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公七年原文解释
原文(一)
(经)
翻译(一)
(经)
原文(二)
七年春①,王正月,暨齐平②。
翻译(二)
七年春,周历正月,北燕与齐国讲和。
原文(三)
三月,公如楚。叔孙婼如齐莅盟。
翻译(三)
三月,昭公去楚国。叔孙婼去齐国参加盟会。
原文(四)
夏四月甲辰朔,日有食之。
翻译(四)
夏四月甲辰朔,发生日食。
原文(五)
秋八月戊辰,卫侯恶卒。
翻译(五)
秋八月戊辰,卫襄公恶去世。
原文(六)
九月,公至自楚。
翻译(六)
九月,昭公从楚国回国。
原文(七)
冬十有一月癸未,季孙宿卒。
翻译(七)
冬十一月癸未,季孙宿去世。
原文(八)
十有二月癸亥,葬卫襄公。
翻译(八)
十二月癸亥,安葬卫襄公。
原文(九)
(传)
翻译(九)
(传)
原文(十)
七年春,王正月,暨齐平,齐求之也①。癸巳,齐侯次于虢②。燕人行成,曰:“敝邑知罪,敢不听命?先君之敝器,请以谢罪。”公孙晳曰:“受服而退,俟衅而动,可也。”二月戊午,盟于濡上③。燕人归燕姬,赂以瑶瓮、玉椟、斝耳④,不克而还⑤。
翻译(十)
七年春,王正月,北燕与齐国讲和,是出自齐国的提议。癸巳,齐景公住在虢地。燕国#-666aa;前来讲和,说:“敝邑已经知道自己的罪过,怎么敢不听从命令?先君破旧的器具,谨献上以谢罪。”公孙晳说:“接受了他们的顺#-666hh;而退兵,等候他们有乱子就出兵,这是可以的。”二月戊午,在濡水边结盟。燕国#-666aa;把燕姬嫁给齐景公,赠送给他瑶瓮、玉椟、有耳的玉斝。齐国没有达到目的而回兵。
原文(十一)
楚子之为令尹也,为王旌以田〔1〕。芋尹无宇断之〔2〕,曰:“一国两君,其谁堪之?”及即位,为章华之宫,纳亡人以实之。无宇之阍入焉。无宇执之,有司弗与,曰:“执人于王宫,其罪大矣。”执而谒诸王。王将饮酒,无宇辞曰〔3〕:“天子经略〔4〕,诸侯正封〔5〕,古之制也。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6〕,谁非君臣。故《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7〕。’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马有圉,牛有牧,以待百事。今有司曰:‘女胡执人于王宫?’将焉执之?周文王之法曰‘有亡,荒阅〔8〕’,所以得天下也。吾先君文王,作仆区之法〔9〕,曰盗所隐器,与盗同罪,所以封汝也〔10〕。若从有司,是无所执逃臣也。逃而舍之,是无陪台也〔11〕。王事无乃阙乎?昔武王数纣之罪,以告诸侯曰,纣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12〕,故夫致死焉。君王始求诸侯而则纣,无乃不可乎?若以二文之法取之〔13〕,盗有所在矣〔14〕。”王曰:“取而臣以往,盗有宠〔15〕,未可得也。”遂赦之。
翻译(十一)
楚灵王做令尹的时候,打着楚王用的旌旗去打猎。芋尹无宇斩断旌旗的流苏,说:“一国有两个国君,有谁受得了?”到楚灵王即位,建造章华宫,接纳逃亡的#-666aa;住在宫里。无宇的看门#-666aa;有罪逃入宫内,无宇要逮捕他,管理宫殿的官员不让他抓,说:“在王宫里抓#-666aa;,这罪过大了。”把无宇抓起来去见楚灵王。楚灵王正准备喝酒,无宇辩解说:“天子治理天下,诸侯治理自己国内,这是古代定下的制度。疆界之内,没一处不是君王的土地。吃着土地上生长的东西,没一人不是君王的臣子。所以《诗》说:‘普天之下哪块地,不是国王的领土。四海之内哪个人,不是国王的臣仆。’天上有十个太阳,人#-666dd;为十个等级,下级以此事奉上级,上级以此祭祀#-666nn;明。所以王领导公,公领导大夫,大夫领导士,士领导皂,皂领导舆,舆领导隶,隶领导僚,僚领导仆,仆领导台,牧马有圉,养牛有牧,以管理各种事物。如今管宫殿的官说:‘你干吗在王宫抓人?’请问我该在哪里抓他?周文王的法令说‘有人逃亡,大肆搜捕’,周文王因此得了天下。我们的先君文王,制订窝藏罪的法令,说收藏了盗贼的赃物,与盗贼同罪,所以得到了直到汝水的封地。如果听从管宫殿的官员的说法,是没地方可以逮捕逃亡的奴隶了。奴隶逃跑而放弃搜捕,这样就没有陪台了,国家的工作不就有所缺失了么?往昔武王列举纣的罪行,以通告诸侯说,纣为天下逃亡者的窝主,是逃亡者聚集的渊薮,所以众人不顾死亡攻打他。君王开始求取诸侯拥护而效法纣,恐怕是不行的吧?如果依照二位文王的法令来捕捉盗贼,盗贼是有地方可捕获的。”楚灵王说:“带着你的逃奴走吧,盗贼正受上天宠爱,你还不能抓获他。”于是赦免了无宇。
原文(十二)
楚子成章华之台,愿与诸侯落之。大宰薳启彊曰:“臣能得鲁侯。”薳启彊来召公,辞曰:“昔先君成公,命我先大夫婴齐曰:‘吾不忘先君之好,将使衡父照临楚国,镇抚其社稷,以辑宁尔民①。’婴齐受命于蜀,奉承以来,弗敢失陨,而致诸宗祧。日我先君共王②,引领北望,日月以冀。传序相授,于今四王矣③。嘉惠未至,唯襄公之辱临我丧。孤与其二三臣,悼心失图④,社稷之不皇⑤,况能怀思君德!今君若步玉趾,辱见寡君,宠灵楚国⑥,以信蜀之役,致君之嘉惠,是寡君既受贶矣,何蜀之敢望⑦?其先君鬼神,实嘉赖之,岂唯寡君?君若不来,使臣请问行期⑧,寡君将承质币而见于蜀⑨,以请先君之贶。”
翻译(十二)
楚灵王造好了章华台,想与诸侯一起庆祝落成。太宰薳启彊说:“臣能把鲁侯请来。”薳启彊来我国召请昭公,致辞说:“往昔先君成公,命令我先大夫婴齐说:‘我不忘记先君的友好关系,将让衡父光临楚国,镇定安抚国家,来使你们的百姓安定。’婴齐在蜀地接受命令。自从奉命以来,不敢怠慢抛弃,而向宗庙祭告。往昔我先君#-666cc;王,伸长了脖子北望,天天在盼望贵君来我国。世代相传,到现在已经是第四代君王了。给我们的恩赐没能实现,只有襄公屈尊光临参加我们的丧礼。那时遗孤与几位臣子,为丧事心#-666nn;不定没有主意,对国家都无暇顾及,怎能感怀到贵国国君的恩德呢!如今君王如能移驾光临,屈尊会见寡君,使楚国受到恩宠福泽,来实现蜀地盟会的诺言,把君王的恩赐送来,这样寡君就受到恩赐了,怎敢希望同蜀地盟会所说派#-666aa;为#-666aa;质呢?我们的先君鬼#-666nn;已经嘉许与受惠,岂#-666ll;寡君?君王如果不肯来,使臣谨此请问出兵的日期,寡君将带着进见的礼物在蜀地与君王相会,以要求得到当年成公许诺的恩赐。”
原文(十三)
公将往,梦襄公祖①。梓慎曰:“君不果行。襄公之适楚也,梦周公祖而行。今襄公实祖,君其不行。”子服惠伯曰:“行。先君未尝适楚,故周公祖以道之。襄公适楚矣,而祖以道君。不行,何之?”
