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左传》 » 哀公 > 哀公十六年

哀公十六年原文解释

原文(一)

(经)

翻译(一)

(经)

原文(二)

十有六年春,王正月己卯,卫世子蒯聩自戚入于卫。

翻译(二)

十六年春,周历正月己卯,卫太子蒯聩从戚邑进入卫都。

原文(三)

卫侯辄来奔

翻译(三)

卫出公辄逃来我国。

原文(四)

二月,卫子还成出奔宋

翻译(四)

二月,卫子还成出逃到宋国。

原文(五)

夏四月己丑,孔丘卒。

翻译(五)

夏四月己丑,孔丘去世。

原文(六)

(传)

翻译(六)

(传)

原文(七)

十六年春,瞒成、褚师比出奔宋。

翻译(七)

十六年春,瞒成、褚师比出逃到宋国。

原文(八)

卫侯使鄢武子告于周,曰:“蒯聩得罪于君父君母,逋窜于晋。晋以王室之故,不弃兄弟,置诸河上。天诱其衷,获嗣守封焉。使下臣肸敢告执事。”王使单平公对曰:“肸以嘉命来告余一人。往谓叔父,余嘉乃成世,复尔禄次,敬之哉!方天之休,弗敬弗休,悔其可追?”

翻译(八)

卫庄公派鄢武子向周朝报告,说:“蒯聩得罪了君父君母,逃窜到晋国。晋国因为王室的缘故,不抛弃兄弟,把我安置在黄河边。上天体谅我的内心,得以继承守卫封地,派下臣肸谨向执事报告。”周敬王派单平公回答说:“肸把好消息来报告我,回去后对叔父说,我赞赏你继承先世,恢复你的禄位,你要恭敬啊!恭敬才能得到上天的赏赐,不恭敬就得不到上天的赏赐,那时后悔怎么来得及?”

原文(九)

夏四月己丑,孔丘卒。公诔之曰:“旻天不吊,不慭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子赣曰:“君其不没于鲁乎!夫子之言曰:‘礼失则昏,名失则愆。’失志为昏,失所为愆。生不能用,死而诔之,非礼也。称一人,非名也。君两失之。”

翻译(九)

夏四月己丑,孔丘去世。哀公作诔文说:“上天不肯发慈悲,不肯暂时留下这国老;让他捍卫保护我牢居君位,使我孤苦伶仃受煎熬。呜呼哀哉尼父啊,失去榜样我愁难消。”子赣说:“君王恐怕不能在鲁国得到善终吧!夫子的话这样说:‘失去了礼就昏昧,失去了名就出错。’丧失志气就是昏昧,丧失了名#-666dd;就是过错。他活着时不能用他,死了作诔文哀悼他,这是不#-666ff;乎礼的。自称为‘一#-666aa;’,这是不#-666ff;于名的。君王两者都丧失了。”

原文(十)

六月,卫侯饮孔悝酒于平阳,重酬之,大夫皆有纳焉。醉而送之,夜半而遣之。载伯姬于平阳而行,及西门,使贰车反祏于西圃。子伯季子初为孔氏臣,新登于公,请追之,遇载祏者,杀而乘其车。许公为反祏,遇之,曰:“与不仁人争,明无不胜。”必使先射,射三发,皆远许为。许为射之,殪。或以其车从,得祏于橐中。孔悝出奔宋。

翻译(十)

六月,卫庄公在平阳请孔悝饮酒,重重地酬劳他,大夫们都有所赏赐。把孔悝灌醉了送他走,半夜里就令他上路。孔悝用车载上伯姬从平阳出发,到了西门,派副车回到西圃去取宗庙#-666nn;主。子伯季子原先是孔氏的家臣,新近被任命为朝臣,请求追击孔悝,路上碰到了运#-666nn;主的车,杀了驾车#-666aa;,乘上了那辆车。许公为去迎接装#-666nn;主的车,遇见子伯季子,说:“与不仁的#-666aa;争斗,肯定战无不胜。”坚持让子伯季子先射,子伯季子射了三箭,都偏离许公为很远。许公为一箭射去,把子伯季子射死。有#-666aa;乘上子伯季子的车跟着许公为,在车上的袋子里找到了神主。孔悝出逃到宋国。

