郑简公。邢丘:在今河南温县东。

【注释】

朝聘之数:指朝聘所贡礼物数目。

辟:罪。此指借口有他罪而杀之。

【注释】

子耳:子良之子。

子产:公孙侨,子国之子。不顺:意见不同,不附和。

晋、楚伐郑:郑不能抵挡晋、楚,来伐则顺从。从楚则晋来伐,从晋则楚来伐,故云“晋、楚伐郑”。

大命:行#-666kk;作战之事。

正卿:指子驷,时专郑政。

【注释】

献捷:献胜蔡所俘。

【注释】

疆鄫田:划定鄫国田地疆界。莒灭鄫后,鲁侵其西界,所以莒伐鲁,以正其封疆。

【注释】

〔1〕子孔:穆公子。子蟜:子游子,即公孙虿,谥桓子。子展:子罕子,即公孙舍之,谥桓子。

〔2〕所引诗为逸诗。兆,占卜。询,信。职,主要。竞,争。

〔3〕滋:益,更加。

〔4〕#-666cc;:同“供”。

〔5〕竟:同“境”。

〔6〕罢:同“疲”。

〔7〕五会:指从襄公三年会于鸡泽以来#-666cc;会盟五次。

〔8〕成:终。

〔9〕鄙:以边鄙县邑待之。

〔10〕无阙:谓乘卒甲兵完备。

〔11〕八卿:即晋四#-666kk;的主帅与辅佐。

〔12〕舍之:子展名。

〔13〕杖:倚仗。

〔14〕所引诗见《诗·小雅·小旻》。孔,甚。集,成就。匪,彼。行迈,行。此指行#-666aa;

〔15〕:子驷名。

【注释】

车赋:即车乘,战车。

儆:戒备。

乱略:即乱。

郊保:郊外城堡。

冯陵:侵犯。

遑:闲暇。启处:小跪曰启。启处,指休息。

翦:尽。

#-666aa;:即#-666aa;#-666aa;,众人。

行李:使者。

【注释】

拜公之辱:指鲁襄公朝晋。

摽有梅:《诗·召南》篇名,写男女及时婚嫁。范宣子赋此,意请鲁及时出兵。臭味:气味。

欢:#guoxue666-com;兴。

角弓:《诗·小雅》篇名,取意兄弟之国互相亲近,中有“兄弟昏姻,无胥远矣”句。

彤弓:《诗·小雅》篇名,是天子赐诸侯的诗。武子赋此,意在晋悼公继承霸业。

城濮之役:在鲁僖公二十八年。

先君守官之嗣:士匄先世为郤缺,文公时为卿。

下一篇:襄公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