翻译(十三)
昭公准备前往楚国,梦见襄公为他祭祀路#-666nn;。梓慎说:“君王最终将去不了。襄公去楚国时,梦见周公为他祭祀路#-666nn;然后前往。如今是襄公祭祀路#-666nn;,君王还是不去为是。”子#-666hh;惠伯说:“还是去。先君没有去过楚国,所以周公祭祀路神为他引路。襄公去过楚国,所以祭祀路神为君王引路。不去,去哪里?”
原文(十四)
三月,公如楚,郑伯劳于师之梁②。孟僖子为介③,不能相仪。及楚,不能答郊劳。
翻译(十四)
三月,昭公去楚国,郑简公在师之梁门慰劳昭公。孟僖子做副手,不能相礼。到了楚国,不能在楚国行郊劳礼时答礼。
原文(十五)
夏四月甲辰朔,日有食之。晋侯问于士文伯曰:“谁将当日食①?”对曰:“鲁、卫恶之②,卫大鲁小。”公曰:“何故?”对曰:“去卫地,如鲁地③,于是有灾,鲁实受之④。其大咎,其卫君乎,鲁将上卿。”公曰:“《诗》所谓‘彼日而食,于何不臧’者⑤,何也?”对曰:“不善政之谓也。国无政,不用善,则自取谪于日月之灾。故政不可不慎也。务三而已,一曰择人,二曰因民,三曰从时。”
翻译(十五)
夏四月甲辰朔,发生日食。晋平公问士文伯说:“这次日食应验在谁身上?”士文伯回答说:“鲁、卫将受到灾祸。卫大鲁小。”晋平公说:“为什么?”士文伯回答说:“日食时逐渐离开卫国的#-666dd;野,到达鲁国的#-666dd;野,在这时发生灾祸,鲁国要承受部#-666dd;灾祸。其中大灾,恐怕要落在卫国国君身上吧,鲁国将落在上卿身上。”晋平公问:“《诗》所说的‘那个太阳遭了蚀,哪些地方做得差’,是什么意思?”士文伯回答说:“这说的是政事不善。国家没有善政,不用善#-666aa;,就自己在日月的灾祸中承受灾祸,所以政事是不能不慎重的。致力做好三点就行了,一是选拔贤#-666aa;,二是做#-666aa;民有利的事,三是顺从时令办事。”
原文(十六)
晋人来治杞田,季孙将以成与之①。谢息为孟孙守②,不可。曰:“人有言曰,虽有挈瓶之知③,守不假器,礼也。夫子从君,而守臣丧邑,虽吾子亦有猜焉。”季孙曰:“君之在楚,于晋罪也。又不听晋,鲁罪重矣。晋师必至,吾无以待之,不如与之,间晋而取诸杞。吾与子桃④,成反,谁敢有之,是得二成也。鲁无忧而孟孙益邑,子何病焉。”辞以无山,与之莱、柞⑤,乃迁于桃。晋人为杞取成。
翻译(十六)
晋国#-666aa;来划定杞国的田界,季孙准备把成邑还给杞国。谢息为孟孙氏镇守成邑,不同意交出成邑,说:“#-666aa;们有这样的话:虽然只有小智慧,也懂得守着器物不出借,这是礼。家主#-666aa;跟随国君出外,我守臣丢失了他的封邑,即使是家主也将会有所疑忌。”季孙说:“君王在楚国,对晋国来说是罪过。又不听从晋国的,鲁国的罪重了。晋国#-666kk;队必然会来,我们无法抵御他们。不如给杞国成邑,等晋国有机可乘时再从杞国取回。我给你桃邑,成邑一旦回归,谁敢占有它!这就等于得到了两个成邑了。鲁国没有忧患而孟孙氏增加城邑,你担心什么呢!”谢息以桃邑没有山为由拒绝,季孙给他莱、柞二山,他才迁往桃邑。晋国人为杞国取得成邑。
原文(十七)
楚子享公于新台①,使长鬣者相②,好以大屈③。既而悔之。薳启彊闻之,见公。公语之,拜贺。公曰:“何贺?”对曰:“齐与晋、越欲此久矣。寡君无适与也,而传诸君④,君其备御三邻,慎守宝矣,敢不贺乎?”公惧,乃反之。
翻译(十七)
楚灵王在新台设享礼款待昭公,选长须大汉为相礼,送给昭公名叫大屈的名弓。不久楚灵王后悔了。薳启彊听说后,去拜见昭公。昭公与他谈起这事,他下拜祝贺。昭公说:“有什么可祝贺的?”薳启彊回答说:“齐国与晋国、越国想得到这把弓已经很久了。寡君没有把它给别#-666aa;,却送给了君王。君王要预备抵御三个邻国,谨慎地守卫这宝物,岂敢不祝贺?”昭公害怕,就把弓还给楚王。
原文(十八)
郑子产聘于晋。晋侯有疾,韩宣子逆客,私焉,曰:“寡君寝疾,于今三月矣,并走群望①,有加而无瘳②。今梦黄熊入于寝门,其何厉鬼也?”对曰:“以君之明,子为大政③,其何厉之有?昔尧殛鲧于羽山④,其神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⑤,实为夏郊⑥,三代祀之。晋为盟主,其或者未之祀也乎?”韩子祀夏郊。晋侯有间⑦,赐子产莒之二方鼎。
翻译(十八)
郑子产去晋国聘问。晋平公有病,韩宣子迎接宾客,私下与子产交谈,说:“寡君卧病,至今已经三个月了,所有该祭祀的山川#-666nn;祇都祭祀遍了,病只有加重而不见减轻。现在梦见黄熊进入寝宫的门,这是什么恶鬼?”子产回答说:“以君王的贤明,您作为正卿,哪里会有恶鬼?往昔尧把鲧诛杀于羽山,他的#-666nn;灵变成了黄熊,进入羽渊,为夏朝郊祭所祀的#-666nn;,三代都祭祀他。晋国作为盟主,也许是没有祭祀他吧?”韩宣子祭祀鲧。晋平公的病渐渐痊愈,赐给子产莒国的两只方鼎。
原文(十九)
子产为丰施归州田于韩宣子①,曰:“日君以夫公孙段为能任其事,而赐之州田,今无禄早世,不获久享君德。其子弗敢有,不敢以闻于君,私致诸子。”宣子辞。子产曰:“古人有言曰:‘其父析薪②,其子弗克负荷。’施将惧不能任其先人之禄③,其况能任大国之赐?纵吾子为政而可,后之人若属有疆埸之言④,敝邑获戾,而丰氏受其大讨⑤。吾子取州,是免敝邑于戾,而建置丰氏也。敢以为请。”宣子受之,以告晋侯。晋侯以与宣子。宣子为初言⑥,病有之,以易原县于乐大心⑦。
翻译(十九)