原文(十一)

楚大子建之遇谗也,自城父奔宋〔1〕。又辟华氏之乱于郑〔2〕,郑人甚善之。又适晋,与晋人谋袭郑,乃求复焉。郑人复之如初。晋人使谍于子木〔3〕,请行而期焉。子木暴虐于其私邑,邑人诉之。郑人省之〔4〕,得晋谍焉,遂杀子木。其子曰胜,在吴。子西欲召之。叶公曰〔5〕:“吾闻胜也诈而乱,无乃害乎?”子西曰:“吾闻胜也信而勇,不为不利,舍诸边竟,使卫藩焉。”叶公曰:“周仁之谓信〔6〕,率义之谓勇〔7〕。吾闻胜也好复言〔8〕,而求死士,殆有私乎?复言,非信也。期死,非勇也。子必悔之。”弗从。召之使处吴竟,为白公。请伐郑,子西曰:“楚未节也〔9〕。不然,吾不忘也。”他日,又请,许之,未起师。晋人伐郑,楚救之,与之盟。胜怒,曰:“郑人在此〔10〕,仇不远矣。”胜自厉剑,子期之子平见之,曰:“王孙何自厉也?”曰:“胜以直闻,不告女,庸为直乎?将以杀尔父。”平以告子西。子西曰:“胜如卵,余翼而长之。楚国第〔11〕,我死,令尹、司马,非胜而谁?”胜闻之,曰:“令尹之狂也,得死,乃非我。”子西不悛〔12〕。胜谓石乞曰〔13〕:“王与二卿士〔14〕,皆五百人当之〔15〕,则可矣。”乞曰:“不可得也。”曰:“市南有熊宜僚者,若得之,可以当五百人矣。”乃从白公而见之,与之言,说。告之故,辞。承之以剑,不动。胜曰:“不为利谄,不为威惕,不泄人言以求媚者,去之。”

翻译(十一)

楚太子建遭到诬陷时,从城父逃到宋国。又避宋华氏之乱逃到郑国,郑国#-666aa;很优待他。他又去了晋国,与晋国#-666aa;同谋袭击郑国,为此要求回到郑国,郑国#-666aa;如同当初一样对待他。晋国人派间谍到太子建那儿,办完事将回国并且约定袭击郑国的日期。太子建在他的封邑中残暴虐待人民,封邑中的人揭发他,郑国人对他审查,抓住了晋国的间谍,就杀了太子建。太子建的儿子叫胜,在吴国。子西想召他回国。叶公说:“我听说胜狡诈而好作乱,恐怕会有祸害吧?”子西说:“我听说胜讲信用而勇敢,不做没有利的事,让他住在边境上,让他捍卫国境。”叶公说:“密#-666ff;仁称为信用,遵循义称为勇敢。我听说胜喜欢实践诺言,而寻求不怕死的人,恐怕存有私心吧?只是实践诺言,称不上信用。敢于死,称不上勇敢。你一定会后悔这样做。”子西不肯听从。召胜回国,让他居住在靠近吴国的边境上,任命他为白公。胜请求攻打郑国,子西说:“楚国还没顺#-666ff;法度,不是这样的话,我是不会忘记的。”过了些日子,胜又请求,子西答应了,尚未发兵。晋国人攻打郑国,楚国援救郑国,与郑国结盟。胜发怒,说:“郑国人就在这里,仇人离我不远。”胜自己磨剑,子期的儿子平见到了,说:“王孙为什么自己磨剑?”胜说:“胜以直爽著名,不告诉你,怎么称得上直爽呢?我准备用这剑杀死你父亲。”平告诉了子西。子西说:“胜如同卵,是我用翅膀遮蔽他使他长大。按楚国升官次序,我死了,令尹、司马,不是胜还有谁?”胜听说后,说:“令尹太狂妄了,他能善终,我就不是我。”子西仍不觉察。胜对石乞说:“王和二位卿士,#-666cc;有五百个人对付,就行了。”石乞说:“没法找到五百个人。”又说:“市南有个熊宜僚,如果能得到他,可以相当于五百个人。”石乞就跟着白公去见熊宜僚,与他攀谈,十#-666dd;投机。石乞把找他的原因告诉熊宜僚,熊宜僚拒绝了。把剑放在他脖子上,他不动心。胜说:“不为利所引诱,不为威所屈#-666hh;,不泄漏别人的话去讨好人,这样的人还是让他走吧。”

