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左传》 » 昭公 > 昭公三十一年

昭公三十一年原文解释

原文(一)

(经)

翻译(一)

(经)

原文(二)

三十有一年春,王正月,公在乾侯。

翻译(二)

三十一年春,周历正月,昭公在乾侯。

原文(三)

季孙意如会晋荀跞于适历

翻译(三)

季孙意如与晋荀跞在适历相会。

原文(四)

夏四月丁巳,薛伯穀卒。

翻译(四)

夏四月丁巳,薛献公穀去世。

原文(五)

晋侯使荀跞唁公于乾侯

翻译(五)

晋定公派荀跞到乾侯慰问昭公。

原文(六)

秋,葬薛献公。

翻译(六)

秋,安葬薛献公。

原文(七)

冬,黑肱以滥来奔

翻译(七)

冬,黑肱带着滥邑来投奔我国。

原文(八)

十有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翻译(八)

十二月辛亥朔,发生日食。

原文(九)

(传)

翻译(九)

(传)

原文(十)

三十一年春,王正月,公在乾侯,言不能外内也。晋侯将以师纳公。范献子曰:“若召季孙而不来,则信不臣矣,然后伐之,若何?”晋人召季孙,献子使私焉,曰:“子必来,我受其无咎。”季孙意如会晋荀跞于适历。荀跞曰:“寡君使跞谓吾子,何故出君?有君不事,周有常刑,子其图之!”季孙练冠麻衣跣行,伏而对曰:“事君,臣之所不得也,敢逃刑命?君若以臣为有罪,请囚于费,以待君之察也,亦唯君。若以先臣之故,不绝季氏,而赐之死。若弗杀弗亡,君之惠也,死且不朽。若得从君而归,则固臣之愿也,敢有异心?”夏四月,季孙从知伯如乾侯。子家子曰:“君与之归,一惭之不忍,而终身惭乎?”公曰:“诺。”众曰:“在一言矣,君必逐之。”荀跞以晋侯之命唁公,且曰:“寡君使跞以君命讨于意如,意如不敢逃死,君其入也!”公曰:“君惠顾先君之好,施及亡人,将使归粪除宗祧以事君,则不能见夫人。己所能见夫人者,有如河!”荀跞掩耳而走,曰:“寡君其罪之恐,敢与知鲁国之难?臣请复于寡君。”退而谓季孙:“君怒未怠,子姑归祭。”子家子曰:“君以一乘入于鲁师,季孙必与君归。”公欲从之,众从者胁公,不得归。

翻译(十)

三十一年春,周历正月,昭公在乾侯,这是说他既不见容于国外,又不见容于国内。晋定公打算派#-666kk;队送昭公回国复位,范献子说:“如果召见季孙而他不来,那就确信他不守臣道了,然后攻打他,怎么样?”晋国#-666aa;召见季孙,范献子派#-666aa;私下对季孙说:“你一定要来,我担保你不获罪出问题。”季孙意如与晋荀跞在适历相会。荀跞说:“寡君派跞对您说:你为什么赶走国君?有国君却不侍奉,周朝对此有一定的刑罚,你还是好好考虑一下!”季孙戴练冠穿麻衣光着脚走路,伏在地上回答说:“事奉君王,是臣下求之不得的事,怎么敢逃避刑罚?君王如果认为臣有罪,请求把臣囚#-666mm;在费邑,以等待君王进行调查,也唯君命是听。如果因为先臣的缘故,不让季氏灭绝,而赐臣一死。如果不杀死臣也不放逐臣,这是君王的恩惠,死且不朽。如果能跟从君王回国,这是臣本来的心愿,岂敢有别的打算?”夏四月,季孙跟着荀跞去乾侯。子家子说:“君王和他一起回去,一时的羞耻不能忍受,终身的羞耻难道反而能忍受吗?”昭公说:“好吧。”众随从说:“就只要说一句话了,君王一定要赶走他。”荀跞以晋定公的名义慰问昭公,并说:“寡君派跞以君王的名义声讨意如,意如不敢逃避一死,君王还是回国吧!”昭公说:“君王施恩顾及先君的友好关系,照顾到我这流亡在外的#-666aa;,打算让我回去扫除宗庙以事奉君王,那么就不能让我见到那个混蛋。我绝不能够见到那个混蛋,河#-666nn;为我作证!”荀跞捂住耳朵跑开,说:“寡君恐怕获罪,岂敢调停鲁国的祸难?臣请就此向寡君复命。”退出后对季孙说:“君王的怒气尚未消减,您姑且回国去主持祭祀。”子家子说:“君王驾一辆车单#-666ll;进入鲁#-666kk;,季孙必定会和君王一起回国。”昭公打算听从,众随从胁迫昭公,没能走成。

