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左传》 » 昭公 > 昭公十七年

昭公十七年原文解释

原文(一)

(经)

翻译(一)

(经)

原文(二)

十有七年春,小邾子来朝

翻译(二)

十七年春,小邾穆公来我国朝见。

原文(三)

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

翻译(三)

夏六月甲戌朔,发生日食。

原文(四)

秋,郯子来朝。

翻译(四)

秋,郯子来我国朝见。

原文(五)

八月,晋荀吴帅师灭陆浑之戎。

翻译(五)

八月,晋荀吴率领#-666kk;队灭亡了陆浑的戎#-666aa;

原文(六)

冬,有星孛于大辰

翻译(六)

冬,有彗星在大辰星边出现。

原文(七)

楚人及吴战于长岸

翻译(七)

楚国#-666aa;与吴国#-666aa;在长岸交战。

原文(八)

(传)

翻译(八)

(传)

原文(九)

十七年春,小邾穆公来朝,公与之燕。季平子赋《采叔》,穆公赋《菁菁者莪》。昭子曰:“不有以国,其能久乎?”

翻译(九)

十七年春,小邾穆公来我国朝见,昭公与他饮宴。季平子赋《采叔》,穆公赋《菁菁者莪》。昭子说:“如果没有治国的#-666aa;才,国家难道会长久吗?”

原文(十)

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祝史请所用币。昭子曰:“日有食之,天子不举,伐鼓于社;诸侯用币于社,伐鼓于朝,礼也。”平子御之,曰:“止也。唯正月朔,慝未作,日有食之,于是乎有伐鼓用币,礼也。其余则否。”大史曰:“在此月也。日过分而未至,三辰有灾。于是乎百官降物,君不举,辟移时,乐奏鼓,祝用币,史用辞。故《夏书》曰:‘辰不集于房,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此月朔之谓也。当夏四月,是谓孟夏。”平子弗从。昭子退曰:“夫子将有异志,不君君矣。”

翻译(十)

夏六月甲戌朔,发生日食。祝史请求颁发祭祀所用的玉帛。昭子说:“发生日食,天子减少膳食,在社庙击鼓;诸侯用玉帛祭祀社#-666nn;,在朝廷上击鼓,这是礼制。”季平子阻止这样做,说:“不能这样。只有正月朔日,阴气还没有兴起,发生日食,在这时才击鼓用玉帛祭祀,这是礼制。其他时间不这样做。”太史说:“就是在这个月。太阳过了春#-666dd;还没到夏至,日、月、星有了灾殃。在这时百官穿素#-666hh;,国君减少膳食,离开正寝躲避过日食的时候,乐工击鼓,祝史奉献玉帛祭祀,太史用辞令祈祷。所以《夏书》说:‘日月交会不在正常的位置上,瞽师击鼓,啬夫驾车奔驰,庶#-666aa;奔跑。’说的就是这个月朔日。正当夏正四月,所以称孟夏。”季平子不听。昭子退出后说:“这个#-666aa;将有不正常的念头,他不把国君当国君了。”

原文(十一)

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皞氏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1〕。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2〕。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3〕。大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4〕。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5〕。伯赵氏〔6〕,司至者也。青鸟氏〔7〕,司启者也〔8〕。丹鸟氏〔9〕,司闭者也〔10〕。祝鸠氏〔11〕,司徒也。瞗鸠氏〔12〕,司马也。鸤鸠氏〔13〕,司空也。爽鸠氏〔14〕,司寇也。鹘鸠氏〔15〕,司事也。五鸠,鸠民者也〔16〕。五雉〔17〕,为五工正〔18〕,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九扈〔19〕,为九农正,扈民无淫者也〔20〕。自颛顼以来,不能纪远,乃纪于近,为民师而命以民事,则不能故也。”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既而告人曰:“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21〕,犹信。”

翻译(十一)