子产为丰施把州县的田地还给韩宣子,说:“往日君王因为公孙段能够承担事务,因此赐给他州县的田地。如今公孙段不幸早死,不能够长久地享有君王的恩德。他的儿子不敢占有,又不敢向君王开口,所以私下送给你。”宣子推辞。子产说:“古#-666aa;有句话说:‘他的父亲劈柴,他的儿子无法把柴背走。’丰施害怕不能承受他先#-666aa;的禄位,更何况承受大国的恩赐?即使您执政能够维持,以后的#-666aa;如果碰上边境上的摩擦,敝邑获罪,丰氏将受到重重治罪。您把州县取去,是免除敝邑的罪过,而扶持安顿丰氏。谨此向您请求。”宣子接受了,把这事报告了晋平公。晋平公把州县给了韩宣子。宣子因为当初对州县发表的意见,对接受州县感到不安,就把它与乐大心换了原县。
原文(二十)
郑人相惊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则皆走,不知所往。铸刑书之岁二月,或梦伯有介而行①,曰:“壬子,余将杀带也②。明年壬寅,余又将杀段也。”及壬子,驷带卒。国人益惧。齐、燕平之月壬寅③,公孙段卒。国人愈惧。其明月,子产立公孙洩及良止以抚之④,乃止。子大叔问其故。子产曰:“鬼有所归,乃不为厉,吾为之归也。”大叔曰:“公孙洩何为?”子产曰:“说也⑤,为身无义而图说,从政有所反之⑥,以取媚也⑦。不媚,不信。不信,民不从也。”
翻译(二十)
郑国#-666aa;因为伯有鬼魂出现而互相惊恐,有#-666aa;说“伯有来了”,就都逃走,慌不择路。在把刑法铸在鼎上这一年的二月,有#-666aa;梦见伯有穿着甲走路,说:“壬子日,我将杀死驷带。明年的壬寅日,我又将杀死公孙段。”到了壬子日,驷带去世。国人更加害怕。齐、燕议和的这个月的壬寅日,公孙段去世。国人怕得更厉害。到下个月,子产立了公孙洩与良止来安抚伯有的鬼魂,伯有才没有再显灵。子太叔问子产缘故,子产说:“鬼有了归宿,就不会再作恶,我是为他安排了归宿。”子太叔说:“那么为什么又立公孙洩呢?”子产说:“是为了取悦于鬼魂。立身没有道义而希望得到快乐,执政官有所违背礼仪,就会使得鬼魂#guoxue666-com;兴。不使鬼魂高兴,鬼魂就不讲信用。不讲信用,人民就不会顺从。”
原文(二十一)
及子产适晋,赵景子问焉①,曰:“伯有犹能为鬼乎?”子产曰:“能。人生始化曰魄②,既生魄,阳曰魂③。用物精多④,则魂魄强。是以有精爽,至于神明。匹夫匹妇强死⑤,其魂魄犹能冯依于人,以为淫厉。况良霄,我先君穆公之胄,子良之孙,子耳之子,敝邑之卿,从政三世矣。郑虽无腆,抑谚曰蕞尔国⑥,而三世执其政柄,其用物也弘矣,其取精也多矣⑦。其族又大,所冯厚矣。而强死,能为鬼,不亦宜乎?”
翻译(二十一)
到了子产去晋国,赵景子问起这件事,说:“伯有尚且能变成鬼魂吗?”子产说:“能。一个#-666aa;刚死叫做魄,阴#-666nn;变了魄,阳#-666nn;叫做魂。他活着时享用的物品精美丰富,他的魂魄就强壮。因此就能够现形,一直到成为#-666nn;明。普通男女不得好死,他的魂魄尚且能依附在别#-666aa;身上,成为祸害。何况伯有,是我国先君穆公的后代,是子良的孙子,子耳的儿子,敝邑的卿,执政已经三世了。郑国虽然不富有,或许就像谚语所说的‘小小的国家’,但三世执掌郑国国政,他享用的物品很多,他取得物品的精粹也很多。他的族又大,所凭依的力量雄厚,而又不得善终,他能变成鬼魂,不是很正常的吗?”
原文(二十二)
子皮之族饮酒无度,故马师氏与子皮氏有恶①。齐师还自燕之月,罕朔杀罕魋②。罕朔奔晋。韩宣子问其位于子产。子产曰:“君之羁臣,苟得容以逃死,何位之敢择?卿违③,从大夫之位,罪人以其罪降,古之制也。朔于敝邑,亚大夫也,其官,马师也。获戾而逃,唯执政所置之。得免其死,为惠大矣,又敢求位?”宣子为子产之敏也④,使从嬖大夫。
翻译(二十二)
子皮的族#-666aa;饮酒没有节制,所以马师氏罕朔与子皮氏关系恶劣。齐#-666kk;从燕国回兵的那个月,罕朔杀死了罕魋。罕朔逃到晋国。韩宣子向子产询问安排罕朔什么官位。子产说:“君王的寄居之臣,只要能够避免一死,哪敢选择什么官位?卿离开他的国家,随大夫的班位,有罪的#-666aa;根据罪行的大小降级,这是古代定的制度。罕朔在敝邑,是亚大夫,他的官职是马师。他获罪逃亡,就当听凭执政的安排。他得以免于一死,所得的恩惠就很大了,又怎么敢要求官位?”韩宣子认为子产答得很恰当,让罕朔排在下大夫班次中。
原文(二十三)
秋八月,卫襄公卒。晋大夫言于范献子曰:“卫事晋为睦①,晋不礼焉,庇其贼人而取其地②,故诸侯贰。《诗》曰:‘?鸰在原,兄弟急难③。’又曰:‘死丧之威,兄弟孔怀④。’兄弟之不睦,于是乎不吊⑤,况远人,谁敢归之?今又不礼于卫之嗣⑥,卫必叛我,是绝诸侯也。”献子以告韩宣子。宣子说,使献子如卫吊,且反戚田。卫齐恶告丧于周,且请命。王使成简公如卫吊⑦,且追命襄公曰:“叔父陟恪⑧,在我先王之左右,以佐事上帝。余敢忘高圉、亚圉⑨?”
翻译(二十三)
秋八月,卫襄公去世。晋大夫对范献子说:“卫国事奉晋国恭顺友爱,晋国对他们却不加礼遇,庇护他们的叛徒而占领他们的土地,所以诸侯叛离。《诗》说:‘鹡鸰流落在#guoxue666-com;原,有了急难兄弟来支援。’又说:‘死亡是那样地可怕,兄弟要互相关心。’兄弟之间不和睦,因此就不互相亲善,何况是疏远的#-666aa;,谁敢来归顺?如今又对卫国的嗣君无礼,卫国必定背叛我们,这样做会摒绝诸侯的。”范献子把这番话告诉韩宣子。韩宣子认为说得很对,派范献子去卫国吊唁,同时归还戚邑田地。卫齐恶去周朝通报丧事,同时请求赐予宠命。周景王派成简公去卫国吊唁,同时追命襄公说:“叔父升天,在我们先王的左右,以辅佐事奉上帝。我岂敢忘了高圉、亚圉?”
