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公九年原文解释
原文(一)
(经)
翻译(一)
(经)
原文(二)
九年春①,王二月,葬杞僖公。
翻译(二)
九年春,周历二月,安葬杞僖公。
原文(三)
宋皇瑗帅师取郑师于雍丘②。
翻译(三)
宋皇瑗率领#-666kk;队在雍丘歼灭郑#-666kk;。
原文(四)
夏,楚人伐陈。
翻译(四)
夏,楚国#-666aa;攻打陈国。
原文(五)
秋,宋公伐郑③。
翻译(五)
秋,宋景公攻打郑国。
原文(六)
冬,十月。
翻译(六)
冬,十月。
原文(七)
(传)
翻译(七)
(传)
原文(八)
九年春,齐侯使公孟绰辞师于吴。吴子曰①:“昔岁寡人闻命,今又革之,不知所从,将进受命于君。”
翻译(八)
九年春,齐悼公派公孟绰去吴国取消要吴国出兵的请求。吴王说:“往年寡#-666aa;听到了你们的命令,现在又取消命令,使我不知该怎么办好,我将前去听从贵国国君的命令。”
原文(九)
郑武子賸之嬖许瑕求邑②,无以与之。请外取,许之,故围宋雍丘。宋皇瑗围郑师,每日迁舍③,垒合,郑师哭。子姚救之,大败。二月甲戌,宋取郑师于雍丘,使有能者无死,以郏张与郑罗归。
翻译(九)
郑武子賸的爱臣许瑕请求给他城邑,武子賸没有城邑可给他。许瑕请求去占领外国的城邑,武子賸同意了,所以包围了宋雍丘。宋皇瑗包围郑#-666kk;,每天建筑壁垒后又转移,使壁垒连成一片。郑#-666kk;号哭。武子賸前往救援,大败。二月甲戌,宋国在雍丘歼灭郑#-666kk;,下令有才能的#-666aa;免死,带着郏张与郑罗回国。
原文(十)
夏,楚人伐陈,陈即吴故也。
翻译(十)
夏,楚国#-666aa;攻打陈国,是因为陈国投靠吴国的缘故。
原文(十一)
宋公伐郑。
翻译(十一)
宋景公攻打郑国。
原文(十二)
秋,吴城邗①,沟通江、淮。
翻译(十二)
秋,吴国修筑邗城,挖沟接通长江、淮河。
原文(十三)
晋赵鞅卜救郑,遇水适火①,占诸史赵、史墨、史龟。史龟曰:“是谓沈阳②,可以兴兵。利以伐姜③,不利子商④。伐齐则可,敌宋不吉。”史墨曰:“盈,水名也⑤。子,水位也。名位敌,不可干也。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水胜火,伐姜则可。”史赵曰:“是谓如川之满,不可游也。郑方有罪,不可救也。救郑则不吉,不知其他。”阳虎以《周易》筮之,遇《泰》之《需》⑥,曰:“宋方吉,不可与也。微子启,帝乙之元子也。宋、郑,甥舅也。祉,禄也。若帝乙之元子归妹,而有吉禄,我安得吉焉⑦?”乃止。
翻译(十三)
晋赵鞅为是否救援郑国占卜,得到水适火的兆象,请史赵、史墨、史龟断定吉凶。史龟说:“这叫做阳气下沉,可以出兵。有利于攻打姜姓,不利于攻打子商。攻打齐国可行,与宋国交战不吉利。”史墨说:“盈,是水名。子,是水位。名和位不相上下,不能冒犯。炎帝任火师,姜姓是他的后代。水战胜火,攻打姜姓可行。”史赵说:“这叫做如同河中涨满水,不能游。郑国正有罪,不能救。救郑国就不吉利,其他事不知道。”阳虎用《周易》占筮,得到《泰》卦变成《需》卦,说:“宋国正吉利,不能与他们为敌。微子启,是帝乙的长子。宋国、郑国,是甥舅之国。福祉,是禄命。如果帝乙的长子嫁女儿而得到吉禄,我们又怎能得到吉利?”赵鞅便停息出兵的打算。
原文(十四)
冬,吴子使来儆师伐齐⑧。
翻译(十四)
冬,吴王派#-666aa;来通报出兵攻打齐国。
原文 | 翻译 |
(经) | (经) |
九年春,王二月,葬杞僖公。 | 九年春,周历二月,安葬杞僖公。 |
宋皇瑗帅师取郑师于雍丘。 | 宋皇瑗率领#-666kk;队在雍丘歼灭郑#-666kk;。 |