原文(十二)

吴人伐慎,白公败之。请以战备献,许之,遂作乱。秋七月,杀子西、子期于朝,而劫惠王。子西以袂掩面而死。子期曰:“昔者吾以力事君,不可以弗终。”抉豫章以杀人而后死。石乞曰:“焚库弑王,不然不济。”白公曰:“不可。弑王不祥,焚库无聚,将何以守矣?”乞曰:“有楚国而治其民,以敬事神,可以得祥,且有聚矣,何患?”弗从。叶公在蔡,方城之外皆曰:“可以入矣。”子高曰:“吾闻之,以险侥幸者,其求无餍,偏重必离。”闻其杀齐管修也而后入

翻译(十二)

吴国#-666aa;攻打慎地,胜打败了他们。请求入都奉献战利品,楚惠王同意了,他便乘机发起叛乱。秋七月,在朝廷上杀死了子西、子期,而劫持了楚惠王。子西用衣袖遮着脸而死去。子期说:“过去我以勇力事奉君王,不可以有始无终。”拔了棵樟树打死了敌#-666aa;而后被杀死。石乞说:“焚烧库房、杀死君王,不然的话事情不会成#-666ii;。”胜说:“不行。杀死君王不吉利,焚烧库房就没有了财物,打算用什么来守国?”石乞说:“有了楚国而治理#-666aa;民,用恭敬来事奉#-666nn;明,可以得到吉利,同时也会有财物,担心什么?”胜不肯听从。叶公在蔡地,方城之外的人都说:“可以进都平乱了。”叶公说:“我听说,通过冒险侥幸取胜的人,他的欲望没有满足的时候,办事不公平人民一定会叛离。”听到胜杀了齐管修后就进兵都城。

原文(十三)

白公欲以子闾为王〔1〕。子闾不可,遂劫以兵。子闾曰:“王孙若安靖楚国,匡正王室,而后庇焉,启之愿也,敢不听从。若将专利以倾王室,不顾楚国,有死不能。”遂杀之,而以王如高府〔2〕,石乞尹门。圉公阳穴宫〔3〕,负王以如昭夫人之宫。叶公亦至,及北门,或遇之,曰:“君胡不胄?国人望君如望慈父母焉。盗贼之矢若伤君,是绝民望也。若之何不胄?”乃胄而进。又遇一人曰:“君胡胄?国人望君如望岁焉,日日以几〔4〕。若见君面,是得艾也〔5〕。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奋心。犹将旌君以徇于国〔6〕,而又掩面以绝民望〔7〕,不亦甚乎?”乃免胄而进。遇箴尹固,帅其属将与白公。子高曰:“微二子者〔8〕,楚不国矣。弃德从贼,其可保乎?”乃从叶公。使与国人以攻白公。白公奔山而缢,其徒微之〔9〕。生拘石乞而问白公之死焉〔10〕,对曰:“余知其死所,而长者使余勿言〔11〕。”曰:“不言将烹。”乞曰:“此事克则为卿,不克则烹,固其所也,何害?”乃烹石乞。王孙燕奔頯黄氏〔12〕。沈诸梁兼二事〔13〕,国宁,乃使宁为令尹〔14〕,使宽为司马〔15〕,而老于叶。

翻译(十三)

