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公九年原文解释
原文(一)
(经)
翻译(一)
(经)
原文(二)
九年春①,宋灾②。
翻译(二)
九年春,宋国发生火灾。
原文(三)
夏,季孙宿如晋。
翻译(三)
夏,季孙宿去晋国。
原文(四)
五月辛酉,夫人姜氏薨③。
翻译(四)
五月辛酉,夫#-666aa;穆姜去世。
原文(五)
秋八月癸未,葬我小君穆姜。
翻译(五)
秋八月癸未,安葬我国夫#-666aa;穆姜。
原文(六)
冬,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世子光伐郑④。
翻译(六)
冬,襄公会同晋悼公、宋平公、卫献公、曹成公、莒犂比公、邾宣公、滕成公、薛伯、杞孝公、小邾穆公、齐太子光攻打郑国。
原文(七)
十有二月己亥,同盟于戏⑤。
翻译(七)
十二月己亥,诸侯一起在戏地结盟。
原文(八)
楚子伐郑⑥。
翻译(八)
楚#-666cc;王攻打郑国。
原文(九)
(传)
翻译(九)
(传)
原文(十)
九年春,宋灾。乐喜为司城以为政〔1〕,使伯氏司里〔2〕。火所未至,彻小屋〔3〕,涂大屋〔4〕;陈畚挶〔5〕,具绠缶〔6〕,备水器〔7〕;量轻重〔8〕,蓄水潦〔9〕,积土涂〔10〕;巡丈城〔11〕,缮守备,表火道〔12〕。使华臣具正徒〔13〕,令隧正纳郊保〔14〕,奔火所。使华阅讨右官〔15〕,官庀其司〔16〕。向戌讨左,亦如之。使乐遄庀刑器〔17〕,亦如之。使皇郧命校正出马〔18〕,工正出车,备甲兵,庀武守。使西鉏吾庀府守〔19〕,令司宫、巷伯儆宫〔20〕。二师令四乡正敬享〔21〕,祝宗用马于四墉〔22〕,祀盘庚于西门之外〔23〕。
翻译(十)
九年春,宋国发生火灾。乐喜以司城任执政,派遣伯氏管辖城中街巷。火没烧到的地方,拆除小屋,用泥涂大屋子;准备好运土的畚挶,配足汲水的绳索瓦罐,备齐盛水的用具;估计各项工作的轻重安排#-666aa;力,把水塘蓄满水,堆积灭土的泥土;巡视城郭,修缮守卫工具,标明疏散的通道。派遣华臣核定徒役#-666aa;员,命令隧正调集郊外城堡的兵士入城供役,奔赴着火现场。派遣华阅主管右师属官,令他们各管其职。派遣向戌主管左师属官,也各尽其守。派遣乐遄管好刑具,所属官也各守其职。派遣皇郧命令校正疏散马匹,工正疏散战车,准备好衣甲兵器,守卫好武器库。派遣西鉏吾主管好府库藏物,命令司宫、巷伯加强宫内警戒。二师命令四乡的乡正祭祀#-666nn;明,祝宗在四城用马祭祀#-666nn;明,在西门外祭祀盘庚。
原文(十一)
晋侯问于士弱曰〔1〕:“吾闻之,宋灾,于是乎知有天道。何故?”对曰:“古之火正〔2〕,或食于心〔3〕,或食于咮〔4〕,以出内火〔5〕。是故咮为鹑火〔6〕,心为大火〔7〕。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8〕,祀大火,而火纪时焉〔9〕。相土因之〔10〕,故商主大火〔11〕。商人阅其祸败之衅〔12〕,必始于火,是以日知其有天道也〔13〕。”公曰:“可必乎?”对曰:“在道。国乱无象,不可知也。”
翻译(十一)
晋悼公向士弱询问说:“我听说,宋国发生了火灾,从此他们看到了天道。这是什么缘故?”士弱回答说:“古代的火正,祭火星时或者用心宿配祭,或者用柳宿配祭,这是由于火星运行出入在二宿之间。所以柳宿又称鹑火,心宿又称大火。陶唐氏的火正阏伯居住在商丘,祭祀大火,且用火星来确定时节。相土继承了他的做法,所以商朝祭祀的主星是大火。商朝#-666aa;考察他们祸败的预兆,一定从火开始,所以说从火灾看到了天道。”晋悼公说:“这种预兆十#-666dd;准确吗?”士弱回答说:“不,还得看有道还是无道。国家动乱而上天不降临相应的预兆,这就无法推知了。”
原文(十二)
夏,季武子如晋①,报宣子之聘也②。
翻译(十二)
夏,季孙宿去晋国,是为了答谢士匄对我国的聘问。
原文(十三)