原文(二十四)
九月,公至自楚。孟僖子病不能相礼,乃讲学之,苟能礼者从之。及其将死也①,召其大夫,曰:“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吾闻将有达者曰孔丘,圣人之后也,而灭于宋②。其祖弗父何③,以有宋而授厉公。及正考父佐戴、武、宣④,三命兹益共⑤。故其鼎铭云:‘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⑥,鬻于是⑦,以糊余口。’其共也如是。臧孙纥有言曰:‘圣人有明德者,若不当世⑧,其后必有达人。’今其将在孔丘乎?我若获没,必属说与何忌于夫子⑨,使事之,而学礼焉,以定其位。”故孟懿子与南宫敬叔师事仲尼。仲尼曰:“能补过者,君子也。《诗》曰:‘君子是则是效⑩。’孟僖子可则效已矣。”
翻译(二十四)
九月,昭公从楚国回国。孟僖子因为自己不能相礼而羞愧,于是学习礼仪,凡是有能精擅礼仪的#-666aa;他就跟他学。到孟僖子将去世时,召集了属下大夫们,说:“礼,犹如#-666aa;的躯干,没有礼,就不能够立身。我听说有个将会闻达的#-666aa;名叫孔丘,他是圣人的后代,家族在宋国灭亡了。他的祖先弗父阿,应当做宋国的国君而让给厉公。到了正考父,辅佐戴公、武公、宣公,做了三命的卿而更加恭敬。所以他的鼎上铭文说:‘一命而曲背,二命而弯身,三命而弯腰。靠着墙快步走,也没有人敢把我欺负。在这鼎里煮稠粥,在这鼎里熬稀饭,用来糊我的口。’他就是这样恭敬。臧孙纥有句话说:‘圣人中具有完美的德行的,如果不做国君,他的后代一定有闻名于世的人。’如今恐怕就应在孔丘身上吧?我如果得以善终,一定要把说与何忌托付给孔丘,让他们事奉孔丘,向孔丘学礼,以安定他们的职位。”所以孟懿子与南宫敬叔拜孔子为师。孔子说:“能够补救缺失的人,就是君子。《诗》说:‘学习效仿君子。’孟僖子可以学习效仿了。”
原文(二十五)
单献公弃亲用羁①。冬十月辛酉,襄、顷之族杀献公而立成公②。
翻译(二十五)
单献公抛弃亲#-666aa;而任用外来的逃臣。冬十月辛酉,襄公、顷公的族#-666aa;杀死了献公而立成公。
原文(二十六)
十一月,季武子卒。晋侯谓伯瑕曰③:“吾所问日食,从之,可常乎④?”对曰:“不可。六物不同,民心不壹,事序不类,官职不则,同始异终,胡可常也?《诗》曰:‘或燕燕居息,或憔悴事国⑤。’其异终也如是。”公曰:“何谓六物?”对曰:“岁、时、日、月、星、辰是谓也。”公曰:“多语寡人辰,而莫同。何谓辰?”对曰:“日月之会是谓辰,故以配日。”
翻译(二十六)
十一月,季武子去世。晋平公对士文伯说:“我所向你询问的有关日食的事,已经应验了。这占法可以引作通常规律吗?”士文伯回答说:“不行。六物不相同,民心不一致,事情的顺序不一样,官员的好坏不相等,开始相同而结果不同,怎么可以引作通常规律呢?《诗经》说:‘有的#-666aa;在家休息,从容宽安,有的#-666aa;为国事操劳,憔悴不堪。’结果不同正如此类。”晋平公说:“什么叫六物?”伯瑕回答说:“岁、时、日、月、星、辰就叫六物。”晋平公说:“有很多#-666aa;对寡人说到辰而解释不同,什么叫辰?”伯瑕回答说:“日月交会就叫辰,所以用来和日相配。”
原文(二十七)
卫襄公夫人姜氏无子,嬖人婤姶生孟絷。孔成子梦康叔谓己〔1〕:“立元〔2〕,余使羁之孙圉与史苟相之〔3〕。”史朝亦梦康叔谓己:“余将命而子苟与孔烝鉏之曾孙圉相元。”史朝见成子,告之梦,梦协。晋韩宣子为政,聘于诸侯之岁〔4〕,婤姶生子,名之曰元。孟絷之足不良能行。孔成子以《周易》筮之,曰:“元尚享卫国〔5〕,主其社稷。”遇《屯》。又曰:“余尚立絷,尚克嘉之〔6〕。”遇《屯》之《比》〔7〕。以示史朝。史朝曰:“元亨〔8〕,又何疑焉?”成子曰:“非长之谓乎〔9〕?”对曰:“康叔名之,可谓长矣。孟非人也,将不列于宗〔10〕,不可谓长。且其繇曰‘利建侯’。嗣吉,何建?建非嗣也〔11〕。二卦皆云,子其建之。康叔命之,二卦告之。筮袭于梦,武王所用也〔12〕,弗从何为?弱足者居,侯主社稷,临祭祀,奉民人,事鬼神,从会朝,又焉得居?各以所利,不亦可乎?”故孔成子立灵公。十二月癸亥,葬卫襄公。
翻译(二十七)
卫襄公夫#-666aa;姜氏没生儿子,宠姬婤姶生孟絷。孔成子梦见康叔对自己说:“立元为国君,我让羁的孙子圉与史苟辅佐他。”史朝也梦见康叔对自己说:“我将命令你的儿子苟与孔烝鉏的曾孙圉辅佐元。”史朝去进见成子,告诉他自己的梦,两梦相#-666ff;。晋韩宣子任执政去向诸侯聘问的那年,婤姶生子,取名为元。孟絷的脚跛行走不便。孔成子用《周易》占筮,说:“元希望享有卫国,主持社稷。”得到《屯》卦。孔成子又说:“我也想立絷,希望得到赞同。”得到《屯》卦变成《比》卦。他把卦象给史朝看。史朝说:“元吉利,又有什么可怀疑的?”成子说:“元不是‘长’的意思吗?”史朝回答说:“康叔为他取名,可称善之长了。孟絷不够格称全#-666aa;,不能作为宗主,称不上‘长’。再说这卦的繇辞说‘利建侯’。如果嗣位吉利,为什么还要建立?建侯不是指嗣位。二卦所说都一样,您还是建立侯为好。康叔为他取名,两次卦象告诉了我们这意思。卜筮与梦相#-666ff;,这是武王所采用过的,为什么不听从?脚不好的#-666aa;待在家里,国君主持社稷,参加祭祀,奉养人民,事奉鬼#-666nn;,参与会见朝见,又怎能待在家中?他们俩各自做有利于自己的事,不也是可以的吗?”所以孔成子立了灵公。十二月癸亥,安葬卫襄公。
原文 | 翻译 |
(经) | (经) |
七年春,王正月,暨齐平。 | 七年春,周历正月,北燕与齐国讲和。 |
三月,公如楚。叔孙婼如齐莅盟。 | 三月,昭公去楚国。叔孙婼去齐国参加盟会。 |
夏四月甲辰朔,日有食之。 | 夏四月甲辰朔,发生日食。 |
秋八月戊辰,卫侯恶卒。 | 秋八月戊辰,卫襄公恶去世。 |
九月,公至自楚。 | 九月,昭公从楚国回国。 |
冬十有一月癸未,季孙宿卒。 | 冬十一月癸未,季孙宿去世。 |
十有二月癸亥,葬卫襄公。 | 十二月癸亥,安葬卫襄公。 |
(传) | (传) |
