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左传》 » 定公 > 定公九年

定公九年原文解释

原文(一)

(经)

翻译(一)

(经)

原文(二)

九年春,王正月。

翻译(二)

九年春,周历正月。

原文(三)

夏四月戊申,郑伯虿卒。

翻译(三)

夏四月戊申,郑献公虿去世。

原文(四)

得宝玉、大弓。

翻译(四)

得到宝玉、大弓。

原文(五)

六月,葬郑献公。

翻译(五)

六月,安葬郑献公。

原文(六)

秋,齐侯、卫侯次于五氏

翻译(六)

秋,齐景公、卫灵公驻扎在五氏。

原文(七)

秦伯卒。

翻译(七)

秦哀公去世。

原文(八)

冬,葬秦哀公。

翻译(八)

冬,安葬秦哀公。

原文(九)

(传)

翻译(九)

(传)

原文(十)

九年春,宋公使乐大心盟于晋,且逆乐祁之尸。辞,伪有疾。乃使向巢如晋盟,且逆子梁之尸。子明谓桐门右师出,曰:“吾犹衰绖,而子击钟,何也?”右师曰:“丧不在此故也。”既而告人曰:“己衰绖而生子,余何故舍钟?”子明闻之,怒,言于公曰:“右师将不利戴氏,不肯适晋,将作乱也。不然无疾。”乃逐桐门右师。

翻译(十)

九年春,宋景公派乐大心去晋国订盟,并接回乐祁的尸体。乐大心推辞,假装生病。景公于是派向巢去晋国订盟,并接回乐祁的尸体。乐溷叫乐大心出城迎接,说:“我还穿着丧#-666hh;,而你敲钟作乐,是为什么?”乐大心说:“因为灵柩不在这里的缘故。”不久后乐大心告诉别#-666aa;说:“自己在#-666hh;丧期间生了儿子,我为什么不敲钟作乐?”乐溷听说后发怒,对宋景公说:“乐大心将要不利于宋国,他不肯去晋国,是准备作乱。不然,他为什么没病装病?”于是驱逐乐大心。

原文(十一)

郑驷歂杀邓析,而用其竹刑。君子谓:“子然于是不忠。苟有可以加于国家者,弃其邪可也。《静女》之三章,取彤管焉。《竿旄》‘何以告之’,取其忠也。故用其道,不弃其人。《诗》云:‘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思其人犹爱其树,况用其道而不恤其人乎?子然无以劝能矣。”

翻译(十一)

郑驷歂杀死邓析,而使用他所作的竹刑。君子说:“驷歂在这件事上表现不忠。只要有#-666aa;对国家有利,不责罚他的邪恶是可以的。《静女》三章诗,赞赏其中送#-666aa;以彤管。《竿旄》的‘用什么来劝告他’,赞赏他的忠诚。所以用了一个#-666aa;的主张,就不责罚这个人。《诗》说:‘棠梨树茂密又#guoxue666-com;大,不要剪它别砍伐,召伯曾经歇息在树下。’怀念这个人,连带爱护这棵树,何况用了他的主张却不顾惜他的生命呢?驷歂无法勉励有才能的人了。”

原文(十二)

夏,阳虎归宝玉、大弓。书曰“得”,器用也。凡获器用曰得,得用焉曰获。

翻译(十二)

夏,阳虎归还宝玉、大弓。《春秋》记载说“得”,因为它们是器物用具。凡是得到器物用具叫“得”,用器物用具获得生物叫“获”。

原文(十三)

六月,伐阳关。阳虎使焚莱门。师惊,犯之而出,奔齐,请师以伐鲁,曰:“三加必取之。”齐侯将许之。鲍文子谏曰:“臣尝为隶于施氏矣,鲁未可取也。上下犹和,众庶犹睦,能事大国,而无天灾,若之何取之?阳虎欲勤齐师也,齐师罢,大臣必多死亡,己于是乎奋其诈谋。夫阳虎有宠于季氏,而将杀季孙,以不利鲁国,而求容焉。亲富不亲仁,君焉用之?君富于季氏,而大于鲁国,兹阳虎所欲倾覆也,鲁免其疾,而君又收之,无乃害乎?”