秋,郯子来我国朝见,昭公与他饮宴。昭子向他请教,说:“少皞氏用鸟名作为官名,是什么缘故?”郯子说:“是我的祖先,所以我知道。往昔黄帝氏以云记事,所以各部门官长都用云命名。炎帝氏用火记事,所以各部门官长都用火命名。#-666cc;工氏用水记事,所以各部门官长都用水命名。太皞氏用龙记事,所以各部门官长都用龙命名。我们祖先少皞氏挚即位的时候,凤凰正好飞来,所以用鸟记事,各部门官长都用鸟命名。凤鸟氏,是历正。玄鸟氏,掌管春#-666dd;、秋#-666dd;。伯赵氏,掌管夏至、冬至。青鸟氏,掌管立春、立夏。丹鸟氏,掌管立秋、立冬。祝鸠氏,就是司徒。鴡鸠氏,就是司马。鸤鸠氏,就是司空。爽鸠氏,就是司寇。鹘鸠氏,就是司事。这五鸠,是聚集百姓的官。五雉,是管五种工艺的官,改善生活用具,统一度量,让百姓得到平均。九扈,是管九项农事的官,是制止百姓不让他们放纵的官。自从颛顼以来,不能记述远古的事,就从近代事开始记述,做百姓的官长而用百姓的事来命名,那就不能依过去的情况办事了。”孔子听说后,就去拜见郯子,向他学习。不久后他告诉别#-666aa;说:“我听说,天子的百官失职,学问就保存在四方边远的小国,确实不错。”

原文(十二)

晋侯使屠蒯如周,请有事于洛与三涂。苌弘谓刘子曰:“客容猛,非祭也,其伐戎乎?陆浑氏甚睦于楚,必是故也。君其备之!”乃警戎备。九月丁卯,晋荀吴帅师涉自棘津,使祭史先用牲于洛。陆浑人弗知,师从之。庚午,遂灭陆浑,数之以其贰于楚也。陆浑子奔楚,其众奔甘鹿。周大获。宣子梦文公携荀吴而授之陆浑,故使穆子帅师,献俘于文宫。

翻译(十二)

晋顷公派屠蒯去周朝,请求去祭祀洛水与三涂山。苌弘对刘子说:“来客的脸色凶猛,不是为了祭祀,莫非想攻打戎#-666aa;吗?陆浑氏与楚国关系亲密,一定是为了攻打他们。您不如防备一下!”于是就对戎#-666aa;加强警备。九月丁卯,晋荀吴率领#-666kk;队从棘津渡河,派祭史先用牺牲祭祀洛水。陆浑#-666aa;不知道,晋#-666kk;逼近。庚午,灭亡了陆浑,数说他们与楚国交好的罪过。陆浑子逃往楚国,他的部下逃往甘鹿。周朝俘获了很多戎人。韩宣子梦见文公拉着荀吴把陆浑交给他,所以派荀吴率领#-666kk;队,在文公庙献俘。

原文(十三)

冬,有星孛于大辰,西及汉。申须曰〔1〕:“彗所以除旧布新也〔2〕。天事恒象,今除于火〔3〕,火出必布焉〔4〕。诸侯其有火灾乎?”梓慎曰:“往年吾见之,是其征也,火出而见。今兹火出而章〔5〕,必火入而伏〔6〕。其居火也久矣,其与不然乎?火出,于夏为三月,于商为四月,于周为五月。夏数得天〔7〕,若火作,其四国当之,在宋、卫、陈、郑乎?宋,大辰之虚也〔8〕;陈,大皞之虚也;郑,祝融之虚也〔9〕,皆火房也〔10〕。星孛及汉,汉,水祥也。卫,颛顼之虚也,故为帝丘,其星为大水〔11〕,水,火之牡也〔12〕。其以丙子若壬午作乎〔13〕?水火所以合也〔14〕。若火入而伏,必以壬午,不过其见之月〔15〕。”郑裨灶言于子产曰:“宋、卫、陈、郑将同日火,若我用瓘斝玉瓒〔16〕,郑必不火。”子产弗与。

翻译(十三)

冬,有彗星在大辰星边出现,两面到达银河。申须说:“彗星是用来扫除旧的布陈新的。天上发生的事常常显示吉凶,现在扫除大火星,大火星再出现时必定布散灾祸。诸侯也许将有火灾了吧?”梓慎说:“去年我也见到这彗星,这就是它的征兆了,大火星出现时见到它。如今大火星出现时它更加明亮,一定在大火星消失时隐伏。它在大火星的位置已经很久了,难道不是吗?大火星出现,在夏正是三月,商正是四月,周正是五月。夏历的气数与天象相应,如果发生火灾,也许有四个国家承受,大约是宋、卫、陈、郑吧?宋,是大辰星的#-666dd;野;陈,是太皞氏居住的地方;郑,是祝融氏居住的地方,都是大火星所居。彗星到达银河,银河是水。卫,是颛顼氏所居,所以称为帝丘,它的星是大水,水是火的配偶。也许将在丙子或者壬午日发生火灾吧?那是水火相配#-666ff;的日子。如果大火星消失而彗星隐伏,一定在壬午日,不会超过它出现的那个月。”郑裨灶对子产说:“宋、卫、陈、郑将同日发生火灾,如果我们用瓘斝、玉瓒祭祀,郑国一定不会发生火灾。”子产不同意。