七年春,王正月,暨齐平,齐求之也。癸巳,齐侯次于虢。燕人行成,曰:“敝邑知罪,敢不听命?先君之敝器,请以谢罪。”公孙晳曰:“受服而退,俟衅而动,可也。”二月戊午,盟于濡上。燕人归燕姬,赂以瑶瓮、玉椟、斝耳,不克而还。 | 七年春,王正月,北燕与齐国讲和,是出自齐国的提议。癸巳,齐景公住在虢地。燕国#-666aa;前来讲和,说:“敝邑已经知道自己的罪过,怎么敢不听从命令?先君破旧的器具,谨献上以谢罪。”公孙晳说:“接受了他们的顺#-666hh;而退兵,等候他们有乱子就出兵,这是可以的。”二月戊午,在濡水边结盟。燕国#-666aa;把燕姬嫁给齐景公,赠送给他瑶瓮、玉椟、有耳的玉斝。齐国没有达到目的而回兵。 |
楚子之为令尹也,为王旌以田。芋尹无宇断之,曰:“一国两君,其谁堪之?”及即位,为章华之宫,纳亡人以实之。无宇之阍入焉。无宇执之,有司弗与,曰:“执人于王宫,其罪大矣。”执而谒诸王。王将饮酒,无宇辞曰:“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故《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马有圉,牛有牧,以待百事。今有司曰:‘女胡执人于王宫?’将焉执之?周文王之法曰‘有亡,荒阅’,所以得天下也。吾先君文王,作仆区之法,曰盗所隐器,与盗同罪,所以封汝也。若从有司,是无所执逃臣也。逃而舍之,是无陪台也。王事无乃阙乎?昔武王数纣之罪,以告诸侯曰,纣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故夫致死焉。君王始求诸侯而则纣,无乃不可乎?若以二文之法取之,盗有所在矣。”王曰:“取而臣以往,盗有宠,未可得也。”遂赦之。 | 楚灵王做令尹的时候,打着楚王用的旌旗去打猎。芋尹无宇斩断旌旗的流苏,说:“一国有两个国君,有谁受得了?”到楚灵王即位,建造章华宫,接纳逃亡的#-666aa;住在宫里。无宇的看门#-666aa;有罪逃入宫内,无宇要逮捕他,管理宫殿的官员不让他抓,说:“在王宫里抓#-666aa;,这罪过大了。”把无宇抓起来去见楚灵王。楚灵王正准备喝酒,无宇辩解说:“天子治理天下,诸侯治理自己国内,这是古代定下的制度。疆界之内,没一处不是君王的土地。吃着土地上生长的东西,没一人不是君王的臣子。所以《诗》说:‘普天之下哪块地,不是国王的领土。四海之内哪个人,不是国王的臣仆。’天上有十个太阳,人#-666dd;为十个等级,下级以此事奉上级,上级以此祭祀#-666nn;明。所以王领导公,公领导大夫,大夫领导士,士领导皂,皂领导舆,舆领导隶,隶领导僚,僚领导仆,仆领导台,牧马有圉,养牛有牧,以管理各种事物。如今管宫殿的官说:‘你干吗在王宫抓人?’请问我该在哪里抓他?周文王的法令说‘有人逃亡,大肆搜捕’,周文王因此得了天下。我们的先君文王,制订窝藏罪的法令,说收藏了盗贼的赃物,与盗贼同罪,所以得到了直到汝水的封地。如果听从管宫殿的官员的说法,是没地方可以逮捕逃亡的奴隶了。奴隶逃跑而放弃搜捕,这样就没有陪台了,国家的工作不就有所缺失了么?往昔武王列举纣的罪行,以通告诸侯说,纣为天下逃亡者的窝主,是逃亡者聚集的渊薮,所以众人不顾死亡攻打他。君王开始求取诸侯拥护而效法纣,恐怕是不行的吧?如果依照二位文王的法令来捕捉盗贼,盗贼是有地方可捕获的。”楚灵王说:“带着你的逃奴走吧,盗贼正受上天宠爱,你还不能抓获他。”于是赦免了无宇。 |
楚子成章华之台,愿与诸侯落之。大宰薳启彊曰:“臣能得鲁侯。”薳启彊来召公,辞曰:“昔先君成公,命我先大夫婴齐曰:‘吾不忘先君之好,将使衡父照临楚国,镇抚其社稷,以辑宁尔民。’婴齐受命于蜀,奉承以来,弗敢失陨,而致诸宗祧。日我先君共王,引领北望,日月以冀。传序相授,于今四王矣。嘉惠未至,唯襄公之辱临我丧。孤与其二三臣,悼心失图,社稷之不皇,况能怀思君德!今君若步玉趾,辱见寡君,宠灵楚国,以信蜀之役,致君之嘉惠,是寡君既受贶矣,何蜀之敢望?其先君鬼神,实嘉赖之,岂唯寡君?君若不来,使臣请问行期,寡君将承质币而见于蜀,以请先君之贶。” | 楚灵王造好了章华台,想与诸侯一起庆祝落成。太宰薳启彊说:“臣能把鲁侯请来。”薳启彊来我国召请昭公,致辞说:“往昔先君成公,命令我先大夫婴齐说:‘我不忘记先君的友好关系,将让衡父光临楚国,镇定安抚国家,来使你们的百姓安定。’婴齐在蜀地接受命令。自从奉命以来,不敢怠慢抛弃,而向宗庙祭告。往昔我先君#-666cc;王,伸长了脖子北望,天天在盼望贵君来我国。世代相传,到现在已经是第四代君王了。给我们的恩赐没能实现,只有襄公屈尊光临参加我们的丧礼。那时遗孤与几位臣子,为丧事心#-666nn;不定没有主意,对国家都无暇顾及,怎能感怀到贵国国君的恩德呢!如今君王如能移驾光临,屈尊会见寡君,使楚国受到恩宠福泽,来实现蜀地盟会的诺言,把君王的恩赐送来,这样寡君就受到恩赐了,怎敢希望同蜀地盟会所说派#-666aa;为#-666aa;质呢?我们的先君鬼#-666nn;已经嘉许与受惠,岂#-666ll;寡君?君王如果不肯来,使臣谨此请问出兵的日期,寡君将带着进见的礼物在蜀地与君王相会,以要求得到当年成公许诺的恩赐。” |
公将往,梦襄公祖。梓慎曰:“君不果行。襄公之适楚也,梦周公祖而行。今襄公实祖,君其不行。”子服惠伯曰:“行。先君未尝适楚,故周公祖以道之。襄公适楚矣,而祖以道君。不行,何之?” | 昭公准备前往楚国,梦见襄公为他祭祀路#-666nn;。梓慎说:“君王最终将去不了。襄公去楚国时,梦见周公为他祭祀路#-666nn;然后前往。如今是襄公祭祀路#-666nn;,君王还是不去为是。”子#-666hh;惠伯说:“还是去。先君没有去过楚国,所以周公祭祀路神为他引路。襄公去过楚国,所以祭祀路神为君王引路。不去,去哪里?” |
三月,公如楚,郑伯劳于师之梁。孟僖子为介,不能相仪。及楚,不能答郊劳。 | 三月,昭公去楚国,郑简公在师之梁门慰劳昭公。孟僖子做副手,不能相礼。到了楚国,不能在楚国行郊劳礼时答礼。 |
夏四月甲辰朔,日有食之。晋侯问于士文伯曰:“谁将当日食?”对曰:“鲁、卫恶之,卫大鲁小。”公曰:“何故?”对曰:“去卫地,如鲁地,于是有灾,鲁实受之。其大咎,其卫君乎,鲁将上卿。”公曰:“《诗》所谓‘彼日而食,于何不臧’者,何也?”对曰:“不善政之谓也。国无政,不用善,则自取谪于日月之灾。故政不可不慎也。务三而已,一曰择人,二曰因民,三曰从时。” | 夏四月甲辰朔,发生日食。晋平公问士文伯说:“这次日食应验在谁身上?”士文伯回答说:“鲁、卫将受到灾祸。卫大鲁小。”晋平公说:“为什么?”士文伯回答说:“日食时逐渐离开卫国的#-666dd;野,到达鲁国的#-666dd;野,在这时发生灾祸,鲁国要承受部#-666dd;灾祸。其中大灾,恐怕要落在卫国国君身上吧,鲁国将落在上卿身上。”晋平公问:“《诗》所说的‘那个太阳遭了蚀,哪些地方做得差’,是什么意思?”士文伯回答说:“这说的是政事不善。国家没有善政,不用善#-666aa;,就自己在日月的灾祸中承受灾祸,所以政事是不能不慎重的。致力做好三点就行了,一是选拔贤#-666aa;,二是做#-666aa;民有利的事,三是顺从时令办事。” |