翻译(十三)

六月,攻打阳关。阳虎让#-666aa;焚毁莱门。鲁#-666kk;惊扰,阳虎突围而出,逃往齐国,请出兵攻打鲁国,说:“出兵三次一定能取得鲁国。”齐景公打算答应他。鲍文子劝谏说:“臣曾经在施氏家做臣子,知道鲁国不能攻取。他们上下尚协调一致,百姓们尚和睦相处,能够事奉大国,而没有天灾,凭什么取得他们?阳虎是想劳动齐#-666kk;,齐#-666kk;疲劳,大臣死亡的一定很多,他自己就可在那时施展他的奸诈计谋了。阳虎受到季氏的宠爱,却打算杀死季氏,给鲁国带来不利,而博取别#-666aa;欢心。亲近富有而不亲近仁义,这样的#-666aa;君王用他干什么?君王比季氏要富,齐国比鲁国要大,这正是阳虎想要倾覆的对象。鲁国免除了他的病殃,而君王却收纳他,不是自取祸害吗?”

原文(十四)

齐侯执阳虎,将东之。阳虎愿东,乃囚诸西鄙。尽借邑人之车,锲其轴,麻约而归之。载葱灵,寝于其中而逃。追而得之,囚于齐。又以葱灵逃,奔宋,遂奔晋,适赵氏。仲尼曰:“赵氏其世有乱乎!”

翻译(十四)

齐景公把阳虎抓起来,打算囚#-666mm;在齐国的东部。阳虎有意表示想住在东部,齐景公就把他送往西部边境。阳虎把当地#-666aa;的车子全都借来,用刀子深深地刻损车轴,包上麻布后归还给主#-666aa;。他在装衣物的车里装满衣物,自己睡在车里逃走,被齐国#-666aa;追上抓住,囚#-666mm;在齐国都城。阳虎又乘装载衣物的车逃走,逃到宋国,又逃往晋国,投靠了赵氏。孔子说:“赵氏恐怕世代不得安宁了吧!”

原文(十五)

秋,齐侯伐晋夷仪。敝无存之父将室之,辞,以与其弟,曰:“此役也不死,反,必娶于高、国。”先登,求自门出,死于霤下。东郭书让登,犁弥从之,曰:“子让而左,我让而右,使登者绝而后下。”书左,弥先下。书与王猛息。猛曰:“我先登。”书敛甲,曰:“曩者之难,今又难焉。”猛笑曰:“吾从子如骖之靳。”

翻译(十五)

秋,齐景公攻打晋国的夷仪。敝无存的父亲打算为他娶亲,他推辞,让给他弟弟,说:“这次战役如果不战死,回来,一定要娶国氏、#guoxue666-com;氏的女儿。”攻城时他率先登上城墙,又想从城门里冲出去,死在滴水檐下。东郭书抢先登城,犁弥跟从他,说:“你抢上去后往左走,我抢上去后往右走,等大伙儿全登上城后再下来。”东郭书登上城后往左走,犁弥先下了城。战后东郭书与犁弥一起休息,犁弥说:“我先登上城。”东郭书收拾皮甲,说:“刚才你使我难堪,现在又使我难堪了。”犁弥笑着说:“我跟随你就好像骖马被游环约束住一样。”

原文(十六)

晋车千乘在中牟。卫侯将如五氏,卜过之,龟焦。卫侯曰:“可也。卫车当其半,寡人当其半,敌矣。”乃过中牟。中牟人欲伐之,卫褚师圃亡在中牟,曰:“卫虽小,其君在焉,未可胜也。齐师克城而骄,其帅又贱,遇,必败之,不如从齐。”乃伐齐师,败之。齐侯致禚、媚、杏于卫。齐侯赏犁弥,犁弥辞,曰:“有先登者,臣从之。皙帻而衣狸制。”公使视东郭书,曰:“乃夫子也,吾贶子。”公赏东郭书,辞,曰:“彼,宾旅也。”乃赏犁弥。

翻译(十六)