原文(十四)

吴伐楚。阳匄为令尹,卜战,不吉。司马子鱼曰:“我得上流,何故不吉?且楚故,司马令龟,我请改卜。”令曰:“鲂也,以其属死之,楚师继之,尚大克之。”吉。战于长岸。子鱼先死,楚师继之,大败吴师,获其乘舟馀皇,使随人与后至者守之,环而堑之,及泉,盈其隧炭,陈以待命。

翻译(十四)

吴国攻打楚国。阳匄为令尹,为迎战而占卜,不吉利。司马子鱼说:“我们地处上流,为什么不吉利?再说楚国惯例,由司马祝告,我请求重新占卜。”他祝告说:“我带领我的私卒战死,楚#-666kk;跟上,希望能大胜敌#-666aa;。”吉利。与吴#-666kk;在长岸交战。子鱼先战死,楚#-666kk;跟上去,大败吴军,缴获吴军所乘的馀皇船,派随国#-666aa;与后到的部队看守它,拖到岸上环绕船挖了深沟,一直到泉水涌出,把沟中填满了炭,列好阵势等待命令。

原文(十五)

吴公子光请于其众,曰:“丧先王之乘舟,岂唯光之罪,众亦有焉。请藉取之,以救死。”众许之。使长鬣者三人,潜伏于舟侧,曰:“我呼馀皇,则对。”师夜从之。三呼,皆迭对。楚人从而杀之,楚师乱,吴人大败之,取馀皇以归。

翻译(十五)

吴公子光与手下#-666aa;商议,说:“丢失了先王的坐船,这不仅仅是我的罪,众位也难逃罪责。请依靠大伙儿的力量夺回来,以救死罪。”众#-666aa;同意了。公子光派三个多髭须的#-666aa;潜伏在船旁,说:“我呼叫馀皇,你们就回应。”#-666kk;队夜间迫近船边,叫了三次,潜伏的人交替回应。楚国人上去把三人杀了,楚#-666kk;混乱,吴#-666kk;大败楚军,夺取了馀皇回国。

原文翻译

(经)

(经)

十有七年春,小邾子来朝。

十七年春,小邾穆公来我国朝见。

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

夏六月甲戌朔,发生日食。

秋,郯子来朝。

秋,郯子来我国朝见。

八月,晋荀吴帅师灭陆浑之戎。

八月,晋荀吴率领#-666kk;队灭亡了陆浑的戎#-666aa;

冬,有星孛于大辰。

冬,有彗星在大辰星边出现。

楚人及吴战于长岸。

楚国#-666aa;与吴国#-666aa;在长岸交战。

(传)

(传)

十七年春,小邾穆公来朝,公与之燕。季平子赋《采叔》,穆公赋《菁菁者莪》。昭子曰:“不有以国,其能久乎?”

十七年春,小邾穆公来我国朝见,昭公与他饮宴。季平子赋《采叔》,穆公赋《菁菁者莪》。昭子说:“如果没有治国的#-666aa;才,国家难道会长久吗?”

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祝史请所用币。昭子曰:“日有食之,天子不举,伐鼓于社;诸侯用币于社,伐鼓于朝,礼也。”平子御之,曰:“止也。唯正月朔,慝未作,日有食之,于是乎有伐鼓用币,礼也。其余则否。”大史曰:“在此月也。日过分而未至,三辰有灾。于是乎百官降物,君不举,辟移时,乐奏鼓,祝用币,史用辞。故《夏书》曰:‘辰不集于房,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此月朔之谓也。当夏四月,是谓孟夏。”平子弗从。昭子退曰:“夫子将有异志,不君君矣。”