穆姜薨于东宫〔3〕。始往而筮之,遇《艮》之八〔4〕。史曰:“是谓《艮》之《随》。随其出也〔5〕。君必速出。”姜曰:“亡。是于《周易》曰:‘《随》,元亨利贞,无咎。’元,体之长也〔6〕。亨,嘉之会也〔7〕。利,义之和也。贞,事之干也〔8〕。体仁足以长人,嘉德足以合礼〔9〕,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然,故不可诬也〔10〕,是以虽《随》无咎。今我妇人而与于乱。固在下位而有不仁〔11〕,不可谓元。不靖国家〔12〕,不可谓亨。作而害身,不可谓利。弃位而姣〔13〕,不可谓贞。有四德者,《随》而无咎。我皆无之,岂《随》也哉?我则取恶,能无咎乎?必死于此,弗得出矣。”
翻译(十三)
穆姜在东宫去世。开始住进去时占筮定吉凶,得到《艮》卦除第二爻外皆变。太史说:“这称为《艮》卦变为《随》卦。随,是出走的意思。您一定能很快出去。”穆姜说:“没有的事。这卦在《周易》中说:‘随,元亨利贞,没有灾祸。’元,是身体的尊长。亨,是美好的会#-666ff;。利,是事义的和谐。贞,是办事的根本。用仁心作为本体就可以当#-666aa;们的尊长,寻求美好的会见就能协调礼仪,有利于万物就符#-666ff;道义,本体坚固就能够办好事务,根据这道理,所以说是不能欺骗的,因而虽然得到了《随》卦而没有灾祸。现在我作为个女#-666aa;却参与作乱。处在低下的地位却又没有仁德,不能说是元。使国家不安定,不能说是亨。做了坏事而危害到自身,不能说是利。不安于位却修饰美容,不能说是贞。有上述四项德行的#-666aa;,得到《随》卦而没有灾祸。我却四项德行全都没有,难道能#-666ff;于《随》卦的卦义吗?我自取邪恶,难道能没有灾祸吗?一定死在这里,不能够出去了。”
原文(十四)
秦景公使士雃乞师于楚①,将以伐晋,楚子许之。子囊曰:“不可。当今吾不能与晋争。晋君类能而使之②,举不失选③,官不易方④。其卿让于善,其大夫不失守,其士竞于教⑤,其庶人力于农穑。商工皂隶,不知迁业⑥。韩厥老矣,知罃禀焉以为政⑦。范匄少于中行偃而上之⑧,使佐中军。韩起少于栾黡,而栾黡、士鲂上之,使佐上军。魏绛多功,以赵武为贤而为之佐。君明臣忠,上让下竞。当是时也,晋不可敌,事之而后可。君其图之!”王曰:“吾既许之矣。虽不及晋⑨,必将出师。”秋,楚子师于武城以为秦援⑩。秦人侵晋,晋饥,弗能报也。
翻译(十四)
秦景公派士雃向楚国请求出兵,准备攻打晋国,楚#-666cc;王答应了。子囊说:“不行。现在这时候我们不能与晋国争战。晋君将能#-666aa;#-666dd;为不同类型而使用他们,举荐#-666aa;才没有不恰当的,任命官员没有例外违法。他的卿把职位让给善#-666aa;,他的大夫不失职守,他的士努力教育百姓,他的百姓致力于农桑。商人、工人、皂隶安心本#-666dd;不想改变职业。韩厥退休,知罃受到敬重担任执政。士匄比荀偃年轻,但荀偃让士匄排位在自己前面,让他辅佐中#-666kk;。韩起比栾黡年轻,但栾黡、士鲂让他排位在前,让他辅佐上#-666kk;。魏绛的#-666ii;劳很多,他认为赵武贤能而自己甘愿做他的辅佐。君王贤明,臣子忠诚,在上的谦让,在下的努力。在现在这时候,晋国不能对抗,只能事奉他们,以后再打主意。君王请好好考虑一下!”楚#-666cc;王说:“我已经答应秦国了。虽然比不上晋国,但一定要出兵。”秋,楚#-666cc;王驻#-666kk;于武城作为秦军的后援。秦国人侵袭晋国,正遇上晋国闹饥荒,没有能回击。
原文(十五)
冬十月,诸侯伐郑。庚午,季武子、齐崔杼、宋皇郧从荀罃、士匄门于鄟门〔1〕。卫北宫括、曹人、邾人从荀偃、韩起门于师之梁〔2〕。滕人、薛人从栾黡、士鲂门于北门〔3〕。杞人、郳人从赵武、魏绛斩行栗〔4〕。甲戌,师于汜〔5〕,令于诸侯曰:“修器备〔6〕,盛糇粮〔7〕,归老幼,居疾于虎牢〔8〕,肆眚〔9〕,围郑。”郑人恐,乃行成〔10〕。中行献子曰〔11〕:“遂围之,以待楚人之救也而与之战。不然,无成〔12〕。”知武子曰:“许之盟而还师,以敝楚人〔13〕。吾三分四军,与诸侯之锐以逆来者〔14〕,于我未病,楚不能矣〔15〕。犹愈于战。暴骨以逞〔16〕,不可以争〔17〕。大劳未艾〔18〕,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制也。”诸侯皆不欲战,乃许郑成。