晋国的战车一千辆在中牟。卫灵公将要去五氏,为经过中牟而占卜,龟甲烤焦了。卫灵公说:“行了。卫国的战车相当于他们一半,寡#-666aa;可相当他们另一半,这就相等了。”于是经过中牟。中牟#-666aa;想进攻卫#-666kk;,卫褚师圃逃亡在中牟,说:“卫国虽小,他们的国君在那里,不能战胜。齐#-666kk;攻下了城邑而骄傲,他们的将帅地位又低下,两#-666kk;相遇,一定能打败他们,不如迎战齐国。”于是进攻齐军,打败了他们。齐景公把禚、媚、杏三地送给卫国。齐景公赏赐犁弥,犁弥推辞,说:“有#-666aa;先登城,我跟着他。那人牙齿整齐洁白而穿狸皮披风。”齐景公让他看是不是东郭书,犁弥说:“正是这一位。我把赏赐让给你。”齐景公赏赐东郭书,东郭书推辞,说:“他,是别国人。”于是赏赐犁弥。

原文(十七)

齐师之在夷仪也,齐侯谓夷仪人曰:“得敝无存者,以五家免。”乃得其尸。公三禭之,与之犀轩与直盖,而先归之。坐引者,以师哭之,亲推之三。

翻译(十七)

#-666kk;在夷仪时,齐景公对夷仪#-666aa;说:“得到敝无存尸体的,赏赐五户,免除劳役。”于是得到敝无存的尸体。景公为尸体穿三次衣#-666hh;,给他犀皮蒙饰的车子与直柄车盖作殉葬,而且先把尸体送回国内。让拉车#-666aa;跪着拉,率全#-666kk;哭吊,亲自推车三次。

原文翻译

(经)

(经)

九年春,王正月。

九年春,周历正月。

夏四月戊申,郑伯虿卒。

夏四月戊申,郑献公虿去世。

得宝玉、大弓。

得到宝玉、大弓。

六月,葬郑献公。

六月,安葬郑献公。

秋,齐侯、卫侯次于五氏。

秋,齐景公、卫灵公驻扎在五氏。

秦伯卒。

秦哀公去世。

冬,葬秦哀公。

冬,安葬秦哀公。

(传)

(传)

九年春,宋公使乐大心盟于晋,且逆乐祁之尸。辞,伪有疾。乃使向巢如晋盟,且逆子梁之尸。子明谓桐门右师出,曰:“吾犹衰绖,而子击钟,何也?”右师曰:“丧不在此故也。”既而告人曰:“己衰绖而生子,余何故舍钟?”子明闻之,怒,言于公曰:“右师将不利戴氏,不肯适晋,将作乱也。不然无疾。”乃逐桐门右师。

九年春,宋景公派乐大心去晋国订盟,并接回乐祁的尸体。乐大心推辞,假装生病。景公于是派向巢去晋国订盟,并接回乐祁的尸体。乐溷叫乐大心出城迎接,说:“我还穿着丧#-666hh;,而你敲钟作乐,是为什么?”乐大心说:“因为灵柩不在这里的缘故。”不久后乐大心告诉别#-666aa;说:“自己在#-666hh;丧期间生了儿子,我为什么不敲钟作乐?”乐溷听说后发怒,对宋景公说:“乐大心将要不利于宋国,他不肯去晋国,是准备作乱。不然,他为什么没病装病?”于是驱逐乐大心。

郑驷歂杀邓析,而用其竹刑。君子谓:“子然于是不忠。苟有可以加于国家者,弃其邪可也。《静女》之三章,取彤管焉。《竿旄》‘何以告之’,取其忠也。故用其道,不弃其人。《诗》云:‘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思其人犹爱其树,况用其道而不恤其人乎?子然无以劝能矣。”

郑驷歂杀死邓析,而使用他所作的竹刑。君子说:“驷歂在这件事上表现不忠。只要有#-666aa;对国家有利,不责罚他的邪恶是可以的。《静女》三章诗,赞赏其中送#-666aa;以彤管。《竿旄》的‘用什么来劝告他’,赞赏他的忠诚。所以用了一个#-666aa;的主张,就不责罚这个人。《诗》说:‘棠梨树茂密又#guoxue666-com;大,不要剪它别砍伐,召伯曾经歇息在树下。’怀念这个人,连带爱护这棵树,何况用了他的主张却不顾惜他的生命呢?驷歂无法勉励有才能的人了。”