原文(十一)

薛伯穀卒,同盟,故书。

翻译(十一)

薛献公穀去世,是同盟国,《春秋》所以记载。

原文(十二)

秋,吴人侵楚,伐夷,侵潜、六。楚沈尹戌帅师救潜,吴师还。楚师迁潜于南冈而还。吴师围弦。左司马戌、右司马稽帅师救弦,及豫章。吴师还。始用子胥之谋也。

翻译(十二)

秋,吴国#-666aa;侵袭楚国,攻打夷地,侵袭潜邑、六邑。楚沈尹戌率领#-666kk;队救援潜邑,吴#-666kk;撤回。楚#-666kk;把潜地居民迁移到南冈后回军。吴军包围弦地。左司马戌、右司马稽率领军队救援弦地,到达豫章。吴军撤回。这是开始用子胥的计谋。

原文(十三)

冬,邾黑肱以滥来奔,贱而书名,重地故也。君子曰:“名之不可不慎也如是。夫有所有名〔1〕,而不如其已。以地叛,虽贱,必书地,以名其人,终为不义,弗可灭已。是故君子动则思礼,行则思义,不为利回〔2〕,不为义疚〔3〕。或求名而不得,或欲盖而名章,惩不义也。齐豹为卫司寇,守嗣大夫〔4〕,作而不义,其书为‘盗’。邾庶其、莒牟夷、邾黑肱以土地出,求食而已,不求其名,贱而必书。此二物者〔5〕,所以惩肆而去贪也〔6〕。若艰难其身,以险危大人〔7〕,而有名章彻〔8〕,攻难之士〔9〕,将奔走之。若窃邑叛君,以徼大利而无名,贪冒之民,将置力焉。是以《春秋》书齐豹曰‘盗’,三叛人名,以惩不义,数恶无礼〔10〕,其善志也〔11〕。故曰,《春秋》之称微而显,婉而辨。上之人能使昭明,善人劝焉,淫人惧焉,是以君子贵之。”

翻译(十三)

冬,邾黑肱带着滥邑来投奔,他地位低下而《春秋》记载他的名字,这是因为重视土地的缘故。君子说:“名不可以不慎重就像这样。有时有名,反而不如没有名。带着土地背叛,即使地位低下,也一定要记载地名,以此来记载带地来的#-666aa;名,终究是不义之名,不可消除。因此君子凡有行动总是想着礼,有作为总是想着义,不因为谋利而违背礼,不做不#-666ff;于义而令#-666aa;内疚的事。有的#-666aa;求名而得不到名,有的人想隐姓埋名而名气很响,这是因为惩罚不义。齐豹任卫国司寇,是世袭大夫,做事不#-666ff;乎义,就被记载为‘盗’。邾庶其、莒牟夷、邾黑肱带着土地出逃,只是为了谋求生存而已,不求扬名,地位低下而被记载名字。这两桩事,就是用来惩罚放肆而去除贪婪的。如果处在艰难中,使在上面的人陷于危险,而声名显扬,发起祸难的人就要为此奔走。如果窃取城邑背叛君王,以追求大利而没被记载下名字,贪婪的人就会努力这样做。因此《春秋》记载齐豹为‘盗’,也记载邾庶其等三个人名字,用来惩罚不义,责备恶人无礼,真是善于记述啊。所以说,《春秋》的记载,隐微而意义显著,委婉而区别明晰。在上位的人能使《春秋》大义得到发扬,就使善人得到鼓励,恶人产生畏惧,因此君子推崇《春秋》。”

原文(十四)

十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是夜也,赵简子梦童子臝而转以歌。旦占诸史墨,曰:“吾梦如是,今而日食,何也?”对曰:“六年及此月也,吴其入郢乎!终亦弗克。入郢,必以庚辰。日月在辰尾,庚午之日,日始有谪。火胜金,故弗克。”

翻译(十四)

十二月辛亥朔,发生日食。这天夜里,赵简子梦见一个小孩光着身子按歌声的节拍跳舞。天亮后他请史墨占梦,说:“我做了这么个梦,现在又发生日食,是什么意思?”史墨回答说:“六年后到这个月,吴国也许要攻入郢都了吧!但最终不能取胜。攻入郢都,一定在庚辰日。那天日月在苍龙星之尾。庚午那天,太阳开始有灾。火胜过金,所以不能取胜。”

原文翻译

(经)

(经)

三十有一年春,王正月,公在乾侯。

三十一年春,周历正月,昭公在乾侯。

季孙意如会晋荀跞于适历。

季孙意如与晋荀跞在适历相会。

夏四月丁巳,薛伯穀卒。

夏四月丁巳,薛献公穀去世。

晋侯使荀跞唁公于乾侯。

晋定公派荀跞到乾侯慰问昭公。

秋,葬薛献公。

秋,安葬薛献公。

冬,黑肱以滥来奔。

冬,黑肱带着滥邑来投奔我国。

十有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十二月辛亥朔,发生日食。

(传)