胜想要让子闾为楚王,子闾不答应,就用武力劫持他。子闾说:“王孙如果安定楚国,整顿王室,然后对我加以庇护,这是我的愿望,我怎么敢不听从。如果打算专谋私利来倾覆王室,不顾及楚国,我宁死不从。”胜于是把他杀了,而带着楚惠王去#guoxue666-com;府,派石乞把守宫门。圉公阳在宫墙上挖了个洞,背着楚惠王去了昭夫#-666aa;的宫中。叶公也赶到了,到达北门,有#-666aa;遇见他,说:“您为什么不戴头盔?国#-666aa;盼望你就像盼望慈祥的父母一样。盗贼的箭如果伤害了您,就是断绝了人民的希望了。您为什么不戴头盔?”叶公于是戴上头盔前进。又遇上一个人说:“您为什么戴上头盔?国人盼望您就像盼望有个好年成一样,天天等待着。如果见到您的面,就会安心了。人民知道能够免除死亡,人人就会都有奋战之心,还准备打着您的旗号在国内传示号召,但是您又把脸遮起来以断绝人民的希望,不是太过#-666dd;了吗?”叶公于是脱下头盔前进。路上碰到了箴尹固,他带着部下准备去帮助胜。叶公说:“如果没有子西、子期二人,楚国就不存在了。抛弃有德行的人而跟随盗贼,难道能得到保障吗?”箴尹固于是跟随叶公。叶公派他与国人一起进攻胜,胜逃到山里上吊自杀,他的手下把他的尸体藏了起来。叶公活捉了石乞向他盘问胜的尸体所在,石乞回答说:“我知道他尸体在哪儿,但是胜让我不要说出去。”叶公说:“不说就把你煮死。”石乞说:“这样的事成#-666ii;了就做卿,不成#-666ii;就被煮死,本来就应该得到这样的下场,有什么关系?”于是把石乞煮死。王孙燕逃亡到頯黄氏。叶公便身任令尹、司马二职,国家安定后,就任命宁为令尹,任命宽为司马,自己退休到叶地养老。

原文(十四)

卫侯占梦,嬖人求酒于大叔僖子,不得,与卜人比而告公曰:“君有大臣在西南隅,弗去,惧害。”乃逐大叔遗,遗奔晋。卫侯谓浑良夫曰:“吾继先君而不得其器,若之何?”良夫代执火者而言,曰:“疾与亡君,皆君之子也。召之而择材焉可也。若不材,器可得也。”竖告大子。大子使五人舆豭从己,劫公而强盟之,且请杀良夫。公曰:“其盟免三死。”曰:“请三之后,有罪杀之。”公曰:“诺哉!”

翻译(十四)

卫庄公占梦,他的宠臣向太叔僖子讨酒,太叔僖子不给,他就与卜#-666aa;串通一气,对卫庄公说:“君王有个住在西南角的大臣,不赶走他,恐怕有危害。”于是驱逐太叔僖子,太叔僖子逃往晋国。卫庄公对浑良夫说:“我继承先君却得不到他的宝器,怎么办?”良夫屏除在旁执火烛的#-666aa;自己代他举火烛,然后说:“太子疾与逃亡的国君,都是君王的儿子。召逃亡的国君回来,再择才确定继承#-666aa;,这就行了。如果得不到有才能的人,至少宝器也就得到了。”小仆报告了太子疾。太子派五个人装上公猪跟着自己,劫持了卫庄公强迫他订立盟誓,并且要求杀死浑良夫。庄公说:“和他订的盟誓是免除他三次死罪。”太子说:“请在三次之后,有罪就杀了他。”庄公说:“好吧!”

原文翻译

(经)

(经)

十有六年春,王正月己卯,卫世子蒯聩自戚入于卫。

十六年春,周历正月己卯,卫太子蒯聩从戚邑进入卫都。

卫侯辄来奔。

卫出公辄逃来我国。

二月,卫子还成出奔宋。

二月,卫子还成出逃到宋国。

夏四月己丑,孔丘卒。

夏四月己丑,孔丘去世。

(传)

(传)

十六年春,瞒成、褚师比出奔宋。

十六年春,瞒成、褚师比出逃到宋国。

卫侯使鄢武子告于周,曰:“蒯聩得罪于君父君母,逋窜于晋。晋以王室之故,不弃兄弟,置诸河上。天诱其衷,获嗣守封焉。使下臣肸敢告执事。”王使单平公对曰:“肸以嘉命来告余一人。往谓叔父,余嘉乃成世,复尔禄次,敬之哉!方天之休,弗敬弗休,悔其可追?”