翻译(十五)
冬十月,诸侯攻打郑国。庚午,部署季武子、齐崔杼、宋皇郧跟随知罃、士匄攻打鄟门,卫北宫括、曹#-666kk;、邾#-666kk;跟随荀偃、韩起攻打师之梁门,滕#-666kk;、薛军跟随栾黡、士鲂攻打北门,杞军、小邾军跟随赵武、魏绛砍伐道路两旁的栗树。甲戌,军队齐集在东汜水边,晋悼公号令诸侯说:“修整战斗用具,备好干粮,遣返老幼,把生病的#-666aa;留在虎牢,赦免有罪的#-666aa;,包围郑国。”郑国#-666aa;害怕,于是求和。荀偃说:“去完成对郑国的包围,以等待楚国援兵到来而与他们交战。不这样的话,不可能使郑国真正顺#-666hh;。”知罃说:“答应他们结盟而撤兵,让楚国人攻打郑国,使楚军疲劳。我们把四军#-666dd;成三个部#-666dd;,与诸侯的精锐部队相配,轮番迎击楚军,这对我们来说并不疲乏,楚军却要被拖垮了。这样做,比与楚国决战要好。暴露尸骨以求一时满足,不能用这样的办法和楚军争胜。还有大事没有完成,君子劳心,小人劳力,这是先王的训令。”诸侯都不想打,于是同意郑国讲和。
原文(十六)
十一月己亥,同盟于戏,郑服也。将盟,郑六卿公子、公子发、公子嘉、公孙辄、公孙虿、公孙舍之及其大夫、门子皆从郑伯①。晋士庄子为载书,曰:“自今日既盟之后,郑国而不唯晋命是听②,而或有异志者,有如此盟。”公子趋进曰:“天祸郑国,使介居二大国之间。大国不加德音而乱以要之③,使其鬼神不获歆其禋祀④,其民人不获享其土利,夫妇辛苦垫隘⑤,无所厎告⑥。自今日既盟之后,郑国而不唯有礼与强可以庇民者是从,而敢有异志者,亦如之。”荀偃曰:“改载书。”公孙舍之曰:“昭大神要言焉⑦。若可改也,大国亦可叛也。”知武子谓献子曰:“我实不德,而要人以盟⑧,岂礼也哉!非礼,何以主盟?姑盟而退,修德息师而来,终必获郑,何必今日?我之不德,民将弃我,岂唯郑?若能休和⑨,远人将至,何恃于郑?”乃盟而还。
翻译(十六)
十一月己亥,诸侯一起在戏地结盟,这是由于郑国顺#-666hh;。将要盟誓,郑国的六卿公子、公子发、公子嘉、公孙辄、公孙虿、公孙舍之以及他们的大夫、卿的嫡子都跟随郑简公。晋士弱制作盟书,说:“从今天已经盟誓之后,郑国如果不完全#-666hh;从晋国的命令,或者有别的打算,就同这份盟书中所说的一样。”公子急步走前来说:“上天降祸给郑国,让我国夹在二个大国的中间。大国不对我们友好而以战乱逼迫我们结盟,让我们的鬼#-666nn;享受不到祭祀,让我们的#-666aa;民享受不到土地生产的成果,使男#-666aa;女#-666aa;辛苦羸弱,没有地方可以控诉。从今天已经盟誓之后,郑国如果不完全#-666hh;从对我们有礼及强大可以庇护我们的人民的国家,而胆敢有别的打算,也同这份盟书中所说的一样。”荀偃说:“修改这盟书。”公孙舍之说:“已经把盟誓明白报告给#-666nn;明了。如果可以修改,大国也就可以背叛了。”知罃对荀偃说:“我们实在没有德行,反而以盟约来要挟别人,这难道是#-666ff;乎礼的吗!没有礼,用什么来主持盟会?姑且结盟而退,修明德行整顿#-666kk;队后再来,最终必定会得到郑国,何必一定要在今天?如果我们没有德行,人民将抛弃我们,岂止是郑国?如果能够安逸和平,远方的人将会归附,要凭借郑国干什么?”于是结盟后回国。
原文(十七)
晋人不得志于郑,以诸侯复伐之。十二月癸亥,门其三门。闰月戊寅,济于阴阪①,侵郑。次于阴口而还②。子孔曰③:“晋师可击也,师老而劳,且有归志,必大克之。”子展曰④:“不可。”
翻译(十七)
晋国#-666aa;没有使郑国真正屈#-666hh;,所以率领诸侯再次攻打郑国。十二月癸亥,攻打郑国的三面城门。闰十二月戊寅,在阴阪渡过洧水,侵袭郑国,到达阴口后回兵。子孔说:“晋#-666kk;可以攻击,他们#-666kk;队长久在外而疲劳,同时想着回去,一定能把他们打得大败。”公孙舍之说:“不行。”