晋人来治杞田,季孙将以成与之。谢息为孟孙守,不可。曰:“人有言曰,虽有挈瓶之知,守不假器,礼也。夫子从君,而守臣丧邑,虽吾子亦有猜焉。”季孙曰:“君之在楚,于晋罪也。又不听晋,鲁罪重矣。晋师必至,吾无以待之,不如与之,间晋而取诸杞。吾与子桃,成反,谁敢有之,是得二成也。鲁无忧而孟孙益邑,子何病焉。”辞以无山,与之莱、柞,乃迁于桃。晋人为杞取成。 | 晋国#-666aa;来划定杞国的田界,季孙准备把成邑还给杞国。谢息为孟孙氏镇守成邑,不同意交出成邑,说:“#-666aa;们有这样的话:虽然只有小智慧,也懂得守着器物不出借,这是礼。家主#-666aa;跟随国君出外,我守臣丢失了他的封邑,即使是家主也将会有所疑忌。”季孙说:“君王在楚国,对晋国来说是罪过。又不听从晋国的,鲁国的罪重了。晋国#-666kk;队必然会来,我们无法抵御他们。不如给杞国成邑,等晋国有机可乘时再从杞国取回。我给你桃邑,成邑一旦回归,谁敢占有它!这就等于得到了两个成邑了。鲁国没有忧患而孟孙氏增加城邑,你担心什么呢!”谢息以桃邑没有山为由拒绝,季孙给他莱、柞二山,他才迁往桃邑。晋国人为杞国取得成邑。 |
楚子享公于新台,使长鬣者相,好以大屈。既而悔之。薳启彊闻之,见公。公语之,拜贺。公曰:“何贺?”对曰:“齐与晋、越欲此久矣。寡君无适与也,而传诸君,君其备御三邻,慎守宝矣,敢不贺乎?”公惧,乃反之。 | 楚灵王在新台设享礼款待昭公,选长须大汉为相礼,送给昭公名叫大屈的名弓。不久楚灵王后悔了。薳启彊听说后,去拜见昭公。昭公与他谈起这事,他下拜祝贺。昭公说:“有什么可祝贺的?”薳启彊回答说:“齐国与晋国、越国想得到这把弓已经很久了。寡君没有把它给别#-666aa;,却送给了君王。君王要预备抵御三个邻国,谨慎地守卫这宝物,岂敢不祝贺?”昭公害怕,就把弓还给楚王。 |
郑子产聘于晋。晋侯有疾,韩宣子逆客,私焉,曰:“寡君寝疾,于今三月矣,并走群望,有加而无瘳。今梦黄熊入于寝门,其何厉鬼也?”对曰:“以君之明,子为大政,其何厉之有?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实为夏郊,三代祀之。晋为盟主,其或者未之祀也乎?”韩子祀夏郊。晋侯有间,赐子产莒之二方鼎。 | 郑子产去晋国聘问。晋平公有病,韩宣子迎接宾客,私下与子产交谈,说:“寡君卧病,至今已经三个月了,所有该祭祀的山川#-666nn;祇都祭祀遍了,病只有加重而不见减轻。现在梦见黄熊进入寝宫的门,这是什么恶鬼?”子产回答说:“以君王的贤明,您作为正卿,哪里会有恶鬼?往昔尧把鲧诛杀于羽山,他的#-666nn;灵变成了黄熊,进入羽渊,为夏朝郊祭所祀的#-666nn;,三代都祭祀他。晋国作为盟主,也许是没有祭祀他吧?”韩宣子祭祀鲧。晋平公的病渐渐痊愈,赐给子产莒国的两只方鼎。 |
子产为丰施归州田于韩宣子,曰:“日君以夫公孙段为能任其事,而赐之州田,今无禄早世,不获久享君德。其子弗敢有,不敢以闻于君,私致诸子。”宣子辞。子产曰:“古人有言曰:‘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负荷。’施将惧不能任其先人之禄,其况能任大国之赐?纵吾子为政而可,后之人若属有疆埸之言,敝邑获戾,而丰氏受其大讨。吾子取州,是免敝邑于戾,而建置丰氏也。敢以为请。”宣子受之,以告晋侯。晋侯以与宣子。宣子为初言,病有之,以易原县于乐大心。 | 子产为丰施把州县的田地还给韩宣子,说:“往日君王因为公孙段能够承担事务,因此赐给他州县的田地。如今公孙段不幸早死,不能够长久地享有君王的恩德。他的儿子不敢占有,又不敢向君王开口,所以私下送给你。”宣子推辞。子产说:“古#-666aa;有句话说:‘他的父亲劈柴,他的儿子无法把柴背走。’丰施害怕不能承受他先#-666aa;的禄位,更何况承受大国的恩赐?即使您执政能够维持,以后的#-666aa;如果碰上边境上的摩擦,敝邑获罪,丰氏将受到重重治罪。您把州县取去,是免除敝邑的罪过,而扶持安顿丰氏。谨此向您请求。”宣子接受了,把这事报告了晋平公。晋平公把州县给了韩宣子。宣子因为当初对州县发表的意见,对接受州县感到不安,就把它与乐大心换了原县。 |
郑人相惊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则皆走,不知所往。铸刑书之岁二月,或梦伯有介而行,曰:“壬子,余将杀带也。明年壬寅,余又将杀段也。”及壬子,驷带卒。国人益惧。齐、燕平之月壬寅,公孙段卒。国人愈惧。其明月,子产立公孙洩及良止以抚之,乃止。子大叔问其故。子产曰:“鬼有所归,乃不为厉,吾为之归也。”大叔曰:“公孙洩何为?”子产曰:“说也,为身无义而图说,从政有所反之,以取媚也。不媚,不信。不信,民不从也。” | 郑国#-666aa;因为伯有鬼魂出现而互相惊恐,有#-666aa;说“伯有来了”,就都逃走,慌不择路。在把刑法铸在鼎上这一年的二月,有#-666aa;梦见伯有穿着甲走路,说:“壬子日,我将杀死驷带。明年的壬寅日,我又将杀死公孙段。”到了壬子日,驷带去世。国人更加害怕。齐、燕议和的这个月的壬寅日,公孙段去世。国人怕得更厉害。到下个月,子产立了公孙洩与良止来安抚伯有的鬼魂,伯有才没有再显灵。子太叔问子产缘故,子产说:“鬼有了归宿,就不会再作恶,我是为他安排了归宿。”子太叔说:“那么为什么又立公孙洩呢?”子产说:“是为了取悦于鬼魂。立身没有道义而希望得到快乐,执政官有所违背礼仪,就会使得鬼魂#guoxue666-com;兴。不使鬼魂高兴,鬼魂就不讲信用。不讲信用,人民就不会顺从。” |