(传)

三十一年春,王正月,公在乾侯,言不能外内也。晋侯将以师纳公。范献子曰:“若召季孙而不来,则信不臣矣,然后伐之,若何?”晋人召季孙,献子使私焉,曰:“子必来,我受其无咎。”季孙意如会晋荀跞于适历。荀跞曰:“寡君使跞谓吾子,何故出君?有君不事,周有常刑,子其图之!”季孙练冠麻衣跣行,伏而对曰:“事君,臣之所不得也,敢逃刑命?君若以臣为有罪,请囚于费,以待君之察也,亦唯君。若以先臣之故,不绝季氏,而赐之死。若弗杀弗亡,君之惠也,死且不朽。若得从君而归,则固臣之愿也,敢有异心?”夏四月,季孙从知伯如乾侯。子家子曰:“君与之归,一惭之不忍,而终身惭乎?”公曰:“诺。”众曰:“在一言矣,君必逐之。”荀跞以晋侯之命唁公,且曰:“寡君使跞以君命讨于意如,意如不敢逃死,君其入也!”公曰:“君惠顾先君之好,施及亡人,将使归粪除宗祧以事君,则不能见夫人。己所能见夫人者,有如河!”荀跞掩耳而走,曰:“寡君其罪之恐,敢与知鲁国之难?臣请复于寡君。”退而谓季孙:“君怒未怠,子姑归祭。”子家子曰:“君以一乘入于鲁师,季孙必与君归。”公欲从之,众从者胁公,不得归。

三十一年春,周历正月,昭公在乾侯,这是说他既不见容于国外,又不见容于国内。晋定公打算派#-666kk;队送昭公回国复位,范献子说:“如果召见季孙而他不来,那就确信他不守臣道了,然后攻打他,怎么样?”晋国#-666aa;召见季孙,范献子派#-666aa;私下对季孙说:“你一定要来,我担保你不获罪出问题。”季孙意如与晋荀跞在适历相会。荀跞说:“寡君派跞对您说:你为什么赶走国君?有国君却不侍奉,周朝对此有一定的刑罚,你还是好好考虑一下!”季孙戴练冠穿麻衣光着脚走路,伏在地上回答说:“事奉君王,是臣下求之不得的事,怎么敢逃避刑罚?君王如果认为臣有罪,请求把臣囚#-666mm;在费邑,以等待君王进行调查,也唯君命是听。如果因为先臣的缘故,不让季氏灭绝,而赐臣一死。如果不杀死臣也不放逐臣,这是君王的恩惠,死且不朽。如果能跟从君王回国,这是臣本来的心愿,岂敢有别的打算?”夏四月,季孙跟着荀跞去乾侯。子家子说:“君王和他一起回去,一时的羞耻不能忍受,终身的羞耻难道反而能忍受吗?”昭公说:“好吧。”众随从说:“就只要说一句话了,君王一定要赶走他。”荀跞以晋定公的名义慰问昭公,并说:“寡君派跞以君王的名义声讨意如,意如不敢逃避一死,君王还是回国吧!”昭公说:“君王施恩顾及先君的友好关系,照顾到我这流亡在外的#-666aa;,打算让我回去扫除宗庙以事奉君王,那么就不能让我见到那个混蛋。我绝不能够见到那个混蛋,河#-666nn;为我作证!”荀跞捂住耳朵跑开,说:“寡君恐怕获罪,岂敢调停鲁国的祸难?臣请就此向寡君复命。”退出后对季孙说:“君王的怒气尚未消减,您姑且回国去主持祭祀。”子家子说:“君王驾一辆车单#-666ll;进入鲁#-666kk;,季孙必定会和君王一起回国。”昭公打算听从,众随从胁迫昭公,没能走成。

薛伯穀卒,同盟,故书。

薛献公穀去世,是同盟国,《春秋》所以记载。

秋,吴人侵楚,伐夷,侵潜、六。楚沈尹戌帅师救潜,吴师还。楚师迁潜于南冈而还。吴师围弦。左司马戌、右司马稽帅师救弦,及豫章。吴师还。始用子胥之谋也。

秋,吴国#-666aa;侵袭楚国,攻打夷地,侵袭潜邑、六邑。楚沈尹戌率领#-666kk;队救援潜邑,吴#-666kk;撤回。楚#-666kk;把潜地居民迁移到南冈后回军。吴军包围弦地。左司马戌、右司马稽率领军队救援弦地,到达豫章。吴军撤回。这是开始用子胥的计谋。