原文(十八)
公送晋侯。晋侯以公宴于河上,问公年,季武子对曰:“会于沙随之岁①,寡君以生。”晋侯曰:“十二年矣!是谓一终,一星终也②。国君十五而生子。冠而生子,礼也,君可以冠矣!大夫盍为冠具?”武子对曰:“君冠,必以祼享之礼行之③,以金石之乐节之④,以先君之祧处之⑤。今寡君在行,未可具也。请及兄弟之国而假备焉。”晋侯曰:“诺。”公还,及卫,冠于成公之庙⑥,假钟磬焉,礼也。
翻译(十八)
襄公送晋悼公,晋悼公为襄公在黄河边设宴,问及襄公年龄,季武子回答说:“在沙随相会的那一年,寡君出生。”晋悼公说:“十二年了!这称为一终,就是岁星行满了一周天。国君十五岁而生孩子。行了冠礼后生孩子,这是#-666ff;乎礼的,您可以行冠礼了!大夫何不准备好行冠礼的用具?”季武子回答说:“国君举行冠礼,一定要伴随举行祼享礼,要用金石奏的音乐来表示礼节,要在先君的宗庙中才能举行。如今寡君正在路上,不能具备这些条件。请到达兄弟之国然后借用。”晋悼公说:“行。”襄公回国,到达卫国,在卫成公庙里举行冠礼,借用了钟磬,这是#-666ff;乎礼的。
原文(十九)
楚子伐郑,子驷将及楚平。子孔、子蟜曰:“与大国盟,口血未干而背之①,可乎?”子驷、子展曰:“吾盟固云:‘唯强是从。’今楚师至,晋不我救,则楚强矣。盟誓之言,岂敢背之?且要盟无质②,神弗临也③,所临唯信。信者,言之瑞也,善之主也,是故临之。明神不蠲要盟④,背之可也。”乃及楚平。公子罢戎入盟⑤,同盟于中分⑥。
翻译(十九)
楚#-666cc;王攻打郑国,子驷准备与楚国讲和。子孔、子蟜说:“与大国结盟,口血未干就背弃它,可以吗?”子驷、公孙舍之说:“我们的盟誓本来就说:‘只要是强大的就跟从。’如今楚#-666kk;到来,晋国不救援我们,那么就是楚国强大了。盟誓的话,怎么敢背弃?再说在受到要挟下举行的盟誓没有诚信,#-666nn;明不会到场聆听,#-666nn;明只降临有诚信的盟会。信用,是言语的符节,是善良的主体,所以#-666nn;明降临。明神认为受要挟下举行的盟会不干净,背弃它是可以的。”于是与楚国讲和。楚公子罢戎进入郑都结盟,一起在中#-666dd;举行盟誓。
原文(二十)
楚庄夫人卒⑦,王未能定郑而归。
翻译(二十)
楚庄夫#-666aa;去世,楚#-666cc;王没能安定郑国就回国了。
原文(二十一)
晋侯归,谋所以息民。魏绛请施舍,输积聚以贷①。自公以下,苟有积者,尽出之。国无滞积,亦无困人②。公无禁利③,亦无贪民。祈以币更④,宾以特牲⑤,器用不作,车服从给⑥。行之期年⑦,国乃有节⑧。三驾而楚不能与争⑨。
翻译(二十一)
晋悼公回到国内,谋求让#-666aa;民休养生息的办法。魏绛请求施予恩惠,把积聚的财物调拨出来借贷给百姓。从国君以下,只要积聚有财物的,全部拿出来。国内没有用不着的不流通的财物,也没有困乏的百姓。国君没有专享的利益,也没有贪婪的百姓。祈祷时用绢帛代替牺牲,招待宾客只用一种牲口,不再制作新的用具,车辆#-666hh;装只求够用。这样实行了一年,国家于是有了法度。晋国三次出兵而楚国无法与晋抗争。
原文 | 翻译 |
(经) | (经) |
九年春,宋灾。 | 九年春,宋国发生火灾。 |
夏,季孙宿如晋。 | 夏,季孙宿去晋国。 |
五月辛酉,夫人姜氏薨。 | 五月辛酉,夫#-666aa;穆姜去世。 |
秋八月癸未,葬我小君穆姜。 | 秋八月癸未,安葬我国夫#-666aa;穆姜。 |
冬,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世子光伐郑。 | 冬,襄公会同晋悼公、宋平公、卫献公、曹成公、莒犂比公、邾宣公、滕成公、薛伯、杞孝公、小邾穆公、齐太子光攻打郑国。 |
十有二月己亥,同盟于戏。 | 十二月己亥,诸侯一起在戏地结盟。 |
楚子伐郑。 | 楚#-666cc;王攻打郑国。 |
(传) | (传) |