夏,楚人伐陈。 | 夏,楚国#-666aa;攻打陈国。 |
秋,宋公伐郑。 | 秋,宋景公攻打郑国。 |
冬,十月。 | 冬,十月。 |
(传) | (传) |
九年春,齐侯使公孟绰辞师于吴。吴子曰:“昔岁寡人闻命,今又革之,不知所从,将进受命于君。” | 九年春,齐悼公派公孟绰去吴国取消要吴国出兵的请求。吴王说:“往年寡#-666aa;听到了你们的命令,现在又取消命令,使我不知该怎么办好,我将前去听从贵国国君的命令。” |
郑武子賸之嬖许瑕求邑,无以与之。请外取,许之,故围宋雍丘。宋皇瑗围郑师,每日迁舍,垒合,郑师哭。子姚救之,大败。二月甲戌,宋取郑师于雍丘,使有能者无死,以郏张与郑罗归。 | 郑武子賸的爱臣许瑕请求给他城邑,武子賸没有城邑可给他。许瑕请求去占领外国的城邑,武子賸同意了,所以包围了宋雍丘。宋皇瑗包围郑#-666kk;,每天建筑壁垒后又转移,使壁垒连成一片。郑#-666kk;号哭。武子賸前往救援,大败。二月甲戌,宋国在雍丘歼灭郑#-666kk;,下令有才能的#-666aa;免死,带着郏张与郑罗回国。 |
夏,楚人伐陈,陈即吴故也。 | 夏,楚国#-666aa;攻打陈国,是因为陈国投靠吴国的缘故。 |
宋公伐郑。 | 宋景公攻打郑国。 |
秋,吴城邗,沟通江、淮。 | 秋,吴国修筑邗城,挖沟接通长江、淮河。 |
晋赵鞅卜救郑,遇水适火,占诸史赵、史墨、史龟。史龟曰:“是谓沈阳,可以兴兵。利以伐姜,不利子商。伐齐则可,敌宋不吉。”史墨曰:“盈,水名也。子,水位也。名位敌,不可干也。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水胜火,伐姜则可。”史赵曰:“是谓如川之满,不可游也。郑方有罪,不可救也。救郑则不吉,不知其他。”阳虎以《周易》筮之,遇《泰》之《需》,曰:“宋方吉,不可与也。微子启,帝乙之元子也。宋、郑,甥舅也。祉,禄也。若帝乙之元子归妹,而有吉禄,我安得吉焉?”乃止。 | 晋赵鞅为是否救援郑国占卜,得到水适火的兆象,请史赵、史墨、史龟断定吉凶。史龟说:“这叫做阳气下沉,可以出兵。有利于攻打姜姓,不利于攻打子商。攻打齐国可行,与宋国交战不吉利。”史墨说:“盈,是水名。子,是水位。名和位不相上下,不能冒犯。炎帝任火师,姜姓是他的后代。水战胜火,攻打姜姓可行。”史赵说:“这叫做如同河中涨满水,不能游。郑国正有罪,不能救。救郑国就不吉利,其他事不知道。”阳虎用《周易》占筮,得到《泰》卦变成《需》卦,说:“宋国正吉利,不能与他们为敌。微子启,是帝乙的长子。宋国、郑国,是甥舅之国。福祉,是禄命。如果帝乙的长子嫁女儿而得到吉禄,我们又怎能得到吉利?”赵鞅便停息出兵的打算。 |
冬,吴子使来儆师伐齐。 | 冬,吴王派#-666aa;来通报出兵攻打齐国。 |
扩展阅读
【注释】
①九年:公元前486年。
②雍丘:在今河南杞县。
③宋公:宋景公。
【注释】
①吴子:吴王夫差。
②武子賸:即罕达,字子賸,又字子姚。
③杜注:“作垒堑成,辄徙舍#-666ff;其围。”
【注释】
①邗:在今江苏扬州市北。
【注释】
①水适火:当为兆象,具体情况不可知。
②沈阳:杜注谓“水阳,得水故沉。”
③姜:指齐国。
④子商:指宋国。
⑤盈,水名也:此句与下句,今皆不可解。
⑥泰之需:《泰》卦乾下坤上,第五爻阴变阳即成《需》卦。
⑦据杜注,《泰》六五曰:“帝乙归妹,以祉,元吉。”故阳虎认为宋祖先微子是帝乙的元子(长子),应卦辞当吉。宋与郑是甥舅国,应“归妹”嫁女之辞,亦吉。
⑧儆:告诫,这里是通报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