夏六月甲戌朔,发生日食。祝史请求颁发祭祀所用的玉帛。昭子说:“发生日食,天子减少膳食,在社庙击鼓;诸侯用玉帛祭祀社#-666nn;,在朝廷上击鼓,这是礼制。”季平子阻止这样做,说:“不能这样。只有正月朔日,阴气还没有兴起,发生日食,在这时才击鼓用玉帛祭祀,这是礼制。其他时间不这样做。”太史说:“就是在这个月。太阳过了春#-666dd;还没到夏至,日、月、星有了灾殃。在这时百官穿素#-666hh;,国君减少膳食,离开正寝躲避过日食的时候,乐工击鼓,祝史奉献玉帛祭祀,太史用辞令祈祷。所以《夏书》说:‘日月交会不在正常的位置上,瞽师击鼓,啬夫驾车奔驰,庶#-666aa;奔跑。’说的就是这个月朔日。正当夏正四月,所以称孟夏。”季平子不听。昭子退出后说:“这个#-666aa;将有不正常的念头,他不把国君当国君了。”

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皞氏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大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祝鸠氏,司徒也。瞗鸠氏,司马也。鸤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寇也。鹘鸠氏,司事也。五鸠,鸠民者也。五雉,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九扈,为九农正,扈民无淫者也。自颛顼以来,不能纪远,乃纪于近,为民师而命以民事,则不能故也。”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既而告人曰:“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

秋,郯子来我国朝见,昭公与他饮宴。昭子向他请教,说:“少皞氏用鸟名作为官名,是什么缘故?”郯子说:“是我的祖先,所以我知道。往昔黄帝氏以云记事,所以各部门官长都用云命名。炎帝氏用火记事,所以各部门官长都用火命名。#-666cc;工氏用水记事,所以各部门官长都用水命名。太皞氏用龙记事,所以各部门官长都用龙命名。我们祖先少皞氏挚即位的时候,凤凰正好飞来,所以用鸟记事,各部门官长都用鸟命名。凤鸟氏,是历正。玄鸟氏,掌管春#-666dd;、秋#-666dd;。伯赵氏,掌管夏至、冬至。青鸟氏,掌管立春、立夏。丹鸟氏,掌管立秋、立冬。祝鸠氏,就是司徒。鴡鸠氏,就是司马。鸤鸠氏,就是司空。爽鸠氏,就是司寇。鹘鸠氏,就是司事。这五鸠,是聚集百姓的官。五雉,是管五种工艺的官,改善生活用具,统一度量,让百姓得到平均。九扈,是管九项农事的官,是制止百姓不让他们放纵的官。自从颛顼以来,不能记述远古的事,就从近代事开始记述,做百姓的官长而用百姓的事来命名,那就不能依过去的情况办事了。”孔子听说后,就去拜见郯子,向他学习。不久后他告诉别#-666aa;说:“我听说,天子的百官失职,学问就保存在四方边远的小国,确实不错。”

晋侯使屠蒯如周,请有事于洛与三涂。苌弘谓刘子曰:“客容猛,非祭也,其伐戎乎?陆浑氏甚睦于楚,必是故也。君其备之!”乃警戎备。九月丁卯,晋荀吴帅师涉自棘津,使祭史先用牲于洛。陆浑人弗知,师从之。庚午,遂灭陆浑,数之以其贰于楚也。陆浑子奔楚,其众奔甘鹿。周大获。宣子梦文公携荀吴而授之陆浑,故使穆子帅师,献俘于文宫。

晋顷公派屠蒯去周朝,请求去祭祀洛水与三涂山。苌弘对刘子说:“来客的脸色凶猛,不是为了祭祀,莫非想攻打戎#-666aa;吗?陆浑氏与楚国关系亲密,一定是为了攻打他们。您不如防备一下!”于是就对戎#-666aa;加强警备。九月丁卯,晋荀吴率领#-666kk;队从棘津渡河,派祭史先用牺牲祭祀洛水。陆浑#-666aa;不知道,晋#-666kk;逼近。庚午,灭亡了陆浑,数说他们与楚国交好的罪过。陆浑子逃往楚国,他的部下逃往甘鹿。周朝俘获了很多戎人。韩宣子梦见文公拉着荀吴把陆浑交给他,所以派荀吴率领#-666kk;队,在文公庙献俘。