卫庄公派鄢武子向周朝报告,说:“蒯聩得罪了君父君母,逃窜到晋国。晋国因为王室的缘故,不抛弃兄弟,把我安置在黄河边。上天体谅我的内心,得以继承守卫封地,派下臣肸谨向执事报告。”周敬王派单平公回答说:“肸把好消息来报告我,回去后对叔父说,我赞赏你继承先世,恢复你的禄位,你要恭敬啊!恭敬才能得到上天的赏赐,不恭敬就得不到上天的赏赐,那时后悔怎么来得及?”

夏四月己丑,孔丘卒。公诔之曰:“旻天不吊,不慭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子赣曰:“君其不没于鲁乎!夫子之言曰:‘礼失则昏,名失则愆。’失志为昏,失所为愆。生不能用,死而诔之,非礼也。称一人,非名也。君两失之。”

夏四月己丑,孔丘去世。哀公作诔文说:“上天不肯发慈悲,不肯暂时留下这国老;让他捍卫保护我牢居君位,使我孤苦伶仃受煎熬。呜呼哀哉尼父啊,失去榜样我愁难消。”子赣说:“君王恐怕不能在鲁国得到善终吧!夫子的话这样说:‘失去了礼就昏昧,失去了名就出错。’丧失志气就是昏昧,丧失了名#-666dd;就是过错。他活着时不能用他,死了作诔文哀悼他,这是不#-666ff;乎礼的。自称为‘一#-666aa;’,这是不#-666ff;于名的。君王两者都丧失了。”

六月,卫侯饮孔悝酒于平阳,重酬之,大夫皆有纳焉。醉而送之,夜半而遣之。载伯姬于平阳而行,及西门,使贰车反祏于西圃。子伯季子初为孔氏臣,新登于公,请追之,遇载祏者,杀而乘其车。许公为反祏,遇之,曰:“与不仁人争,明无不胜。”必使先射,射三发,皆远许为。许为射之,殪。或以其车从,得祏于橐中。孔悝出奔宋。

六月,卫庄公在平阳请孔悝饮酒,重重地酬劳他,大夫们都有所赏赐。把孔悝灌醉了送他走,半夜里就令他上路。孔悝用车载上伯姬从平阳出发,到了西门,派副车回到西圃去取宗庙#-666nn;主。子伯季子原先是孔氏的家臣,新近被任命为朝臣,请求追击孔悝,路上碰到了运#-666nn;主的车,杀了驾车#-666aa;,乘上了那辆车。许公为去迎接装#-666nn;主的车,遇见子伯季子,说:“与不仁的#-666aa;争斗,肯定战无不胜。”坚持让子伯季子先射,子伯季子射了三箭,都偏离许公为很远。许公为一箭射去,把子伯季子射死。有#-666aa;乘上子伯季子的车跟着许公为,在车上的袋子里找到了神主。孔悝出逃到宋国。

楚大子建之遇谗也,自城父奔宋。又辟华氏之乱于郑,郑人甚善之。又适晋,与晋人谋袭郑,乃求复焉。郑人复之如初。晋人使谍于子木,请行而期焉。子木暴虐于其私邑,邑人诉之。郑人省之,得晋谍焉,遂杀子木。其子曰胜,在吴。子西欲召之。叶公曰:“吾闻胜也诈而乱,无乃害乎?”子西曰:“吾闻胜也信而勇,不为不利,舍诸边竟,使卫藩焉。”叶公曰:“周仁之谓信,率义之谓勇。吾闻胜也好复言,而求死士,殆有私乎?复言,非信也。期死,非勇也。子必悔之。”弗从。召之使处吴竟,为白公。请伐郑,子西曰:“楚未节也。不然,吾不忘也。”他日,又请,许之,未起师。晋人伐郑,楚救之,与之盟。胜怒,曰:“郑人在此,仇不远矣。”胜自厉剑,子期之子平见之,曰:“王孙何自厉也?”曰:“胜以直闻,不告女,庸为直乎?将以杀尔父。”平以告子西。子西曰:“胜如卵,余翼而长之。楚国第,我死,令尹、司马,非胜而谁?”胜闻之,曰:“令尹之狂也,得死,乃非我。”子西不悛。胜谓石乞曰:“王与二卿士,皆五百人当之,则可矣。”乞曰:“不可得也。”曰:“市南有熊宜僚者,若得之,可以当五百人矣。”乃从白公而见之,与之言,说。告之故,辞。承之以剑,不动。胜曰:“不为利谄,不为威惕,不泄人言以求媚者,去之。”