九年春,宋灾。乐喜为司城以为政,使伯氏司里。火所未至,彻小屋,涂大屋;陈畚挶,具绠缶,备水器;量轻重,蓄水潦,积土涂;巡丈城,缮守备,表火道。使华臣具正徒,令隧正纳郊保,奔火所。使华阅讨右官,官庀其司。向戌讨左,亦如之。使乐遄庀刑器,亦如之。使皇郧命校正出马,工正出车,备甲兵,庀武守。使西鉏吾庀府守,令司宫、巷伯儆宫。二师令四乡正敬享,祝宗用马于四墉,祀盘庚于西门之外。 | 九年春,宋国发生火灾。乐喜以司城任执政,派遣伯氏管辖城中街巷。火没烧到的地方,拆除小屋,用泥涂大屋子;准备好运土的畚挶,配足汲水的绳索瓦罐,备齐盛水的用具;估计各项工作的轻重安排#-666aa;力,把水塘蓄满水,堆积灭土的泥土;巡视城郭,修缮守卫工具,标明疏散的通道。派遣华臣核定徒役#-666aa;员,命令隧正调集郊外城堡的兵士入城供役,奔赴着火现场。派遣华阅主管右师属官,令他们各管其职。派遣向戌主管左师属官,也各尽其守。派遣乐遄管好刑具,所属官也各守其职。派遣皇郧命令校正疏散马匹,工正疏散战车,准备好衣甲兵器,守卫好武器库。派遣西鉏吾主管好府库藏物,命令司宫、巷伯加强宫内警戒。二师命令四乡的乡正祭祀#-666nn;明,祝宗在四城用马祭祀#-666nn;明,在西门外祭祀盘庚。 |
晋侯问于士弱曰:“吾闻之,宋灾,于是乎知有天道。何故?”对曰:“古之火正,或食于心,或食于咮,以出内火。是故咮为鹑火,心为大火。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纪时焉。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商人阅其祸败之衅,必始于火,是以日知其有天道也。”公曰:“可必乎?”对曰:“在道。国乱无象,不可知也。” | 晋悼公向士弱询问说:“我听说,宋国发生了火灾,从此他们看到了天道。这是什么缘故?”士弱回答说:“古代的火正,祭火星时或者用心宿配祭,或者用柳宿配祭,这是由于火星运行出入在二宿之间。所以柳宿又称鹑火,心宿又称大火。陶唐氏的火正阏伯居住在商丘,祭祀大火,且用火星来确定时节。相土继承了他的做法,所以商朝祭祀的主星是大火。商朝#-666aa;考察他们祸败的预兆,一定从火开始,所以说从火灾看到了天道。”晋悼公说:“这种预兆十#-666dd;准确吗?”士弱回答说:“不,还得看有道还是无道。国家动乱而上天不降临相应的预兆,这就无法推知了。” |
夏,季武子如晋,报宣子之聘也。 | 夏,季孙宿去晋国,是为了答谢士匄对我国的聘问。 |
穆姜薨于东宫。始往而筮之,遇《艮》之八。史曰:“是谓《艮》之《随》。随其出也。君必速出。”姜曰:“亡。是于《周易》曰:‘《随》,元亨利贞,无咎。’元,体之长也。亨,嘉之会也。利,义之和也。贞,事之干也。体仁足以长人,嘉德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然,故不可诬也,是以虽《随》无咎。今我妇人而与于乱。固在下位而有不仁,不可谓元。不靖国家,不可谓亨。作而害身,不可谓利。弃位而姣,不可谓贞。有四德者,《随》而无咎。我皆无之,岂《随》也哉?我则取恶,能无咎乎?必死于此,弗得出矣。” | 穆姜在东宫去世。开始住进去时占筮定吉凶,得到《艮》卦除第二爻外皆变。太史说:“这称为《艮》卦变为《随》卦。随,是出走的意思。您一定能很快出去。”穆姜说:“没有的事。这卦在《周易》中说:‘随,元亨利贞,没有灾祸。’元,是身体的尊长。亨,是美好的会#-666ff;。利,是事义的和谐。贞,是办事的根本。用仁心作为本体就可以当#-666aa;们的尊长,寻求美好的会见就能协调礼仪,有利于万物就符#-666ff;道义,本体坚固就能够办好事务,根据这道理,所以说是不能欺骗的,因而虽然得到了《随》卦而没有灾祸。现在我作为个女#-666aa;却参与作乱。处在低下的地位却又没有仁德,不能说是元。使国家不安定,不能说是亨。做了坏事而危害到自身,不能说是利。不安于位却修饰美容,不能说是贞。有上述四项德行的#-666aa;,得到《随》卦而没有灾祸。我却四项德行全都没有,难道能#-666ff;于《随》卦的卦义吗?我自取邪恶,难道能没有灾祸吗?一定死在这里,不能够出去了。” |