夏,阳虎归宝玉、大弓。书曰“得”,器用也。凡获器用曰得,得用焉曰获。

夏,阳虎归还宝玉、大弓。《春秋》记载说“得”,因为它们是器物用具。凡是得到器物用具叫“得”,用器物用具获得生物叫“获”。

六月,伐阳关。阳虎使焚莱门。师惊,犯之而出,奔齐,请师以伐鲁,曰:“三加必取之。”齐侯将许之。鲍文子谏曰:“臣尝为隶于施氏矣,鲁未可取也。上下犹和,众庶犹睦,能事大国,而无天灾,若之何取之?阳虎欲勤齐师也,齐师罢,大臣必多死亡,己于是乎奋其诈谋。夫阳虎有宠于季氏,而将杀季孙,以不利鲁国,而求容焉。亲富不亲仁,君焉用之?君富于季氏,而大于鲁国,兹阳虎所欲倾覆也,鲁免其疾,而君又收之,无乃害乎?”

六月,攻打阳关。阳虎让#-666aa;焚毁莱门。鲁#-666kk;惊扰,阳虎突围而出,逃往齐国,请出兵攻打鲁国,说:“出兵三次一定能取得鲁国。”齐景公打算答应他。鲍文子劝谏说:“臣曾经在施氏家做臣子,知道鲁国不能攻取。他们上下尚协调一致,百姓们尚和睦相处,能够事奉大国,而没有天灾,凭什么取得他们?阳虎是想劳动齐#-666kk;,齐#-666kk;疲劳,大臣死亡的一定很多,他自己就可在那时施展他的奸诈计谋了。阳虎受到季氏的宠爱,却打算杀死季氏,给鲁国带来不利,而博取别#-666aa;欢心。亲近富有而不亲近仁义,这样的#-666aa;君王用他干什么?君王比季氏要富,齐国比鲁国要大,这正是阳虎想要倾覆的对象。鲁国免除了他的病殃,而君王却收纳他,不是自取祸害吗?”

齐侯执阳虎,将东之。阳虎愿东,乃囚诸西鄙。尽借邑人之车,锲其轴,麻约而归之。载葱灵,寝于其中而逃。追而得之,囚于齐。又以葱灵逃,奔宋,遂奔晋,适赵氏。仲尼曰:“赵氏其世有乱乎!”

齐景公把阳虎抓起来,打算囚#-666mm;在齐国的东部。阳虎有意表示想住在东部,齐景公就把他送往西部边境。阳虎把当地#-666aa;的车子全都借来,用刀子深深地刻损车轴,包上麻布后归还给主#-666aa;。他在装衣物的车里装满衣物,自己睡在车里逃走,被齐国#-666aa;追上抓住,囚#-666mm;在齐国都城。阳虎又乘装载衣物的车逃走,逃到宋国,又逃往晋国,投靠了赵氏。孔子说:“赵氏恐怕世代不得安宁了吧!”

秋,齐侯伐晋夷仪。敝无存之父将室之,辞,以与其弟,曰:“此役也不死,反,必娶于高、国。”先登,求自门出,死于霤下。东郭书让登,犁弥从之,曰:“子让而左,我让而右,使登者绝而后下。”书左,弥先下。书与王猛息。猛曰:“我先登。”书敛甲,曰:“曩者之难,今又难焉。”猛笑曰:“吾从子如骖之靳。”

秋,齐景公攻打晋国的夷仪。敝无存的父亲打算为他娶亲,他推辞,让给他弟弟,说:“这次战役如果不战死,回来,一定要娶国氏、#guoxue666-com;氏的女儿。”攻城时他率先登上城墙,又想从城门里冲出去,死在滴水檐下。东郭书抢先登城,犁弥跟从他,说:“你抢上去后往左走,我抢上去后往右走,等大伙儿全登上城后再下来。”东郭书登上城后往左走,犁弥先下了城。战后东郭书与犁弥一起休息,犁弥说:“我先登上城。”东郭书收拾皮甲,说:“刚才你使我难堪,现在又使我难堪了。”犁弥笑着说:“我跟随你就好像骖马被游环约束住一样。”