冬,有星孛于大辰,西及汉。申须曰:“彗所以除旧布新也。天事恒象,今除于火,火出必布焉。诸侯其有火灾乎?”梓慎曰:“往年吾见之,是其征也,火出而见。今兹火出而章,必火入而伏。其居火也久矣,其与不然乎?火出,于夏为三月,于商为四月,于周为五月。夏数得天,若火作,其四国当之,在宋、卫、陈、郑乎?宋,大辰之虚也;陈,大皞之虚也;郑,祝融之虚也,皆火房也。星孛及汉,汉,水祥也。卫,颛顼之虚也,故为帝丘,其星为大水,水,火之牡也。其以丙子若壬午作乎?水火所以合也。若火入而伏,必以壬午,不过其见之月。”郑裨灶言于子产曰:“宋、卫、陈、郑将同日火,若我用瓘斝玉瓒,郑必不火。”子产弗与。

冬,有彗星在大辰星边出现,两面到达银河。申须说:“彗星是用来扫除旧的布陈新的。天上发生的事常常显示吉凶,现在扫除大火星,大火星再出现时必定布散灾祸。诸侯也许将有火灾了吧?”梓慎说:“去年我也见到这彗星,这就是它的征兆了,大火星出现时见到它。如今大火星出现时它更加明亮,一定在大火星消失时隐伏。它在大火星的位置已经很久了,难道不是吗?大火星出现,在夏正是三月,商正是四月,周正是五月。夏历的气数与天象相应,如果发生火灾,也许有四个国家承受,大约是宋、卫、陈、郑吧?宋,是大辰星的#-666dd;野;陈,是太皞氏居住的地方;郑,是祝融氏居住的地方,都是大火星所居。彗星到达银河,银河是水。卫,是颛顼氏所居,所以称为帝丘,它的星是大水,水是火的配偶。也许将在丙子或者壬午日发生火灾吧?那是水火相配#-666ff;的日子。如果大火星消失而彗星隐伏,一定在壬午日,不会超过它出现的那个月。”郑裨灶对子产说:“宋、卫、陈、郑将同日发生火灾,如果我们用瓘斝、玉瓒祭祀,郑国一定不会发生火灾。”子产不同意。

吴伐楚。阳匄为令尹,卜战,不吉。司马子鱼曰:“我得上流,何故不吉?且楚故,司马令龟,我请改卜。”令曰:“鲂也,以其属死之,楚师继之,尚大克之。”吉。战于长岸。子鱼先死,楚师继之,大败吴师,获其乘舟馀皇,使随人与后至者守之,环而堑之,及泉,盈其隧炭,陈以待命。

吴国攻打楚国。阳匄为令尹,为迎战而占卜,不吉利。司马子鱼说:“我们地处上流,为什么不吉利?再说楚国惯例,由司马祝告,我请求重新占卜。”他祝告说:“我带领我的私卒战死,楚#-666kk;跟上,希望能大胜敌#-666aa;。”吉利。与吴#-666kk;在长岸交战。子鱼先战死,楚#-666kk;跟上去,大败吴军,缴获吴军所乘的馀皇船,派随国#-666aa;与后到的部队看守它,拖到岸上环绕船挖了深沟,一直到泉水涌出,把沟中填满了炭,列好阵势等待命令。

吴公子光请于其众,曰:“丧先王之乘舟,岂唯光之罪,众亦有焉。请藉取之,以救死。”众许之。使长鬣者三人,潜伏于舟侧,曰:“我呼馀皇,则对。”师夜从之。三呼,皆迭对。楚人从而杀之,楚师乱,吴人大败之,取馀皇以归。

吴公子光与手下#-666aa;商议,说:“丢失了先王的坐船,这不仅仅是我的罪,众位也难逃罪责。请依靠大伙儿的力量夺回来,以救死罪。”众#-666aa;同意了。公子光派三个多髭须的#-666aa;潜伏在船旁,说:“我呼叫馀皇,你们就回应。”#-666kk;队夜间迫近船边,叫了三次,潜伏的人交替回应。楚国人上去把三人杀了,楚#-666kk;混乱,吴#-666kk;大败楚军,夺取了馀皇回国。