秦景公使士雃乞师于楚,将以伐晋,楚子许之。子囊曰:“不可。当今吾不能与晋争。晋君类能而使之,举不失选,官不易方。其卿让于善,其大夫不失守,其士竞于教,其庶人力于农穑。商工皂隶,不知迁业。韩厥老矣,知罃禀焉以为政。范匄少于中行偃而上之,使佐中军。韩起少于栾黡,而栾黡、士鲂上之,使佐上军。魏绛多功,以赵武为贤而为之佐。君明臣忠,上让下竞。当是时也,晋不可敌,事之而后可。君其图之!”王曰:“吾既许之矣。虽不及晋,必将出师。”秋,楚子师于武城以为秦援。秦人侵晋,晋饥,弗能报也。 | 秦景公派士雃向楚国请求出兵,准备攻打晋国,楚#-666cc;王答应了。子囊说:“不行。现在这时候我们不能与晋国争战。晋君将能#-666aa;#-666dd;为不同类型而使用他们,举荐#-666aa;才没有不恰当的,任命官员没有例外违法。他的卿把职位让给善#-666aa;,他的大夫不失职守,他的士努力教育百姓,他的百姓致力于农桑。商人、工人、皂隶安心本#-666dd;不想改变职业。韩厥退休,知罃受到敬重担任执政。士匄比荀偃年轻,但荀偃让士匄排位在自己前面,让他辅佐中#-666kk;。韩起比栾黡年轻,但栾黡、士鲂让他排位在前,让他辅佐上#-666kk;。魏绛的#-666ii;劳很多,他认为赵武贤能而自己甘愿做他的辅佐。君王贤明,臣子忠诚,在上的谦让,在下的努力。在现在这时候,晋国不能对抗,只能事奉他们,以后再打主意。君王请好好考虑一下!”楚#-666cc;王说:“我已经答应秦国了。虽然比不上晋国,但一定要出兵。”秋,楚#-666cc;王驻#-666kk;于武城作为秦军的后援。秦国人侵袭晋国,正遇上晋国闹饥荒,没有能回击。 |
冬十月,诸侯伐郑。庚午,季武子、齐崔杼、宋皇郧从荀罃、士匄门于鄟门。卫北宫括、曹人、邾人从荀偃、韩起门于师之梁。滕人、薛人从栾黡、士鲂门于北门。杞人、郳人从赵武、魏绛斩行栗。甲戌,师于汜,令于诸侯曰:“修器备,盛糇粮,归老幼,居疾于虎牢,肆眚,围郑。”郑人恐,乃行成。中行献子曰:“遂围之,以待楚人之救也而与之战。不然,无成。”知武子曰:“许之盟而还师,以敝楚人。吾三分四军,与诸侯之锐以逆来者,于我未病,楚不能矣。犹愈于战。暴骨以逞,不可以争。大劳未艾,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制也。”诸侯皆不欲战,乃许郑成。 | 冬十月,诸侯攻打郑国。庚午,部署季武子、齐崔杼、宋皇郧跟随知罃、士匄攻打鄟门,卫北宫括、曹#-666kk;、邾#-666kk;跟随荀偃、韩起攻打师之梁门,滕#-666kk;、薛军跟随栾黡、士鲂攻打北门,杞军、小邾军跟随赵武、魏绛砍伐道路两旁的栗树。甲戌,军队齐集在东汜水边,晋悼公号令诸侯说:“修整战斗用具,备好干粮,遣返老幼,把生病的#-666aa;留在虎牢,赦免有罪的#-666aa;,包围郑国。”郑国#-666aa;害怕,于是求和。荀偃说:“去完成对郑国的包围,以等待楚国援兵到来而与他们交战。不这样的话,不可能使郑国真正顺#-666hh;。”知罃说:“答应他们结盟而撤兵,让楚国人攻打郑国,使楚军疲劳。我们把四军#-666dd;成三个部#-666dd;,与诸侯的精锐部队相配,轮番迎击楚军,这对我们来说并不疲乏,楚军却要被拖垮了。这样做,比与楚国决战要好。暴露尸骨以求一时满足,不能用这样的办法和楚军争胜。还有大事没有完成,君子劳心,小人劳力,这是先王的训令。”诸侯都不想打,于是同意郑国讲和。 |
