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公九年 第2节原文解释
〔6〕体之长:元即首,头,故云体之长。
〔7〕嘉之会:亨即享,享礼,故云嘉礼中主宾相会。
〔8〕事之干:贞为信,《易·乾·文言》:“贞固足以干事。”故云为事物的本体、主干。
〔9〕#-666ff;:洽,和#-666ff;、调协。
〔10〕诬:妄,欺。
〔11〕不仁:指逼成公事。见成公十六年传。
〔12〕靖:安,静。
〔13〕姣:美好。此指修饰。穆姜夫死,当守太后之位,不加修饰,今私通叔孙侨如,修饰美色,故云弃位而姣。
【注释】
①士雃(qiān):秦大夫。
②类能:将能#-666aa;#-666dd;成不同类型。
③失选:不恰当。
④方:政策,政令。
⑤竞:争,努力。
⑥迁业:改行。
⑦禀:敬。
⑧此句王引之谓“而”下当脱“中行偃”三字,句格始与下同。盖句谓范匄比中行偃年少,但中行偃让范匄职#guoxue666-com;于己任中#-666kk;辅佐,己任上#-666kk;主将。
⑨不及:不如。
⑩武城:楚地,在今河南南阳市北。
【注释】
〔1〕鄟(zhuān)门:郑城门名,为都城东门。此言鲁、齐、宋三国#-666kk;队跟从晋中#-666kk;。
〔2〕师之梁:郑都城西门。此言卫、曹、邾三国#-666kk;队跟从晋上军。
〔3〕滕、薛二国军队跟从晋下军。
〔4〕郳:即小邾国。行栗:道路两旁的栗树。此言杞、小邾二国跟从晋新军。
〔5〕汜:即东汜水,在河南中牟县南。
〔6〕器备:攻守器具。
〔7〕糇粮:干粮。
〔8〕疾:患病者。
〔9〕肆眚:宽赦有罪的#-666aa;。
〔10〕行成:求和。
〔11〕中行献子:即荀偃。
〔12〕成:指郑国真心讲和。
〔13〕敝:使之疲敝。
〔14〕锐:精锐。逆:迎击。来者:楚军。
〔15〕楚不能:楚军得不到休整,不能持久应付。
〔16〕暴骨:暴露尸骨。指战争。
〔17〕不可以争:不能用这样的办法与楚争胜。意谓用智不用力。
〔18〕艾:止息。
【注释】
①门子:卿的嫡子。
②而:如果。
③乱:兵乱。要:约言,此指载书。
④歆:#-666nn;食饩。此即指享用。禋祀:洁祀。
⑤垫隘:委顿、困苦而羸弱。
⑥厎(zhǐ):致。
⑦昭:诏,照示。
⑧要:要挟。
⑨休和:安逸和平。《文选》张诜注云:“休和,谓祸乱已平,兵戈不用,故致之使休息和平也。”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