楚太子建遭到诬陷时,从城父逃到宋国。又避宋华氏之乱逃到郑国,郑国#-666aa;很优待他。他又去了晋国,与晋国#-666aa;同谋袭击郑国,为此要求回到郑国,郑国#-666aa;如同当初一样对待他。晋国人派间谍到太子建那儿,办完事将回国并且约定袭击郑国的日期。太子建在他的封邑中残暴虐待人民,封邑中的人揭发他,郑国人对他审查,抓住了晋国的间谍,就杀了太子建。太子建的儿子叫胜,在吴国。子西想召他回国。叶公说:“我听说胜狡诈而好作乱,恐怕会有祸害吧?”子西说:“我听说胜讲信用而勇敢,不做没有利的事,让他住在边境上,让他捍卫国境。”叶公说:“密#-666ff;仁称为信用,遵循义称为勇敢。我听说胜喜欢实践诺言,而寻求不怕死的人,恐怕存有私心吧?只是实践诺言,称不上信用。敢于死,称不上勇敢。你一定会后悔这样做。”子西不肯听从。召胜回国,让他居住在靠近吴国的边境上,任命他为白公。胜请求攻打郑国,子西说:“楚国还没顺#-666ff;法度,不是这样的话,我是不会忘记的。”过了些日子,胜又请求,子西答应了,尚未发兵。晋国人攻打郑国,楚国援救郑国,与郑国结盟。胜发怒,说:“郑国人就在这里,仇人离我不远。”胜自己磨剑,子期的儿子平见到了,说:“王孙为什么自己磨剑?”胜说:“胜以直爽著名,不告诉你,怎么称得上直爽呢?我准备用这剑杀死你父亲。”平告诉了子西。子西说:“胜如同卵,是我用翅膀遮蔽他使他长大。按楚国升官次序,我死了,令尹、司马,不是胜还有谁?”胜听说后,说:“令尹太狂妄了,他能善终,我就不是我。”子西仍不觉察。胜对石乞说:“王和二位卿士,#-666cc;有五百个人对付,就行了。”石乞说:“没法找到五百个人。”又说:“市南有个熊宜僚,如果能得到他,可以相当于五百个人。”石乞就跟着白公去见熊宜僚,与他攀谈,十#-666dd;投机。石乞把找他的原因告诉熊宜僚,熊宜僚拒绝了。把剑放在他脖子上,他不动心。胜说:“不为利所引诱,不为威所屈#-666hh;,不泄漏别人的话去讨好人,这样的人还是让他走吧。”

吴人伐慎,白公败之。请以战备献,许之,遂作乱。秋七月,杀子西、子期于朝,而劫惠王。子西以袂掩面而死。子期曰:“昔者吾以力事君,不可以弗终。”抉豫章以杀人而后死。石乞曰:“焚库弑王,不然不济。”白公曰:“不可。弑王不祥,焚库无聚,将何以守矣?”乞曰:“有楚国而治其民,以敬事神,可以得祥,且有聚矣,何患?”弗从。叶公在蔡,方城之外皆曰:“可以入矣。”子高曰:“吾闻之,以险侥幸者,其求无餍,偏重必离。”闻其杀齐管修也而后入。