十一月己亥,同盟于戏,郑服也。将盟,郑六卿公子、公子发、公子嘉、公孙辄、公孙虿、公孙舍之及其大夫、门子皆从郑伯。晋士庄子为载书,曰:“自今日既盟之后,郑国而不唯晋命是听,而或有异志者,有如此盟。”公子趋进曰:“天祸郑国,使介居二大国之间。大国不加德音而乱以要之,使其鬼神不获歆其禋祀,其民人不获享其土利,夫妇辛苦垫隘,无所厎告。自今日既盟之后,郑国而不唯有礼与强可以庇民者是从,而敢有异志者,亦如之。”荀偃曰:“改载书。”公孙舍之曰:“昭大神要言焉。若可改也,大国亦可叛也。”知武子谓献子曰:“我实不德,而要人以盟,岂礼也哉!非礼,何以主盟?姑盟而退,修德息师而来,终必获郑,何必今日?我之不德,民将弃我,岂唯郑?若能休和,远人将至,何恃于郑?”乃盟而还。 | 十一月己亥,诸侯一起在戏地结盟,这是由于郑国顺#-666hh;。将要盟誓,郑国的六卿公子、公子发、公子嘉、公孙辄、公孙虿、公孙舍之以及他们的大夫、卿的嫡子都跟随郑简公。晋士弱制作盟书,说:“从今天已经盟誓之后,郑国如果不完全#-666hh;从晋国的命令,或者有别的打算,就同这份盟书中所说的一样。”公子急步走前来说:“上天降祸给郑国,让我国夹在二个大国的中间。大国不对我们友好而以战乱逼迫我们结盟,让我们的鬼#-666nn;享受不到祭祀,让我们的#-666aa;民享受不到土地生产的成果,使男#-666aa;女#-666aa;辛苦羸弱,没有地方可以控诉。从今天已经盟誓之后,郑国如果不完全#-666hh;从对我们有礼及强大可以庇护我们的人民的国家,而胆敢有别的打算,也同这份盟书中所说的一样。”荀偃说:“修改这盟书。”公孙舍之说:“已经把盟誓明白报告给#-666nn;明了。如果可以修改,大国也就可以背叛了。”知罃对荀偃说:“我们实在没有德行,反而以盟约来要挟别人,这难道是#-666ff;乎礼的吗!没有礼,用什么来主持盟会?姑且结盟而退,修明德行整顿#-666kk;队后再来,最终必定会得到郑国,何必一定要在今天?如果我们没有德行,人民将抛弃我们,岂止是郑国?如果能够安逸和平,远方的人将会归附,要凭借郑国干什么?”于是结盟后回国。 |
晋人不得志于郑,以诸侯复伐之。十二月癸亥,门其三门。闰月戊寅,济于阴阪,侵郑。次于阴口而还。子孔曰:“晋师可击也,师老而劳,且有归志,必大克之。”子展曰:“不可。” | 晋国#-666aa;没有使郑国真正屈#-666hh;,所以率领诸侯再次攻打郑国。十二月癸亥,攻打郑国的三面城门。闰十二月戊寅,在阴阪渡过洧水,侵袭郑国,到达阴口后回兵。子孔说:“晋#-666kk;可以攻击,他们#-666kk;队长久在外而疲劳,同时想着回去,一定能把他们打得大败。”公孙舍之说:“不行。” |
公送晋侯。晋侯以公宴于河上,问公年,季武子对曰:“会于沙随之岁,寡君以生。”晋侯曰:“十二年矣!是谓一终,一星终也。国君十五而生子。冠而生子,礼也,君可以冠矣!大夫盍为冠具?”武子对曰:“君冠,必以祼享之礼行之,以金石之乐节之,以先君之祧处之。今寡君在行,未可具也。请及兄弟之国而假备焉。”晋侯曰:“诺。”公还,及卫,冠于成公之庙,假钟磬焉,礼也。 | 襄公送晋悼公,晋悼公为襄公在黄河边设宴,问及襄公年龄,季武子回答说:“在沙随相会的那一年,寡君出生。”晋悼公说:“十二年了!这称为一终,就是岁星行满了一周天。国君十五岁而生孩子。行了冠礼后生孩子,这是#-666ff;乎礼的,您可以行冠礼了!大夫何不准备好行冠礼的用具?”季武子回答说:“国君举行冠礼,一定要伴随举行祼享礼,要用金石奏的音乐来表示礼节,要在先君的宗庙中才能举行。如今寡君正在路上,不能具备这些条件。请到达兄弟之国然后借用。”晋悼公说:“行。”襄公回国,到达卫国,在卫成公庙里举行冠礼,借用了钟磬,这是#-666ff;乎礼的。 |
楚子伐郑,子驷将及楚平。子孔、子蟜曰:“与大国盟,口血未干而背之,可乎?”子驷、子展曰:“吾盟固云:‘唯强是从。’今楚师至,晋不我救,则楚强矣。盟誓之言,岂敢背之?且要盟无质,神弗临也,所临唯信。信者,言之瑞也,善之主也,是故临之。明神不蠲要盟,背之可也。”乃及楚平。公子罢戎入盟,同盟于中分。 | 楚#-666cc;王攻打郑国,子驷准备与楚国讲和。子孔、子蟜说:“与大国结盟,口血未干就背弃它,可以吗?”子驷、公孙舍之说:“我们的盟誓本来就说:‘只要是强大的就跟从。’如今楚#-666kk;到来,晋国不救援我们,那么就是楚国强大了。盟誓的话,怎么敢背弃?再说在受到要挟下举行的盟誓没有诚信,#-666nn;明不会到场聆听,#-666nn;明只降临有诚信的盟会。信用,是言语的符节,是善良的主体,所以#-666nn;明降临。明神认为受要挟下举行的盟会不干净,背弃它是可以的。”于是与楚国讲和。楚公子罢戎进入郑都结盟,一起在中#-666dd;举行盟誓。 |