及子产适晋,赵景子问焉,曰:“伯有犹能为鬼乎?”子产曰:“能。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阳曰魂。用物精多,则魂魄强。是以有精爽,至于神明。匹夫匹妇强死,其魂魄犹能冯依于人,以为淫厉。况良霄,我先君穆公之胄,子良之孙,子耳之子,敝邑之卿,从政三世矣。郑虽无腆,抑谚曰蕞尔国,而三世执其政柄,其用物也弘矣,其取精也多矣。其族又大,所冯厚矣。而强死,能为鬼,不亦宜乎?” | 到了子产去晋国,赵景子问起这件事,说:“伯有尚且能变成鬼魂吗?”子产说:“能。一个#-666aa;刚死叫做魄,阴#-666nn;变了魄,阳#-666nn;叫做魂。他活着时享用的物品精美丰富,他的魂魄就强壮。因此就能够现形,一直到成为#-666nn;明。普通男女不得好死,他的魂魄尚且能依附在别#-666aa;身上,成为祸害。何况伯有,是我国先君穆公的后代,是子良的孙子,子耳的儿子,敝邑的卿,执政已经三世了。郑国虽然不富有,或许就像谚语所说的‘小小的国家’,但三世执掌郑国国政,他享用的物品很多,他取得物品的精粹也很多。他的族又大,所凭依的力量雄厚,而又不得善终,他能变成鬼魂,不是很正常的吗?” |
子皮之族饮酒无度,故马师氏与子皮氏有恶。齐师还自燕之月,罕朔杀罕魋。罕朔奔晋。韩宣子问其位于子产。子产曰:“君之羁臣,苟得容以逃死,何位之敢择?卿违,从大夫之位,罪人以其罪降,古之制也。朔于敝邑,亚大夫也,其官,马师也。获戾而逃,唯执政所置之。得免其死,为惠大矣,又敢求位?”宣子为子产之敏也,使从嬖大夫。 | 子皮的族#-666aa;饮酒没有节制,所以马师氏罕朔与子皮氏关系恶劣。齐#-666kk;从燕国回兵的那个月,罕朔杀死了罕魋。罕朔逃到晋国。韩宣子向子产询问安排罕朔什么官位。子产说:“君王的寄居之臣,只要能够避免一死,哪敢选择什么官位?卿离开他的国家,随大夫的班位,有罪的#-666aa;根据罪行的大小降级,这是古代定的制度。罕朔在敝邑,是亚大夫,他的官职是马师。他获罪逃亡,就当听凭执政的安排。他得以免于一死,所得的恩惠就很大了,又怎么敢要求官位?”韩宣子认为子产答得很恰当,让罕朔排在下大夫班次中。 |
秋八月,卫襄公卒。晋大夫言于范献子曰:“卫事晋为睦,晋不礼焉,庇其贼人而取其地,故诸侯贰。《诗》曰:‘?鸰在原,兄弟急难。’又曰:‘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兄弟之不睦,于是乎不吊,况远人,谁敢归之?今又不礼于卫之嗣,卫必叛我,是绝诸侯也。”献子以告韩宣子。宣子说,使献子如卫吊,且反戚田。卫齐恶告丧于周,且请命。王使成简公如卫吊,且追命襄公曰:“叔父陟恪,在我先王之左右,以佐事上帝。余敢忘高圉、亚圉?” | 秋八月,卫襄公去世。晋大夫对范献子说:“卫国事奉晋国恭顺友爱,晋国对他们却不加礼遇,庇护他们的叛徒而占领他们的土地,所以诸侯叛离。《诗》说:‘鹡鸰流落在#guoxue666-com;原,有了急难兄弟来支援。’又说:‘死亡是那样地可怕,兄弟要互相关心。’兄弟之间不和睦,因此就不互相亲善,何况是疏远的#-666aa;,谁敢来归顺?如今又对卫国的嗣君无礼,卫国必定背叛我们,这样做会摒绝诸侯的。”范献子把这番话告诉韩宣子。韩宣子认为说得很对,派范献子去卫国吊唁,同时归还戚邑田地。卫齐恶去周朝通报丧事,同时请求赐予宠命。周景王派成简公去卫国吊唁,同时追命襄公说:“叔父升天,在我们先王的左右,以辅佐事奉上帝。我岂敢忘了高圉、亚圉?” |
九月,公至自楚。孟僖子病不能相礼,乃讲学之,苟能礼者从之。及其将死也,召其大夫,曰:“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吾闻将有达者曰孔丘,圣人之后也,而灭于宋。其祖弗父何,以有宋而授厉公。及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兹益共。故其鼎铭云:‘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其共也如是。臧孙纥有言曰:‘圣人有明德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达人。’今其将在孔丘乎?我若获没,必属说与何忌于夫子,使事之,而学礼焉,以定其位。”故孟懿子与南宫敬叔师事仲尼。仲尼曰:“能补过者,君子也。《诗》曰:‘君子是则是效。’孟僖子可则效已矣。” | 九月,昭公从楚国回国。孟僖子因为自己不能相礼而羞愧,于是学习礼仪,凡是有能精擅礼仪的#-666aa;他就跟他学。到孟僖子将去世时,召集了属下大夫们,说:“礼,犹如#-666aa;的躯干,没有礼,就不能够立身。我听说有个将会闻达的#-666aa;名叫孔丘,他是圣人的后代,家族在宋国灭亡了。他的祖先弗父阿,应当做宋国的国君而让给厉公。到了正考父,辅佐戴公、武公、宣公,做了三命的卿而更加恭敬。所以他的鼎上铭文说:‘一命而曲背,二命而弯身,三命而弯腰。靠着墙快步走,也没有人敢把我欺负。在这鼎里煮稠粥,在这鼎里熬稀饭,用来糊我的口。’他就是这样恭敬。臧孙纥有句话说:‘圣人中具有完美的德行的,如果不做国君,他的后代一定有闻名于世的人。’如今恐怕就应在孔丘身上吧?我如果得以善终,一定要把说与何忌托付给孔丘,让他们事奉孔丘,向孔丘学礼,以安定他们的职位。”所以孟懿子与南宫敬叔拜孔子为师。孔子说:“能够补救缺失的人,就是君子。《诗》说:‘学习效仿君子。’孟僖子可以学习效仿了。” |
单献公弃亲用羁。冬十月辛酉,襄、顷之族杀献公而立成公。 | 单献公抛弃亲#-666aa;而任用外来的逃臣。冬十月辛酉,襄公、顷公的族#-666aa;杀死了献公而立成公。 |
十一月,季武子卒。晋侯谓伯瑕曰:“吾所问日食,从之,可常乎?”对曰:“不可。六物不同,民心不壹,事序不类,官职不则,同始异终,胡可常也?《诗》曰:‘或燕燕居息,或憔悴事国。’其异终也如是。”公曰:“何谓六物?”对曰:“岁、时、日、月、星、辰是谓也。”公曰:“多语寡人辰,而莫同。何谓辰?”对曰:“日月之会是谓辰,故以配日。” | 十一月,季武子去世。晋平公对士文伯说:“我所向你询问的有关日食的事,已经应验了。这占法可以引作通常规律吗?”士文伯回答说:“不行。六物不相同,民心不一致,事情的顺序不一样,官员的好坏不相等,开始相同而结果不同,怎么可以引作通常规律呢?《诗经》说:‘有的#-666aa;在家休息,从容宽安,有的#-666aa;为国事操劳,憔悴不堪。’结果不同正如此类。”晋平公说:“什么叫六物?”伯瑕回答说:“岁、时、日、月、星、辰就叫六物。”晋平公说:“有很多#-666aa;对寡人说到辰而解释不同,什么叫辰?”伯瑕回答说:“日月交会就叫辰,所以用来和日相配。” |