吴国#-666aa;攻打慎地,胜打败了他们。请求入都奉献战利品,楚惠王同意了,他便乘机发起叛乱。秋七月,在朝廷上杀死了子西、子期,而劫持了楚惠王。子西用衣袖遮着脸而死去。子期说:“过去我以勇力事奉君王,不可以有始无终。”拔了棵樟树打死了敌#-666aa;而后被杀死。石乞说:“焚烧库房、杀死君王,不然的话事情不会成#-666ii;。”胜说:“不行。杀死君王不吉利,焚烧库房就没有了财物,打算用什么来守国?”石乞说:“有了楚国而治理#-666aa;民,用恭敬来事奉#-666nn;明,可以得到吉利,同时也会有财物,担心什么?”胜不肯听从。叶公在蔡地,方城之外的人都说:“可以进都平乱了。”叶公说:“我听说,通过冒险侥幸取胜的人,他的欲望没有满足的时候,办事不公平人民一定会叛离。”听到胜杀了齐管修后就进兵都城。

白公欲以子闾为王。子闾不可,遂劫以兵。子闾曰:“王孙若安靖楚国,匡正王室,而后庇焉,启之愿也,敢不听从。若将专利以倾王室,不顾楚国,有死不能。”遂杀之,而以王如高府,石乞尹门。圉公阳穴宫,负王以如昭夫人之宫。叶公亦至,及北门,或遇之,曰:“君胡不胄?国人望君如望慈父母焉。盗贼之矢若伤君,是绝民望也。若之何不胄?”乃胄而进。又遇一人曰:“君胡胄?国人望君如望岁焉,日日以几。若见君面,是得艾也。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奋心。犹将旌君以徇于国,而又掩面以绝民望,不亦甚乎?”乃免胄而进。遇箴尹固,帅其属将与白公。子高曰:“微二子者,楚不国矣。弃德从贼,其可保乎?”乃从叶公。使与国人以攻白公。白公奔山而缢,其徒微之。生拘石乞而问白公之死焉,对曰:“余知其死所,而长者使余勿言。”曰:“不言将烹。”乞曰:“此事克则为卿,不克则烹,固其所也,何害?”乃烹石乞。王孙燕奔頯黄氏。沈诸梁兼二事,国宁,乃使宁为令尹,使宽为司马,而老于叶。

胜想要让子闾为楚王,子闾不答应,就用武力劫持他。子闾说:“王孙如果安定楚国,整顿王室,然后对我加以庇护,这是我的愿望,我怎么敢不听从。如果打算专谋私利来倾覆王室,不顾及楚国,我宁死不从。”胜于是把他杀了,而带着楚惠王去#guoxue666-com;府,派石乞把守宫门。圉公阳在宫墙上挖了个洞,背着楚惠王去了昭夫#-666aa;的宫中。叶公也赶到了,到达北门,有#-666aa;遇见他,说:“您为什么不戴头盔?国#-666aa;盼望你就像盼望慈祥的父母一样。盗贼的箭如果伤害了您,就是断绝了人民的希望了。您为什么不戴头盔?”叶公于是戴上头盔前进。又遇上一个人说:“您为什么戴上头盔?国人盼望您就像盼望有个好年成一样,天天等待着。如果见到您的面,就会安心了。人民知道能够免除死亡,人人就会都有奋战之心,还准备打着您的旗号在国内传示号召,但是您又把脸遮起来以断绝人民的希望,不是太过#-666dd;了吗?”叶公于是脱下头盔前进。路上碰到了箴尹固,他带着部下准备去帮助胜。叶公说:“如果没有子西、子期二人,楚国就不存在了。抛弃有德行的人而跟随盗贼,难道能得到保障吗?”箴尹固于是跟随叶公。叶公派他与国人一起进攻胜,胜逃到山里上吊自杀,他的手下把他的尸体藏了起来。叶公活捉了石乞向他盘问胜的尸体所在,石乞回答说:“我知道他尸体在哪儿,但是胜让我不要说出去。”叶公说:“不说就把你煮死。”石乞说:“这样的事成#-666ii;了就做卿,不成#-666ii;就被煮死,本来就应该得到这样的下场,有什么关系?”于是把石乞煮死。王孙燕逃亡到頯黄氏。叶公便身任令尹、司马二职,国家安定后,就任命宁为令尹,任命宽为司马,自己退休到叶地养老。

卫侯占梦,嬖人求酒于大叔僖子,不得,与卜人比而告公曰:“君有大臣在西南隅,弗去,惧害。”乃逐大叔遗,遗奔晋。卫侯谓浑良夫曰:“吾继先君而不得其器,若之何?”良夫代执火者而言,曰:“疾与亡君,皆君之子也。召之而择材焉可也。若不材,器可得也。”竖告大子。大子使五人舆豭从己,劫公而强盟之,且请杀良夫。公曰:“其盟免三死。”曰:“请三之后,有罪杀之。”公曰:“诺哉!”