冬,邾黑肱以滥来奔,贱而书名,重地故也。君子曰:“名之不可不慎也如是。夫有所有名,而不如其已。以地叛,虽贱,必书地,以名其人,终为不义,弗可灭已。是故君子动则思礼,行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或求名而不得,或欲盖而名章,惩不义也。齐豹为卫司寇,守嗣大夫,作而不义,其书为‘盗’。邾庶其、莒牟夷、邾黑肱以土地出,求食而已,不求其名,贱而必书。此二物者,所以惩肆而去贪也。若艰难其身,以险危大人,而有名章彻,攻难之士,将奔走之。若窃邑叛君,以徼大利而无名,贪冒之民,将置力焉。是以《春秋》书齐豹曰‘盗’,三叛人名,以惩不义,数恶无礼,其善志也。故曰,《春秋》之称微而显,婉而辨。上之人能使昭明,善人劝焉,淫人惧焉,是以君子贵之。”

冬,邾黑肱带着滥邑来投奔,他地位低下而《春秋》记载他的名字,这是因为重视土地的缘故。君子说:“名不可以不慎重就像这样。有时有名,反而不如没有名。带着土地背叛,即使地位低下,也一定要记载地名,以此来记载带地来的#-666aa;名,终究是不义之名,不可消除。因此君子凡有行动总是想着礼,有作为总是想着义,不因为谋利而违背礼,不做不#-666ff;于义而令#-666aa;内疚的事。有的#-666aa;求名而得不到名,有的人想隐姓埋名而名气很响,这是因为惩罚不义。齐豹任卫国司寇,是世袭大夫,做事不#-666ff;乎义,就被记载为‘盗’。邾庶其、莒牟夷、邾黑肱带着土地出逃,只是为了谋求生存而已,不求扬名,地位低下而被记载名字。这两桩事,就是用来惩罚放肆而去除贪婪的。如果处在艰难中,使在上面的人陷于危险,而声名显扬,发起祸难的人就要为此奔走。如果窃取城邑背叛君王,以追求大利而没被记载下名字,贪婪的人就会努力这样做。因此《春秋》记载齐豹为‘盗’,也记载邾庶其等三个人名字,用来惩罚不义,责备恶人无礼,真是善于记述啊。所以说,《春秋》的记载,隐微而意义显著,委婉而区别明晰。在上位的人能使《春秋》大义得到发扬,就使善人得到鼓励,恶人产生畏惧,因此君子推崇《春秋》。”

十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是夜也,赵简子梦童子臝而转以歌。旦占诸史墨,曰:“吾梦如是,今而日食,何也?”对曰:“六年及此月也,吴其入郢乎!终亦弗克。入郢,必以庚辰。日月在辰尾,庚午之日,日始有谪。火胜金,故弗克。”

十二月辛亥朔,发生日食。这天夜里,赵简子梦见一个小孩光着身子按歌声的节拍跳舞。天亮后他请史墨占梦,说:“我做了这么个梦,现在又发生日食,是什么意思?”史墨回答说:“六年后到这个月,吴国也许要攻入郢都了吧!但最终不能取胜。攻入郢都,一定在庚辰日。那天日月在苍龙星之尾。庚午那天,太阳开始有灾。火胜过金,所以不能取胜。”

扩展阅读

【注释】

三十有一年:公元前511年。

适历:晋地,具体所在不详。

晋侯:晋定公,名午。

杜注:“黑肱,邾大夫。不书邾,史阙文。”滥:在今山东滕县东南。

【注释】

不能外内:不容于国外与国内。

受:担保。

练冠:#-666hh;丧期间与练#-666hh;相配的帽子。

而赐之死:以下文意不顺,或谓有脱漏,或谓下“死且不朽”四字当移此句下。

知伯:即荀跞。

在一言:谓昭公只要发句话晋#-666aa;必逐季氏。

粪除:扫除。

#-666aa;:指季孙。

怠:懈,消。

归祭:归主祭事,即代理国君。

【注释】

潜:在今安徽霍山县东北。六:在今安徽六安县北。

南冈:在霍山县北。

弦:在今河南息县南。

【注释】

〔1〕有所有名:有时有名。

〔2〕回:违,违礼。

〔3〕疚:内疚。

〔4〕守嗣大夫:世袭为大夫。

〔5〕物:事。

〔6〕肆:放肆。

〔7〕#-666aa;:在位者。

〔8〕章彻:显扬。

〔9〕攻难:发起祸难。

〔10〕数:数说,责备。

〔11〕善志:善于记述。

【注释】

臝:同“裸”。

辰尾:指苍龙星之尾,即夏历十月,周历十二月。

谪:灾。

火胜金:午为火,南方,指楚。庚为金。

下一篇:昭公三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