卫襄公夫人姜氏无子,嬖人婤姶生孟絷。孔成子梦康叔谓己:“立元,余使羁之孙圉与史苟相之。”史朝亦梦康叔谓己:“余将命而子苟与孔烝鉏之曾孙圉相元。”史朝见成子,告之梦,梦协。晋韩宣子为政,聘于诸侯之岁,婤姶生子,名之曰元。孟絷之足不良能行。孔成子以《周易》筮之,曰:“元尚享卫国,主其社稷。”遇《屯》。又曰:“余尚立絷,尚克嘉之。”遇《屯》之《比》。以示史朝。史朝曰:“元亨,又何疑焉?”成子曰:“非长之谓乎?”对曰:“康叔名之,可谓长矣。孟非人也,将不列于宗,不可谓长。且其繇曰‘利建侯’。嗣吉,何建?建非嗣也。二卦皆云,子其建之。康叔命之,二卦告之。筮袭于梦,武王所用也,弗从何为?弱足者居,侯主社稷,临祭祀,奉民人,事鬼神,从会朝,又焉得居?各以所利,不亦可乎?”故孔成子立灵公。十二月癸亥,葬卫襄公。 | 卫襄公夫#-666aa;姜氏没生儿子,宠姬婤姶生孟絷。孔成子梦见康叔对自己说:“立元为国君,我让羁的孙子圉与史苟辅佐他。”史朝也梦见康叔对自己说:“我将命令你的儿子苟与孔烝鉏的曾孙圉辅佐元。”史朝去进见成子,告诉他自己的梦,两梦相#-666ff;。晋韩宣子任执政去向诸侯聘问的那年,婤姶生子,取名为元。孟絷的脚跛行走不便。孔成子用《周易》占筮,说:“元希望享有卫国,主持社稷。”得到《屯》卦。孔成子又说:“我也想立絷,希望得到赞同。”得到《屯》卦变成《比》卦。他把卦象给史朝看。史朝说:“元吉利,又有什么可怀疑的?”成子说:“元不是‘长’的意思吗?”史朝回答说:“康叔为他取名,可称善之长了。孟絷不够格称全#-666aa;,不能作为宗主,称不上‘长’。再说这卦的繇辞说‘利建侯’。如果嗣位吉利,为什么还要建立?建侯不是指嗣位。二卦所说都一样,您还是建立侯为好。康叔为他取名,两次卦象告诉了我们这意思。卜筮与梦相#-666ff;,这是武王所采用过的,为什么不听从?脚不好的#-666aa;待在家里,国君主持社稷,参加祭祀,奉养人民,事奉鬼#-666nn;,参与会见朝见,又怎能待在家中?他们俩各自做有利于自己的事,不也是可以的吗?”所以孔成子立了灵公。十二月癸亥,安葬卫襄公。 |
扩展阅读
【原文】
(经)
七年春〔1〕,王正月,暨齐平〔2〕。
三月,公如楚。叔孙婼如齐莅盟。
夏四月甲辰朔,日有食之。
秋八月戊辰,卫侯恶卒。
九月,公至自楚。
冬十有一月癸未,季孙宿卒。
十有二月癸亥,葬卫襄公。
【注释】
〔1〕七年:公元前535年。
〔2〕暨齐平:《穀梁》以为是鲁与齐平,据《左传》是北燕与齐平。暨,及,与。
【原文】
(传)
七年春,王正月,暨齐平,齐求之也〔1〕。癸巳,齐侯次于虢〔2〕。燕人行成,曰:“敝邑知罪,敢不听命?先君之敝器,请以谢罪。”公孙晳曰:“受服而退,俟衅而动,可也。”二月戊午,盟于濡上〔3〕。燕人归燕姬,赂以瑶瓮、玉椟、斝耳〔4〕,不克而还〔5〕。
【注释】
〔1〕齐求之:杜注:“齐伐燕,燕人赂之,反从齐平,如晏子言。”
〔2〕虢:燕邑,在今河北任丘市西北。
〔3〕濡上:濡水边。此指流经任丘的一段。
〔4〕瑶瓮:玉做的瓮。玉椟:玉做的木匣。斝耳:有耳的玉杯。
〔5〕不克:没能纳简公。
【原文】
楚子之为令尹也,为王旌以田〔1〕。芋尹无宇断之〔2〕,曰:“一国两君,其谁堪之?”及即位,为章华之宫,纳亡人以实之。无宇之阍入焉。无宇执之,有司弗与,曰:“执人于王宫,其罪大矣。”执而谒诸王。王将饮酒,无宇辞曰〔3〕:“天子经略〔4〕,诸侯正封〔5〕,古之制也。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6〕,谁非君臣。故《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7〕。’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马有圉,牛有牧,以待百事。今有司曰:‘女胡执人于王宫?’将焉执之?周文王之法曰‘有亡,荒阅〔8〕’,所以得天下也。吾先君文王,作仆区之法〔9〕,曰盗所隐器,与盗同罪,所以封汝也〔10〕。若从有司,是无所执逃臣也。逃而舍之,是无陪台也〔11〕。王事无乃阙乎?昔武王数纣之罪,以告诸侯曰,纣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12〕,故夫致死焉。君王始求诸侯而则纣,无乃不可乎?若以二文之法取之〔13〕,盗有所在矣〔14〕。”王曰:“取而臣以往,盗有宠〔15〕,未可得也。”遂赦之。
【注释】
〔1〕王旌:楚王所用的旌旗。
〔2〕芋尹无宇:申无宇。断之:砍断旗子的旒,即流苏。
〔3〕辞:申诉,辩解。
〔4〕经略:筹划、治理天下。
〔5〕正封:治理境内。封与略均指边界。
〔6〕毛:草。此指土地所长之物。
〔7〕所引诗见《诗·小雅·北山》。普,今作“溥”。
〔8〕荒阅:大肆搜捕。
〔9〕仆区:隐藏,窝藏。
〔10〕杜注:“行善法,故能启疆,北至汝水。”
〔11〕陪台:逃奴抓回者为陪台,比最低等奴隶台还低一等。
〔12〕渊薮:渊为鱼所藏,薮为兽所聚,形容纣处为天下逃亡者聚集地。
〔13〕二文:周文王、楚文王。
〔14〕盗有所在:杜注:“言王亦为盗。”
〔15〕杜注:“盗有宠,王自谓。”
【原文】
楚子成章华之台,愿与诸侯落之。大宰薳启彊曰:“臣能得鲁侯。”薳启彊来召公,辞曰:“昔先君成公,命我先大夫婴齐曰:‘吾不忘先君之好,将使衡父照临楚国,镇抚其社稷,以辑宁尔民〔1〕。’婴齐受命于蜀,奉承以来,弗敢失陨,而致诸宗祧。日我先君共王〔2〕,引领北望,日月以冀。传序相授,于今四王矣〔3〕。嘉惠未至,唯襄公之辱临我丧。孤与其二三臣,悼心失图〔4〕,社稷之不皇〔5〕,况能怀思君德!今君若步玉趾,辱见寡君,宠灵楚国〔6〕,以信蜀之役,致君之嘉惠,是寡君既受贶矣,何蜀之敢望〔7〕?其先君鬼神,实嘉赖之,岂唯寡君?君若不来,使臣请问行期〔8〕,寡君将承质币而见于蜀〔9〕,以请先君之贶。”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