卫庄公占梦,他的宠臣向太叔僖子讨酒,太叔僖子不给,他就与卜#-666aa;串通一气,对卫庄公说:“君王有个住在西南角的大臣,不赶走他,恐怕有危害。”于是驱逐太叔僖子,太叔僖子逃往晋国。卫庄公对浑良夫说:“我继承先君却得不到他的宝器,怎么办?”良夫屏除在旁执火烛的#-666aa;自己代他举火烛,然后说:“太子疾与逃亡的国君,都是君王的儿子。召逃亡的国君回来,再择才确定继承#-666aa;,这就行了。如果得不到有才能的人,至少宝器也就得到了。”小仆报告了太子疾。太子派五个人装上公猪跟着自己,劫持了卫庄公强迫他订立盟誓,并且要求杀死浑良夫。庄公说:“和他订的盟誓是免除他三次死罪。”太子说:“请在三次之后,有罪就杀了他。”庄公说:“好吧!”

扩展阅读

【注释】

十有六年:公元前479年。

卫侯辄:卫出公。

子还成:即司徒瞒成。

【注释】

鄢武子:卫大夫,名肸。

河上:指戚邑。

成世:杜注:“继父之世。”

方:有之。休:赐。

【注释】

不吊:不善。

慭:暂且。

屏:扞蔽。

杜注:“律,法也。言丧尼父,无以自为法。”

【注释】

平阳:在今河南滑县东南。

纳:赏赐财物。

西门:平阳西门。

杜注:“使副车还取庙主。西圃,孔氏庙所在。祏,藏主石函。”

登于公:为朝臣。

杜注:“不仁#-666aa;,谓子伯季子也。明无不胜,言必胜。”

【注释】

〔1〕事在昭公十九年。

〔2〕事在昭公二十年。

〔3〕子木:即太子建。

〔4〕省:调查。

〔5〕叶公:沈诸梁,字子#guoxue666-com;

〔6〕周:密#-666ff;

〔7〕率:遵循。

〔8〕复言:实行诺言。

〔9〕节:#-666ff;乎法度。

〔10〕杜注:“比子西于郑#-666aa;。”

〔11〕第:用士的次序。

〔12〕悛:觉。

〔13〕石乞:胜之徒。

〔14〕二卿士:子西、子期。

〔15〕皆:#-666cc;

【注释】

慎:在今安徽颍上县北。

战备:缴获的武器、盔甲等。

抉:拔起。豫章:樟木。

偏重:不公平。

齐管修:齐管仲之后,楚贤大夫。

【注释】

〔1〕子闾:平王子启。

〔2〕杜注:“#guoxue666-com;府,楚别府。”

〔3〕圉公阳:楚大夫。

〔4〕几:同“冀”。

〔5〕艾:安。

〔6〕旌:表。

〔7〕掩面:头盔两旁将面遮住。

〔8〕二子:指子西、子期。

〔9〕微:藏匿。

〔10〕死:尸体。

〔11〕长者:指白公。

〔12〕王孙燕:白公胜之弟。頯(kuí)黄氏:吴地,或谓在今安徽宣城县。

〔13〕二事:指令尹、司马。

〔14〕宁:子西之子子国。

〔15〕宽:子期之子。

【注释】

大叔僖子:太叔遗。

西南隅:太叔所居地。

杜注:“国之宝器,辄皆将去。”

代执火者:因商密事,所以屏除在旁执火烛者,自己代替他。

大子:太子疾。

杜注:“盟求必立己。”

下一篇:哀公十七年