扩展阅读

【注释】

十有七年:公元前525年。

小邾子:小邾穆公。

孛:彗星。大辰:即大火,心宿二。

长岸:指今安徽当涂县长江中的东、西梁山,又名天门山。

【注释】

采叔:今作“采菽”,《诗·小雅》篇名。取其中“君子来朝,何锡与之”句,以穆公喻君子。

菁菁者莪:《诗·小雅》篇名,取其中“既见君子,乐且有仪”句回答。

不有:假设词。以:为。

【注释】

请所用币:请求颁发所用以祭祀社#-666nn;的祭品。

慝:阴气。

在此月:杜注:“正月谓建巳正阳之月也,于周为六月,于夏为四月。”

#-666dd;而未至:过了春#-666dd;还没到夏至。

三辰:日、月、星。杜注:“日月相侵,又犯是宿,故三辰皆为灾。”

降物:素#-666hh;

辟移时:杜注:“辟正寝,过日食时。”

所引《书》已逸。辰,日月交会。房,舍。啬夫,官名,此指乡啬夫。

【注释】

〔1〕杜注:“黄帝,姬姓之祖也。黄帝受命而有云瑞,故以云纪事,百官师长皆以云为名号,缙云氏盖其一官也。”

〔2〕杜注:“炎帝#-666nn;农氏,姜姓之祖也。亦有火瑞,以火纪事,名百官。”

〔3〕杜注:“#-666cc;工以诸侯霸有九州者,在#-666nn;农前,大皞后,亦受水瑞,以水名官。”

〔4〕杜注:“大皞,伏牺氏,风姓之祖也,有龙瑞,故以龙命官。”

〔5〕#-666dd;:春#-666dd;、秋#-666dd;

〔6〕伯赵:即伯劳,以夏至鸣,冬至止,故司至。

〔7〕青鸟:鸧鴳,以立春鸣,立夏止。

〔8〕启:立春、立夏。

〔9〕丹鸟:鷩雉,即锦鸡。以立秋来,立冬去。

〔10〕闭:立秋、立冬。

〔11〕祝鸠:杜注:“祝鸠,鹪鸠也。鹪鸠孝,故为司徒,主教民。”

〔12〕瞗鸠:杜注:“王鴡也。鸷而有别,故为司马主法制。”

〔13〕鸤鸠:杜注:“鸤鸠,鴶鵴也。鴶鵴平均,故为司空平水土。”

〔14〕爽鸠:杜注:“爽鸠,鹰也。鸷,故为司寇,主盗贼。”

〔15〕鹘鸠:杜注:“鹘鸠,鹘雕也。春来冬去,故为司事。”

〔16〕鸠:聚集。

〔17〕五雉:西曰鷷雉,东曰鶅雉,南曰翟雉,北曰鵗雉,伊、洛之南曰翚雉。

〔18〕五工:指木工、抟埴工、攻金工、攻皮工、设五色工。

〔19〕九扈:九种扈鸟。杜注谓指春、夏、秋、冬、棘、行、宵、桑、老九种,管九种农事,如耕、除、收、藏等。

〔20〕扈:止。

〔21〕夷:指远方小国。

【注释】

晋侯:晋顷公。

三涂:山名,在今河南嵩县西南,伊水之北。

棘津:在今河南汲县南。

甘鹿:在今河南宜阳县东南。

大获:指俘获许多戎#-666aa;。周因事先警备,故逃奔的戎#-666aa;多被其擒获。

【注释】

〔1〕申须:鲁大夫。

〔2〕除旧布新:彗形如帚,故云。

〔3〕除于火:使大火星隐没不见。

〔4〕布:布散灾祸。

〔5〕章:明亮。

〔6〕火入而伏:秋季大火始入,火灾亦即无。

〔7〕数:气数。得天:与自然相应。

〔8〕虚:#-666dd;野,居处。

〔9〕祝融:#guoxue666-com;辛氏火正,居郑。

〔10〕火房:大火星所居。

〔11〕大水:营室,卫之星。

〔12〕牡:配。

〔13〕若:或。

〔14〕水火所以#-666ff;:杜注:“丙午,火;壬子,水。水火#-666ff;而相薄,水少而火多,故水不胜火。”

〔15〕其见之月:周正五月。

〔16〕瓘斝:饮器,即灌尊。瓒:杓。

【注释】

阳匄:即子瑕,穆王曾孙。

子鱼:即公子鲂。

令龟:祝告所卜之事。

属:私卒。

尚:希望。

馀皇:一种大船。

【注释】

藉取之:藉众#-666aa;之力取舟。

迭对:交替回应。

下一篇:昭公十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