楚庄夫人卒,王未能定郑而归。 | 楚庄夫#-666aa;去世,楚#-666cc;王没能安定郑国就回国了。 |
晋侯归,谋所以息民。魏绛请施舍,输积聚以贷。自公以下,苟有积者,尽出之。国无滞积,亦无困人。公无禁利,亦无贪民。祈以币更,宾以特牲,器用不作,车服从给。行之期年,国乃有节。三驾而楚不能与争。 | 晋悼公回到国内,谋求让#-666aa;民休养生息的办法。魏绛请求施予恩惠,把积聚的财物调拨出来借贷给百姓。从国君以下,只要积聚有财物的,全部拿出来。国内没有用不着的不流通的财物,也没有困乏的百姓。国君没有专享的利益,也没有贪婪的百姓。祈祷时用绢帛代替牺牲,招待宾客只用一种牲口,不再制作新的用具,车辆#-666hh;装只求够用。这样实行了一年,国家于是有了法度。晋国三次出兵而楚国无法与晋抗争。 |
扩展阅读
【注释】
①九年:公元前564年。
②灾:天火。
③姜氏:成公母。
④晋侯:晋悼公。宋公:宋平公。卫侯:卫献公。曹伯:曹成公。莒子:莒犂比公。邾子:邾宣公。滕子:滕成公。薛伯:不详。杞伯:杞孝公。小邾子:小邾穆公。
⑤戏:在今河南登封县。
⑥楚子:楚#-666cc;王。
【注释】
〔1〕乐喜:即子罕。
〔2〕司里:管辖城内街巷。
〔3〕彻:撤。撤除小屋,留出空地,便于隔火。
〔4〕涂:以泥涂,使不易燃。
〔5〕畚挶(jū):均为盛土器具。
〔6〕绠:汲水绳索。缶:瓦罐,汲水用具。
〔7〕水器:盛水的器具。
〔8〕量轻重:依#-666aa;力量大小#-666dd;配轻重工作。
〔9〕水潦:水塘。
〔10〕涂:即土。
〔11〕丈城:不详,或指内城。
〔12〕表:标明。火道:火所行之道。表火道即标明万一着火疏散的路径。
〔13〕华臣:华元之子,官司徒。正徒,核定徒役#-666aa;员。
〔14〕隧正:掌徒役之官。纳郊保:谓调集郊外城堡的徒卒入都供役。
〔15〕华阅:华元之子,官右师。讨:治。右官:右师所管属官。
〔16〕庀:管理。
〔17〕乐遄:官司寇。
〔18〕皇郧:字椒,官司马。校正:司马属官,管理马匹。
〔19〕西鉏吾:官太宰。府守:管府库藏物之官。
〔20〕司宫:宫内宦官之长。巷伯:管宫中巷、宫门户的宦官。
〔21〕二师:左师、右师。乡正:宋都有四乡,每乡设乡正。
〔22〕祝宗:祝史之长。墉:城。
〔23〕盘庚:殷商十世君,迁都于今河南安阳,为宋之远祖。
【注释】
〔1〕士弱:士渥浊之子,谥庄子。
〔2〕火正:官名,行火政,为五行官之一。《汉书·五行志》:“古之火正,谓火官也,掌祭火星,行火政。”
〔3〕食:配食。心:二十八宿之一。
〔4〕咮:二十八宿之一,即柳宿。古祭火星时,或以心宿或以柳宿配享陪祭。
〔5〕以:因为。出内:出入。此句谓火星出入于二宿。
〔6〕鹑火:柳宿别名。
〔7〕大火:心宿别名。
〔8〕阏伯:传为#guoxue666-com;辛氏之后。
〔9〕火纪时:以火星出没来确定时节。
〔10〕相土:殷商先祖。
〔11〕主:祭杞主星。
〔12〕阅:察。衅:预兆。
〔13〕日:此或当作“曰”,与晋侯之问相呼应,否则晋侯问今,士弱答以古,不#-666ff;文意。
【注释】
〔1〕季武子:季孙宿。
〔2〕宣子之聘:指上年士匄来鲁国进行聘问。
〔3〕穆姜:襄公祖母,因欲去成公,私通叔孙侨如,被迫迁于东宫。
〔4〕艮之八:按《周易》言卦,均言“九”、“六”,变一爻而成他卦,曰某卦之某(卦名)。此筮变《随》卦则唯第二爻不变,馀爻均变,因此杜注言此为《连山易》或《归藏易》。但下文释卦,仍用《周易》。
〔5〕出:谓“随”乃随#-666aa;而行,有出走之象。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