晋车千乘在中牟。卫侯将如五氏,卜过之,龟焦。卫侯曰:“可也。卫车当其半,寡人当其半,敌矣。”乃过中牟。中牟人欲伐之,卫褚师圃亡在中牟,曰:“卫虽小,其君在焉,未可胜也。齐师克城而骄,其帅又贱,遇,必败之,不如从齐。”乃伐齐师,败之。齐侯致禚、媚、杏于卫。齐侯赏犁弥,犁弥辞,曰:“有先登者,臣从之。皙帻而衣狸制。”公使视东郭书,曰:“乃夫子也,吾贶子。”公赏东郭书,辞,曰:“彼,宾旅也。”乃赏犁弥。

晋国的战车一千辆在中牟。卫灵公将要去五氏,为经过中牟而占卜,龟甲烤焦了。卫灵公说:“行了。卫国的战车相当于他们一半,寡#-666aa;可相当他们另一半,这就相等了。”于是经过中牟。中牟#-666aa;想进攻卫#-666kk;,卫褚师圃逃亡在中牟,说:“卫国虽小,他们的国君在那里,不能战胜。齐#-666kk;攻下了城邑而骄傲,他们的将帅地位又低下,两#-666kk;相遇,一定能打败他们,不如迎战齐国。”于是进攻齐军,打败了他们。齐景公把禚、媚、杏三地送给卫国。齐景公赏赐犁弥,犁弥推辞,说:“有#-666aa;先登城,我跟着他。那人牙齿整齐洁白而穿狸皮披风。”齐景公让他看是不是东郭书,犁弥说:“正是这一位。我把赏赐让给你。”齐景公赏赐东郭书,东郭书推辞,说:“他,是别国人。”于是赏赐犁弥。

齐师之在夷仪也,齐侯谓夷仪人曰:“得敝无存者,以五家免。”乃得其尸。公三禭之,与之犀轩与直盖,而先归之。坐引者,以师哭之,亲推之三。

#-666kk;在夷仪时,齐景公对夷仪#-666aa;说:“得到敝无存尸体的,赏赐五户,免除劳役。”于是得到敝无存的尸体。景公为尸体穿三次衣#-666hh;,给他犀皮蒙饰的车子与直柄车盖作殉葬,而且先把尸体送回国内。让拉车#-666aa;跪着拉,率全#-666kk;哭吊,亲自推车三次。

扩展阅读

【注释】

九年:公元前501年。

齐侯:齐景公。

卫侯:卫灵公。

五氏:在今河北邯郸市西。

【注释】

向巢:向戌之孙。

子明:乐溷。桐门右师:乐大心。

戴氏:指宋国。

【注释】

竹刑:邓析所作刑法,书于竹简,故名。

加:益。

弃:不责备,不惩罚。

静女:《诗·邶风》篇名。其第二章有“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句。彤管,赤管笔。

竿旄:《诗·鄘风》篇名,末云“彼姝者子,何以告之”。

所引诗见《诗·周南·甘棠》。茇,舍,休憩。

【注释】

莱门:阳关城门。

施氏:鲁大夫。

勤:劳动。

求容:博取欢心。

疾:祸害。

【注释】

麻约:以麻束之。

葱灵:装载衣物的车子。

【注释】

夷仪:在今河北邢台市西。

让:同“攘”,抢。

骖之靳:两旁之马曰骖,中间两马曰#-666hh;#-666hh;背有靳。靳即游环,两旁马之辔由外穿过游环而归拢于驾者之手。故靳的作用是使骖马不致偏行或跑得太快。

【注释】

中牟:或谓在今河南汤阴县西,或谓在今河北邯郸与邢台之间。

过:经过中牟。

禚、媚、杏:杜注:“三邑皆齐西界,以答谢卫意。”

皙帻:牙齿整齐洁白。狸制:狸皮斗篷。

宾旅:别国#-666aa;

【注释】

禭:为尸体穿衣。

犀轩、直盖:均为贵#-666aa;殉葬品。

坐引者:让挽柩车的#-666aa;跪着挽车。

下一篇:定公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