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公二十九年 第2节原文解释
〔5〕常:常例。
【原文】
吴人伐越,获俘焉,以为阍,使守舟。吴子馀祭观舟,阍以刀弑之。
郑子展卒,子皮即位〔1〕。于是郑饥而未及麦,民病。子皮以子展之命,饩国人粟,户一钟〔2〕,是以得郑国之民。故罕氏常掌国政,以为上卿。宋司城子罕闻之,曰:“邻于善,民之望也。”宋亦饥,请于平公,出公粟以贷。使大夫皆贷。司城氏贷而不书〔3〕,为大夫之无者贷。宋无饥人。叔向闻之,曰:“郑之罕,宋之乐〔4〕,其后亡者也。二者其皆得国乎!民之归也。施而不德,乐氏加焉,其以宋升降乎〔5〕?”
【注释】
〔1〕子皮:子展之子,接父位为上卿。又称罕皮。
〔2〕钟:合六石四斗,合今一石三斗。
〔3〕不书:不书借据。
〔4〕乐:宋子罕为乐氏。
〔5〕以宋升降:与宋之盛衰而升降,即与国家同运。
【原文】
晋平公,杞出也,故治杞〔1〕。六月,知悼子合诸侯之大夫以城杞,孟孝伯会之。郑子大叔与伯石往。子大叔见大叔文子〔2〕,与之语。文子曰:“甚乎!其城杞也。”子大叔曰:“若之何哉?晋国不恤周宗之阙〔3〕,而夏肄是屏〔4〕。其弃诸姬,亦可知也已。诸姬是弃,其谁归之?吉也闻之,弃同即异〔5〕,是谓离德。《诗》曰:‘协比其邻,昏姻孔云〔6〕。’晋不邻矣,其谁云之?”
【注释】
〔1〕治:杜注:“理其地,修其城。”
〔2〕大叔文子:卫太叔仪。
〔3〕周宗:周室。阙:空乏。
〔4〕肄:馀。夏肄,夏朝之后。杞国是夏之后。屏:藩屏,即保护。
〔5〕即:就。
〔6〕所引诗见《诗·小雅·正月》。协比,亲附。邻,原意为相近者,这里断章取义,指近亲、同姓。孔,甚。云,友待,周旋。
【原文】
齐高子容与宋司徒见知伯〔1〕,女齐相礼〔2〕。宾出,司马侯言于知伯曰:“二子皆将不免。子容专,司徒侈,皆亡家之主也。”知伯曰:“何如?”对曰:“专则速及,侈将以其力毙〔3〕,专则人实毙之,将及矣。”
【注释】
〔1〕高子容:高止。司徒:华定。知伯:即知悼子荀盈。
〔2〕女齐:司马侯。
〔3〕以其力:因自己的过于强大。
【原文】
范献子来聘,拜城杞也。公享之,展庄叔执币〔1〕。射者三耦〔2〕,公臣不足〔3〕,取于家臣。家臣,展瑕、展玉父为一耦。公臣,公巫召伯、仲颜庄叔为一耦,鄫鼓父、党叔为一耦。
【注释】
〔1〕执币:拿着礼物。凡享礼,主人劝宾酒,送上束帛为礼,称酬币。
〔2〕耦:对。
〔3〕公臣:朝廷之臣。参加射礼的需既懂礼又工射者,所以一时凑不出六人。
【原文】
晋侯使司马女叔侯来治杞田〔1〕,弗尽归也。晋悼夫人愠曰〔2〕:“齐也取货〔3〕。先君若有知也,不尚取之〔4〕!”公告叔侯,叔侯曰:“虞、虢、焦、滑、霍、扬、韩、魏,皆姬姓也,晋是以大。若非侵小,将何所取?武、献以下〔5〕,兼国多矣,谁得治之?杞,夏余也,而即东夷〔6〕。鲁,周公之后也,而睦于晋。以杞封鲁犹可,而何有焉?鲁之于晋也,职贡不乏,玩好时至,公卿大夫相继于朝,史不绝书,府无虚月。如是可矣!何必瘠鲁以肥杞?且先君而有知也〔7〕,毋宁夫人〔8〕,而焉用老臣?”
【注释】
〔1〕女叔侯:即女齐。治杞田:使鲁归还以前所取齐田。
〔2〕晋悼夫人:晋平公母,杞女。
〔3〕取货:收取贿赂。
〔4〕不尚取之:谓不尽取之,先君不佑汝。
〔5〕武、献:晋武公,献公。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